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
郎咸平(Larry H.P. Lang,1956年6月21日-),出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经济学家。 他既深入了解国际金融学理论,又关注亚洲金融问题,与世界银行的一些经济学家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亚洲和东欧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3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8%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开始陷入全面衰退;中国经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掉通胀这个瘟神;我们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只能产业转移;我们距离香港式的楼市崩盘只差半步;国企根本不赚钱,国企拒绝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催生了高利贷;所谓保本的理财产品,其背后是风险极高的房地产;国有四大银行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所谓国际板,是国资委的另外一个孩子“红筹股”回来圈钱了。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2%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了,我们工作不努力吗?我们不够节俭吗?都不是;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美国人实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万美元,我们呢?才几千美元,而且美国几乎什么都比中国便宜;为什么我们的蔬菜价格这么贵。这已经不仅仅是大蒜和绿豆的问题了,而是一般蔬菜价格也像股价一样大幅度的变动,搞得这些小菜贩子卖菜像玩股票一样。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5%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4%
在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语言大胆诙谐,而且看问题一针见血,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读,全部都是在电视、平面媒体上闻所未闻的观点,这是在郎教授对东西两种文化体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并且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痛快淋漓之感。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6%
本书取名“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为了激起所谓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而是要警示国人,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民族企业,彻底丢掉幻想,在认清帝国主义新本质的前提下,与之进行有效的竞争和合作!在当下的全球性时代,力争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才是我们的理性应对之道。
产业链阴谋Ⅰ:从国际产业链分工看中国企业的悲剧(修订版)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0.8%
本书明确指出了怎样才能让制造行业摆脱当前困境,创造卓越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系统介绍了ISC和IPD,以及如何通过这两大工具剖析产业链。本质上,只有具备了强大的ISC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优化产品利润率,提升企业产品线;只有具备了强大的IPD的企业,才能开发出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源源不断的产品创新确保企业基业长青,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3%
如果说次贷危机后,我们像欧洲一样什么都没做,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史蒂夫·乔布斯与华尔街金融巨头们同样为美国造就了神话,为什么遭遇如此不同的待遇?自主招生的改革让中国的考生由以前的一年考一次变成一年考四次,这对家长和学生来说,真的是多了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吗?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2%
郎咸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贯“看问题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问题一针见血,依靠真实数据,并能给出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的特点,围绕“新政”能否改变中国这一主线,深入剖析了当下中国经济社会领域,包括城镇化、反腐、雾霾治理、金融改革、楼市、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等领域的诸多乱象,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4%
正所谓“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在当下中国,“互联网 资本催化”的新经济引擎高速运转,大有碾压一切、颠覆一切之势。在新经济狂热之下,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寻找“下一个风口”,幻想成为下一只飞起来的猪。对此,一向以“危机论”著称的郎咸平教授再次发出盛世危言:新经济光环背后,危机已悄然而至!中国式O2O还能烧多久?P2P监管黑洞有多大?互联网造车为什么不靠谱?共享经济为什么徒有虚名?BAT为什么股价阴跌不止?小米做错了什么?凡客败在哪里? ……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6%
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最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
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6%
物价高涨为何工资不涨?人民币升值了为何钱却不值钱了?房价为何比“猪坚强”?股市为何“跌跌不休”?大学为何毕业即失业?政府和公司该如何应对当前危机?听“郎咸平说”:这些热点话题背后的真相。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7%
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你面前:企业倒闭,百业萧条,更可怕的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中国35%的经济产出都要依靠外贸出口,而这些产出所依赖的终端消费形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步步恶化已经没有往日的风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到目前为止是有限的,还没有真正开始,真正的开始会是什么时候?就是美国的防火墙破裂之后。美国的防火墙一旦破裂,冲击到美国的消费市场,由于美国进口的减少,使我们的出口受到影响,从而打击到我们经济的基本面。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8%
从“习李新政”到18届三中全会,本届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决心来推进改革,对此,一向直言不讳的郎咸平将作何评判?三中全会的《决定》长达60条,郎咸平如何用自己发明的8张图简明生动地为读者进行阐释?对于改革攻坚战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大考,以及改革突破口金融开放和上海自贸区的尝试,郎咸平这次又有什么话要说?面对重重阻力,中国究竟能否真正实现“二次创业”,改革如何再出发?请看《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全新解读。
财经郎眼10:我们离幸福还有多远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7%
在这个高歌猛进、一路狂奔的时代,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为什么幸福的感觉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任何有过真实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所谓幸福,很大程度是与他人相关的。不仅导致幸福的亲情、爱情、友情与他人密切相关,并且很显然,导致不幸的挫折、伤害以及由此而来的焦虑、痛苦等情绪同样因他人而起。与传统的熟人社会不同的是,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决定我们幸福与否的“他人”不仅仅是密切接触的熟人圈子,更包括无数个陌生人。我们与无数个陌生人组成了息息相关的生活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成员对他人的幸福都负有责任。这也是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公共生活的质量如何决定了我们的幸福?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6%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两位教授合写了一本关于美国股权结构的书。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终也把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掉,使成本变成财富。这个转便很重要,这是“公司治理”这一伟大课题的开始。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监督职业经理人以图利小股东。为了确保经理人能按小股民的意愿办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经理人与小股民在事先签订一份“激励合同”。但目前它也几乎只存在于美国及英国,激励合同在欧洲大陆以及亚洲还是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5.7%
国际金融炒家就是金融界的恐怖分子,他们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恐怖事件,他们制造的金融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超过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给全世界人制造了空前的心理恐慌。本书从金融恐怖分子制造的金融危机源头讲起,从次级债的形成、扩散,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泡沫破裂,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欧美的救市政策等整个过程做了介绍,是一本完整解读国际金融炒家的通俗读物。同时,郎咸平教授又分析了世界经济衰退可能会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道,以促成中国经济的良好循环。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5%
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
需要了解的经济问题(财经郎眼03)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8%
就在大家为不断出现的经济复苏言论欢欣鼓舞之时,“战争”的硝烟已悄悄弥散开来,大洋彼岸发起的金融战、贸易战,一开始就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中国内地改革开放30年,经济一直顺风顺水,保持高速增长,对这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听得多但经历得少,对于金融战更是知之甚少。这就是我们应对危机和“战争”最为不利的一面。这时候我们应该多读读历史,多看看其他国家在历次经济危机、经济“战争”中的惨痛教训和成功经验,这样我们就不会盲目无措了。
经济泡沫下的生存(财经郎眼04)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2%
首先我们聊到了“创业板”,借用一句时下流行语“不要迷恋创业板。创业板只是一个传说”。中国股民还一直把创业板想象成纳斯达克的中国化,结果却以失望告终。接着聊到了中国A股市场。在美国股市那样健全的市场,投资要跟着业绩走。但是在中国这样人妖横行的市场,投资只能跟着政策走。而且解读政策也需要一定的技术。然后我们揭秘了中国“最牛散户”的暴富史。关于当下政府的积极的刺激计划,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提出预言:我们的危机解决方案为未来埋下了祸因。
中国企业没戏吗?I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46.8%
中国企业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重夹击之下应该如何突围呢?答案很简单,向金融资本方向突围没可能,因为我们和金融资本的水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例如2010年的希腊危机就是华尔街狙击的结果。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产业资本要回定价权。当然这样做还是不足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把握行业本质。那么中国企也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让我们学习呢?
中国企业没戏吗?Ⅱ
1人今日阅读
我们取得了亮丽的GDP,而谁拿走了大部分利润?中国制造,最后富裕了谁?中国企业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重夹击之下如何突围?为什么有的企业只能在低端生存?会不会就是你的企业?在郎咸平看来,传统的产业链就是一条微笑曲线,包括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六大非制造环节,再加上制造这一个环节。过去,我们只是知道微笑曲线的底端是制造,因此制造的价值就是最低的,而其他六大环节的价值都高于制造。但是我们却从来不知道为什么,真正的原因就是新帝国主义的产业资本掌控了产业链的六大环节之后,严密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成本。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目的在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解剖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手法和技巧,浓缩成了本书的十余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战争。美国将会如何乘中国之危挑起战争呢?我们的“危”有三,第一、资产泡沫化,第二、经济停滞化,第三、通货膨胀化。而美国无疑将利用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
我们的痛苦和希望(财经郎眼01)
本书分作了:热点热议、金融危机、文化魔咒和百姓经济。在“热点热议”中,谈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逝世、麦道夫案和“力拓间谍门”;在“金融危机”中,谈到了中国的股市、油价上涨和萧条经济中的亮点;巴菲特的天价午餐、腾中收购悍马和垄断国企扎堆世界500强;在“百姓经济”中谈到了房价、就业和不断上涨的水价。
年度经济热词解读(财经郎眼02)
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不少引起很多争议的事,又出现了不少的误读和盲目乐观。在这我们还是通过《财经郎眼》,为大家剖析十二个热点问题,还原事件的本真。 金融海啸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我们经受着由绝望到希望再到失望循环往复的煎熬。有人看到增长了的经济数据,就开始乐观地以为危机很快过去,我们开始复苏了;一旦遇到些经济震荡又开始惶恐不安,担心经济又要第几次探底,或者第几波的金融海啸又要来了。我在这不想表示乐观或者悲观,我只想告诉大家对锆,告诉大家事情的本质。因为我相信我们不缺乏乐观,我们常常是盲目的乐观,这无益于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
活在货币战当下(财经郎眼05)
本书是从汇率问题开始探讨的。最近官方和学者发言说:请美国不要把汇率问题政治化,但是汇率从一出生那天开始就贴着政治标签。也就是说在美国人看起来,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叫汇率。目前美国失业人口接近19%,因此奥巴马现在的处境并不是非常好。要不要转移美国老百姓的怨恨到别的国家呢,那肯定要,这就是美国的国策、转移矛盾的必定方法。
我们的诚信与危机(财经郎眼06)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3%为CPI的警戒线,我们的专家却说,中国老百姓能容忍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观点靠谱吗?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市场,美国金融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的金融监管却一如既往地乏力、软弱,是我们不会,还是不愿?欧美的亿万富翁承诺要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我们中国的富豪却更愿意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是中国的企业家自私吗?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吹响号角,奥巴马的支持率却屡破新低,奥巴马还有希望吗?国内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家具高端品牌“达芬奇”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达芬奇”究竟是在造假,还是在创新?全球都在崇尚低调,威廉王子的婚礼却如此奢华,英国王室为何如此高调?
这两年,经济那点事(财经郎眼08)
本书包含十二期财经郎眼节目内容,讨论的内容是当前热点的经济与民生事件,大致分为国际视野、国内热点、百姓民生、行业乱象四个板块。在“国际视野”中,谈到了美债危机、希腊公投、信用评级、NBA经济学;在“国内热点”中,谈到了华尔街“唱空”中国银行、民间借贷、“中等收入陷阱”;在“百姓民生”中,谈到的是楼市调控和松绑、养老金缺口;在“行业乱象”中,讨论了蒙牛的行业垄断、被套牢的各行各业等问题。
产业链阴谋Ⅱ:产业链高效整合是中国企业的战略出路(修订版)
本书为《产业链阴谋》系列的第Ⅱ册,收录了五个案例,所涉及的行业是食品行业、饮料行业、日化行业、保健品行业、渔业。它们虽然也包括制造环节,但营销环节显然更为重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书中的企业所面对的终端客户主要是大众消费者。事实上,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本册案例中所涉及的行业不仅需要具备《产业链阴谋Ⅰ》中的“6+1”高效整合,还必须注重我以前出版的《本质》书系所强调的行业本质。
产业链阴谋Ⅲ:新帝国主义并购中国企业的真相
该书详细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中国的大豆、玉米、棉花、蔬菜、大米、小麦等,以控制中国农业产品的定价权。该书也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以控制中国矿产品的定价权。金融资本透过掌控农和矿两大资源的定价权,从而掌控了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
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全集)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中国制造经历了奇迹般的崛起和辉煌,多种工业品产量跃居世界一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然而,辉煌之下,却潜伏着深重危机:中国制造始终在“6+1”产业链的低价值端徘徊,产业链整合困难重重,产业升级毫无建树;受到要素成本上升、营商环境恶化、低端产业转移东南亚、高端产业回流欧美四大危机围堵,中国制造丢了立身之本;德国的工业4.0计划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战略来势汹汹,掀起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制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制造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
中国制造的危机与出路(全集)
中国制造”正在面对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曾经的“世界工厂”正在逐渐凋敝,我们的制造业滑到改革开放30年中的低谷。在这个时候,我选择将《中国企业没戏吗》一、二进行重新梳理和再版,是因为这两本书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制造业图书,它是以实践为主的,涉及茶业、鞋业、服装等多个重要行业,其共同点是这些企业在内外交困中奋力突围。这些案例对于当前深陷困境的中国制造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思维
本书是郎咸平教授一系列的案例书之一。郎教授的案例作品,理论与案例分析并重,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各种问题和机遇做了精准剖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带给广大读者对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和启发,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一度登上了年度图书畅销榜。 本书所引案例包括:LG、现代汽车、台积电、索尼、日产、三菱、佳能…… 期待这本书的修订版可以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空间和阅读乐趣,并提供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独到思路,帮助我们的经济和企业走向成功。
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写作的目的是想重塑一个马克思,也就是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论》所谈到的欧洲的历史,重新塑造马克思的思想,以解答为什么资本主义能持续领导世界。经过对欧洲一千年历史的分析,笔者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存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通过提高民主和法治水平来遏制腐败的阶级斗争史。” 同时,笔者透过对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理论比较,还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两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类似。马克思是透过“民主和法治”打击权力的腐败,而斯密是透过“看不见的手”打击权力的腐败,而这两位大思想家打击权力腐败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马克思称之为“和谐的社会”,而斯密称之为“社会整体利益”。
财经郎眼11:中国制造业下一步:从制造到营造
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这个热点话题为线索,首先对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使用的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性的阐述;客观分析了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危机,紧接着理性思考中国同制造业强国之间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指出中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几大关键要素;并就高端制造业的灵魂是什么进行了深度解读。 文中也分析中国亟需怎样的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新解。最后回归如何打造中国品牌。以华为手机的成功之道对中国制造业进行案例剖析,对中国制造业的出路提出一些极富参考性的建议。郎教授这份书稿感觉字字珠玑,论述逻辑衔接完美,问题论述扣人心弦,读书稿时候感觉如饮美酒,深深体会到了作者为中国制造业的前途操碎了心的家国情怀。
科幻:高新企业发展战略及中国式混乱
本社陆续出版了郎咸平教授一系列的案例书。郎教授的案例作品,理论与案例分析并重,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各种问题和机遇做了精准剖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带给广大读者对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和启发,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一度登上了年度图书畅销榜。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现特将郎咸平教授的这几本案例书集合到一个新系列里,从内容到版式,都做了全面优化,重新修订出版。这个新系列现在已经收录了郎教授的《突围》、《误区》、《科幻》、《思维》、《标本》、《操纵》、《运作》、《整合》、《本质I》、《本质II》等畅销书。
拿什么拯救中国企业:郎咸平经典案例1(套装共9册)
暂无简介
财经郎眼. 12, 万物互联 : 你无法逃避的商业新生态
本书聚焦互联网和未来的商业生态,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才能生存下去。 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线上加线下”的“新零售”的概念。自此这一概念风行中国,各种这类“新零售”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些打着“新零售”概念的失败公司,忽略了新零售的两个重要的创新特点:催生消费升级和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 谷歌在做无人驾驶汽车和人工智能;真正能够创造大量财富的,就是这种靠科技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水平、提振整个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滴滴在6 岁生日来临的时候陷入了一场可能史上非常严峻的危机。有人说滴滴是6 岁的巨童,心智尚未成熟,但是身形已经大得可怕了。滴滴的这次危机对用户的伤害是无可挽回的,它自己也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课可以说对整个中国互联网界有着深刻的启发。 互联网究竟颠覆了什么?或许行业的本质无法被互联网颠覆。互联网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也将伴随我们一起走向未来。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普及版):拯救世界的经济学
本书以《资本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科,首次提出中观经济学的概念,完美地修补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缺失的环节——产业,也就是生产资料部门和生活资料部门。本书将经济学中复杂的数学公式用图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艰深的原理不再神秘难懂,并完成了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突破:以图解的方式证明了剥削率一定大于利润率。本书还证明了马克思安排下的“计划性” 的扩大再生产是可以实现两个部门同步的稳定扩张的,所以政府只要把握好生产资料部门的计划性,经济自然稳定增长,否则经济危机就会频繁出现。 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郎咸平教授研究了各国是如何处理剩余价值的,总结起来有三种模式:(1)经济危机推动;(2)工人团结争取;(3)国家主导分配。作者同时对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和福利政策进行了海量的梳理和研究,发现通过国家政策和法案,把剩余价值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福利,不仅仅有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是现实可行的。本书还探讨了中国目前的隐患与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郎咸平开讲:公司是什么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两位教授合写了一本关于美国股权结构的书。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终把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掉,使成本变成财富。这个转变很重要,这是“公司治理”这一伟大课题的开始。公司治理有五大基础:普通法的公平概念被引入、信托责任、严刑峻法以保障公平、法制化保证信托责任的推行、社会主义式的民主制度。美国的伯利和米恩斯开创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先河,而激励合同理论则为我们理解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非常清楚的架构。对于股东和公司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问题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大股东应该清楚其在公司治理中实际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应该扮演的角色;其次,债权人虽然不是公司股东,但是公司的经营绩效会直接影响其相关利益,所以股东需不需要参与公司治理,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乃至以怎样的方式来参与,都是关涉债权人利益的重要问题。这样的问题也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解释了这些问题,相信会为读者带来醍醐灌顶之感。
过冬:中国制造业如何走过冬天
中国制造业如何过冬?生存或者死亡?这无疑将是载入全球经济史册的冬天,是中国企业30年来最严酷的冬天。这个冬天你怎么过?当中国制造业遭遇全球经济危机寒流的时候,如何走过冬天?如何迎来春天? 书名:《产业链阴谋1》 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竞争时代。 以拉动GD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无疑造成了投资过多,而消费过少的局面。 国有企业的好坏,不能以净资产做评估标准,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决于这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前景,因此我反对徐工出让给凯雷。 产品定价不再由供需关系决定,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来决定,这就是金融战争。 面对产业链阴谋,中国企业的战略出路就是产业链高效整合。 书名:《毒苹果》 《毒苹果》——世界500强企业过冬的故事。 第二步:全球视野 我们必须时刻具备全球性的视野和战略思维! 《全球性》——在产业链冬天的时候,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的视野; 《未来之路》——预见路:企业永远不会有冬天的秘密。 第三步:企业实操 学习如何把企业做做大做久! 《丰田DNA》——像丰田这样的公司永远不会有冬天,你能做到吗? 《软性制造》——只有制造升级,才能不惧冬天。 第四步:公司本质重新了解什么是公司以及公司的价值!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司的本源,才能走过冬天; 《公司的价值》——不正确理解公司的价值,不可能走过冬天。 第五步:人才价值 掌握了员工的“心”,才能掌握企业的未来! 《新主人翁精神》——要过冬必须打造“铁血”员工; 《满意工作的三条黄金法则》——老板和员工抱团取暖走过冬天。 书名:《全球性》 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在冲击冠军和大型活动组织等国际舞台上,西方国家不再独领风骚。这_二点也象征了对各领域头把交椅的角逐不再是西方企业的专利,世界各国都在参与,而中国则是主角之一。 《全球性》以世界顶级咨询公司的视角,高屋建瓴地比较了发达国家企业和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揭示了后者可资利用并成为“挑战者”的诸多优势。中国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的领先企业——知名者如宝钢、好孩子,不太知名者如玖龙纸业、比亚迪——如何崛起并活跃于全球市场,同时成长为现在的“挑战者”。此外,中国读者还有机会看到中国以外的世界图景——其他国家的“挑战者”企业如何成功地应对全球性浪潮.如印度的巴贾吉、塔塔、亚拉文眼科,巴西的Natura,墨西哥的西麦克斯等等。 《全球性》基于大量的案例,展示了“挑战者”们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重重竞争中突围而出并走向国际舞台的过程。《全球性》不仅总结了“挑战者”的成功经验,还为有志企业指出了未来行动的原则和步骤?毫无疑问,《全球性》会成为中国企业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全球性时代行动和制胜的指南! 书名:《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中,我将分享我自己的公司、我们的客户以及其他一些产业先驱在实践事件驱动型企业上面的经验,并回答当今最为核心的问题:“我应该如何驾驭与运用对自己的顾客、流程、资源与公司资产的所有信息,以确保公司长久的繁荣兴盛?” 书名:《丰田DNA》 由数万个零件所组合,数千人共同作业而制成的汽车,其数千人中如果有一人的技术不过关的话,制造出来的汽车质量将得不到保证。 创造出众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的丰田汽车,和拥有优势却无法发挥的日产汽车之间的差别就在于:能否实践“反省”的原则。“反省”不仅仅只是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指“后续追踪”。 资金有剩余就转向设备投资。以后不是靠人来提高生产性,而是靠机械效率。 书名:《软性制造》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全球市场形成,企业形态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全球公司出现了。与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是一种新的企业形态。全球公司拥有全球战略、实行全球管理和承担全球责任。全球公司的跨国指数,或者说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了。按照2008年9月24日发布的《2008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全球100个最大的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平均达到57%,而1994年这个比例是43.4%。 在企业界,IBM公司是这场静悄悄的企业形态变革的先锋。2006年,IBM总裁彭明盛发表了名为《全球整合的公司》的论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称之为“全球公司宣言”。他在文中指出:“跨国公司……正悄然地呈现新的形式。”这种新型企业将被人们透彻地理解成“全球性的”,而不再只是“跨国性的”了。全球整合企业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目前虽还处于萌发阶段,但却标志着企业演变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创新理解为技术、产品的创新。而彭明盛认为:“真正的创新远不只是纯粹的生产设计和推出新产品了。”《软性制造》对此做了颇有创意的解释。作者认为,“创新”的定义不仅限于狭义的技术变革,也包括企业的整体变革。 《软性制造》一书认为,在制造业的制胜策略中,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要从讲究“制造”,变革为讲究“软性制造”。那么什么是软性制造呢?书中提出,软性制造中的所谓“软性”,就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和富有魅力的服务与解决方案,以及产生产品的构想和机制。这些通常是软性和无形的,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企业迅速成长。从过去的乡镇企业和个体户成长出一大批规范的民营企业,从过去的国营企业成长出一大批规范的国有企业。民营、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相互促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中国现代企业和门类齐全的现代产业。 书名:《公司价值》 我们两人过去曾在工作场合和高尔夫球场上见过很多次。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对日本经济的未来抱有强烈的危机感,并为此交流过意见。同为企业改革的先行者,我们又彼此为对方感到自豪,不过遗憾的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深谈的机会。 不过今年春天,在文艺春秋出版社的多方筹措下,我们两人首次有了深谈的机会,并且我们的谈话记录将被编辑为单行本出版。我们两人都不是那种机灵人,不会区分何时该说场面话,何时该说真心话,在措辞上也颇为拙劣。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毫无顾忌地相互袒露心声。 《过冬:中国制造业如何走过冬天》首先想说的是:“员工们,打起精神来吧!”人的能力并无太大差别,但是为什么在公司或在社会上会显现出差别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能不能拼搏到最后,二是有没有持续拼搏的热情和对目标的执著。能不能成为精英,主要看你能不能毫不松懈地努力到最后、是不是一直怀有拼搏的激情,其后才能谈到能力问题。 书名:《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公司法》出台十几年了,现在距离第二次修订也已经快有三年的时间了,但股份制毕竟是舶来品,所以我发现很多人至今还是不清楚股份制是怎么回事,应该有什么样的基础,存有哪些问题。因此,我特意将几年来关于这方面的演讲整理出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公司的秘密。 为了正本清源,也为了让大家了解股份制的来龙去脉,我先从股份制的起源讲起。大家可能觉得起源如何,似乎无关紧要,但是你们是否真的了解当初为什么会有股份制?真的是因为股份制好得不得了,欧美各国才推行股份制的吗?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就是喜欢看表面现象,以为在欧美各国出现的股份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大家哪里知道这个制度的来源是因为没有办法、不得已的,而根本不是因为它好。 股份制为什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呢?因为最早的“股份制试点企业”起源于西元4世纪。到了4世纪中叶的时候,英国教会差不多拥有全国58%的土地。但是当时教会的神职人员是不能够经营企业的,更为严重的是,神父不能结婚,因此,他们没有合法的继承人。由于找不到继承人,所以迫使当时的教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 书名:《新主人翁精神》 在传统主人翁理论受到挑战的今天,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把员工的打工者身份与主人翁精神统一起来,使其能够回答尴尬而又现实的问题:如何让打工者具备主人翁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岗位主人翁理论近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过冬:中国制造业如何走过冬天》以主人公小D的职业发展生涯为背景,以其对“为什么要做主人翁”和“怎样做主人翁”的思考与行动为主线,揭示了“将岗位看做股份制公司,员工以人力资本入股,因此是岗位主人”的逻辑。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将得到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激荡,并且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自己是岗位的主人,因此应该以主人的心态从事岗位工作”、“即便是打工的,也首先是为自己打工”的道理。 书中通过小D的思考以及他与老师的对话,为读者展示了岗位主人翁理论的哲学基础。岗位主人翁理论不仅继承了传统主人翁理论的集体主义哲学传统,还结合了西方人本主义中自我实现等个人价值的哲学思想。论证了岗位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价值的唯一联结枢纽这一论断。基于集体主义的主人翁精神要求员工首先要干好本职工作,基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也首先要求员工优异地完成本职工作。这样,既为集体主义找到了着力点,也为个人价值找到了实现的平台。 书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向我们揭示: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没有主人翁精神的入,职业生涯的发展就缺少了根基。 时代呼唤主人翁精神。 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让主人翁精神重新成为社会的主流精神。 书名:《满意工作的三条黄金法则》 工作一直都令我着迷,当然我必须得承认,有时候我对工作的着迷程度有点儿令人不可思议。 我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当我第一次听说大人们,比如我的爸爸,每天要花八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在工作上时,我是多么的震惊和迷惑。要知道这比我待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还要长,而每天在学校上课的那段时间我都已经快要应付不了了。 在那之后又有人告诉我,很多大人其实并不喜欢他们的工作,听到这句话时,我简直是目瞪口呆,我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要牺牲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在工作上,而对他们所做的工作却又不喜欢。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我一定很害怕长大以后自己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我对工作的热情是在我13岁那年,成为一名“劳动者”时开始的。我在一个大餐馆里做餐厅暑期服务生,和其他的服务生、洗碗工、厨师和领班们一起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全职工作。上大学以后,我利用暑假时间在一家银行做出纳,还是与一些全职员工在一起。在我做这两份工作的时候,我一直都很好奇我的同事们是不是喜欢他们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可避免地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