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四世同堂
115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7%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百态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等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骆驼祥子
38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0%
本书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0世纪40年代《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离婚
32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1%
本书描绘的是一组群像,故事以当时北平财政所小职员老李等人纷纷想要离婚为线索,批判了中国传统市民身上的某些劣根性,同时也表达了在传统文化受到新式文明的冲击时,小知识分子对于生活、婚姻的思考,以及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
20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长大后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简单二字。但生活就是由各种琐事组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追赶不上的不追,不属于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么复杂,简单甚好。本书共分5章,分别选取老舍先生儿时和梦想中的欢乐场景、对成年生活不易的慨叹、对逝去的时光和人的怀念、游记、生活中的温暖幸福。整本书体现了老舍先生历经生活磨难后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情怀,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逝去的纯真美好,不被眼前的琐碎、困顿打败。
骆驼祥子(无删节经典完整版)
19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4.4%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一个时代对普通大众生存境况的挤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底层贫苦市民积极努力致力于改变命运,却四处碰壁的图景。《骆驼祥子》是三十年代中国极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骆驼祥子》是他个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品。
把日子过得有趣
19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1%
一辈子很短,要么有趣,要么老去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个有趣的人老舍先生认为,真正的生活应该有喜有忧,有光有影,有笑有泪。老舍先生经历了艰苦的童年,体验过底层生活的辛酸,让他更加向往和热爱生活。本书是老舍先生数十年散文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品,老舍先生用至真至纯的文字,生动有趣的笔触,讲述了自己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思,于生活的件件小事中,诠释生命的真谛。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隽永而深刻。
骆驼祥子
18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5%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茶馆
14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三幕话剧《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至今仍是现代剧院的常备剧目。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睿智精练,散文朴素幽默。
月牙儿(老舍小说精选集)
10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3%
本书选录了老舍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如《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断魂枪》、《不说谎的人》等。《月牙儿》描写了母女两代妓女悲惨的生活遭遇,深刻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城市贫民的生存状态,由小家庭、小人物的悲剧折射出一段历史的沧桑与悲怆。《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这也是老舍第一个创作黄金时期的压轴作品,格外具有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断魂枪》通过一个老镖师的失意境遇折射出普通人在历史大变迁中的无奈和孤独,短小的篇幅里充满了苍凉和怅然的意味,让人回味不尽。
特别可爱 特别痛快
8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3%
“我们的外表朴素,我们的生活单纯,我们却有颗红热的心。”《特别可爱 特别痛快》收录老舍40年创作生涯70余篇散文经典,内容涵盖风物人情、亲友生活、文学评论等,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示老舍作为现代文坛大师、语言大师的创作特色。文笔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彰显老舍独特的创作魅力。生活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愿我们在老舍的文字中收获温暖可爱之力以承现实之重!
茶馆(无删节经典完整版)
7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0%
本书收录老舍著名话剧《茶馆》《龙须沟》和十几篇经典散文。《茶馆》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
正红旗下
5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8%
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也是书名的由来。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眼看着大清王朝走向没落,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们也在末路挣扎……随着义和团兴起,洋人到来,北京老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个个人物在老舍笔下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妄自尊大的牛牧师……这些身处在动荡历史洪流中的大清子民,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正红旗下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4%
《正红旗下》是老舍自传体长篇小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人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
正红旗下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9%
本书包含老舍先生两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正红旗下》(未完)《离婚》。《正红旗下》是老舍自传体长篇小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人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离婚》通过小市民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喜剧性矛盾,揭示了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卑微灵魂。小说以其对旧时北京小市民具体而鲜活的刻画描绘,显示了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正红旗下
1人今日阅读
《正红旗下》是老舍自传体长篇小说。著于1961年至1962年。遗憾的是,因当时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老舍并未完成,就被迫停笔。但诺贝尔文学奖选择了他,而他却选择了离去,离不去的是他留给我们的经典!1968年,老舍先生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中,以最高票数当选,由于老舍先生已过世于文革,奖项被颁予川端康成。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是老舍的自传体小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出生成长为线,为读者展示了社会风习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当时清末旗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气。一个个人物在老舍的笔下栩栩如生:本分却窘迫的父亲、善良却守旧的王掌柜、能干却迷茫的福海二哥、穷讲究却自大的姑母、讲究却活在讲究套子里的定大爷……他们在动荡的历史洪流中,走向了看似偶然实属必然的命运。
正红旗下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让老百姓百思不解、颜面扫地,官军和团民围攻东交民巷,旗兵们尽了职责,报国寺的老方丈也带着满腔的怨恨走进了熊熊烈火……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因此得名。《正红旗下》以清末北京社会为背景,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小说中一个个小人物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他们在动荡历史洪流中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正红旗下 离婚
《正红旗下》自传色彩浓厚,语言自然淳朴,像一个在讲述故事的老人在向你娓娓道来他的小时候。随着老舍先生的笔在舞台上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温和老实的父亲、勤俭朴实的母亲、尖刻自大的姑母、吃喝玩乐的大姐夫、蛮横无理的大姐婆婆、无过是福的大姐公公、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奸滑钻营的多老大、性格直率的多老二、正直善良的老王掌柜,倔强耿直的王十成、养尊处优的定大爷、逍遥自在的博胜之、能说会道的索老四、身残“志坚”的查二爷、妄自尊大的牛牧师……一朝子民,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活得有滋有味无忧无虑,可当他们赖以支柱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破碎飘零时,他们的命运就同样不济了……《离婚》是一个老舍式的绝大幽默。他将目光投向北平几个小科员的家庭:三四对男女,正派的或不那么正派的,有文化的或没什么文化的,都在走马灯似的闹离婚。尽管开始的时候有些“悲壮”,但是顾面子、讲“良心”、知足安命、敷衍凑合,这些市民阶层的庸常哲学阻碍了他们的理性抉择。结果大家闹了个够,谁也没有离成婚。
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
5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9%
“中国人的生活意趣”系列精选老舍、汪曾祺和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130篇,在一篇篇历经时间淘洗的优美散文中,领悟文学大家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智慧。在繁忙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免焦虑,或多或少会感到迷失,我们似乎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与滋味,还好有他们的文章提醒我们,再忙也别忘了生活。消磨在看花逗鸟、养猫读书上,流连于花影草香、杯盘碗碟间,牵挂着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相,将生活和世界放在心上,生活和世界会对我们报之以歌。泡一盏清茶,做一个旧梦,光影晴雨都是风景,苦辣酸甜皆为滋味,不将得失荣辱放在心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
离婚
5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7%
关于版本:以1952年晨光出版公司版为基础,按照现代读者习惯对标点和用字进行修订,在保留原意的同时,尽可能贴近当下,消除不必要的年代感,呈现老舍永不过时的魅力。文字部分:小知识分子老李不满婚姻和职场的庸俗和敷衍,一心想逃离但又没有勇气。他身边充斥着浑浑噩噩没有梦想的人:八面玲珑好管闲事的老大哥、年轻却一肚子坏水的办公室小人、惧内而无能的所长、横行霸道的所长太太、被太太们传染了庸俗病的乡下妻子,可笑的巨婴“革命家”……他在庸俗的环境中挣扎,时而妥协,时而挣扎。朋友遇难,他牺牲自己的地位和钱财去解救,并在过程中看透了周围人的堕落无望。一个平时没人瞧不起的社会闲杂仗义勇为,打动了他,使他下定决心离开了这个看似花团锦簇的北平和稳定的铁饭碗,回归乡村生活和朴素的家庭。
人生难得是从容
5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7%
人生悠长,苦乐无常。我们执念于太多的得到与失去,被外物所束缚,而不能顺从自己的内心。只有从容的人生,才能消解世间喧嚣与纷争;只有淡定的心境,才能面对不尽的挫折与坎坷。在这本书中,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以朴素而深刻的笔触,写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真情而诚挚,娓娓道来,如同谈心。片言只语,都能醍醐灌顶,字里行间,再现六十年人生经验。一书读罢,我们终将明白,从容是人生的真义,人生因从容而丰盈。
猫城记
4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7%
老舍作品中,《猫城记》在海外的知名度仅次于《骆驼祥子》,有日、法、英、德、俄、匈语译本。为老舍赢得声望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作者晚年的诸多遭遇,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已有伏笔。“九·一八”事变次年,33岁的老舍发表长篇讽刺小说《猫城记》,借火星上一座荒诞的猫城,以黑色幽默述说了彼时中国的真相。
读完这10本书,整个人都通透了(全10册)
3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4%
这套书包括《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鲁迅杂文集》《万物可期,人间值得》《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糊涂一点,潇洒一点》《时间真好,抚平了一切》《一定要,爱着点什么》《问渠哪得清如许》共10册。精选文坛大家名作,囊括大师一生精华,是他们给后来者的生命礼物!只此一生,愿我们投入真情,不焦虑、活得通透,过得舒心。
老舍谈写作
3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7.5%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颇具分量、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理论普及读物,如《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老牛破车》《写与读》等。《老舍谈写作》精选其关于写作的论述,从写作的基本原则、写与读的关系,语言的运用、描写的技巧、结构的方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如何写作”这个主题。对于初学写作或希望在写作方面有所进益的读者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老舍散文
2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3%
老舍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幽默大师、语言大师,其散文作品自然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本书收入老舍64篇经典好读的散文,还原其亲切、幽默、朴质的人格魅力;特别收入幽默小品《不旅行记》,流失已久的罕见篇目重新面世。
牛天赐传
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6%
《牛天赐传》以老舍特有的幽默风格描写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弃婴被家境富裕却没有孩子的牛姓夫妻收养,取名牛天赐。爸爸是个生意人,有马马虎虎的哲学;妈妈是精明人,以官样治家而立威。天赐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还有老师的指点,朋友的交情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他到底变成了什么样的人?看老舍写“人生的头二十年 ” ,一个人成长的迷惘和转折
真正的生活者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7%
老舍先生最与众不同的作品选,独辟蹊径的老舍自传味文集,篇篇经典,字字感触,满盛老舍一生的人间烟火。老树画画倾情绘图,水墨再现民国书生情致,图文并茂描摹老舍生活情怀。随书附赠珍藏版老树印信明信片,一页唯美,满纸深情。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年代,但可以选择自己心灵的走向——老舍先生文如其人,一生无愧一个真正的生活者。说到老舍,我们马上想到的可能是《骆驼祥子》《茶馆》,其实老舍散文的文学、文化价值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小说和话剧。老舍散文内容丰富,优美而不乏标识性的幽默,与他的小说不同,通过这些毫无遮掩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我们能够更近的去接触一个真实的老舍。
老舍作品精选(套装共包含11部作品)
2人今日阅读
“老舍作品精选”是为纪念老舍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特别推出的一套精品丛书,收录了他最具代表性的8部长篇小说,2部话剧,以及1部中短篇小说选,版本依据的是最具权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老舍全集》,具体篇目包括: 1.《骆驼祥子》 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不及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能深入车夫内心和灵魂至深处体味其百味人生。《骆驼祥子》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2. 《四世同堂》 这是老舍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鸿篇巨制。1949年在美国出版时,被誉为“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小说刻画了三教九流众多角色,透过这一个个小人物的成长历史、情感历史和生活历史,史诗般地展现了各种宏大主题。 3. 《老张的哲学》 这部作品一出,一个幽默的老舍即被人们发现,后来的幽默大师称号亦起始于这部作品。老舍对人物的描写可谓笔笔幽默,句句带刺,标志着老舍独特艺术个性开始形成。 4.《赵子曰》 这是一部标志着老舍创作趋向成熟的作品。老舍写《赵子曰》时,抱着“不管是谁与什么吧,反正要写得好笑好玩”的创作态度。如此,《赵子曰》中的笑料便“此起彼伏”。在老舍,笑也是对旧世界的否定。 5. 《二马》 这是老舍早期创作中很值得重视的一部作品,1929年写于英国。小说塑造了一个类似阿Q的人物。老舍试图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凸显落后国民性的荒谬之处。他的独到观察和体悟,其得其失,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颇堪玩味。 6. 《猫城记》 这是老舍喜剧作品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部。它不同于老舍的其他幽默作品,它的特色是引人发笑,但是给人沉重,简而概之,即“悲郁的幽默”,很能代表老舍创作中所显示的“文化批判”的思想。诺贝尔文学奖曾钟情《猫城记》。 7.《离婚》 《离婚》是老舍生前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在济南热死许多人的1933年酷夏,为阻热汗流入眼中,湿透稿纸,老舍头缠湿巾,腕垫吸墨纸,跟酷暑与小说拼了命。七十多天的工夫,老舍交了卷。小说向我们描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北平的风俗画,写的是离婚,却没有人真正离婚,“凑合着过”成了所有夫妻解决矛盾冲突的共同方式。它充满了现代性,同时它又是经典的,因为它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即个体的存在问题。 8.《牛天赐传》 虽然老舍曾说写作《牛天赐传》是向诗神伸手乞要小钱,而不是创作,因为写作当口天实在太热了,但这部小说在老舍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创作风格日趋成热的标志,其最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含泪的幽默”。旧中国市民阶层苟且、软弱、敷衍、调和的市民性格和独特的市民文化在其中得以形象表现和纵深分析。 9. 《茶馆》 这是老舍完成于1957年的一部不朽的三幕话剧。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七十多个人物形象浓缩在茶馆中,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极为准确地展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中沧桑变幻的社会缩影。在《茶馆》中,老舍成功地实践了他一向为自己规定的三个方面的艺术追求:一、写自己真正熟悉的人和事,熟悉“人物的全部生活”;二、写作时眼睛要老盯住笔下的人物不放,“不能因事而忘了人”;三、人物的对话必须是真正性格化的语言,“话到人到”,“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 10.《龙须沟》 在老舍的二十多年的写作经验中,表现新旧时代巨大变化的三幕话剧《龙须沟》是个最大的冒险。虽然作品出来后,行内人并不看好,认为直白,政治化,但它仍然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人物命运反映时代,结构全剧,整体风格含蓄、朴素,于平淡中见深刻,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11.《我这一辈子:老舍中短篇小说选》 老舍创作的特点不但表现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同样也表现在他的中短篇小说中。这部选集选目丰富,囊括了《月牙儿》《断魂枪》《微神》等诸多名篇,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老舍在中短篇小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 注重文化,铺写世态,是老舍作品最大的特点,他超越了一般感时忧国的范畴,目光所及处乃在现代文明的病之源头。
老舍作品集(全二十一册)
24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7%
本合集包括:《四世同堂》《断魂枪集》《二马》《鼓书艺人》《火葬》《老张的哲学》《离婚 丁》《骆驼祥子狗之晨》《猫城记 新韩穆烈德》《猫城记》《新韩穆烈德》《牛天赐传》《微神集》《文博士 阳光》《我怎样写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小坡的生日小木头人》《幽默小品集》《月牙集》《赵子曰》《正红旗下 小型的复活》。
老舍典藏文集:四世同堂(新版)
1人今日阅读
家园沦陷的凄惨,亲人离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坚忍,重整河山的激昂……老舍以充满责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将整个中华民族的那段灰色记忆,浓缩在一个小胡同十几户居民的悲惨遭遇与忍辱负重之中。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怎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渡过难关?每一代人,又会有怎样的命运?这是老舍创作规模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品,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是老舍生前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
老舍典藏文集:我这一辈子(新版)
本书精选老舍《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15篇经典中短篇小说,全面展示老舍在中短篇小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通过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讲述一个时代的大悲剧,真实生动地描绘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既有批判,又有眷恋,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京味儿。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人这一辈子,到底该怎么度过?
老舍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1人今日阅读
本书精选老舍散文72篇,涵盖了作者描写景物、风物、人物、人情的多样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或取材于市民生活,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挖掘对旧中国子民生存、命运的思考;或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趣事、文人交往;或描摹中外各地景物、风土人情,细致入微,极尽渲染之笔触。作品中充满了生活情趣,更贯穿着老舍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老舍的创作受益于民间文艺的影响,他的散文从形式到内容都雅俗共赏,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为广大民众所接收和喜爱。老舍是当代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散文中也充满了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语言来自于北京口语,读着上口,可以朗诵。从这些作品中能看到老舍对语言的驾驭功力,从现代口语入手,演化出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达现代人心理活动的现代白话,作为一代语言大师,老舍对中国现代白话文发展的有着极大的贡献。
老舍文集:中短篇小说
2人今日阅读
本卷包括《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赶集》:本集收录了老舍先生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作品,包括《五九》《热包子》《爱的小鬼》等。《樱海集》:本集收录的小说绝大部分都可称得上“人物素描”,其主旨基本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包括《月牙儿》《上任》《毛毛虫》等。《蛤藻集》:本集收录了老舍先生1936年在青岛创作的几篇小说,包括《老字号》《断魂枪》《听来的故事》等。《火车集》:本集中的小说基本创作于1939年,其中包括《“火”车》《兔》《人同此心》《我这一辈子》《杀狗》等。《贫血集》:本集于1944年3月由重庆文聿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恋》等。
老舍文集:四世同堂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5%
《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是老舍作品中最长的一部,也是写作时间最长、花费精力大、完成过程最艰难的一部作品。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屈辱折磨和苦难生活,最后逐渐觉醒,并奋力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四世同堂》是一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真实展现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北平人民的灾难和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
老舍文集: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套装共3册)
2人今日阅读
《老舍文集》收录《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老舍代表作。其中《茶馆》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
老舍文集:长篇小说(一)
本卷收录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鼓书艺人》和《牛天赐传》:《骆驼祥子》以北平(今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坎坷、悲惨遭遇,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鼓书艺人》讲述了大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的苦难经历:宝庆胞兄宝森被日军炸死;女儿秀莲与进步作家孟良的婚事告吹后,又被张文糟蹋;嫁出去的女儿大凤也被抛弃。正应了那句话:“一辈子作艺,三辈子遭罪。”《牛天赐传》讲述了一个叫牛天赐的儿童,在不正常的商人家庭和不适当的学校教育中,成为一个“废物”的过程。
老舍文集:长篇小说(二)
《老张的哲学》讲述了旧北京一个身兼多种职业、信仰多种宗教的无赖恶棍,靠着自己赤裸裸的市侩哲学无恶不作的无耻行径。它以谐谑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嘲笑宗法制城郊的世俗哲学。《猫城记》讲述了“我”在火星坠机后幸存,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猫城开始艰难生活的故事。作者借猫人的混乱生活和丑恶行径的描写,抨击了当时国内因各种纷争引发的混乱。《赵子曰》讲述了大学生赵子曰浑噩混沌、委靡卑俗的生活。这是一部全方位描写大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是对“五四”时期学生形象的解构性反思。《火葬》是一部以抗日武装斗争为主调的作品,它描写了我国军队乘敌人占领的“文城”空虚,派出便衣队偷袭城池的英烈行为。
老舍短篇小说集(套装共3册)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2%
20世纪30年代中期,《樱海集》《蛤藻集》均为老舍在青岛居住期间创作,是老舍创作的高峰期及成熟期。
老舍经典全集套装(全10册)
2人今日阅读
一个让后人永远敬仰的文学巨匠,一座永恒的丰碑!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老舍是一个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一个让后人永远敬仰的文学巨匠,一座永恒的丰碑!老舍先生的作品包含了对民族精神探讨及对命运的思考,让作者从中体味出人生百态和生活的严峻和沉重。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二马》《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是以老北京下层平民的生活为背景,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和市井气息,语言幽默,但内容严肃,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自然,使人印象深刻。《老舍经典全集》包括《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二马》《济南的冬天》《猫城记》《我这一辈子》《小坡的生日》《文博士》《茶馆》《龙须沟》《宝船》以及《四世同堂》等,其经典作品尽在其中。 1、《骆驼祥子》 长篇市井小说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一位来自农村的人力车夫祥子在北平城三起三落的悲剧故事。经过三年的奋斗,他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他的美好愿望总是一次次落空,最终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变成了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2、《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3、《龙须沟》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中心思想以及人民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4、《宝船》是老舍先生创作的儿童剧。该剧颂扬了劳动者勤劳善良、助人为乐、顽强勇敢、团结互助的美好心灵。曲折生动的故事、富于神幻色彩的情节、天真童稚的语言,使得该作自诞生以来一直深得年轻读者的喜爱。5、《二马》是老舍的早期作品,1929年写于英国。小说塑造了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马,他的生活信条就是得过且过,让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不同的是,阿Q生活在老中国的乡村,老马则是华侨,旅居国外。老舍有意把老马放到异国情境中去刻画,通过马氏父子在伦敦的生活以及与英国人的交往,看东西方民族的不同,试图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凸显落后国民性的荒谬之处。6、《济南的夏天》是文学大师老舍的经典散文合集。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老舍作品的精髓,本选集对老舍先生的部分优秀散文作品进行了筛选和整理,收录了《春风》《想北平》《相片》《抬头见喜》《春风》《猫》《我的母亲》《五月的青岛》《北京的春节》《吊济南》《趵突泉的欣赏》等老舍先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散文篇目。7、《老张的哲学》描写了20年代前后北京各阶层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悟。主人公老张,是旧北京一个无恶不作的无赖恶棍。他身兼兵、学、商三种职业,信仰回、耶、佛三种宗教;他信奉的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老张哲学”的内涵和实质是赤裸裸的市侩哲学。8、《猫城记》是老舍所著具有讽喻及科幻色彩的长篇小说。飞机坠毁在火星,“我”成了火星上的漂流者,误入猫城,参观一切。“我”如同一个伤心的新闻记者,记录猫城的种种怪现象:猫人只吃迷叶,猫兵抢着投降,猫城的房子没门窗,猫国的法律管不着外国人,猫学校的学生打老师……正如老舍所说,《猫城记》是个噩梦,它记录了一个文明历史上极为黑暗的几页,也反映了老舍思想的苍凉底色。9、《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手法,描写了一位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变化,表现出了陈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底层小人物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悲哀,以一个平凡小人物,反映了一部时代的大悲剧,在当时“格外具有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10、《四世同堂》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读全篇小说,不仅能感受到老舍先生文章中那种特有的京腔京韵和诙谐,更从他诙谐与幽默的文笔中品味出生活的沉重。11、《小坡的生日》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生活在南洋(即新加坡)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有趣故事,故事后半段完全是小坡的梦境,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也隐含了作者对南洋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12、《文博士》讲的是一个心术不正、怀有野心的留学美国后回国的哲学博士文志强的故事。文博士是一个不学无术却精于权术的文痞政客,他打着留美博士的洋招牌,招摇撞骗,巴结权贵,钻营到名利双收的“专员”肥缺。他虽然也爱钱,但深知要弄钱,就得做官。因此他信奉的人生哲学是“钱本位加官本位”的二位一体。老舍用戏谑嘲讽的犀利笔锋,鞭挞了旧中国“儒林”中的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