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生态文艺学
2人今日阅读
鲁枢元长期专注于生态文化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鲁枢元致力于将“生态”这一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领域,把“人类精神”作为地球生物圈中一个异常活跃的变量引进生态学学科。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认真汲取东、西方先民积淀下的生存智慧,试图让“低物质消费的高品位生活”成为新时代的期许,他被誉为“中国生态批评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国生态文艺学及精神生态研究领域的奠基人”。《生态文艺学》初版于2000年,获“中国图书奖”,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意识全面觉醒的新起点。书中提出的“生态学三分法”,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如今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
1人今日阅读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是著名学者鲁枢元教授率领团队完成的一部中国近40年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发展的总结性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研究”的结项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之一。本书以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发展为思考对象,联系当代社会现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艺观念、道德规范、人文思想,展现中国古代文论的永恒价值和不朽贡献;结合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确立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独特地位。通过梳理中国近40年来的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与世界文学思潮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本书在古今中外的视域下重新确立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地位和价值,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文学批评实践的发展轨迹,勾画出一份清晰的蓝图。
陶渊明的幽灵:悠悠柴桑云
陶渊明的人格理想、人生态度及天人合一的诗歌写作,是古老中国留给世界的重要精神遗产。鲁枢元教授将古典情怀与前沿问题相融合,跨学科、跨国度地阐释一位古代诗人,提出了“自然浪漫主义”的概念,致力于开辟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新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全书视野 宏阔,学识丰赡,是关于陶渊明的当下解读,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寻求一份东方式的解答。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文学性的核心是诗性,诗性是人性的底色。本书所探究的是“文学语言的心理发生”,亦即诗性在人性中的发生与遗存。鲁枢元力图跳出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进而探讨人类对于语言的突破与超越的可能性。《超越语言》首次提出“次语言”“常语言”“超语言”“言语流”“言语场”“裸语言”等理论概念并被学术界沿用至今。在本书中,作者力图从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存在中寻找艺术超越常规、文学超越语言的脉络线索。由此,读者将会看到,一个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如何将东方的老子、刘勰、司空图、王士祯、鲁迅,与西方的洪堡特、索绪尔、杜夫海纳、布勒东糅合在一起。《超越语言》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跨越对西方文论的横向借鉴而开始自我构建的标志性专著,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在《读书》杂志发表专文,称赞“鲁枢元的文论别树一帜”;韩少功先生指出“这本书分量很重,足可以‘西渐’入侵欧美”。其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即便在当下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次重新出版,鲁枢元对书稿作了修订,并根据时代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为全书各章悉心增写了补记。
精神守望
鲁枢元长期从事精神生态问题的研究,认为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之上,还存在着一个“精神生态”的层面。《精神守望》是作者对“精神生态”问题深入考察之后写下的随笔和札记的结集。鲁枢元从自己富于质感的生命体验出发,以“人类精神的经典”“思想界的浮士德”为旗帜,从那些真实的个体生命身上寻找精神资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与和解为问题诱因,用生动的笔触解剖具体的人与事,深刻地反思当下人类生存的精神困境,期待为当代人唤回渐行渐远的人文精神、宇宙精神。钱谷融先生当年曾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既是一本具有深邃思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抒发性灵的优美散文。《精神守望》新版分为两卷。卷一以人物品评为主,卷二以地理风物和观念为线索,经由通俗、凝重的文字抒写作者接触到的质朴人生,表达了作者审视现代人类生活时的忧虑与祈望。
文艺心理阐释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学科的诞生;190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作家与白日梦》,为文艺心理学面世揭开序幕;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在大学课堂讲授,成为国内引进文艺心理学系统理论的第一人;1936年,朱光潜出版了中国学者的第一部《文艺心理学》专著。此后,这一学科在中国沉寂了近半个世纪。20世纪80年代,文艺心理学在中国得以重建。鲁枢元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积淀深厚的西方心理学资源中披沙沥金,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维列鲁”学派等逐一进行了兴致盎然的扫描与梳理,结集成《文艺心理阐释》,为当代文学艺术的心理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文学心理学
《文学心理学》主编钱谷融是学术界大家,其治学风格,教学业绩在国内独树一帜,责任主编鲁枢元以思想敏锐,文风质朴著称,是新时期中国艺术心理学学科重建的代表人物之一。 久经教学实践验证,充分吸收最新成果,学术性与可读性紧密结合,既贴近课堂教学的实际,又兼顾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爱好者提高自己创作、鉴赏、评论水平的需要。 《文学心理学》精心运思,别开生面,书中开设的诸多专栏,为读者提供了领会、感悟的契机和思考的线索,书后所附资料索引,显示了本学科的学术视野及发展趋势。
天地之中说聊斋:中华文脉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在以表现世情主题、社会主题为主流的文学时代,继承神怪小说的艺术传统,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生态美学价值。 《天地之中说聊斋》从生态文化的视野对中华文化瑰宝《聊斋志异》做出新阐释,展现了蒲松龄为女性造像、为乡土立言、守护人类天性、善待自然万物的淳朴人格与博大情怀。作者行文不拘一格,亦庄亦谐,随意点染,触类旁通,竭诚为读者提供立体的阅读空间。生态无国界,《聊斋》的生态学解读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汇聚更多的读者。
文学的跨界研究
《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内容简介:三本厚厚的学术著作是一个触动,封存已久的记忆逐渐开启了:如火如荼的20世纪80年代,杂乱而又如饥似渴的阅读,火星四溅的激烈争辩与不眠的思索……当然,重温众多昔日的理论故事,人们的兴趣肯定有所转移。哪些当年未曾意识到的问题开始进入视野,并且指示出另外一些思想方向?
心中的旷野
地球上那宝镜一般美丽、梦幻一样神奇的湖泊在一个接一个地干涸了,梁山泊、圃田泽早巳干掉了,罗布泊也已经在1981年干掉了,白洋淀、微山湖、博斯腾湖、马纳斯湖都面临干涸的最后结局……大自然中荒野遭逢的厄运,也许在根本上还是来自人类心中那片旷野的变异;就像现代都市里地面的硬化总是伴随着人的心肠的硬化一样;就像我们国土上大、小江河的污染总是伴随着大、小官僚的腐败一样。说到底,荒野的悲剧也是人心的悲剧,人们终也走不出“天人感应”的宿命,不同的只是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
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
《生态时代的文化反思》是著名学者鲁枢元教授近三十年来在“生态文化”研究领域所作演讲与对话的精华汇编,多方位呈现了作者面对当下生态危机的观察与反思。作者致力于将“生态”这一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导入现代人精神文化领域,把“人类精神”作为地球生物圈中一个异常活跃的变量引进生态学学科,并希冀在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基础上建立精神生态学。作者认为,深陷生态困境的现代人必须超越笛卡儿、培根设定的现代性思维模式,跳出“二元对立”、“人类中心”与“无限发展观”的藩篱,汲取东、西方先民积淀下的生存智慧,让“低物质损耗的高品位生活”成为新时代的期许。 本书作者还尝试摆脱“学院派”某些论证与书写规则,践行蕴含着个人感性与体温的“绿色话语”。
创作心理研究
本书旨在研究和考察文学作品这一种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尤其是生产者——作家在这一生产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揭示了文学创造虽然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但渗透在作品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理想和愿望,也同样是很吸引人,很值得人们去进行探索和研究的。
梦里潮音
《梦里潮音》收录了鲁枢元的日记作品(1980-1989年)。如果说中国文学在20世纪拥有两个自己的年代,那么,一个是在“五四”精神感召下产生的“三十年代”,另一个就是“文革”浩劫过后的“八十年代”。仅仅20年过去,“八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断代史学问题。不仅文学,同时也已波及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
黄河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这条蜿蜒曲折数千公里、昼夜奔腾川流不息的大河,自远古蛮荒之时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也由此产生并继而发展、光大,《黄河文化丛书——黄河史》给我们介绍黄河的历史文化,是我们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
生态批评的空间
在21世纪,生态学似乎已经成为一门“颠覆性的学科”,它将要“颠覆”的是300年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为所欲为的价值观,世界观。“ 颠覆”同时意味着一种知识体系和文明范式的转换与重建即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过渡,这无疑也是一场精神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从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看,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之后,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渐渐形成的又一批评派别。人类的文学艺术迄今为止所表现的,无外乎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因此全都可以运用一种生态学的眼光加以透视、加以评判,期待中的生态批评空间应该是更为广阔、更为恢弘的。本书作者鲁枢元是国内最早关注生态批评的学者之一,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并坚持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定的、持续的精神状态,从不惮于把自己的“心跳”和“同情”、“眷恋”和“沉溺”、“想象” 和“憧憬”挥洒到书写的字里行间《生态批评的空间》照例不是按照某种体制化的学术写作模式制作的;作者渴望的是,在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中,真诚地与人们沟通、交流。 本书从中国古代的《诗经》,到古代希腊的神话;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从印度的泰戈尔到日本的川端康成;一直到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巴金、王蒙,全都可以运用生态学的批评尺度加以阐释、权衡。甚至不只是文学艺术,还应包括一切“有形式的话语”。生态批评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批评,也可以是涉及整个人类文化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