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久旷大仪:汉代儒学政制研究
1人今日阅读
本书回到汉代,回到儒学政制的起点,力图揭示中华政制的真实内核。本书以德性政治(politics of virtue)为核心,将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融贯研究,尤其注重基于义理与制度合一的视角来反思历史。
费孝通与中国历史社会学
近年来,中国历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如果说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使命,中国历史社会学的探索则是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之根基与魂魄。中国历史社会学贯通古今、熔铸社会现实与历史深层意识及结构的方法论和个案研究,将深化和拓展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度,从而建构植根于中国本土社会的解释框架和理论体系。基于此,本书力图整体性地呈现费孝通在中国历史社会学方面的开拓之功,并全面介绍费孝通在历史社会学方面的学术贡献,深入探讨费孝通提出的历史社会学经典概念、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论。重新发掘费孝通思想中被忽视或被低估的历史面相和历史视野,由此接续社会学本土化的学术思潮,开启中国历史社会学的征程。
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
《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拟厘清《老子》(第一章)的相关问题。作者搜集《老子》版本注释四百余种,旨在完成以下两项目标:1.考辨章句。《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不为汇校,而是致力于将异文分期别系,进行系统整理,得出《老子》文本的演变史。《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亦不单纯堆砌旧注,而是对诸家校注加以辨析,努力恢复《老子》早期文本与注说之面貌,探求《老子》之阐释史。2.明晰章旨。《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仿赵岐《孟子章句》之例,在每一章之后,附以章指,对全章做一总体解说,试图打通文献考据和哲学思辨,为“老子哲学”之建构打下基础。因此《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对于旧注之编排方式,将不同于以往集解体之按时代罗列,而是根据其内容观点,分门别类,依分章、解题、总论、逐句考辨、韵读等编排,为读者了解《老子》流传、版本等提供基本资料。
道论九章:新道家的“道德”与“行动”
《老子》一书虽区区五千言,却引得历代文人学士注疏不止。本书通过系统清理、研读历代《老子》注释,以考据学的方法对《老子》的基本概念、争议较多的难点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借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论,重建《老子》的话语体系和逻辑体系,以期达到建立新道家哲学的目的。进而,在解读《老子》小国寡民社会理想的基础上,本书发掘出治国理政的古典思想资源,使得新道家哲学在新时代获得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勃勃生机。
春秋战国思想史探微
暂无简介
郭店竹书《老子》论考
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老子》原本。必须引入一种类似于考古学标型学的新校勘学,二重证据法在此也要受到挑战。让每一个时期的本子都能说:我是我所是。 当思想在客观世界中展开其逻辑之格时,其物质存在必将与自身相分离而形成差异,这就是异文。
地不能埋:出土简帛思想文献研究
近几十年来,马王堆帛书、八角廊汉简、尹湾汉简、郭店简、上海博物馆藏简等出土简帛极大地丰富了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原始文献。 《地不能埋:出土简帛思想文献研究》致力于近年出土简帛文献研究,尤为注重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语言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思想研究相结合。试图基于新材料,以新方法从文献与史实自身推演出中国文化自身的逻辑脉络。
中国哲学与古典政制
《中国哲学与古典政制》最*的创见是,中国哲学的根魂在于熔经铸子,合儒道为一大经学,于此基础之上,阐述中国古典德性政治的理论结构,并辅以历史和文献的阐释,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的田野考察,提炼出中国古典政教制度的五大核心内容:1.《尧典》五教;2.儒法五伦;3.身份等差;4.天下为公;5.家国一体。全书浑然整全,规模深闳,文字顺畅简明,要言不繁,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古代文教制度之互相建构的、扎实而有创见的大作品。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第2辑):语言文献论衡(第2辑)
这套《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就要陆续出版了,有幸看到这些成果的面世,作为这个学校最早的一名汉语教师和汉语研究队伍中的老兵,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些作者,他们或从事汉语词汇研究,或从事语法研究,或研究四川方言,或研究甲金文字与纳西束巴文字的异同,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从事汉语汉字的探讨。收入这套丛书的著作,有的得到遇王力语言学奖,有的得到过专家的较高评价,有的是作者十几年研究一个课题的成果。这些探讨都对汉语汉字的研究,或多或少有些推动作用。 从宏观来看,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世界正在兴起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潮。因此,研究汉语言文字的队伍也渐渐扩大,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加需要深入、普及。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够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大业中发挥一点微小的作用。
以正震之
《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与政治史上有着巨大影响,深入研讨《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并以之结合中国历代之社会治理及政治制度变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的古今之变,有着重要意义。本书收录了学界对于《春秋》经传政治哲学及其影响的论文十三篇,分别从《春秋》经政治哲学、《春秋》三传政治哲学、《春秋》政治哲学的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参伍以变
中国哲学的真实建立,合文献才能有中国,合逻辑才能有哲学。因此所谓“中国哲学”,必须将文本内在脉络转化为逻辑推演。《参伍以变:古今错综中的经典与义理》即致力于复活古典名学的方法论,并以之解读古典文本。《周易·系辞传》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三五错综是古典名学校验事实的方法。《参伍以变:古今错综中的经典与义理》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正是在古今错综之中探寻经典文本的义理,由此实现“中国”与“哲学”的合一。书名用《周易》之典,借以表明《参伍以变:古今错综中的经典与义理》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古今错综之中探寻经典文本的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