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
袁黄(1533年—1606年),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人。晚年辞官后曾隐居吴江芦墟赵田村,故一作吴江人。明代思想家。 袁黄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辟书院,令高材生从袁受经学。万历五年(1577)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考官而落第。十四年(1586)中进士,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奉命清核苏松钱粮,上《赋役仪》,又请减免额外加征米银10余条款,被豪绅所阻而作罢。万历十六年(1588)授河北宝坻(今属天津)知县,任职五年,业绩辉煌。万历二十年(1592),调任兵部职方主事,适日本侵略朝鲜,朝廷大举东征,蓟辽经略宋应昌上疏请袁黄到军营赞画,与刘黄裳浮海渡鸭绿江。平壤战役时,提督李如松以诱兵迎战日军获胜,袁黄禁止李部下诸将割首级报功,李深为恼恨而引兵东去,派袁黄守平壤,不增拨一兵一卒。后突遇日军攻城,袁黄率领部下及3000名朝鲜兵击退之。不久,李如松兵败碧蹄馆,兵部尚书石星主张拨款议和,袁黄上书提出将骄应罢兵。李如松诬袁黄以十大罪状,袁黄遂罢归家居,闭户著书。卒年74岁。 袁黄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了凡四训
11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6%
本书由《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精心翻译并作序。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提倡阅读的生活方式手册。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
度阴山讲《了凡四训》
1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2%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所作的家训,他在书中现身说法,向后人证明命运可以改变。数百年来,本书被民间誉为“改命奇书”。曾国藩读了《了凡四训》后,甚至改号“涤生”,并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人生在世,我命由我不由天 袁了凡: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度阴山解读:这句话是改变命运的基点。它告诉我们,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而福气是靠求助自已而非别人得到的。 关注当下,过去未来皆如泡影 袁了凡: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度阴山解读:曾国藩读完这句话后,甚至为自己改名“曾涤生”。人生在世要顺其自然,不要对没有发生的事过于焦虑,也不要对发生过的事反刍式地回想。因为我们唯一能掌控的时间就是当下,只有认真地活在当下。翻开本书,迈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了凡四训
4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4.4%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此白话绘图本的出版当有助于阅读了解,于个人品德修养与世道人心改善或许不无小补。
了凡四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13人今日阅读
《了凡四训》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组成,融会禅学与理学思想,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找我修养,提倡记功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了凡四训(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5%
《了凡四训》本为明朝思想家袁黄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强调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本次以净空法师讲述的《了凡先生家庭四训讲记》中的原文为底本进行校勘、注释、翻译并点评,全书不出校记,注释力求详尽,翻译尽量直译,点评立足原文并结合历史事例进行解读和阐发。
家训宝典
3人今日阅读
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家训、家规等教导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本书选取历代家训中的精华读本,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钱镠的《钱氏家训》、范仲淹的《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朱熹的《朱子家训》、袁了凡的《了凡四训》等。这些流传下来的家训,含有大量做人做事的道理,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了凡四训》注解
2人今日阅读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为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本书将了凡四训四篇分为若干章节编写,每一章另外提炼标题,如第一篇立命之学,其章节为:第一章解题,第二章孔先生算命……除了解题这一章外,其他每一章都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名言哲语五个部分。本书的通俗性表现在注释、译文,一般读者读完这两部分就弄懂了原文的含义,注释则具有知识性,将古汉语基本知识告诉读者。本书的趣味性在于例证这些故事,用事例更好地说明本段文字的含义,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本书的权威性体现在解读和名言哲语。本书解读注重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解读原文内容,同时引用古今圣贤对原文道理的说明。其中的名言哲语则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话或者人们长期以来经验总结的警句哲言,以这些最权威性的话来最后说明本文的道理。
了凡四训 庭训格言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0%
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之书。其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方面,阐述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的处世观点。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精髓,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康熙帝训教诸皇子之言,由雍正继帝位后追录而成。全书涵盖读书、修身、理政、待人、尽孝、养生等方方面面。字里行间可谓谆谆至嘱,毫无矫饰造作,读之意味深刻。
万卷楼国学经典(珍藏版):了凡四训
1人今日阅读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于六十九岁时所作,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全文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论证“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的道理。平实而无虚华,深奥而不迷信。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广为传颂,脍炙人口。本书除了对《了凡四训》进行详细解读,还收录了《袁了凡居士传》《云谷先大师传》《云谷禅师授袁了凡功过格》《安士全书》等,并配以译文,使本书内容更为翔实。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写给儿子的家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认识了命运的真相后,如何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全书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本版图书特别收录《袁了凡居士传》《云谷先大师传》《云谷禅师授袁了凡功过格》,以飨读者。
训儿俗说译注
袁了凡(1533—1606)初名袁表,后改名袁黄,字坤仪,初号学海,因“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故改号了凡,世称了凡先生。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生于浙江嘉善魏塘,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至万历二十年(1592)任河北宝坻知县,后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时值朝鲜“壬辰倭乱”,年届花甲的了凡以“军前赞画”身份入朝抗倭。因与都督李如松意见不和,不逾年即遭削籍,返乡后定居吴江赵田。了凡晚年主要从事著述及教子,并致力于慈善活动,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去世。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追赠“尚宝司少卿”。
禅定入门
《禅定入门》内容简介:静坐法,即古之所谓内功也。古者养生之术,本有外功内功二者。医术之药饵针砭,治于已病;养生之外功内功,治于未病者也。自后世失其传,习外功者多椎鲁而无学,而内功又专为方士所用,附会阴阳五行坎离铅汞诸说,其术遂涉于神秘,为缙绅先生所不道。夫世间事物,苟能积日力以研究之,必有真理存乎其间,本无神秘之可言。所谓神秘者,皆吾人为知识所限,又不肯加以研究,人人神秘之,我亦神秘之耳。
了凡四训正版详解注音版白话文浅释新解原文读本全文原版中华经典书局小中学生读本全集原版全译注释无删
《了凡四训》 又名《命自我立》, 作者是袁黄(袁了凡)。该书为袁了凡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
了凡四训讲记
《了凡四训讲记》确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佳作。其原文简洁流畅、深得佛理,对人们修身改过、创造命运有着非常深刻的启示作用。净空法师用简练明白的语言,对原著加以深刻解读,以《了凡四训》为纲,将精深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使人听后如沐春风。净空法师的讲解可以让人看透纷繁世相,断却无谓烦恼,发改过决心,生勇猛精进之意,使人信心倍增,全力改造自己的命运,追求无限幸福。
了凡四训正义(精装)
《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的训子书,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该书糅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学说,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
品读经典了凡四训
品读经典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详解版诵读本 自我修养修身治世国学哲学经典全集中国古代哲学史入门基础书籍畅销书中小学课外阅读
看人生贫富之真相,明改造命运之方法,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展现五千年文明智慧。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融汇了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佛之慈悲,道之空灵,儒之入世,结合起来,成为完美的中国智慧。 清朝曾国藩读完《了凡四训》,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并将此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之书。 内心的强大,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谨严慎思的德行,明白这些,烦躁和困扰也就迎刃而解。
了凡四训讲记: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义理精微周到。数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为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先生列此书为教育子弟必读一书。千千万万的人因读过此书,认识到命运的真相,勇敢的面对人生,积极的创造自己吉祥、幸福的未来。 故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宜与子女同读此书,则一室祥和、传家久远;为人师长者,欲学生品德纯正,学有所成,宜读此书,以身劝化,则师道自尊,教育落实;为官者,熟读此书,自能积功累德,为民造福;为商者,熟读此书,则取财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读此书,则浪子回头,改过迁善…… 深盼各界贤达提倡此书,熟读、深思、笃行,以创造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美好未来!
了凡四训(小品雅集)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作者现身说法,糅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并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 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一窥儒、佛、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经典传家 图解了凡四训
丛书策划者从千余种传世经典中慎重精选,同时,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以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解读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
暂无简介
了凡四训浅释
《了凡四训浅释》由净空法师浅释,《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了凡四训浅释》作者净空法师用简练明白的语言,对原著加以深刻解读,以《了凡四训》为纲,将精深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使人听后如沐春风。
佛法无边4·觉悟
《佛法无边:觉悟》作者袁了凡先生是明末佛学大家,一生著述甚丰。书中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了我们,要我们不被命运束缚住,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营建自己最美好的生活! 作者告诉我们:一心向善,闲邪存诚,是改造命运、改造社会的最佳选择。而在提高道德意识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了凡先生的人生实践和改造命运的秘诀,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岳麓书社 周读书系 了凡四训/周读书系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后附的《静坐要诀》主要从佛教心法论述静坐功夫。
了凡四训/万卷楼国学经典·典藏版
《了凡四训(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为明代袁了凡,于六十九岁时所作,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全文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论证“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的道理。平实而无虚华。深奥币不迷信。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广为传颂,脍炙人口。 为了读者阅读方便。《了凡四训(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及译文。并辅以精美插图。使全书更具可读性。《了凡四训(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除了对《了凡四训》进行详细解读。还收录了《袁了凡居士传》《云谷先大师传》《云谷禅师授袁了凡功过格》《安士全书》等,并配以译文,使《了凡四训(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内容更为翔实。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 了凡四训 春雨书院
本书设置导读性前沿、原典、题解、注释、翻译、赏析或精讲、附录相结合的编纂体例。丛书特别重视经典现代价值的阐发,力求融优美文字、原典精神、全球意识、当代审美为一炉。
《用心学<了凡四训>》(四百多年以来,《了凡四训》广为流传,许多名人雅士都对其推崇备至。)
立命之学:命由己造、福自己求。命运和幸福其实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的原理是怎样的? 改过之法:立命之后,必先改过。人生之路走的不顺,你知道错在哪里吗?你知道如何去改过吗?改过前后会有哪些感受? 积善之方:行善积德,命运自改。境由心生,心境变了世界观和人生观自然改变,待人接物的方法变好了,幸福自然就来了。为什么要行善?怎么去行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本篇扒开揉碎了讲给你听。 谦德之效:谦虚待人,成功关键。为什么要谦虚?谦虚有什么好处?你真的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