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48 条
Andrew Wyeth
暂无简介
美国人与中国人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0%
从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到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许烺光以深厚精湛的人类学功底,在社会文化生活的最重要的构成中寻找和确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特征。他用环环相扣的推衍和阐释,将美国人与中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与以情境主义为中心,推演至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并进而探讨它们在受到内部及外在的挑战时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本书自问世之后,即在海外被奉为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尼克松总统的幕僚将其列为访华前必须阅读的三大参考书之一。
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9%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最有意义的事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讲述的便是从16世纪到现代,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中国风为何会风靡18世纪的欧洲宫廷?从幕府时代到明治维新,基督教与兰学如何影响了日本美术的发展?浮世绘如何产生于西方美术的影响,又是如何反作用于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虽然更早,为何受西方艺术影响却没有日本大?日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西方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美术革命?……苏立文教授引导读者穿越这风云变幻、瑰丽多姿的四个多世纪,清晰阐述出近代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彼此深深吸引而又对立排斥的过程,为我们厘清这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纷繁际会。作者简介: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16—2013)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荣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1940年代来到中国,并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中国现代艺术家,此后一直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最早向西方引介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著有《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译者:赵潇(RebekahX.Zhao)山东大学历史系博士,1994年起移居英国,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于2010—2012年间在牛津大学进修西方艺术史,得苏立文教授亲自传授。现担任英国雷丁大学国际研究及语言中心中文讲师。
画家之眼
3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0%
本书展示了天才的艺术家如何思考,高明的画家如何观察世界。同时也启示普通人如何像获取灵感。这不仅是一样教你怎么绘画的书,更是一本怎么样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书,从而带大家发行不一样的世界,使人们创作出不一样的美。我们普通人看到的世界没什么大的差别。但画家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比如梵高的世界,莫奈的世界。即使世界是荒芜一片的沙漠,画家也能帮你看出不样的世界。
晨读夜诵.欧美文化常识大全集
3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天天读点好英文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欧美主要国家的文化常识,包括欧美的哲学思想、神话传说、文学理念、风俗礼仪、名胜古迹等各个方面。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帮助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广大读者轻松快捷地掌握重要的欧美文化知识,增强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人文修养。
意识的解释
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1%
在《意识的解释》中,作者丹尼尔·丹尼特提出了意识产生的“多重草稿”理论,向传统的“笛卡儿剧场”理论发起了挑战。 引用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和理论,结合精巧的思想实验和严谨的逻辑推演,作者认为意识并不是“撰写好”的单一剧本在大脑某个部位的“剧场”里有序上演的产物,大脑中也不存在观看这种“剧目”并加以诠释的观众(“笛卡儿剧场”理论)。相反,作者认为意识是从并行撰写中的众多版本的“草稿”里脱颖而出的,是一场“群魔混战”的产物,各种片段交替执行高级功能,意识便在其间浮沉。 本书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书单,位列英国《卫报》“有关意识的十佳图书”书单榜首。
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
3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9%
★ 牛津大学荣休院士、中国艺术史权威、“艺术界的马可·波罗”迈克尔·苏立文 毕生心血之作 ★ 中国艺术史入门必备,牛津、耶鲁、普林斯顿沿用四十余年 ★ 作者生前最终修订版,增补书法篆刻、女性艺术家等维度,译文、插图全新升级 ★ 班宗华、谢柏轲、巫鸿 诚挚推荐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如何读懂一幅画:七步图解油画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8%
《如何读懂一幅画七步图解油画》是一本培养艺术欣赏素养的入门级书籍。全书收录了从文艺复兴至现代在油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48幅名画,设置有“作者”“品赏”“图解油画”“细节”“技法”等栏目,从历史、艺术等多个角度来解读油画的精髓,引导读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赏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名画背后的故事,全方位把握名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打开本书,开始一段愉快的艺术之旅,走近大师们创造的艺术境界,补充知识、提高修养、净化心灵,从而开启通向绘画的大门。
多元智能新视野经典版
7人今日阅读
智商分数能够判定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吗?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哈佛大学教育学、心理学大师霍华德·加德纳给出了震惊教育界的答案。通过加德纳的作品,我们懂得人类的智力能力是多元化的,每个孩子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智能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孩子,更不能让孩子成为互相攀比的牺牲品。这本书是在多元智能理论提出25周年之际,加德纳教授对理论核心的整体回顾,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教育领域的应用给出了前沿分析,并就实践成功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展示,为广大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详尽的落地参考方案。这本书充分展示了对个性的尊重和理解,充满了对个体无限潜力的认可。加德纳的理论会带给家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全新的教育观念,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有自信、有个性、有无限可能的人。
冥想:身心放松的力量
1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7%
冥想是一座古老的智慧宝藏,如今已演化为一种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欢迎的心理调节方式。本书是法国备受国民欢迎的心理医生安德烈写给普通人的冥想入门读物,自2011年首版以来,仅在法国就已畅销逾60万册,被译为10余种语言,堪称经典。 本书体量轻巧,仅10万余字,共分为25节,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冥想的各个方面。每节均从解读一幅名画开始,其解读之细腻敏锐令人拍案。在扎实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功底的加持下,安德烈医生对冥想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将其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体验当中。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字通俗晓畅,不失丰富细腻的情感,阅读体验上佳。
典藏:经典世界名画高清图集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5%
这本高清画册全面介绍了艺术史上各个流派的绘画风格,集结了艺术大师各个时期的代表画作,图片制作精美,并有画作解读,在给人带来丰富视觉享受的同时,带领读者了解艺术史上各个时期绘画风格的变化。极具启发意义和收藏价值。
画家之眼:审美的十二要素(果麦经典)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8%
实力派插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安德鲁·路米斯集大成之作。十二项美的要素,十二堂审美大师课,从题材到技法,从认知到心态,系统建立审美认知基础,从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解读莫奈、凡·高、伦勃朗、马蒂斯等大师70余幅经典画作。无论是一般艺术类爱好者、初级学画者、插画师等艺术类工作者都能有所收获。
理想国·BBC艺术经典三部曲:《文明》《新艺术的震撼》《艺术的力量》
3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0%
本套共3本书,《文明》《新艺术的震撼》《艺术的力量》.艺术为文明而生,《文明》以艺术之名。欧洲文明如何由艺术来谱写?绘画、雕刻、建筑、文学和音乐是文明最直接的表现。克拉克以其广博的知识和笃定的判断,回顾了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的艺术发展,将文明的进程娓娓道来。我们将在书中看到:艺术家在怎样的时刻,如何摆脱时代的束缚?艺术又是历经怎样的时期,如何穿越时空的羁绊?何谓持久的成就,何为短暂的时尚?笔触彪悍、言辞生猛的现代艺术史。《新艺术的震撼》以八个理解现代艺术的重要主题为框架,多维角度勾画出西方艺术的百年流变——1780年的异域情调,如何成为1880年的新鲜论调,又何以沦为1980年的陈词滥调。作者以犀利精妙的笔触,探求艺术更为完整的真实——艺术与社会时代的关系。《艺术的力量》聚焦八件无与伦比的大师之作,从卡拉瓦乔的大卫和歌利亚,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作者西蒙·沙玛将我们从美术馆的舒适区里赶出来,以扣人心弦的讲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境——八位艺术家历经种种不甘与不堪,孤注一掷的时刻。“艺术有什么用?”八件杰作给出了各自的回答。
好画500年: 画家眼中的西方绘画史
3人今日阅读
当我们看一幅画时,看到的是什么? 是美好的色彩与形象、画家的八卦逸闻,还是画面元素的隐喻、历史大势的映照?虽然我们可能已经熟悉许多名作的模样,读到过学者们条分缕析的解读,但一幅杰作究竟好在哪里,一位画家因何青史留名,却未必找到了答案。 还有一种看画的角度,聚焦于绘画本身,那就是画家的角度。当画家来到一幅画的面前,他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平面、一个成品,他具备作为同行的心有灵犀,他会看到隐藏在画布上的秘密,理解一幅画是如何产生的。 本书作者身兼画家和学者两重身份。作为专业的艺术史学者,他对于绘画的历史和理论体系有清晰的把握,揭示出权力的运转、社会的变迁如何影响着艺术的进程;作为自年少便执画笔,并曾游历欧洲诸多艺术馆的画家,他能以创作者的身份代入作者本人的视角,提供直面原作的感受与判断。作者以学院美术为线索,将西方绘画史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呈现西方绘画500年来的发展脉络。 本书将带领读者拆解画面,体察画家的构图、造型、调色、笔触,还有创作中的犹豫与坚定,立意时的欲望与野心,让读者仿佛来到大师创作的现场,重新发现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杰作;发现一幅画包含的风格与技艺的传承与革新,并理解这些流派是如何相互影响、此消彼长,西方绘画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在演变。
凶火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7%
安迪和薇姬在大学期间曾参与一项医学实验,被注射了一种名为“第六批”的药物,不曾想,此后两人都具有了某种异能,可以遥控他人的意志或是感知心灵。后来他们相爱结婚,并生下了女儿查莉。令他们不安的是,查莉一出生便拥有某种可怕且难以控制的力量——发怒时可以点燃任何目光所及之物。此时,他们发现有一拨人在密切地监视着他们一家,原来那项所谓医学实验的背后隐匿着一个代号为“商店”的秘密组织,负责人是霍利斯特上校,为了不让这个秘密行动曝光,他们四处追查三人的下落……
脑力升级手册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4%
本书将用科学视角带你重新认识“成功”,了解“成功者”是如何突破自我局限,达成目标的;同时,还给予了具体的行动指南,让你不再受困于低效的忙碌之中。即学即用。书中对脑力升级的8大要素一一做了详细解说,并配有科学研究的小窍门,可以用来提升你的脑力。科学严谨,拥有强大的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背景,作者中有一位是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家,还有一位是脑科学家,他们讲解每一个成功要素时都辅以证据确凿的最新相关科学研究。《新闻日报》、《中西部书评》、《波特兰书评》、企业家故事网联袂推荐。湛庐文化出品。
看懂世界绘画第一本书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6.7%
这本图典横跨了1000年的历史,涵盖了430位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师及其代表作。简短准确的画作内涵及技巧的描述,让对世界绘画一窍不通的你快速看懂艺术大师的画作;独具特色的链接索引关联着每个时代的重要画派及相关画家,帮你了解世界绘画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人物。这些经典名画及赏析,可以帮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看懂一幅名画的精髓,在色彩变幻的画面 中读懂艺术大师的情绪,从细节之处发现画作的背后含义……艺术大师的个人特质和世界绘画的经典魅力,可以是培养和提升你鉴赏艺术眼光的艺术指导,也可以是你和朋友侃侃而谈的主 题
博物馆简史
3人今日阅读
一线博物馆人倾心打造的一部博物馆进化史,全面呈现了18—21世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完整还原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全书以时间为轴,真实记录了博物馆从文艺复兴时期乌托邦式的“知识神殿”、战争期间的“精神庇护所”,到纯粹的“白立方”艺术空间,再到今天城市复兴中的“地标”“名片”这一过程中的蜕变,展现了博物馆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的角色,探讨了博物馆形态、功能的演化;并针对博物馆当下面临的困境,试图从历史的时空中找到原因和线索。书中还配有100幅高清彩色插图,意在打造一场“纸上艺术展览”,让读者足不出户收获逛展体验、接受艺术熏陶。
高成就孩子的全程教养法套装(10册)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在多元智能理论提出25周年之际,加德纳教授对理论核心的整体回顾,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教育领域的应用给出了前沿分析,并就实践成功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展示,为广大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详尽的落地参考方案。这本书充分展示了对个性的尊重和理解,充满了对个体无限潜力的认可。加德纳的理论会带给家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全新的教育观念,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有自信、有个性、有无限可能的人。纵观整个动物王国,动物青少年都热衷铤而走险。死于交通意外的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多。同样的,被汽车轧死的青少年动物也比成年动物更多。每一个青少年都是独特的存在,但是地球上所有物种中的青少年都面对着相同的长大成人的挑战:生存下去,取得成就,以及找到自我。这是一部跨学科的绝妙之作,涉及自然科学、心理学、社会学、遗传学、生物进化学及神经科学。行文大气,画面感十足,4个动物主角的生命故事特别引人入胜,在故事中透出一个科学家关于人与动物的全新思考。
多元智能新视野(纪念版)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1%
《多元智能新视野》是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大师加德纳的经典名著,是当代教育学界、心理学界的最佳指南。这本书是我国“十二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指导参考书,在教育学术类著作中排名第一。孩子的教育对父母、对社会、对国家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多元智能新视野》充分显示了对个性的尊重和理解,充满了对个体无限潜力的认可。通过加德纳的作品,我们懂得孩子是多元化的,绝不能用一杆尺子去衡量孩子,不能让孩子成为互相攀比的牺牲品。加德纳的理论会带给家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全新的观念,以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有自信、有个性、有无限可能的人。《多元智能新视野》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最新发展、最新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曾引发了教育界地震式的变革。
夫妇们
1人今日阅读
《夫妇们》写于1968年,是厄普代克非常畅销的小说,小说的情节极为简单,不过是10对夫妇的偷情故事。但《夫妇们》并非美国版的《金瓶梅》,依然是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当然,书中有不少关于通奸、换妻、同性恋等的正面或侧面描写,但厄普代克的本意绝非“诲淫”,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对6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和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此书的出版引起极大轰动,厄普代克也由此首次登上《时代》封面,封面标题就是“通奸社会”。
新艺术的震撼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由BBC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新艺术的震撼》首播于1980年,全球观看人数超过2500万,被誉为“纪录片拍摄技艺与主持人叙事魅力的完美结合”。同名图书甫一出版,即成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院校师生和文艺爱好者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入门读本。书中以八个理解现代艺术的重要主题为框架,多维角度勾画出西方艺术的百年流变——1780年的异域情调,如何成为1880年的新鲜论调,又何以沦为1980年的陈词滥调。作者以犀利精妙的笔触,探求艺术更为完整的真实——艺术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创意画师:AI绘画艺术风格设计(70集视频课)
2人今日阅读
目前,人工智能中的AI绘画技术发展迅猛,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文心一格等各种 AI 绘画软件层出不穷,通过这些软件,即使没有绘画基础,不懂水彩、水粉、油画的绘画技巧,只要你有想法,就能轻松快速地获得符合需求的绘画作品。AI绘画,可以说打开了设计创作的新时代。但是,AI绘画软件只是一种辅助创作的工具,想通过这种工具创作什么作品、想创作哪种类型的作品、想让作品呈现一种什么风格,这些是需要软件使用者考虑的。 《创意画师:AI绘画艺术风格设计(70集视频课)》针对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结合实际绘制的图片进行全面介绍,包括绘画艺术风格、插画风格、数字媒体视觉设计风格、潮流艺术风格、摄影艺术风格、家居设计风格和建筑设计风格等。学习本书内容并将其灵活应用于AI绘画创作,将使自己的AI绘画作品“有灵魂”,让AI绘画作品的层次大幅度提升。 《创意画师:AI绘画艺术风格设计(70集视频课)》采用四色印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图片精美,适合所有对AI绘画感兴趣的传统画家、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家居和建筑设计师等参考学习。"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全集)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2%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是一部视觉盛宴般的巨著,是西方世界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最权威和影响力的作品。迈克尔·苏立文教授熟识1930年代到194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中许多重要的中国艺术家,并且得到了1979年以来那些声名鹊起的年轻艺术家的信任。他是20世纪中国艺术的目击者,也是最早和最持久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艺术的研究者。本书是苏立文教授毕生心血所在,用丰富的文献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20世纪中国艺术在西方艺术和文化影响下的新生。作者在中国紧张压抑与自由舒放、绝望与希望的双重语境下,讨论艺术家及其作品,卓越地传达了中国文化史与艺术,在20世纪盘根错节的各种力量的纠缠中的各色形态,以及偶尔异乎寻常的怪诞。其中包括传统派与革新派的激烈争辩、首批艺术学校的创建,以及振聋发聩的新观念的诞生,艺术是一种世界语,而那些新观念超越了民族优越感所形成的隔阂。中国古典文人画传统、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再发现、共产主义影响之下的艺术巨变,及对于艺术核心价值的再思考等等问题,一一纳入了苏立文教授这部迷人的著作之中。
霍克尼论摄影(增订本)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9%
《霍克尼论攝影》(增订本)收录了大卫·霍克尼与好友保罗·乔伊斯关于摄影的对谈十七篇,内容关于霍克尼的图像思考与影像实验,展现了一位多才多艺、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家,在探索摄影可能性的道路上可以走多远。观看与空间,是霍克尼一如既往的关注。霍克尼将自己的创作看作是用摄影来批判摄影。“毕竟,光用言语是不行的。你得使用摄影的语言。”《霍克尼论摄影》充分体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作为大卫·霍克尼唯一一部专门论述摄影与影像艺术的著作,本书第一版曾在1994年被引进中国,在艺术相关专业的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讨论。此后的二十余年,随着大卫·霍克尼著作的中文版陆续推出,本书逐渐淡出了国内读者的视野。
斯蒂芬·金:惊悚故事集(共10册)
2人今日阅读
本套书共10册,是美国悬疑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现象级畅销作品集,分别为《日蚀》《世事无常》《睡美人》《约翰的预言》《重生》《它:全两册》《克里斯汀》《守夜》。《异能研究所》:卢克是个天赋异禀的男孩,不仅智商超群,情商也相当不凡。12岁时,他就轻松地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爱默生学院的入学许可。一个普通的午夜,不速之客突然闯入卢克家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郊的僻静公寓,杀掉卢克的父母,并劫走了他。全程不过两分钟。卢克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神秘机构。和他关在一起的,还有埃弗里、卡丽莎、尼克、海伦等十几个小孩。这些孩子来自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特异能力:心灵致动或心灵感应。起初,管理人员会肆无忌惮地拿他们做人体实验。不出三周,等孩子们的异能被榨取得所剩无几时,他们就会被抛弃到像是蟑螂旅馆的后半区。孩子们一面不堪折磨,一面也不甘心任人摆布。眼看着身边的伙伴一个个消失,最要好的几个小生命紧紧相依,鼓起勇气偷偷帮卢克成功出逃。谁知卢克一脚踏出狼窝,一脚又近了虎口。他发现,研究所的眼线竟然遍布全国。而自己早已成了枪杀父母的通缉重犯。他一面小心躲藏,一面不得不努力坚强起来,在来势汹汹的复杂现实中左冲右突……《日蚀》:二十九年来,小高岛上的居民一直想知道,日全食那天,女管家多洛雷丝的丈夫到底是怎么坠井而亡的。现在,警方想知道,另一个寡妇、多洛雷丝卧病在床的雇主是怎么摔下楼梯送命的。引人遐想的是,这个有钱的女人还把数千万美元的家产留给了她的女管家。女管家除了坦白别无选择。她回顾了那个热闹又漫长的日蚀之日。一个样貌平凡、言谈粗鲁、靠双手养家的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爆发出惊人的智慧和决断,并在其后的岁月里承受了那个噩梦无穷无尽的余波……《约翰的预言》:一个平凡的中学教师约翰,因为一场车祸意外昏迷了四年半之久。当他醒来时,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他获得了一种奇异的能力,通过触碰别人的身体,便可以了解此人的过去并预见未来。这样的能力给他带来了知名度,却也带来了更多的烦恼,陌生人对他既好奇又抵触,约翰最终选择离开当地。这之后,他被卷入一系列骇人的事件当中。他通过这份超能力,在与一位政治家握手时看到了一个可怕的未来……他是善良的,但也是被怀疑最多的。他是正义的,但也是背负最多痛苦的。在不可撼动的命运面前,他将如何选择?《它:全两册》:一个雨天,威廉给弟弟乔治做了艘纸船,弟弟高高兴兴出门去街上放船,不久后却惨死在下水道口。接下来镇上不断有小孩失踪或夭折,警察的搜寻却毫无结果。威廉的父母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对威廉不闻不问。暑假里,难过而孤独的威廉与六个在学校不受欢迎的孩子组成了“窝囊废俱乐部”。小伙伴们发现他们几乎都曾见过一个诡异的家伙--“它”。“它”变化多端,有时是拿着气球的小丑,有时是巨鸟,有时是排水管内的低语和汩汩冒出的鲜血……不变的是,“它”每次在德里出现,都会夺走数十个孩子的生命。“窝囊废俱乐部”决定向“它”宣战。重创“它”之后,七个孩子约定,若“它”再次出现,他们会重新聚首,直面邪恶。 孩子们一个个离开了德里,除了迈克。离开的六个孩子长大后事业顺风顺水,成功得几近诡异,分别成为作家、建筑师、服装设计师、会计师、电台主持人和车行老板。他们仿佛从记忆中删除了德里,删除了那个夏天。二十七年后,电话铃声响起,仿佛命运的召唤。只是,这次有人缺席,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在镜子上写下一个鲜血淋漓的大字:它。《守夜》:听我说,朋友。千万别去耶路撒冷镇,别管镇上教堂的塔尖有多么古雅,街道有多么安静。也别走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那里藏着一群孩子,他们崇拜行走在玉米地里的上帝。也别为了挣一点钱去清理无人光顾的地下室,地下室的下面可能还有地下室。也别在草莓春天里出去散步,别走近高速公路旁的停车场,别羡慕被爱情点亮双眼的男孩,别爱上了解你所有需要的人,别期待你从梯子上掉下来总有人接着……也别和坐在轮椅上的我聊天,我只是一扇大门,藏在我绷带下面的那些眼睛快要醒了。
朗读手册Ⅲ
1人今日阅读
《朗读手册Ⅲ》是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书《朗读手册》的高年级实践篇。 研究表明,直到初中毕业,孩子的阅读水平才能与听力水平持平,因此,为孩子大声朗读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相对于低幼儿童,高年级孩子的词汇和理解能力都有大幅提高,那应该给这些大孩子读什么? 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精心挑选了50部世界经典文学选篇,题材包括成长故事、动物故事、历史故事、报刊文章及自传故事等,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疯狂麦基》《鹰隼山事件》《十二月玫瑰》《黄手绢》等。 适合四年级以上孩子,且每篇故事都附有作者的背景资料,以及延伸阅读建议,解决了家长、老师的选书困惑。
摄影杂谈
摄影圈中一直有些热门话题困扰着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人们总是在争论,却也总是说不清。国内摄影家、摄影器材专家和摄影媒体人陈仲元长期从事摄影的教育普及工作,他根据自己40多年的摄影经历和思考写成了30余篇随笔,其中很多问题极具话题性,例如照片的出路,摄影作品的看得懂与看不懂,摄影的“三段论”等。这其中既有作者对于摄影的深刻思考,也有他与圈中友人对谈的总结,每篇都是他的有感而发,值得我们深思,看后让人颇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学习参考。
张炜散文
收入张炜散文代表作23篇,其中有著名的《万松浦事记》《融入野地》《夜思》《品咂时光的声音》等。在喧嚣的时代,张炜始终保持着高品质的创作态势和话语温度,让人们静下心来,倾听思想的声音。比如《万松浦事记》便有着乌托邦式的细致叙述,《融入野地》抒发了对野地、对自然、对故土的深情,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土地与野地的独特思考。《夜思》则记录了个人的经历和所思所想,呈现出他青年时代的社会和人文背景。选入的篇章内容丰富,文笔娴熟,多角度体现了张炜的创作风格。
设计概论(微课版)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概念、设计的特征、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的原则、中西方设计发展历程、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的各种形态、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管理、设计评价与批评、设计师的演变与类型、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与从业指南等。 本书共7 章,每章都设计了丰富的知识栏目,且配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教材,也可供 广大喜爱设计的读者自学使用。
中西美学与艺术
《中西美学与艺术》是"名师大讲堂"中的一本,从中西美学的比较和认知入手,从美学原理到艺术的方式;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到美学的自身追求;从艺术大师到当代艺术;从潘天寿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到审美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该书用散文式的写作方法,将当下拥有普适意义,经典又受关注的美学与艺术话题收入该书,采用专题式的写作方式,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充分体现原创性,经典性,当代性;同时,运用引导式,开放式的话题性讲述,给与读者更多启发,培养读者欣赏美,理解美,发现美的能力. 《中西美学与艺术》涉及美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艺术,西方美学等众多类别,是学习中西方美学与艺术的推荐阅读书籍.
艺术的乐趣:如何观看、欣赏、谈论艺术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8.2%
资深艺术家写给大众的入门级艺术鉴赏“教科书”!这是一本艺术科普通俗读物,是写给大众读者的入门级艺术鉴赏指南,饱含一位艺术家对艺术鉴赏的见解。 本书由一位在职艺术家撰写,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进行了解码和描绘,引导读者加深理解和欣赏能力。这本图文并茂的指南本身并不是一门艺术史课,而是一个“工具包”,能够为读者的艺术研究和博物馆之行提供指导,使其真正有所收获。《艺术的乐趣》包含约150幅艺术作品的彩色高清大图和许多独到的见解。此外,作者还将读者带到幕后,进入艺术工作室,揭开制作艺术作品的实际过程。如果你热爱艺术,这本书将把你的欣赏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你对艺术的喜爱会增加,你还能将你的理解清楚地传达给别人。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下):躁郁症与影响世界的人
本书是畅销书作者杰米森继《躁郁之心》后又一心理学力作。杰米森从此书第一页开始,就带领我们游走于《圣经》以及爱默 生、梭罗、惠特曼等人的名著,去欣赏大自然无尽的美妙。她从许多各行各业人物的成就,毫不犹豫地向读者阐述热情洋溢的本质,以及这一特质与追求知 识、冒险、创造力和生存本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和读者分享了热情洋溢在人类史上以及个体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人类俱有不可压抑想采究生命奥秘的渴望, 对真善美更有遏制不了的憧憬和追求。
世界绘画图鉴
400位绘画大师的旷世杰作,000年世界艺术的魅力经典。这里,你可以与达·芬奇、毕加索、伦勃朗、凡·高……这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巨匠直接交流,体味他们的心思,感受他们的美丽情怀。这里,你还可以与在艺术史上留下伟大印记的其他画家,在流光溢彩的静默中直面人生,感受艺术的真谛。诚然,400幅精品只是对绘画史浮光掠影的回顾,但它足以使你在不停歇的视觉享受中,完成一次精彩绝伦的艺术大旅行,将美轮美奂的艺术宝藏浓缩于心中。对于任何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感激生命的人来说,绘画无疑是最鲜活、最诚挚、最富感染力的心灵慰藉与感悟。怎样看待我们的生活,怎样认识美的世界,怎样感受人生的美好……艺术是属于所有人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时间,不管是匆匆一瞥,还是细细品味,相信,这本图典会永远帮你留出这宝贵的片刻,享受艺术。★按姓氏排序轻松检索400位艺术大师及其杰作。★最全面收录无论是画家还是绘画作品,绘画史上的每一个珍贵印记都无一缺漏。★专家级赏析每一幅绘画杰作都附有简洁生动的艺术赏析,生动传神地讲述作品和画家背后的故事。★学术级资讯严格的格式化资讯条目提供了与绘画作品相关的准确资讯,附录的专业术语及完备的中英文对照检索创造国际化阅读空间。★绘画史速成简洁生动的引言部分涵盖了绘画史中所有重量级流派和艺术大师,以及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科学准确的链接为你构建网状的立体绘画史,开拓你的艺术感受空间。
浙江当代摄影艺术
本书为2020年度中国美术学院重点高校建设培育项目之一,选题以中国当代摄影较为活跃的区域——浙江,来进行基本的定位与艺术家样本收集。通过对区域内艺术家和摄影师作品的观察,从不同的主题和角度,对当代摄影所关注的几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析与叙述。本书的写作框架与方法,不将“浙江当代摄影”概念限定在一地、一时、一些人的描述,而是将一个特定区域内的艺术家、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及其作品,纳入当代摄影的宏观叙事脉络之中,在对当代摄影艺术的核心议题和关注点全方位的讨论中,观察和分析区域个体艺术家案例。目的在于以一种更为宏阔、宽广、跨越地理与空间、历史的视野,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当代摄影支持信息和拓展理念。
纽约艺术博物馆
《纽约艺术博物馆》对纽约市十座重要的艺术博物馆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弗里克收藏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知名艺术品收藏展示中心。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这些博物馆的历史和概况,并配有图文并茂的重点艺术品推荐。本书为有计划赴纽约旅游的文艺爱好者及有兴趣了解世界各地博物馆情况的读者提供全面的实用信息,轻松解决去哪儿看、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
建筑师的家园
家是照见自己的地方,是人生的出发之地,是真相、真诚、真性情的交织。家园还是人生第一处建筑、第一个安居之所。从此出发,可看到建筑名家与建筑结缘的起始,可领略他们的家园情怀,可省察他们对建筑家园的思考。家园还与责任相连,建设、保护家园的创作取向,会让建筑师在广阔之中不失坚实根基,在飘逸之中不失沉稳。本书将带你走进建筑名家的家园世界,感受他们的成长之路和家园之情、家园之思。
静止的艺术:静物摄影拍摄与后期教程
李楠“从绘画到静物摄影”、“日常生活中的静物摄影”、“从创意到静物摄影”五方面内容向读者介绍关于静物摄影的那些事。作者将绘画中的一些构图技巧、布景技巧运用到静物摄影中,也可以运用后期处理将摄影作品制作为精美的绘画作品。摄影与绘画间本就想通,作者吸取了双方创作中的优点,取长补短,全面剖析静物摄影创作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
Other Shepards
In a house full of dark memories, two sisters try to escape the pastHolland Shepard is a responsible teenager who spends her life trying to keep her feelings inside. Her sister Geneva is the oppositea
寻找童书的真生命: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
本书是对入选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书目的十三位世界童书创作者的独家专访合集,其中包括儿童文学、图画书、科普作家以及画家、翻译家、出版人等。 本书作者在采访前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而在专访中能够走进这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体验,最原初、最深层的创作动力和激情,精准描绘出他们最独特的内心世界。作者本人有着儿童文学的创作经验,所以她总能提出许多切中创作肯綮的问题,和被访谈者探讨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创作理念,以及儿童小说、图画书、童话、童诗等的创作和翻译问题。本书为童书的创作、创意策划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同时,对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家、作品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建筑与时间:从上古城市到当代空间
渠敬东、汪民安、周榕盛赞推荐!古往今来,建筑一直是沉默的统治者。在世人看来,建筑是反时间的,一成不变。当代城市中有太多这样的建筑,拒绝融入城市肌理,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意图成为自己的纪念碑。本书作者认为,时空并不可分,个体只有将本真的生活经验映照其上,才能真正进入逝去的建构的世界。 本书含引言与后记,共21篇文章,以时间为标题与线索,串联成整体。作者基于多年见闻通识和研究心得,将对建筑的审视与反思置于时间的语境中。书中以一个个“镜头”串起了紫禁城的墙和阿尔罕布拉宫的突角拱,北魏洛阳永宁寺塔的建筑奇迹和灾祸,对照现代化大都市纽约的繁华与堕落,宋徽宗的看不见的艮岳,柯布西耶将“取消一切边界”的光辉城市……无论上古的城市、近代中国的故事还是现代社会的生活,都仅是设定了各篇文章所指时间段落的开端。无论回望过去还是拭目前瞻,作者希望,一次时光漫游会让读者对身处的生活空间产生更多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