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诗说
近世经学大师廖平解读《诗经》之作,解析《诗经》中的微言大义;收录了廖平论《诗经》的多篇稀见文献;校注者悉心注释,对今人陌生的词汇、制度、事件进行了简明注释。
今古学考
本书分上下卷。上卷为表,就今古学经传师法、名目、统宗、宗旨、流派、篇目等方面之异同,列表对照,篇后附以己说,凡二十篇。下卷为经话,解说立表之意,于《经话》中取其论今、古学者一百零六则,申论今学归本孔子、《王制》,古学归本周公、《周礼》之旨。《今古学考》是廖平的成名之作,也是经学初变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此书的核心思想萌发于光绪九年癸未,廖平有感于乾嘉以前经说混淆古、今学,使人失所依据,乾嘉之后学者虽知古、今,仍无归属。遂依据许慎《五经异议》而作此书,以礼制平分今、古。
知圣篇
廖平是清末民初的经学大师,《知圣篇》是廖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廖平提出,搞通六经的起点在于“知圣”,而圣人之事是哲学,因此经学就是哲学。廖平以此抨击“六经皆史”说以史学取代或冒充哲学,使圣人作经的主旨蔽而不明。《知圣篇》即重在阐明六经并非前代散佚旧文,而全部为孔子作为素王为万世立法的制作。全书包含正篇和续篇。正篇主要反映“尊今”思想,提出孔子是受命改制,六经皆孔子为改制而作,康有为曾据此书著成《孔子改制考》;近世学林流行的“托古改制”说,盖即肇始于此篇。续篇又加入“小统大统”“天人之学”等学说,在时空上进一步推衍,可以考见廖平经学“二变”以后的学术发展历程。
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中,《今古学考》《古学考》十分有名,两书以考辨为主,详明两汉师法,成书较早,故合编为一书,收入《廖平集》。前书以礼制别今古,解决了困扰学界的千年难题。后书是前书的接续和修正,推动了晚清的辨伪疑古思潮。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康有为创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理论基础的形成。
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经典与解释)
《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全书分上下两卷,每卷六篇,每篇一公,上下两卷凡十二公。上卷为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六公,下卷为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六公。此外,又有《左氏集解辨正补遗》一卷,增补内容凡八条。《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从全书来看,廖氏先引经文、传文,其次再节录需要辨正的杜预注文,最后则是廖氏的“辨正”内容。
四益馆杂著 (经典与解释·廖平集)
《四益馆杂著》是廖平经学四变前后的一部重要学术论集,成书于民国七年(1918)。本书所收,除《尊孔篇》外,多为提纲挈领、要言不烦,但发凡起例的零篇碎简。从内容上来看,既有综论尊孔宗旨的《尊孔篇》,又有宣传尊孔尊经的演讲辞,还有阐发其学术思想的辩难之作,以及揭示读经方法、倡导读经的建言等。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古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今古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知圣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廖平医书合集
《廖平医书合集》内容简介:廖平(1852-1932年)为近代经学家和医学家。字季平,先后自号四译、五译、六译先生,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曾辑评医书二十余种,总题为《六译馆医学丛书》,所辑多为唐以前重要的医学著作,并采后世阐释之作附人,并详加评述。廖氏校勘古医籍颇精详,对脉学、伤寒有新见。尤其是廖氏对《伤寒论》原貌的考证(他基本上持“错简重订”派的观点。但又有新见)对今天的古籍整理工作有着较大的借鉴价值,理应受到中医学术界的重视。
导弹突防中的电子对抗技术
《导弹突防中的电子对抗技术》在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总体情况、弹道导弹突防原理和面临的新威胁、现代雷达原理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弹道导弹突防中电子对抗的基本原理,着重论述了两种电子对抗技术——有源电子对抗技术和无源电子对抗技术。《导弹突防中的电子对抗技术》力求讲清楚弹道导弹突防中电子对抗技术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结论,让读者对弹道导弹突防中的电子对抗技术有总体把握。
克敌敢将身作盾
克敌敢将身作盾:黄继光纪念馆,ISBN:9787500061069,作者:廖平,张宗政编著
谷梁古义疏
谷梁显于宣、元之间,不及一世。东汉以来,名家遂绝。旧说虽存,更无诵习。范氏觇其阗弱,希幸窃据,依附何、杜,滥入子姓,既非专门之学,且以攻传为能。末学肤受,喜便诵记,立在学官,历世千载。原夫素王撰述,鲁学独专,俗义晚张,旧解全佚。辛巳中春,痛微言之久陨,伤绝学之不竞,发愤自矢,首纂遣说,间就传例推比解之。癸未,计偕都门,舟车南北,冥心潜索,得素王、二伯诸大义。甲申初秋,偶读王制,怳有顿悟。于是向之疑者尽释,而信者愈坚;蒙翳一新,豁然自达。乃取旧叶重录之。戊子,诠释公羊,继有删补。庚寅,纂述左氏。癸巳,读礼多暇,取旧蘗重加修订,虽在会通三传,而鲁学家法不敢稍踰。又旧藁至今十年矣,所说多不同,非大有出入,不悉削之,以存入门之迹。经、传微奥,钻仰无穷,俟有续得,拟再修补。博学君子,加之匡正,所切祷焉。癸巳三月朔,井研廖平识。
六译先生选集
廖平出身农家,自幼勤学善思。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院试,次年又应科试,深受四川学政张之洞赏识,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将其调入尊经书院肄业。廖平入尊经书院后,先从事博览考据之学(所谓纪、阮两文达之学),为此后从事经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四川总督丁宝桢聘请着名学者湘潭王闓运入蜀担任尊经书院山长。王治今文经学,重视经典大义,尤善辞章,蜚声晚清学界。尊经书院原来重视乾嘉汉学,讲求博览考据、文字训诂之学。王闓运在治学方法上主张先通文理,讲求大义,给书院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尊经书院学生纷纷改治今文经学,廖平也『厌弃破碎,专事大义』,治学由重视考据的『小学』转向重视『大义』的今文经学研究。
巴蜀全书:谷梁春秋经传古义疏
《穀梁古义疏》(又名《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重订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为廖平专求大义时期的代表作。是书承汉学家风,倡明古义,是廖氏经典注疏中最为学界称道之作,亦为清人穀梁学的扛鼎之作,被列入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计划之中。《巴蜀全书:谷梁春秋经传古义疏》点校仔细,版本全面,广泛参考了学界目前已有的整理成果,特别是对廖平的引文以校记的方式加以了审慎处理,为学界深入研究廖平“穀梁学”,乃至其经学思想提供了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