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作者的搜索结果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
这是也斯的一部小说集,其中《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有关“吃”的故事,顺着“食物”的线索,爱情的变故,求诸作者的后殖民立场。清新而有趣。是“食物”,所以有味道;是“爱情”,因此有各色人等谈情说爱。浪漫有之,冲突有之,当食物与爱情混为一谈,产生了甜蜜蜜的男女情事、酸酸涩涩的人事矛盾、人生中必然尝受到的挫败苦味,还有辛辣得叫人汗流浃背的不满控诉。一桌小说,原来是吃不完尝不尽的人生之体验。
剪纸
本书是香港著名作家也斯的重要代表作品。《剪纸》中描写了两个平行发展的爱情故事,其中的情节与人物彼此不相关,但有所对照,有内在的叠合。作品从不同的层面展示出香港社会与文化异质多声的特点,探询了错综的文化脉络与不同的人物个性的亲疏关系以及人与人 之间沟通的可能性。故事一的情节穿行于办公室、计程车、商业中心、迷宫般的家居、广告图像的制作间中,故事二的主要场景则在古旧的老街、充溢着亲情的宅院、民间艺人的居所、粤曲的排演地。在这分别代表着传统的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的环境中,作家通过“剪纸”这一意象的直接意义和转喻形式,观察和比较了不同文化脉络的人物在现实中的处境。
也斯看香港
《也斯看香港》是也斯眼中的香港,将他看到的香港和心中的香港呈现给读者,有别于一些介绍香港的书籍,也斯的文字和照片都比较“现代”,他着重描写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多元”和不同凡响,在书中他注意的是香港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人物和地方,以独特的角度传达时间的过往和城市的演化。
蔬菜的政治
暂无简介
烦恼娃娃的旅程
暂无简介
灰鸽试飞:香港笔记
港最本土,也是最國際的聲音-- 2012年香港書展「年度作家」也斯,一生創作的初心與起點 絕版經典,夢幻逸品,《灰鴿早晨的話》全新增訂問世 我很喜歡法國電影,因為這些電影提供了一種理解自己生活的方法。1960年代的香港很壓抑,我正想用不同的方法去書寫香港;但也要調整,如何在喜歡那種電影美學的同時,又能觸及現實裡的生活。《灰鴿早晨的話》和我早期的詩,就是在類似的情況下寫成的。--本書作者也斯 本書特色 1.作者也斯(梁秉鈞)被公認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創作領域遍及詩歌、散文、小說、攝影、文學評論、文化研究與跨界藝術,並獲選為「2012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2.本書是也斯暌違多年後,再度於台灣印行的力作,且全書內容未收錄於簡體版或港版書中,值得愛書人蒐藏、擁有。 3.《灰鴿試飛:香港筆記》由絕版數十年的經典名著《灰鴿早晨的話》全新增訂而成,名作家□弦、廖偉棠全力推薦,葉輝、黃寶蓮專文導讀。
香港文化十论
《香港文化十论》属于文化评论类。通过文学、电影、视觉艺术、戏剧与流行文化等例证去探讨香港在中西文化冲击、严肃与商业文化交汇下所建立的独特文化身分。是对香港文化的一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批评。
城市笔记
暂无简介
山光水影
煙與顏色 在深夜,從船上望出去,只見一片黑暗。水與山與天沒有了邊界,連成一片晃蕩,沒有名字的浮泛。 在上面,那些恍恍惚惚地飄過的是甚么呢?你可見過云垂得這么低,這么飄忽地從你的頭上掠過? 「那是船頂煙囪的煙呵。」 這走廊上有笑語和人聲,聽見一句聽不見一句的話,帆布椅上的人,燈光,和一點寒意。 在里面,一張張床上躺滿了人,也許他們都睡著了。一個老婦人站在那扇門后,她在窺望甚么呢?而在那邊,對開不遠處,椅旁放著一瓶餵小孩的牛乳。 隔了一會,又有一個人把頭伸出去,驚奇地說:「你看,那些霧隨著我們的船在動呢。」 然后,「那是船頂煙囪的煙呵。」 又一個假想推翻了。在外面,還是同樣的風景。水與山與天沒有了邊界,連成一片黑暗,不假考慮的一個回答。 那是船頂煙囪的煙呵 在一片黑暗里,你看不見水是甚么顏色,天明后你會發覺它不是澄清的碧綠,是夾雜著泥沙的微黃。 天明后你會看見事物的顏色,這些陳舊的屋宇,這些倉庫和碼頭,這安靜的馬路,你會發覺它們的另一面,它們現在沉默而蒼白,但你會發覺它們不僅是這樣。等你看到它們自己的顏色,你對它們會有新的想法。 計程車是黑色,三輪車看來總彷佛也像黑色。在黎明前的某一段時間里,一切東西看來都相似,這一個兜生意的三輪車夫跟那一個兜生意的三輪車夫有甚么分別?他們將帶你經過同樣的惺忪的街道,讓你居住在大同小異的地方。 除非你自己有特別一個目的地,你自己走去;除非你自己去找尋:水的顏色。
布拉格的明信片
暂无简介
浮世巴哈
這本厚三百五十頁的散文,是也斯(梁秉鈞)的遺著。是也斯病重、臨終前兩三年的香港書寫。 也斯說:「我完全無意美化我們生活其中的香港都巿。生活其中,尤其感到其中的欠缺傾側。地產商多年來經營起來的霸權,令大部份巿民無法安居。過份強調發展,令原來漁農萎縮、生態失衡、自然環境大受破壞。無限制地偏向商業發展,不僅漠視人文精神、文化修養,實際上更造成惡性兢爭、環境污染、價值混淆、生活素質的趨下。本來可以發揮言論自由、監察權勢的傳媒,亦有部份會因集團利益而不辨黑白、混淆視聽,令人惋惜。生活在城巿中,有時感到它的自由文明,但有時也感到文明帶來的拘謹、自由帶來的放任自私。還是得自己不斷調整。 「在文學創作方面,在香港長大,逐步摸索去認識城巿,尋找不同的方法去書寫城巿。在創作之餘,也零星寫下有關的文字,向自己和別人弄清楚都巿文學的特色。有接近學術的討論、有對談、有訪問、有書評、有隨想,從不同角度思考都市與文學的關係,文學如何可以從不同深度探測城市的精神呢?」
养龙人师门
《 養 龍 人 師 門 》 是 也 斯 的 短 篇 小 說 集 , 分 兩 部 份 , 一 寫 實 一 想 像 。 「 第 一 輯 的 小 說 有 明 顯 的 香 港 的 背 景 … … 第 二 輯 的 小 說 , 在 外 貌 上 看 來 完 全 是 非 寫 實 的 , 但 事 實 上 還 是 當 時 對 現 實 的 反 應 , 促 使 我 寫 下 這 些 不 現 實 的 東 西 。 」 作 者 說 , 如 果 我 不 是 在 香 港 長 大 , 一 定 不 會 寫 出 這 些 小 說 。 香 港 的 背 景 融 入 小 說 , 亦 影 響 了 小 說 表 達 的 方 式 。
在柏林走路
香港诗人,散文家也斯于1998年应德国国际文化交流署之邀任驻柏林作家,之后又数度重游,从而得以观察这个国家在巨变中所发生的一场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置身于诞生了歌德、巴赫的国度,作者以学者的冷静,在自己的传统与异国文化之间不断思索分析,同时,又以诗人的灵动之笔,道尽了德国作为文化灿烂之地的斑斓多彩的一面。
城与文学
《城与文学》主要围绕香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香港文学发展脉络展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城与文学”,讨论香港文学的发展及其特色;第二部分“城与小说”,讨论香港当代的著名小说家和小说作品;第三部分“城与诗歌”,介绍香港当代著名诗人及其作品情况;第四部分“香港书写”,再次总括当代香港文学发展的特点及对其的反思。《城与文学》对香港当代的重要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了细致而具特色的介绍,如张爱玲、刘以鬯等人,体现了香港文学与香港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清晰地梳理了香港文学的发展路径,是一部别样的香港文学史。
也斯作品:普罗旺斯的汉诗
《也斯作品:普罗旺斯的汉诗(精)》收录由2006年至2012年未结集的新诗。诗集起源于作者梁秉钧2006年夏天应邀任阿尔卑斯山上沙可慈修道院驻院作家,以及2008年重访故地及游历普罗旺斯所写的三辑诗作。也斯出版此书时表示:近两年生病了,不能远行。也写了一些疾病的诗,但还是非常怀念近六、七年以来那辑从阳光下的沙可慈修道院和花园开始的诗,那里面有些东西给予我很大的安慰,在不安定的日子中令我舒怀。
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
《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是一部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自傳體的遊記回憶錄,一個充滿自省和比較的旅程。 寫香港成長的一代,到外面去,又再回來。寫他們與其他文化的接觸,反省其成長的背景,面對現實的劇變。 從一些比較熟悉的普通人物身上,看他們如何承受挫折、化解煩惱,在傾側 的時代自己探索標準,在混亂凝聚素質。
灰鸽早晨的话
一 灰鴿早晨的話 秋與牙痛 7 斷夢與斷想 8 猜 11 年青人的愛情 13 生長的夏季 15 怪獸的敎訓 17 歌與饀餅 19 看見地下的標誌 22 追問與囘答 24 風馬牛 26 虛榮者給虛榮者 28 雨與胡士托 30 菩提樹草原 32 灰鴿早晨的話 34 乘雨來的人 36 星期日的金句 38 海潮吞沒脚印? 40 對死亡怎樣想 42 珍茜寶印象 45 沒有一朶小黃花 48 男孩子女孩子 50 持着我的房子走路 52 燈和蝴蝶 54 書與人 56 好像是寫日記 58 水花雀粟紙屑 60 無人理會的書 62 還沒有談够 64 淺綠色的車票 66 郵票式的藝術 68 文化發達 71 兩手空空 73 牛的內臟 75 這這那那 77 現在式的話 79 一條小小的街道 81 發生的事 83 紀湼與拜雅絲 85 三島由紀夫之死 87 變一變調子 89 沒有下頦的愛神 91 這些小女孩子 93 送你一隻蚊子 95 路遇逍遙車手 97 不再討厭莎士比亞 99 雨天的畫册 101 濕漉漉的一天 103 思想的來去 105 暗夜行路 107 蘇′ 109 獻一朶玫瑰 111 沒有信派 113 新年怎樣迎接你 115 二 書與街道 詩的生長 117 阿奈叔叔與西貝兒 118 聽費靈格蒂唸詩 120 灰色的線 123 三島由紀夫筆下的沙德 126 這邊和那邊 131 新的形象 134 廟宇和交響樂 136 砍碎辦公枱的人 138 善說故事的加洛克 140 夏天的書 144 現代藝壇的傳奇人物:馬素杜瀋 147 以死亡爲題材的幾個短篇 153 鴨跟哨子不同 158 讀杜赫的'英國戀人' 161 關於兩個畫家的短片 165 聲音 168 Axolotl 170 蟑螂的妹妹 173 羅密歐與穆克修 176 書與街道 179 失敗的藝術家 184 幻想與文學 189 幾對梧桐憶鳳凰 197 層層死去只爲長出新蕊 202 歌中不是禪 206 黑童的詩 210 想乘地下火車的女孩 214 做不成的夢 220 克麗西 227
三鱼集
序 / 葉輝 5 魚與石頭 - 後記 293 平安夜 27 養龍人師門 89 剪紙 143
街巷人物
我 常 想 把 我 遇 到 的 人 物 和 風 景 記 下 來 , 不 是 為 了 記 錄 , 而 是 存 心 留 神 。 寫 東 西 幫 助 我 學 習 觀 看 , 找 尋 事 物 的 意 思 。 我 接 觸 的 多 是 平 凡 的 人 物 , 尋 常 的 風 景 , 於 我 有 道 理 , 便 提 筆 寫 下 來 了 。 風 景 可 能 只 是 小 巷 的 風 景 , 不 是 名 勝 , 即 使 離 島 的 山 水 , 也 有 生 活 的 磨 蝕 了 ; 若 果 我 從 家 的 電 器 感 覺 季 節 的 變 化 , 又 或 者 把 春 天 比 作 母 豬 , 那 並 無 不 敬 , 只 是 對 人 們 習 慣 驚 歎 的 美 沒 有 同 感 , 老 老 實 實 寫 出 自 己 的 感 受 。 為 什 麼 總 想 寫 人 物 呢 ? 也 許 因 為 人 使 我 想 得 最 多 。 人 是 這 麼 奇 妙 , 又 這 麼 可 歎 。 人 有 無 限 的 可 能 去 塑 造 自 己 ; 但 人 又 可 以 變 得 那 麼 可 怕 , 這 就 不 禁 叫 人 想 到 , 那 在 背 後 影 響 和 改 變 人 的 因 素 了 。 吸 引 我 們 去 寫 某 個 人 , 或 者 是 他 身 上 某 種 質 素 , 或 者 是 他 身 上 見 出 不 同 社 會 的 影 響 , 我 總 想 多 觀 察 、 多 聆 聽 不 同 的 人 。
小说家族
香港电台制作【小说家族】 1987年香港电台推出了第一辑【小说家族】,是香港首次大规模地将文学作品拍成剧集。港台希望这样做能推广读书风气,及在电视这普及媒界为观众带来文化气息。他们选取的小说都是香港作者撰写及以香港为背景。原来罗卓瑶改编小说拍成《诱僧》之前,就曾在这节目热身,改编了西西的【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他改编的作品还有施洁玲导演,锺玲玲原著的【我的灿烂】。当中很多作品是保留了小说的文艺腔、内心独白及意识流,但亦同时有导演的个人风格。 还记得见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最後出字幕时鸣谢刘以鬯的【对倒】吗?其实《花样年华》片并非改编【对倒】,只是该小说对王家卫创作上有某些启发。真真正正改编【对倒】的是【小说家族】其中一位导演张志成(《恋性世代》导演、《播种情人》编剧) 「我初做编剧时,曾为香港电台的电视节目【小说家族】,将辛其氏的【真相】及刘以鬯的【对倒】拍成剧集。前者几忠于原著,而後者就在内容及风格上有所改动,不过难得的是原作者刘以鬯明白影像媒体的独特性而毫不介怀。 张志成表示,改编小说的问题很多。有些作家不肯卖出版权,而一些大陆小说在国内被禁,版权的事根本谈不拢,加上电影公司很担心市场不会理想。就算改得成,编剧也可能太爱原著而跳不出内里的框框,又或者因为改编的是名著而有压力。
写给还未长大的人
對還未長大的人,有甚麼期望,有甚麼忠告呢 ? 來自十位中港台的大作家以過來人的身份,用輕鬆的筆觸,寫出他們小時候的難忘經歷及夢想,以及不做便會後悔的事情,鼓勵小朋友要珍惜擁有的東西,也要多做夢。
岛和大陆
(節錄)也斯《島和大陸》小序 故事未必在現實裡幫助我們解決經濟的難關,卻是人在精神困惑的谷底或可提供的一種慰藉。我對戲劇性的情節不很感興趣,感興趣的是人的感情,對處於各種感情狀態中,尤其未定型的感情狀態的人物特感興趣。我覺得自己對人在各種狀態下流露的情態比較敏感。那裡有很多東西值得去寫,是常例的觀察未能說盡的。生活的體驗教懂我們,比方說,人在極度悲哀中,反未必會戲劇化地大吵大嚷。經歷過逆境的人,才會體會彼此無言的痛楚。
观景窗
總序觀景錯置 / 羅貴祥
越界的行程
本書名為《越界的行程》,是作者多年寫作無意中暗含一個貫穿的母題:對「游」的題材的喜愛、對不同空間的探索、對「異」文化的接觸與反思。越界的行程,以一段行程為主,人物進入某個異於日常習慣的文化和空間,感受體驗到的一些事情,多多少少調整他的看法。在越界的過程中,不一定快樂、自得,也是充滿疑慮、不安。越過邊界進入異的空間,而邊界也在變化之中,這越過邊界的自我,也在變化之中。
寻找空间
暂无简介
零度看张──重构张爱玲
內容簡介 這個集子的所有作者都可以說是不同尋常意思的「張迷」。他們把張愛玲的文字看成一個起點,說着說着,就說到了自己。在努力接近張愛玲的時候,他們意識到自己與她所處的時間空間的不同。所以說零度不只一種接近,也是一種距離。 集子裏的文字試圖回應張作為一個不和諧的音符給我們提出的不斷的挑戰,試圖從她的文字中發掘出被遮蔽了的世界和風景。這才是「張力」的真正的意思。
守望香港
也斯於2013年一月辭世。他生前未能看到這本書的出版,實在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也斯是一個很懷舊的人。他是一位像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一樣的批評家。本雅明苦思於歷史與懷舊之間,也斯也有著同樣的苦惱。也斯的行動如同一個講究美食及生活享受的人一般輕快明朗,但心底卻隱藏著沈重的愁緒。 也斯和日本著名學者四方田,2000年在東京相識之後,多次談起能否對橫亘於彼此生活空間中的市井文化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最終決定以往返書信的方式來實現這一構想。他們希望通過比較東京和香港的庶民生活、飲食、以及大眾文化和影像,來思考西方現代化分別在亞洲這兩個大都會中如何被接受、被本地化,民族多元化和國族主義、殖民地歷史又分別在兩個城市中得以怎樣的體現,等等問題。 本書就是他們之間一共交換的十二封書信。這些書信,對於都會、對於食物和離散、對於小島所具有的獨特的地理政治、對於狂熱國族主義的愚昧,都有著洋洋灑灑、極為精準的論述。
新果自然来
這 是 一 本 遲 出 了 二 十 六 年 的 小 書 。 這 收 集 的 文 字 , 記錄了 一 九 七 六 年 夏 在 台 灣 環 島 旅 行 所 見 的 地 方 和 人 物 、 樸 素 的 民 情 和 文 化 新 風 , 人 物 素 描 包 括 當 時 剛 出 名 的 洪 通 、 朱 銘 、 楊 英 風 等 藝 術 家 , 也 寫 到 現 代 詩 人 以 及 鄉 土 文 學 家 和 他 們 筆 下 的 台 灣 風 景 。 文 字 多 寫 於 七 六 年 的 夏 秋 之 交 , 這 是 第 一 次 結 集 成 書 。 作 者 說 : 我 想 通 過 旅 行 和 書 寫 去 了 解 世 界 、 尋 找 某 些 素 質 , 從 台 灣 的 旅 行 開 始 , 一 直 到 今 天 還 未 停 止 。
香港青年作家小说选
街邊 / 綠騎士 1 象 / 也斯 21 羅健的決定 / 李國威 61 夏日 / 鍾玲玲 79 木 / 吳煦斌 107 頂樓上的黑貓 / 蓬草 123 霧 / 袁則難 143 關於蚯蚓,海馬及蠹魚 / 馬沙 155 斯人獨憔悴 / 小藍 161 阿金的一天 / 思弦 173 35 / 惟得 183 追 / 凌冰 201 附錄:影印機與神話 / 也斯 213 作者簡介 227
“渡”书系:昆明的除夕
《昆明的除夕》系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也斯先生散文集。 本书以香港视角,真情抒写、缅怀祖国山川风物,评介知名作家和艺术家。文笔雅致细腻,气息温婉又不失缜密、尖锐的思辩之音,既见证了香港学人对内地文学的关注和热忱,又复活了人们对1980年代生活的珍稀记忆。正如作者所言:“不是说它是一个完整的记录,而是因为那里面尝试捕捉一个时代的气氛和文化精神面貌,对我来说那里有一些我觉得值得记下来的素质。”
越界书简
也斯《越界書簡》摘錄 越界是不得不離開了舊有的環境,又要面對新的界域的挑戰,一個人可能失去了舊有的關係、失去特權、失去會籍。越界是在一個相互讚美的小圈子中靦腆地提出異議、由於沒有會員證而不能進入新的會場。越界的人有時候會丟失貴重的行李、有時失去證件、有時甚至冒著失去身份的危險。越界不是斬釘截鐵與過去脫離關係,越界不是過橋抽板,越界是背著沈重的行囊、帶著過去的糾葛進入新的牽連,思前想後,在說一種新的言語時浮現了舊的詞彙,帶著飛行後的疲累發現自己不是抵達天堂而是下塌一間平凡的酒店,想撥一個電話又想起那邊正是深睡未醒的黎明。由於你的位置,你想向邊界兩邊溝通,但他們都會覺得你不是自己人;你沒有辦法,你只能嘗試就仍然可以溝通、有比較接近想法的人開始。但既然你總是嘗試表達不同的意見,你也有可能被別人一笑置之地當作開玩笑,或是索性連他們也冒犯了。 來到疆界的這邊寫信回去那邊,並不是賣弄眼見的奇花異草以驕親友,是想把兩邊的不同告訴大家,讓大家知道別的人也許並不那麼可怕,自己習慣了的生活態度以外也有其他值得尊重的生活態度呢。但我們都知道,界線是不容易超越的,許多時我們以為越界,其實在原地踏步。一個瀟灑的字眼是沒有用的,如果我們不時刻反省自己是否又固定了疆界。越界並不就是為圍牆的倒塌鼓掌,也該去思考牆倒後的新問題;並不就是反百老匯音樂劇捧前衛劇,越界應該是也可以批評前衛劇也不怕去看看商業的東西。越界並不就是大罵異性戀霸權,高喊女權至上,越界是也有勇氣去檢驗同性戀、女權、素食、New Age、文化研究、後現代、後殖民提出的新觀念那裡有沒有新霸權。越界不是大罵父權、專制、暴君而令自己超然地站在不敗之地,越界是也檢驗自己的腦袋裡有沒有專制的暴君。最重要的,也許是認識疆界在哪裡、界線去到哪裡、自己其實是站在哪裡。要認識界不是那麼容易越的。 ========================================== 一 圍牆後的風景 圍牆後的藝術 3 布萊希特的劇場和故居 6 舊廣場上的新音樂--約翰蓋茲在東柏林 10 布拉格的夏夜夢 14 捷克的'現代' 19 過去的悲劇,沒人再喝的酒 22 一個中國詩人筆下的德國與東歐--讀馮至新舊三本散文集 25 在波蘭:跟數字賽跑 28 華沙,記憶,詩 31 二 從西岸到東岸 越界的代價 37 L.A.故事 39 路過大南灣 41 回到柏克萊 44 師生之間 46 愛麗絲夢遊 49 莫斯科的新藝術 51 黑人電影,女人電影,機械人電影 54 給朋友的信 59 另一個人的生命--紐約電影節隨筆 63 在紐約看香港 69 南瓜的臉孔 73 一齣莎劇,幾番風雨 77 在紐約觀劇:文本與場地 82 在紐約觀劇:百老匯的景觀 86 史匹堡的鐵鈎妙手 96 盒中的色彩 99 三 我們的空間 眾聲對話--三月觀劇筆記 103 怎樣可以通過別人的框架去說自己? 106 從西邊街走回去 111 買賣的廟街 113 九龍城寨:我們的空間 115 科技大學的展覽:時間和空間的旅程 119 是在哪一個城市的翩娜?在香港文化中心的翩娜 121 錄像個體戶的隨想 124 四 越界書簡 七〇年代之旅 131 在惠州尋找東坡 138 昆德拉的'感情的人' 141 民族電影與國際化雜拼之間 147 布魯塞爾筆記 151 比利時的明信片 157 文本互涉,今昔對話--從改編到再創造 164 慾望的彩虹:博埃的啟示 168 散文與生活態度 174 後記 182
山水光影
也斯的《山光水影》,使读者在人影匆匆、泛眼的风光里头,看到许多人们视而不见的香港面貌。他把香港的山水,都放到恰当的位置,引起人们的游兴逸致。他对香港这城市怀有一份深厚的感情,自童年时代从近乎乡村的黄竹坑搬到北角,也斯便处处留神。 香港这座城市的街道、人群、山水、光影、颜色、欢乐与哀伤,构成了《山光水影》一书的内容。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香港的曲径、香港的态度、香港的声音和香港的山光水影。著名华文作家梁文道先生说:“当我回到香港,想要迅速地重新认识这个我出生的故土的时候,我发现也斯给了我一条很独特的门径。他是今天华文世界*好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