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出身贵族,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军事家、外交家、演说家、作家。 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其间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凭借《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 1965年1月24日,因中风逝世。 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其仕途涉足多个领域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欧洲乃至于世界政治格局均影响深远。2002年,在BBC举行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中,名列榜首。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12册)
4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1%
丘吉尔,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书是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也是最权威、全面的二战历史回顾,同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1周年。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套装共12本)
3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作者丘吉尔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他的撼动人心的讲演、统领全局的才略、把握时机的果断,在全书中都一一体现。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是读者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优选读本。
英语民族史套装(全4册)
2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3%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地球上一个由讲英语的人口构成的庞大帝国——包括了不列颠、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最强国——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而渐渐形成;它们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走向……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丘吉尔自传:我的早年生活
2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7%
丘吉尔,是一个叼着雪茄、眼神倔强、性格坚毅、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他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带领英国获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传奇。这样一个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在小的时候差不多是一个问题少年;作为骑兵军官,他也并不完全称职,因为他在自己岗位上待的时间,远没有他以记者身份待的时间长;在英布战争期间被俘虏,因为成功越狱,而在国内一举成名。对政治痴迷而且天生有政治天才的丘吉尔,抓住机会,转身投入政治,开始了他61年的政治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丘吉尔世界大战丛书(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共计17册)
2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1914年7月28日,终于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死伤惨烈,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作者丘吉尔在英国政府身居要职,并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时事件直接参与,他以亲历者的身份,依托大量的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向读者表述了这场惨烈的战争。丘吉尔从剖析战争的起因开始,细述各线(东线、西线、南线)的战争发展,直至战后《凡尔赛和约》签订取得暂时和平,向读者展示了这场欧洲大战的全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作者丘吉尔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他的撼动人心的讲演、统领全局的才略、把握时机的果断,在全书中都一一体现。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是读者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优选读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套装共5本)
1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0%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1914年7月28日,终于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死伤惨烈,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作者丘吉尔在英国政府身居要职,并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时事件直接参与,他以亲历者的身份,依托大量的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向读者表述了这场惨烈的战争。丘吉尔从剖析战争的起因开始,细述各线(东线、西线、南线)的战争发展,直至战后《凡尔赛和约》签订取得暂时和平,向读者展示了这场欧洲大战的全景。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1%
本书选自丘吉尔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以英国人的角度讲述了二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揭密了中、英、美、苏各大国间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军事内幕,是一部全景式的历史著作。如果你对二战具体的军事和政治细节感兴趣,并且厌倦了大段引用各种文件和数据的唠唠叨叨,想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对二战前后整个世界的历史做大略的脉络梳理,这会是个不错的读本。现在,吉尔带你开启这场精彩的二战之旅吧。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共12册)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7%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记录了20世纪初期,从一战后一直到二战结束这近30年的重大国际事件和历史进程,内容包括各国、各民族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全书共六卷,基于盟军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亲身经历,援引大量未曾公开的英国政府权威资料,详尽梳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贯穿其中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跌宕起伏的战争过程。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1:世界危机(1911—1914)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9%
本书主要叙述1911—1914年欧洲史实。在剖析一战的真正起因时,丘吉尔揭示了1870年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利害冲突的历史渊源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概述了临近一战时扩军备战的状况,介绍了两大集团频繁的外交活动。丘吉尔把一战爆发后的1914年8月到12月,称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描述了战争开始后德国突袭中立国比利时,入侵法国的情况,随后英国渡海支援法国。此阶段法英联合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等战役,死伤数十万,徒耗生命而一无所获。除此之外,本书还描述了英德最初阶段的海战,和德国海军炮轰英国沿海城市、不断进行骚扰的状况。同时,更仔细介绍了即将影响一战全局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的关系。
丘吉尔传:我的青春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1%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一个政治家、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口才最好的反对纳粹德国的演说家,温斯顿·S.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这本自传中,丘吉尔回忆了他的童年、他的学校、他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担任战地记者以及他的初涉政坛——成为议员。《丘吉尔传:我的青春》不仅仅让读者对这个伟大人物有了一个了解,而且正如丘吉尔自己所写的一样,是“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缩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远东战场(果麦经典)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远东战场》选取了太平洋、东南亚战场线索。日本、美国、中国,是本卷的主角。讲述线从珍珠港事件开始,到原子弹落地结束。珍珠港事件的前后,东南亚海岛胶着残酷的战斗,太平洋上荡气回肠的航母大战,军迷们津津乐道的中途岛海战,传奇的中国的缅甸远征军。在讲述这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事件时,丘吉尔的资料和叙述角度独一无二。
世界1937:丘吉尔眼中的时代人物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丘吉尔所著人物评论集,写于两次世界大战之交的1937年。在这个动荡的大时代,丘吉尔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希特勒的崛起、西班牙革命、爱尔兰自治运动和世界经济大萧条。他回忆了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阿拉伯的劳伦斯、福煦、克列蒙梭、阿瑟·贝尔福、乔治五世、基钦纳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人物,也展望了罗斯福与希特勒的不同未来。作为现代历史中领袖绝伦的政治家,书中浸透了他对历史、对政治、对人生精准的体悟,对重要问题的理性分析与独特见解和对相关人物亲身接触的直觉感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物之书。
我的非洲之旅
2人今日阅读
1907年,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旅程中大型狩猎观光活动与官方会晤交替进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本书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游记,其中不乏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述,但更为重要的是,丘吉尔在其中穿插了他对于非洲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看法,指出挖掘东非发展潜力的最佳方式是发展铁路系统。此外,本书也为读者了解当时英国与非洲殖民地的关系打开了一个窗口。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1:从战争到战争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9%
作者在《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1:从战争到战争》中以其政治家的独特视角审时度势,对1919至1939年的欧洲形势进行了全景式描述,分析并介绍了一战对不同政权统治下的欧洲各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各国的后续政治、军事行动。读者因而能深入了解一战后凡尔赛和约之下欧洲局势的变迁以及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对意大利进行制裁和西班牙发生内战等事件是如何影响二战的。书中充分考量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与作为主要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的一系列战争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二战爆发的缘由:1939年德、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仅在一个星期后,即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作者以如椽之笔全方位地向读者呈现了从一战到二战的二十年间波涛汹涌的欧洲形势,并通过大量珍贵文件和重要史料展现出他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和谋略家的远见和睿智。瑞典学院在授予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的演讲用词洗练、文思敏捷、精辟中的、感人肺腑。他的演讲似乎具有重新锻造历史的力量。……在关乎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千钧一发之际,丘吉尔以其独特的雄辩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或许,正是这些伟大的演讲,为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
1人今日阅读
本书记述了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为了遮人耳目,在各个国家斡旋,并在希特勒的鼓动下发动了吞并中欧和北欧等国家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为德国最终展开对法国和英国的入侵做好了铺垫。作者详述了波兰的覆灭、法国前线的战况以及北欧国家惨遭蹂躏等事件;此外,作为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海战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对有关的设备、人员都提前做好了精心的准备,还特别提到了磁性水雷在海战中的重要性。作者对战争初期由于纳粹德国的“横行霸道”而弥漫在欧洲上空的阴霾进行了透彻的描述,让读者身历其境体会“晦暗不明的战争”实景。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3:法国的沦陷
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了1940年间,在经历了一系列关键性战役的失利之后,法国遭受德国侵略的灾难性过程。法国的沦陷对战争形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一方面,沦陷后新成立的维希政府彻底沦为法西斯的傀儡,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法国人民惨遭蹂躏;另一方面,德国对法国的占领,使得英国面临德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捣英伦三岛的威胁。作者在书中以决策者的身份对战争发展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内情进行了全方位描述,特别详述了这个时期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即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英法海军奥兰事件。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4:单独作战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战初期作为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下院领袖,在德国对英国发动致命攻击之际,在缺乏外来援助的情况下,率领全英国人民英勇奋战,共同度过了战争的最困难时期。其间,英国人民虽孤立无援,却始终坚守堡垒,顽强抵抗德国飞机不分昼夜的空袭。北非形势更不容乐观,意大利人也乘机不断蚕食北非国家。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政府积极寻求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支持,以图联合对抗法西斯主义的进一步扩张。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5:德国东进
本书主要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的边界协定,对苏联宣战。由此,苏、英、美全面携手,共同抗击法西斯德国。战争双方在巴尔干、北非和横贯整个中东地区的开阔地带逐鹿厮杀。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6:战争临到美国
在本书中,作者记述了美国和各同盟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对同盟国暗中提供援助,到随着事态的发展逐步转变对战争的态度,直至发生令美国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国这个在战争初期还试图置身事外的军事大国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国的阵营,参与到反抗和消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斗争中。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7:日本的猛攻
本书记述了二战中期日本对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相关国家的侵略,以及美英两国对此做出的不同反应。经过长期准备之后,日本在亚太地区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让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使英国在东南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当时,世界局势正进入一个异常焦灼的时期,从中国到缅甸,从马耳他到马达加斯加,都被卷入了这场局势难测的混战。此外,书中也反映了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8:挽回非洲局势
本书带领读者走进二战中期的相持阶段,走进非洲战场上那艰苦而壮观的历史景观。当时,在经受住法西斯国家最初的猛烈进攻之后,同盟国渐渐站稳脚跟。艾森豪威尔率部进入北非,一举扭转了非洲的局势;丘吉尔相继访问莫斯科和华盛顿,展现了气势恢宏的大国外交。与此同时,浪漫的卡萨布兰卡、神秘的波兰卡廷,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都在书中若隐若现。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9:战胜意大利
1943年6月至12月,盟军合力攻克西西里岛、迫使墨索里尼垮台,从而进一步收紧对纳粹德国的包围圈。而随着战争形势的逐渐明朗,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雏形初步形成。本书追踪再现了盟军战胜意大利的全过程,触及了美英法等盟国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
本书忠实地记录了二战后期,在结束意大利战事之后,各盟国之间审时度势、密切配合,精心拟定了向纳粹德国展开总攻的最终战略。从德黑兰到罗马,各盟国首脑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会晤,推动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大致确定了战后世界版图的划分。与此同时,在南斯拉夫、希腊及缅甸等地,战争仍然在艰难地继续,然而,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天际。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1:胜利的浪潮
本书主要记述了从1944年6月6日美英部队在诺曼底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到1944年底轴心国军队节节败退,盟军势如破竹解放欧洲的全过程。盟军由诺曼底向巴黎挺进,苏联在巴尔干的大胜以及攻克意大利,这些战役的成功使欧洲迎来了最终的胜利。作者在书中还敏锐地观察到战后英、美、苏几个大国在划分世界版图过程中的利益纷争。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读者在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到二战末期同盟国压倒性的“胜利浪潮”。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铁幕
本书记述了二战后期盟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雅尔塔会议的顺利召开,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德国法西斯的溃败和投降,美英与苏联的摩擦,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及波茨坦公告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同盟国内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一系列国际会议虽然制定了新的秩序,但西方世界与苏联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从未消除。世界被“铁幕”无情地分成两半。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从战争到战争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0%
本书阐述了1919—1939年作者以自己的眼光审时度势,对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的一系列政策进行的深入考量,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德国发动二战的准备工作和希特勒的阴谋。作者在本书中通过相关的历史资料展现出他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和谋略家的远见和睿智。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铁幕
1人今日阅读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铁幕》记述了二战后期盟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雅尔塔会议的顺利召开,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德国法西斯的溃败和投降,美英与苏联的摩擦,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及波茨坦公告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同盟国内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一系列国际会议虽然制定了新的秩序,但西方世界与苏联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从未消除。世界被“铁幕”无情地分成两半。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精选本)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4%
本书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48—1954年之间创作完成。全书从1919年的《凡尔赛合约》开始一直写到1945年《波茨坦宣言》二战结束,既有对战争的原因、经过的描写,又有战争过程细节的再现;既有重大国际事件的叙述,又有战争中各国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是研究二战的重要史料。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铁血风暴(上下册)
1人今日阅读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铁血风暴”》分上、下两册。丘吉尔对1919至1939年的欧洲形势进行了全景式描述,分析并介绍一战对不同政权统治下的欧洲各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各国的后续政治、军事行动。书中充分考量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与作为主要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的一系列战争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二战爆发的缘由:1939年德、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仅在一个星期后,即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上下册)
1人今日阅读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三卷“伟大的同盟”》分上、下两册。上册阐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战争事态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世界格局发生惊人变化:德国撕毁此前的边界协定,对苏联宣战。由此,苏、英、美全面携手,共同抗击法西斯德国。战争双方在巴尔干、北非和横贯整个中东地区的开阔地带逐鹿厮杀。下册记述了美国和各同盟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对同盟国暗中提供援助,到随着事态的发展逐步转变对战争的态度,直至发生令美国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国这个在战争初期还试图置身事外的军事大国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国的阵营,参与到反抗和消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斗争中。
大河之战(英文版)
1人今日阅读
《大河之战》就是这位英国前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先生年轻时候所著的一本很著名的书,是关于英国与苏丹战争的历史内容,换言之,是邱吉尔先生亲历的英国重新征服苏丹过程的第一手历史记述。该征服过程发生于1899年。温斯顿·邱吉尔先生记录了他作为一名英国军官在持续将近20年的苏丹马赫迪战争期间的经历。所谓“苏丹马赫迪战争”,是指为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哈利法·阿卜杜拉·穆罕默德领导反抗军,对抗由基奇纳勋爵领导的英国军队展开的武装斗争。“马赫迪”,自称马赫迪·穆罕默德·艾哈迈德的继承人,因不满英国殖民当局、埃及封建王朝和苏丹封建主的重重压迫,被迫发动了这场反抗战争。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集(套装共五册)
1人今日阅读
第一次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纪念发行。丘吉尔——三巨头之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巴尔干为何被称为欧洲桶,丘吉尔讲述“中欧的苦恼”,总结二十世纪创伤的根源,发现历史背面的内在脉络,丰富、详实的一手资料呈现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真实。
丘吉尔:永不放弃
1人今日阅读
这是一本丘吉尔的演讲集。丘吉尔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尤其是他所做的关于二战的一次次演讲,是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讲话。每一篇演讲都以政治家的勇气和视野,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号召与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结成统一战线,从而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当丘吉尔重要演讲的收藏达到了八卷之多时,丘吉尔的孙子温斯顿·S.丘吉尔从他祖父所有的演讲中,把自己最喜欢的演讲编选成卷。这部精选集囊括了丘吉尔的一生——从处女作发表到人生最后一天的作品,不仅包括了丘吉尔*好的演讲,也包括了从未被公开的不为人知的演说片段。
伊恩·汉密尔顿行军记
1人今日阅读
《伊恩·汉密尔顿行军记》是紧接着《从伦敦,经比勒陀利亚,到莱迪史密斯》出版的,书中记述了将军伊恩·汉密尔顿从布隆方丹到布尔这一路所打的战役,共计10次大战役,14次小战役。原书于1900年出版,其中一些内容是作者写给《晨邮报》的稿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2:晦暗不明的战争
作者详述了波兰的覆灭、法国前线的战况以及北欧国家惨遭蹂躏等事件;此外,作为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海战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对有关的设备、人员都提前做好了精心的准备,还特别提到了磁性水雷在海战中的重要性。作者对战争初期由于纳粹德国的“横行霸道”而弥漫在欧洲上空的阴霾进行了透彻的描述,让读者身历其境体会“晦暗不明的战争”实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3:法国的沦陷
《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法国的沦陷》讲述了瑞典学院在授予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的演讲用词洗练、文思敏捷、精辟中的、感人肺腑。他的演讲似乎具有重新锻造历史的力量。……在关乎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千钧一发之际,丘吉尔以其独特的雄辩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或许,正是这些伟大的演讲,为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4:单独作战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战初期作为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下院领袖,在德国对英国发动致命攻击之际,在缺乏外来援助的情况下,率领全英国人民英勇奋战,共同度过了战争的最困难时期。其间,英国人民虽孤立无援,却始终坚守堡垒,顽强抵抗德国飞机不分昼夜的空袭。北非形势更不容乐观,意大利人也乘机不断蚕食北非国家。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政府积极寻求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支持,以图联合对抗法西斯主义的进一步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5:德国东进
《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德国东进》编辑推荐:英国前首相全景式历史巨著,解密二战鲜为人知的内幕,洞彻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战争临到美国
《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战争临到美国》记述了美国和各同盟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对同盟国暗中提供援助,到随着事态的发展逐步转变对战争的态度,直至发生令美国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国这个在战争初期还试图置身事外的军事大国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国的阵营,参与到反抗和消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斗争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7:日本的猛攻
《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日本的猛攻》记述了二战中期日本对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相关国家的侵略,以及美英两国对此做出的不同反应。经过长期准备之后,日本在亚太地区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让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使英国在东南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当时,世界局势正进入一个异常焦灼的时期,从中国到缅甸,从马耳他到马达加斯加,都被卷入了这场局势难测的混战。此外,书中也反映了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