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遥远的风:天涯八万里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7%
本书是一部游记。作者记述了他在四川、西藏、新疆等地自驾游、徒步游和攀登雪山的所见所感。全书配图精美,语言雅致而不失风趣,作者笔下风光旖旎的高原、雪峰、湖泊与他时时迸发的思考和感悟相得益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眉山金融论剑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8%
经济复杂性研究是在物理、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理解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索定量观察和建模的经济科学。作为复杂经济学先行者,本书是陈平教授写给普通大众的一本有观点、有见识、接地气的金融学通识。首先,它是新形势下的一个科普试验。通常,前沿科学的成果要进入主流大学和中学的教科书需要几十年。而复杂经济学,即用前沿的复杂科学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研究金融理论,还是最近三十多年的成果。目前相对陌生的经济复杂性将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学的常识。因此,阅读本书,帮助读者了解前沿复杂经济学基本成果。其次,它是启发而非标准答案。陈平教授身为物理学家,以工科背景研究经济问题,跨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在今天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广阔的视角让他比其他经济学人看得更深、更远,给人以更多启发。书中集结了陈平教授有关金融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为读者带来认知世界的不同的学科视角,感兴趣的读者能够通过自学与互助得出自己的结论。
互联式盈利思维
4人今日阅读
互联网时代下,性价比空前透明,价格战更加惨烈,传统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亟待转型。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中国传统中小企业的研究,从他们面临的成本高、利润低、人才流失、渠道缩减、重资产运营等几大困境入手,从思维和方法两个层面,论述如何打破盈利方式惯性、管理认知惯性和产业结构惯性,形成与互联时代相匹配的产品观、用户观、营销观、人才观和组织观,建构企业的互联式盈利模式,实现企业的逆势增长。
制药工艺学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5%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制药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全书论述了制药工程设计概述、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制药反应设备、制药专用设备、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制药工业与环境保护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引进·结合·创新: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学研究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学的关系,是我国语言学研究历久弥新的话题。本书指出,引进、结合和创新的过程,、就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主要知识系统逐步成形、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日渐自觉与熟练地利用普适性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描写与解释汉语现象,探索汉语与其它语言之间的共性以及汉语自身的特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尤其关注现有理论和方法无法说明的汉语现象,以此为基础,努力超越现存的理论框架,提出更准确、更全面、从而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理论和概念,以汉语现象为依据在理论语言学研究领域里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本书收录10篇论文,其讨论范围覆盖了现代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句法、语义、语用、话语篇章、社会语言学、翻译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侧重阐明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同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密切关系。
梅州历代名联辑注:续集
广东梅州作为著名的“文化之乡”,客家人吃苦耐劳,开基创业崇文重教,他们以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思想为指导,传承了古老的汉文化。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到明代之后,一批批著名楹联作家应运而生,专门的楹联书籍如雨后春笋,为汉民族这个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学体裁推波助澜。梅州位于广东的东北部,粤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刺激了楹联文化的普及风行。本书收入楹联大部分是1965年后已故的楹联家的作品,是这一时期梅州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楹联作品。作者编书的时候,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对部分联作的创作背景作了简注,也对部分联语加以赏析和点评。
客天下楹联集锦
本书以楹联作为一个雅俗共赏的文体它根植于我国古老的汉文化和俗文学的沃土中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突出的民族文学特色是名符其实的“国粹”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还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千百年来畅行于文坛应用于社会它不为改朝换代而湮没也不为时代前进被淘汰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至今乃是我国文苑艺圃中流行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
中国客家对联大典(第三卷)
本书收录的对联是全世界历代客家人或含有客家元素的对联作品。这里包括全世界客家人聚居地、迁徙流转地的实用对联作品;非客籍人士在客籍的工作生活为客家人物题撰的对联作品;客籍人士在外地工作生活撰写和使用过的对联;也包括非客籍人士专为客籍人题撰的对联。这些对联上起唐宋、下限截止于今。1949年以前的历代作品,无论合不合联律,作为资料,尽可能全部收录。
梅州历代名联辑注
广东梅州作为著名的“文化之乡”,客家人吃苦耐劳,开基创业崇文重教,他们以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思想为指导,传承了古老的汉文化。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到明代之后,一批批著名楹联作家应运而生,专门的楹联书籍如雨后春笋,为汉民族这个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学体裁推波助澜。梅州位于广东的东北部,粤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刺激了楹联文化的普及风行。本书收入的400多位楹联作者的近3000幅对联,是这一时期梅州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楹联作品。作者编书的时候,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对部分联作的创作背景作了简注,也对部分联语加以赏析和点评。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极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三国演义
推荐值 85.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师徒们行程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除魔,最后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作者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结合,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曲折纷呈、妙趣横生的神话故事,并在奇幻世界中折射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在奇幻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山重水复: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大总体上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江青集团的势力得到加强。本书通过大会背景、大会纪实、重要文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客观全面介绍了在林彪集团覆灭后,依然坚持的“左”倾错误。
无师自通百姓经济学
经济跟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会经常用到一些经济学的原理。因此,人人都有必要学会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和技巧。这样的经济学可以称之为百姓经济学。
文明的回响
本书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的文章汇编,内容涵盖了从2009年10月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举办的“2009首届中国(九寨沟)濒危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到2020年10月在广州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的专家发言。研讨会采用学术理论研讨加实践经验分享、地方政府官员与部门城市管理者互动、传统手工艺人与当代设计师相互赋能的生动灵活形式;参会者从大专院校学者、行业领域专家、传统手艺从业者、当代设计师、国际组织代表、政府管理者、地方官员等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的人士,体现出跨界、跨领域交流的多样化;论坛主题聚焦文化遗产,既有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分享、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与创意设计、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业的相互赋能、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又有新媒体、多媒体跨平台合作对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播等专题研讨,新颖生动,社会影响深远。
共享中心智能财税标准化操作手册
《共享中心智能财税标准化操作手册》将融智财务云共享中心的财税核算业务分为五大标准,共五章,分别为账务处理流程标准化、审核账务流程标准化、核算标准化、税务申报标准化、装订凭证标准化。本书通过将企业业务进行颗粒化分解,将传统的会计工作分为若干工序,介绍各工序如何操作,让学生们通过本文的工序化操作指引,能够从不会做账到可以完整地处理一家企业的账税。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实训手册,简单易懂,学生通过自学配合软件操作亦可掌握相关知识。
财务共享服务
本书以金蝶EAS系统平台作为依托,以一家制造企业——环球日化集团为例,系统地讲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的理论、方法以及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与实施步骤,旨在将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从上线实施到财务共享服务实践的全过程展开,供读者操作学习。读者可通过模拟系统管理员、总账会计、出纳员等不同身份,体验不同功能角色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完成环球日化集团从系统初始化到不同模块的业务实训操作。其中财务共享的实践部分包括费用共享、应收共享应付共享、固定资产共享以及出纳总账报表共享。实训过程中,读者可结合视频以及教材中的指导步骤进行系统操作,独立完成实训任务。本书根据财务共享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而编写,提供完整的业务操作流程,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的规划与建设过程提供战略眼光和全局视角,希望能提高读者对于财务共享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帮助企业成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进而实现财务转型。
中国客家对联大典(第四卷)精
本书收录的对联是全世界历代客家人或含有客家元素的对联作品。这里包括全世界客家人聚居地、迁徙流转地的实用对联作品;非客籍人士在客籍的工作生活为客家人物题撰的对联作品;客籍人士在外地工作生活撰写和使用过的对联;也包括非客籍人士专为客籍人题撰的对联。这些对联上起唐宋、下限截止于今。1949年以前的历代作品,无论合不合联律,作为资料,尽可能全部收录。
在游戏中成长——思维发展与创新活动(未来学校丛书)
本书内容是百年老校湖北省黄冈市实验小学为促进儿童思维发展而创设的多学科游戏课程专辑,包括语言类、动手类、思维类等,涉及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英语、美术、音乐、科学、劳动等十个不同学科。这些游戏活动课程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内容涉及广泛,这100多个游戏活动设计,有的源自对传统游戏宝库的挖掘,有的借鉴了优秀的校园游戏设计,有的是我校师生原创的新的课间游戏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探究精神,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所乐、有所得,乐享童年。
新编实用保险教学案例
本书分五部分共十七章。其中第一篇和第二篇主要从保险基本原则及合同履行谈及保险基础理论;第三篇和第四篇针对人身保险及财产保险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展开探讨保险理论在具体险种及实际问题中的运用;第五篇通过大量综合案例作为练习,提高读者对保险理论与实务的综合掌握能力。本书可与各类保险学或保险法教材相对应,作为系统学习保险学理论与实务的配套教材。
炎症性肠病自我健康管理手册
本书上册主要介绍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下册主要介绍该病的饮食及护理建议。1.炎症性肠病概述。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回肠、结肠、直肠,病程漫长易复发。该病可以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其临床表现、病理、诊疗方式各有不同。2.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这部分介绍炎症性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以及近几年的增长趋势。3.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学。介绍最近几年在炎症性肠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是遗传背景、肠道菌群、东方人群遗传特点、免疫因素等,帮助读者理解疾病等发生原理。4.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分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类型,介绍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5.炎症性肠病的饮食。介绍饮食结构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以及患者应选择什么样的饮食来帮助改善症状和控制疾病发展。6.炎症性肠病的护患沟通。介绍如何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及病耻感,更好地实施医疗护理计划,促进疾病恢复。7.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治疗和护理。从护理的角度,介绍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治疗手段,例如营养素补充、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膳食治疗等。8.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大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耻感。另外,该病既受到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一系列典型的躯体功能症状。因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心理学策略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温馨提示:本产品为电子书,非实体纸质图书。为保护图书著作权,电子书不提供原文件,不支持导出和打印,仅支持人卫社相关软件中阅读,可下载至软件中离线查看。除因质量问题,虚拟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AutoCAD 2016机械制图实例教程
《AutoCAD 2016机械制图实例教程》以全新的编排方式、贴近读者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利用 Autodesk 公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 2016绘制工程图的有关知识。本书共分10章介绍该软件的基本命令、功能、操作及绘图技巧。各章结合实例、讲练结合,使读者易于接受和掌握。编者在编写本书时选用了中文版AutoCAD 2016,内容包括AutoCAD 2016绘制工程图前的入门知识、工程平面图的绘制和编辑、三视图的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绘制、工程图中的文字注写和尺寸标注、CAD 的图块和表格在工程图中的应用、工程图绘制、参数化图形的绘制、三维绘图基础知识和轴测图的绘制。《AutoCAD 2016机械制图实例教程》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同时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使用。《AutoCAD 2016机械制图实例教程》配有电子课件及素材等配套资源,需要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注册后下载,或联系编辑索取(QQ:1239258369,电话:010-88379739)。
财务共享服务
本书以金蝶EAS系统平台作为依托,以一家制造企业——环球日化集团为例,系统地讲述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的理论、方法以及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与实施步骤,旨在将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从上线实施到财务共享服务实践的全过程展开,供读者操作学习。读者可通过模拟系统管理员、总账会计、出纳员等不同身份,体验不同功能角色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完成环球日化集团从系统初始化到不同模块的业务实训操作。其中财务共享的实践部分包括费用共享、应收共享应付共享、固定资产共享以及出纳总账报表共享。实训过程中,读者可结合视频以及教材中的指导步骤进行系统操作,独立完成实训任务。
激光美容实战图解:强脉冲光治疗学
强脉冲光技术即人们耳熟能详的“光子嫩肤”。本书据作者数十年的激光美容临床经验编写文字约30万,精选400余幅精美彩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介绍美容激光的发展史开始,详细介绍强脉冲光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历程,介绍强脉冲光的理论、相关概念、参数设置原理;设备及对治疗环境的要求;从了解各种皮肤常见疾病的类型,学会选择适当的病人,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并发症。书中详细介绍强脉冲光的操作技巧,对操作者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以避免并发症或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针对不同的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波长、脉宽、能量密度、脉冲数、脉冲延迟时间等确保每一次治疗均有效。 本书是国内一本关于强脉冲光的专著,是一册对从事整形美容、皮肤科美容的医务工作者颇具指导意义的参考书。
西方艺术史学史 一本书读懂西方艺术史 艺术的故事 美学的历程
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一种智性方式,艺术史则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艺术的一门学问,是现代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代艺术史的写作范式和学科制度于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并影响至今。因此,我们学习与研究艺术史,自然需要了解以下问题:在西方,艺术史观念和写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史上出现了哪些伟大的艺术史家和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艺术史是何时在大学中建立起来的?艺术史家的基本研究目标是什么,又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美学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此书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并以清晰的历史框架和平实的语言,系统呈现西方艺术史学的发展脉络。本书既可作为艺术史专业的学习参考书,亦可作为艺术爱好者的知识读本。
膏药疗法
膏药疗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治疗方法,同时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外治法的一专门学课,为历代医者所重视。由于其具有简、便、效、廉等优点,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欢迎。本书为《中国民间疗法丛书》之分册。其简要介绍了膏药的起源和发展、作用机理、相关知识、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膏药疗法的现代研究, 同时还介绍了膏药疗法在各科的临床应用。本书共涉及临床74个病症
我方的历史
《我方的歷史》為前馬共總書記陳平的口述歷史,無疑是一部獨特的歷史文件。 陳平與其部隊曾經武裝對抗日本,二戰以後英殖民者重返,為表揚陳平抗日時期的協助,授於大英至尊的OBE勳章。然而,這項誘惑最終招致失敗。為了消滅陳平及其所領導的馬來亞共產黨人民解放軍,英國殖民政府展開十二年的軍事行動,頒布緊急法令,趕盡殺絕的程度比二戰時還要嚴厲。曾經公開讚揚的戰爭英雄,一夕間被打為「恐怖分子頭目」,崇高的勳章頃刻間變成逮捕令──無論是死或生。 五十年後,陳平堅稱:「我不能讓OBE勳章成為我生命的光彩。」他們那個世代,「都嚮往擺脫英殖民的統治,我以此為榮。」 如今,那些當年受時代所困惑,至今渾然莫明的人們,應該不會忘記這位傳奇人物。因為他們堅定不移的承諾、義無反顧的勇氣和不易妥協的原則,使得這則故事充滿爭議性。與此同時,本書也記錄了那個毛躁年代的嚴峻挑戰,以及不同的政治派系如何向他們襲來,相互碰撞。 「當戰爭爆發,我加入游擊隊與日軍對抗。作為時代青年,我看不到生命中有更好的按排。由於我在戰前被英國殖民政府的暴行嚇壞,以致於日軍入侵時,我感到更加痛恨。因此,我便積極暗中破壞日軍的侵略行動。對我們可言,向殖民者妥協比穿越過難以應付的高山叢林還要可怕。我寧可成為自由的鬥士。」
益世报
20世紀上半葉,民國的四大名報《大公報》、《益世報》、《申報》、《民國日報》,就有半壁江山落戶津門。《益世報》是民國時期羅馬天主教會在中國印行的中文日報,創刊于1915年10月10日,創辦人為天主教神甫雷鳴遠。《益世報》的宗旨是“放世界眼光,謀人類福祉”。儘管這是一份以西方教會為背景的報紙,注重宣揚西方思想文化,但對當時的中國社會也能比較客觀地進行報道。1916年,在天津發生了法蘭西人要越界侵佔老西開事件,法租界的中國員工掀起大罷工,引起全國民眾的關注。此時,《益世報》就站了出來,公開替中國人說話,嚴詞抨擊法蘭西侵略勢力的卑劣行徑,報紙因此而銷量大增。 五四運動期間,《益世報》對學生愛國行動更是全力支持,因此受到愛國人士和知識界的讚許,成為當時“天津最著名的報館”。就讀于南開學校的周恩來,對《益世報》這一突出表現深為讚賞,曾以飛飛的筆名發表文章稱“我是愛益世報的讀者”,“我們也很尊重他(指《益世報》──編者)”。當然,《益世報》有時對各派政治力量、政治事件也表現出了不夠鮮明的態度,例如對中國軍閥混戰,該報忽而奉系,忽而直系。1919年8月5日,周恩來離開天津赴日前夕,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上發表文章,對《益世報》提出了質疑,題目是《評現今輿論界並問益世報》,8月6日,周恩來又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上發表《再問益世報》和《黑暗勢力》兩文。值得肯定的是,這3篇質問《益世報》的文章后都被《益世報》轉載。 1920年周恩來赴法蘭西勤工儉學時,欣然接受了益世報社的約請,作為特約記者為該報撰寫海外通訊。1921年2月1日,剛剛抵達倫敦的周恩來,即發回了第一篇倫敦通訊,3月2日又發回了第二篇西歐通訊,僅隔一周又發回了第三篇通訊……在周恩來遊學期間,共為《益世報》撰寫長篇通訊達56篇之多,總字數達25萬多字。刊登在《益世報》上的這些通訊,滿足了國內讀者急切想了解一戰后歐洲社會各方面情況,以及海外中國遊學生在異國他鄉艱苦生活、鬥爭的真實情況的閱讀需求。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益世報》先后請羅隆基、錢端升主筆,連續發表了《可以戰矣》、《再論對日方針》、《剿共勝利不算光榮》、《攘外即可安內》、《愛國無罪》等一系列評論,對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鎮壓學生抗日愛國運動的行徑進行了激烈抨擊,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自此之后,《益世報》成為武力抗日一派的言論喉舌,一些重要的社論相繼刊出,報紙銷量大幅上升。當時天津報館林立,有近70余家的大小報紙,而《益世報》日銷量可達4至5萬份,幾乎每天報紙一上街便被搶購一空。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后,偌大個中國放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同樣,也容不下一張有正義感的報紙。《益世報》被迫于1937年9月休刊。1938年12月該報在昆明複刊,1940年遷至重慶。抗戰勝利之后,《益世報》在津門的叫賣聲又響了起來。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益世報》也隨之被接管休刊。至此,創辦30余年的民國四大報之一的天津《益世報》宣告結束。 歲月如水,川流不息,《益世報》自創刊至今,已倏然躍過90個春秋,即使距離天津《益世報》的休刊,也有半個世紀之久了,那曾經充滿正義感的《益世報》,如今已經塵封為歷史。歷史有些會被忘記,有些卻難以逝去,不時被人提及,時時惹人深思。90載后的今天,南開大學出版社等3家出版社聯合出版《益世報》全套影印本,就是對一段難以割舍的歷史的回眸,是對珍貴的文化遺存的再一次提及和反思。 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影印出版的《益世报》,日前问世。这不愧为天津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件盛事,更是向天津建城六百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旧日的天津,是中国的新闻舆论中心。曾几何时,民国的四大报纸《大公报》、《益世报》、《申报》、《民国日报》就有半壁江山落户津门。与《大公报》比肩齐名的《益世报》,作为津门报业的双子星座,在近代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其立论公正、秉笔直书、颇能反映民间疾苦的办报旨趣,自一九一五年筚路蓝缕草创到一九四九年闭馆停刊的三十余年间,成为民国乱世的激越清流。作为言论自由的平台和社会的喉舌,《益世报》留下了许多民国名流的妙手文章和往事钩沉。罗隆基、梁实秋、田汉、钱端升、张秀亚、范长江、张恨水、邓广铭……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与《益世报》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受《益世报》的邀请,从遥远的欧洲为《益世报》写下了五十六篇海外通讯…… 《益世报》之父———雷鸣远 《益世报》创刊于一九一五年十月十日,创办人是雷鸣远。雷鸣远是比利时籍的天主教传教士,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巴黎修道院做修士。一九OO年“庚子之乱”后,大批传教士踏上中国的土地进行宣教活动。在这股宣教大潮中,雷鸣远被比利时教会派到中国传教,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九一O年辛亥革命前,他被调至天津担任望海楼教堂神甫。 雷鸣远在恪尽职守的同时,也非常热心参与天津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将传教与文化、教育、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初到天津,他就在望海楼教堂内创办诚正小学、贞淑女学,招收教内外的子弟入校读书。辛亥革命后,关心中国时政的雷鸣远又创办共和法政研究所,延请专职教师和当时天津的社会名流讲授现代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一时报名者踊跃。一九一五年,雷鸣远联合几位天主教教友,广泛募款,正式创办《益世报》。雷鸣远任董事长,刘浚卿和杨绍清、杜竹萱分任正副总经理。和天津其他各大报刊多将报馆设在租界内不同,《益世报》报馆就在南市荣业大街。 当时,在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中,以法国的势力为最大。不过,他对法国传教士的生活作风和宣教方式极为不满。而法国传教士对他办学办报、热心中国事务的举动也是侧目而视。《益世报》创刊后的第二年,法国人想将老西开据为己有,强行派兵把驻守此地的中国警察全部缴械,即历史上著名的“老西开事件”。此举激起了天津各界的反抗。虽身为天主教的传教士,雷鸣远却和中国人站在一起,极力抵制法国人对老西开的侵占,授意《益世报》对天津各界的反抗运动给予连篇报道和大力声援。为此,雷鸣远赢得了天津各界的赞誉,同时也激化了与法国人之间的矛盾。一九一八年,雷鸣远迫于法国传教士的压力,不得不去职离开天津回到比利时。 一九二七年,惜别中国九年之久的雷鸣远返回天津。身为《益世报》的董事长,雷鸣远始终关注着它的发展。长年在华的生活经历和宗教的普世情怀,使他对中国怀着深厚的情感。他在自己的讲演集序言中真挚地写道:“此生此世,献为中国之牺牲”。1927年重返天津之后,雷鸣远即要求加入中国国籍,及至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国籍之后,他便以中国人自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日本不断在中国挑起各种事端,日本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雷鸣远所经营的《益世报》,亦开始成为反日的舆论先锋。报馆经常顶住重重压力,发表痛快淋漓的社论或文章。雷鸣远对于这些反日言论,不但未加以阻止,而且还大加鼓励。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长城抗战之时,年逾六十的雷鸣远亲自组织救护队奔赴华北的抗日战场,进行救护工作。救护队行至河北遵化,当有人请雷鸣远讲话时,他说:“你们不要看我的鼻子,我的脸是外国的,我的心是中国的。我们要抗战到底!”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天津《益世报》被迫停刊,雷鸣远也不得不撤到大后方。经过努力,一九三三八年《益世报》终于在云南昆明复刊,雷鸣远亲自前往报馆祝贺,并鼓励同仁抗战到底。一九四四年,这位《益世报》创办人,病逝于重庆,终年六十九岁。 《益世报》的辉煌与刘氏兄弟 一九一五年,雷鸣远创刊《益世报》之时,天主教徒刘浚卿作为主要助手,出任《益世报》总经理。刘浚卿,蓟县人,民国时期移居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附近,得以结识雷鸣远。刘浚卿干练的办事能力和出色的口才,很快博得雷鸣远的赏识,并且引为知己。雷鸣远所创设的诚正小学、贞淑女学和共和法政研究所,皆由刘浚卿出任校长和所长,雷对刘浚卿的信任可见一斑。《益世报》创刊后,刘浚卿任总经理,全权负责报馆的日常经营活动。除却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八年奉系强占报纸的三年之外,他一直担此重任,直到一九三四年去世。在雷鸣远离开天津的九年,刘浚卿更是一人独撑大局。所以时人亦称《益世报》为“刘家报”。 刘浚卿任《益世报》总经理近二十年,先是借广泛的人际关系和出色的管理能力,为《益世报》打开销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时,刘浚卿又聘请徐谦担任主笔评论时政,支持学生运动,使《益世报》的社会声誉颇佳,一举奠定了名报的地位。一九二五年奉系势力进入天津,因刘浚卿所主持的《益世报》拥直反奉的政治立场,奉系不仅逮捕了刘浚卿,还强行接收了《益世报》。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八年三年间,《益世报》沦为奉系的传声筒,几近关门的境地。一九二八年奉系败退撤出天津之后,刘浚卿重新出山接掌《益世报》。面对报社资金、人才短缺以及同行业竞争激烈等状况,他与雷鸣远商议将《益世报》由独资经营改为容许股本入股的有限公司形式,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尔后,又起用南开大学毕业的族弟刘豁轩担任《益世报》总编辑一职,挽回《益世报》走下坡路的颓势。 刘豁轩与刘浚卿是同村同族的兄弟。一九一九年,刘豁轩考入天津南开初中,后又念完南开高中、南开大学。一九二八年刘豁轩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应兄长刘浚卿之邀,出任《益世报》总编辑。刘豁轩走马上任,很快就显示出超群的办报才华,与兄长刘浚卿一起使《益世报》走出困境。 刘豁轩担任总编辑之后,首先扩充报馆的编辑、记者阵容。他先后盛邀南开大学的同学汪心涛、赵莫野、唐际清等人加盟。这些年轻人虽无新闻工作经验,但是凭着良好的素质和一股干劲,很快就成为《益世报》中坚力量。刘豁轩又在北平、上海等十余座大城市增设特派记者,在河北、山东、辽宁等省的重要市县聘请通讯员,广开新闻来源,在新闻报道方面逐渐具备了竞争能力。经刘豁轩的精心调整、充实,《益世报》再度鹊起于津门报界。 一九三二年,刘浚卿因患病逐渐淡出。《益世报》上下大事小情,实际上皆取决于总编辑刘豁轩的擘画和裁断。一九三四年,刘浚卿去世,雷鸣远通过董事会正式任命刘豁轩兼任总经理一职。这种“兄终弟继”的权力交接方式,保持了《益世报》的办报风格,而刘豁轩出色的办报才华,又使《益世报》更上一层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局的动荡使刘豁轩敏锐地感觉到社论对于报纸的重要性。为此,他先后以重金聘请罗隆基、钱端升等社会名流为《益世报》社论主撰。罗、钱二人锐利的时政分析,深受读者欢迎。然而,《益世报》也因敢于言论而触怒当局,一度被停刊封杀。身为总经理的刘豁轩,一方面既要保持《益世报》的敢言风格,一方面又要为报纸生存着想,遂不得不适度妥协。 除了注重时论外,刘豁轩对各种副刊也极为看重。为此,他力邀马彦祥主编副刊《语林》,并约请老舍、张恨水等著名作家供稿。当时的文艺界名人如田汉、叶浅予等也都为副刊《别墅》撰稿,使其内容相当丰富充实。此外,《益世报》还在中国报界首创“社会服务版”,其内容包罗万象。既有职业介绍、代人征聘,又有施舍赈济、募集捐款等方方面面。《益世报》对副刊的苦心经营,使它拥有当时副刊中最多的读者。 一九三六年,因《益世报》董事会的不信任和工作的过度疲劳,刘豁轩辞去总经理兼总编辑的职务,转而就任北平燕京大学的新闻系教授。从此,他很少过问《益世报》事务。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天津《益世报》复刊,他再次出任社长兼总编辑。但不久被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派赴欧美考察新闻事业。一九四六年回国返津。一九四八年离开《益世报》报社,前往上海。 自雷鸣远一九一五年创办《益世报》以来,将《益世报》发扬光大的功劳,刘浚卿、刘豁轩兄弟可谓是不遑多让。 两度出任社论主笔的罗隆基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时局的动荡,促使刘豁轩决心请一位强有力的笔杆子来主持《益世报》的社论,他想到了此时身在上海的罗隆基。罗隆基,字努生,江西安福人。一九二一年,他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英美研习政治学和中国近代史,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归国之后,曾先后执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和中国公学,并且主编《新月》杂志。刘豁轩酝酿延请罗隆基出任《益世报》社论主笔之时,罗隆基正因针对“九一八事件”而发表《沈阳事件》一文,批评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免去大学教授的处罚。接到《益世报》的邀请函后,罗隆基欣然离沪赴津,出任《益世报》社论主笔一职。 刘豁轩给予罗隆基的待遇,今天看来也太优厚了。不仅开出高额月薪五百元,配发专门汽车一辆,而且还允许罗隆基在外兼课兼薪。罗隆基抵达天津就任《益世报》社论主笔后,又接受张伯苓校长的礼聘,在私立南开大学教授政治学。坐着报馆供给的专用汽车,罗隆基穿梭在南开大学与《益世报》之间,左手执教鞭教书育人,右手握如椽大笔写快意文章。刘豁轩不仅在物质上极力满足罗隆基,对于这位“大才子”的一些“无礼”要求,也全都一一照办。譬如,罗隆基写社论选择题目时,从不与报社商议,本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刘豁轩照办;罗隆基写好的社论文章,偶有笔误错字可以校正,其他概不能更改,刘豁轩照办;罗隆基每次到报馆来,几乎很少与人接近,经常是独坐一室看报写稿,写完就走,刘豁轩照办。刘豁轩对这位文笔出众的政论家的一再优容,体现着《益世报》求才若渴的急切心情。 罗隆基就任伊始撰写的第一篇社论就不啻是一枚重磅炸弹。在这篇题为《一国三公僵政局》的文章中,罗隆基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国民党三位最高领袖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抨击三人的派系之争误国误民。紧接着,罗隆基又接连在《益世报》上发表了《可以战矣》和《再论对日方针》两篇文章,呼吁武力抗日。自此之后,《益世报》成为武力抗日一派的言论喉舌,诸如《剿共胜利不算光荣》、《攘外即可安内》等重要的社论相继刊出。也正是因为罗隆基能够言别人不敢言的道理,写别人写不出来的文章,《益世报》自聘请罗隆基担纲社论主笔以来,报纸销量大幅上升。当时天津报馆林立,有近七十余家的大小报纸,而《益世报》日销量可达四至五万份之间,罗隆基这个社论主笔请得值。 在报纸销量不断上升的同时,《益世报》也冒着越来越大的风险。由于罗隆基“出言不逊”,致使国民党对《益世报》和罗隆基怀恨在心。为此,天津国民党党部曾经多次出面要求《益世报》撤换社论主笔,刘豁轩顶住压力,以罗隆基聘约未满为由婉言拒绝。国民党当局眼见“文劝”不成,悍然决定以“暗杀”的方式武力除掉罗隆基。一九三三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罗隆基乘报馆专供的汽车前往南开大学上课,行至海光寺路段时,对面驶来一辆敞篷大卡车,四名国民党特务对准罗隆基的汽车,连发十余枪。罗隆基眼见不好,立即卧倒在车座前空隙里,幸免于难。这次暗杀事件后不久,天津国民党党部采取先发制人之策,抢在《益世报》与罗隆基续约之前,“最后一次警告”《益世报》辞退罗隆基。刘豁轩为保证罗隆基的生命安全,也为《益世报》的日后生存考虑,不得不辞退了罗隆基。 罗隆基去职之后,《益世报》的社论主笔一职在很长一段时间空缺。刘豁轩又聘请清华大学教授钱端升任社论主笔,继续发表抗日言论。钱端升虽然行文风格与罗隆基相异,但文章的犀利程度丝毫不逊于罗隆基。不久,钱端升同样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也不得不去职走人。《益世报》的“屡教不改”终于惹怒蒋介石,被迫休刊三个月,后来经过多方通融才得以复刊重新出版。 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紧张,宋哲元逐渐控制了北平、天津地区。由于宋本人主张抗日,因此《益世报》抓住这一时机,决定再次聘任罗隆基就任社论主笔。罗隆基也通过朋友的疏通得到宋哲元的谅解,重新上任。再度担任《益世报》社论主笔的罗隆基,依然我行我素,撰文呼吁抗日,批判蒋介石政府。只是这时的蒋介石为应付动荡不安的政局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罗隆基和《益世报》的“放肆乱言”。罗隆基的这一次主笔生涯较为长久,一直延续到一九三七年八月天津沦陷、《益世报》停刊。 弹指一挥间:《益世报》渐入尾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古语用来形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政局,再恰当不过。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偌大个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同样,也容不下一张有正义感的报纸。刘豁轩辞去《益世报》总经理之后,李渡三出任总经理。但不久之后就被雷鸣远驱逐出报馆。生保堂临危受命为《益世报》总经理,不料却被日本特务绑架杀害,《益世报》随即闭馆停刊。 八年抗战胜利之后,《益世报》原创办人雷鸣远已经病殁在重庆。天津《益世报》第一任总经理刘浚卿之子刘益之,奉命从重庆返回天津,重建《益世报》。原《益世报》总编辑兼总经理刘豁轩也被再次邀请出山,担任复刊后的《益世报》社长。刘益之兼任总经理。《益世报》在津门的叫卖声又响了起来。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天津解放,《益世报》也随之被接管停刊。至此,创办三十年的民国四大报之一的天津《益世报》宣告结束。而刘益之解放后曾经辗转前往新加坡,于一九五二年六月创刊新加坡《益世报》,但因经营条件困难,创刊后四个月随即就停刊了。 从《益世报》一九一五年创刊到如今,春秋悠悠已过九十载。即使距离天津《益世报》的停刊也有半个世纪之久了。那曾经以记载社会生活的时效性著称的《益世报》,如今已经尘封为历史。一切过去的都可以是历史,但有些被记起,有些被忘却,有些被记起后又被忘却,有些被忘却后又被记起。九十载后的今天,《益世报》全套影印本终于得以出版,就当做是对《益世报》九十载的回眸,对与《益世报》有关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记起。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2/yishibao.htm
别再迷恋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企业领袖到传统制造业大佬,从智能手机到家电、餐饮、房地产行业,这是一个人人热议互联网思维的时代。但目前流传的互联网思维无疑过于片面,对大众而言带有迷惑性,使许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功成名就的商业怪才们似乎都有一套自己的“独孤九剑”,可是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一代代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和衰落,正如其他行业公司的兴衰一样,遵循着共同的商界规律。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但我们不应盲从,对社会形态、消费者心理、本身所处的行业生态的理解至关重要。本书从趋势分析、产略规划、产品策略、盈利模式、传播渠道、组织机构等多方面剖析,理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并形成相应的商业思维。互联网思维并非凭空而来,经营从来没有万能法则。从商业的本质出发,才能把握真正的商机!
洞穿执行(升级版)
洞穿执行,不是知识,而是实操;不是有道理,而是有作用;不是战术,而是战略!无论过去的成功秘诀为何,未来都不会适用,中国企业最大的危机是从总裁到员工商业思维的集体迷失!洞穿执行,找到执行的原点和突破口,业绩背后是团队,团队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心态,心态背后是投资,所以洞穿的原点在于对员工心态的投资。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心胸,员工的能力不在于大脑和双手,而在于员工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价值连城的财富,核心在于对员工内心的经营和投资。
北方幽燕文化研究
《北方幽燕文化研究》是一篇以旧石器至秦灭燕为时间范围、以战国中晚期燕昭王全燕时期燕国疆域为空间范围、综述这一时空范围内北方幽燕地区各考古文化,而以综述两周时期燕文化为主体的地域性考古文化学术专著。书中每论及一考古文化,一般均涉及该文化的发现与定名、年代与分布、遗迹与内涵特征、分斯与类型、渊源与去向及族属等重大学术内容。既充分体现了历史、考古界研究这些文化的学术成果,也多有作者对相关学术问题的裁断与见解。是这一领域既富含共性又极具个性的学术专著,很值得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一读。
陈平语言学文选:汉语的形式、意义与功能
本书收录十二篇论文,围绕汉语的形式、意义与功能三者关系展开,研究对象是汉语句法、语义、语用和话语分析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包括汉语句子组织的基本格局、话题结构、同指称相关的哲学、逻辑、语法、语义、语用和话语问题、时间结构、话语组织、语法化等。从形式、意义和功能的角度对相关汉语现象做详尽的实证分析和深入的理论阐发,旨在揭示汉语句法、语义、语用和话语篇章有关问题的根本特点,并诠释相关汉语现象在普通语言学层面上的理论意义。
环氧树脂及其应用
《环氧树脂及其应用》在系统介绍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制造及基本性能,环氧树脂的辅料和改性,环氧树脂的分析与表征,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环氧树脂的加工流变学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胶黏剂、浇注料、涂料、复合材料、泡沫塑料、齿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环氧树脂及其应用》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可供从事环氧树脂科研、生产、应用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和阅读。
后危机时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香港金融市场不论从资产规模、交易量,还是从投资者数量来讲,在全球都具有领先的地位。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综合指标排名中,香港名列第四,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然而,在新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下,尤其是在2008年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金融监管的思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在此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出,也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书依据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在梳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香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借助人民币国际化来打造新的优势,巩固和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外国建筑史
导论一、建筑史、美术史、文化史二、建筑史的写作方法三、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四、关于本书的撰写与使用上编古代建筑第一章 建筑文明的滥觞:史前建筑引言第一节 西亚的早期人类聚居地遗址第二节 地中海与西欧的史前巨石建筑第三节 巨石阵小结第二章 西亚的曙光:古代两河流域与波斯建筑引言第一节 从苏美尔到古巴比伦第二节 亚述第三节 新巴比伦第四节 波斯小结第三章 永恒的法则:古埃及建筑引言第一节 古王国时期第二节 中王国时期第三节 新王国时期第四节 后期小结第四章 佛陀的伟力:古代印度佛教建筑导言第一节 早期印度河流域的建筑遗址第二节 佛教与佛教建筑的兴起与繁荣第三节 贵霜王朝:犍陀罗艺术第四节 笈多王朝:建筑与艺术的黄金时代小结第五章 早逝的文明:古代美洲建筑导言第一节 印加文明第二节 特奥蒂瓦坎的建筑与城市规划第三节 玛雅文明第四节 托尔特克与阿兹特克建筑小结第六章 西方古典传统之源:古希腊建筑导言第一节 爱琴文明第二节 希腊古典柱式及早期神庙建筑第三节 雅典卫城:古典建筑的黄金时代第四节 希腊化建筑小结第七章 权力与荣耀:古罗马建筑导言第一节 传统与革新第二节 共和国时期第三节 帝国时期第四节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小结中编中世纪建筑第八章 传统的融合:古代晚期与早期中世纪建筑导言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建筑第二节 拜占庭建筑第三节 早期伊斯兰建筑第四节 西欧早期中世纪建筑小结第九章 上帝之城:欧洲罗马式建筑导言第一节 罗马式的特征及早期发展第二节 法国与西班牙罗马式l 第三节 诺曼底与英格兰罗马式第四节 意大利罗马式第五节 德国与斯堪的纳维亚罗马式小结第十章 圣灵之光:欧洲哥特式建筑导言第一节 哥特式的起源与法国哥特式第二节 英国哥特式第三节 德国与中欧哥特式第四节 意大利哥特式第五节 西班牙与葡萄牙哥特式小结第十一章 东方景观:印度、东南亚及东亚建筑导言第一节 印度中古建筑第二节 印度建筑艺术的传播第三节 朝鲜建筑第四节 日本建筑小结第十二章 伊斯兰建筑的繁荣导言第一节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第二节 中亚与伊朗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第四节 莫卧儿帝国小结下编近代建筑第十三章 秩序与和谐:文艺复兴建筑导言第一节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第二节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第三节 文艺复兴在欧洲的传播小结第十四章 巴罗克的修辞导言第一节 罗马巴罗克第二节 意大利其他地区的巴罗克第三节 意大利以外的欧洲巴罗克小结第十五章 自然与理性:新古典主义建筑导言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的起源与英国新古典主义第二节 法国如画式园林与新古典主义第三节 德国新古典主义第四节 俄国新古典主义第五节 美国新古典主义小结第十六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世纪欧美建筑导言第一节 浪漫主义传统与哥特式复兴第二节 法国的“帝国风格”与多彩论争第三节 后期新古典主义与希腊复兴第四节 世纪下半叶:历史主义的最后阶段第五节 走向现代建筑小结参考文献索引
电子琴入门
近年来一种可供自如用和业余文娱活动用的小型电子琴发展很快。我国自1978年以来开始自制生产,国外各厂家的产品也不断进口。这很快引起了我国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广大的中、小学校及教师们和家长们可以用它对青少年进行音乐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许多青年爱好者以及年龄较大的爱好者,也很乐于用它进行自娱。 然而,许多关心电子琴的爱好者对于这一乐器却还很缺乏了解。他们在选购、练习和演奏中都常遇到一些困难和疑问。《电子琴入门》针对这一类实际问题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知识。最后也通过若干首可供练习的乐曲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帮助读者入门。
锦瑟年华:清埙卷(男版小说)
暂无简介
影响世界的百年家族
观滴水而知沧海,观百年家族而知近现代世界之变迁与发展。通过《影响世界的百年家族》,读者可以了解到:这监声名显赫的家族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曾经如何影响着各国乃至世界的进程和命运?他们为什么会成功,具备怎样的成功潜质?他们拥有什么样的特殊魅力?他们有着怎样的家族治理经验和智慧? 他们的眼界、胸襟、成就与传奇故事,激励着年轻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梦想。 这些家族,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代表着一定的文明成就。 这些家族,曾经对一个或几个国家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 这些家族不仅仅因富而贵,而且重视精神财富的积累,注重对后代传教,帮能长盛不衰,成就百年的辉煌。
雕梁画栋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诸子思想、唐宋诗词、坛庙宫观、陵墓石窟诸多无形、有形的文化遗产,我们至令引以自豪。但是文化作为弥漫整个社会的存在,除了有数的丰碑之外,更多则是体现在百姓的生活日用之中。先民习以为常的社会交往,家族生活,礼仪风俗,衣食住行,休闲游艺,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智慧,而且通过世代相传,渗透到了中国人意识的深处。现代中国,虽然内经动乱与革命的冲击,外有西方强势文化的震撼,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及然残存于世,并不时再现于我们的生活。举当不文化时尚为例:电视中充斥着古装连续剧,出租车中在播讲传统评书,“唐装”忽如一夜春风,中小学飘荡着诵读古诗文的琅琅书声,宣扬侠义的金庸小说吸引着全球华人,白领丽人手代中揣着《文化苦旅》。我们可以称颂它们改造世道人心的功用,也可以痛斥其间的伪诈、矫情和庸俗,但挥之不去的是传统的阴影。古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或是正确,或是错误,不断地被现代人解读,进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编纂这套丛书,就是想重拾远逝的文化记忆,走时古人的生活。丛书内容涵盖古代社会、礼俗、日用和娱乐诸多方面,第一辑出版五种,分别涉及古代的服饰、饮食、居住、行路和游艺。各书将以历史遗存的图像和方物为主要线索,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之以准确简洁、引人入胜的文字叙述,分门别类地描述中华民族先民的社会生活,让广大读者借助生活泼的形式,了解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意评判古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是非曲直,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和鉴赏;我们希望从古人的生活中汲取智慧与营养,并将之转化为创造末来的资源与力量。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