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
周贵华,男,重庆市石柱县人,1962年12月28日出生。佛学研究专家。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受聘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执教大学物理。2000年辞去教职,200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从事专业哲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印度与中国佛教哲学。2004年晋升副研究员,2009年晋升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世界佛教通史(第1卷)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
2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1%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一卷有关印度佛教的内容,主要讲述佛教起源至公元七世纪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包括: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与文化,释迦牟尼佛的出世、弘化与涅槃,阿含经教中的佛陀形象,释迦牟尼佛的阿含教说,结集与阿含经,从阿含佛教到部派佛教,佛教的部派分裂,部派佛教的思想及其大师,从阿育王到迦腻色迦王,早期佛教的文学与艺术,大乘佛教的兴起,初期大乘经典及其思想,龙树、提婆与中观学派,笈多王朝及其前后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宗教状况,中、晚期大乘经典及其思想,瑜伽行派论师、著述及其思想,笈多王朝及其前后印度佛教与非佛教的文学、艺术,佛教密教的兴起。
世界佛教通史(套装1-14卷)
《世界佛教通史(套装1-14卷)》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第1卷和第2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哑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唯识通论(上下)
周贵华的新著《唯识通论》是一部关于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学(又称唯识学)的通论。此书分为上下册,共八十余万字,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内容分为序论编、教义学编、法相学编、唯识学编、道行学编、果位学编。序论编作为对瑜伽行派学说的整体勾勒,梳理并阐释了瑜伽行派学说的思想特质、分流及其兴起与展开的教史。教义学编略阐了佛教教理的基本原则、认知标准、诠释原则,以及乘宗的安立与判教思想。法相学编系统地诠释了三性所摄的一切法的种种事体、性相及其差别,分法事论、法相论与法性论。唯识学编区分为本体论、识境论与缘起论,从唯识体论、唯识相论、唯识用论角度叙述了唯识学的本体思想、唯识观以及种子与现行间生、熏的因果道理。道行学编说明佛性如来藏思想、种姓思想,以及菩提心、菩萨行与五位十地的道次第思想。果位学编阐述了转依学说与涅槃思想及其所摄解脱、菩提和佛身土学说。 此书的基本思想脉络是有为依唯识思想,对无为依唯识思想因素予以了区分、清理,抉择、梳理与重建了有为依唯识学的纯粹形态。在此意义上,此书可称一部新唯识论。此书在凸现瑜伽行学的独创思想的同时,还兼顾到瑜伽行学综融其前大小乘各派思想之集大成性质,因此也是一部在唯识意境中的佛教教理通论。
唯心与了别
印度瑜伽行派是公元一世纪前后出现的印度大乘佛教运动两大思潮之一,该派因强调瑜伽修持而得名。瑜伽行派也称为唯识派或有宗,因为他们主张"外无内有,事皆唯识"的理论思想。作者根据印度和我国保存的大量的、丰富的有关根本唯识三大论师---弥勒、无著和世亲的有关史料,对根本唯识论的基本理论和发展作了十分详尽的、深入与阐述,特别对根本唯识的思想结构作了宏观和微观的考察与透视,比较了三大论师的异同,澄清了某些早期唯识史上的阙疑和繁琐的问题,排解了在佛教史上作为畏途的难题之一。
作为佛教的佛教
《作为佛教的佛教》是一部佛教思想论。它以中国佛教为背景,对佛教的性质、意义与基本思想予以了深人的分析与阐发,试图表明佛陀的言教作为圣教量。以及依止于佛陀言教的正闻熏习对佛教的弘传与发展的根本重要性。
完整佛教思想导论
《完整佛教思想导论》讲述完整佛教思想倡扬一种健全的佛教观,即完整佛教观,以对治古今佛教中的虚化、偏化、矮化、俗化、异化的弊端;开显佛陀圣教作为完整佛教的本来面目,回到佛陀的完整本怀;引导修学者将皈依、发心、闻思修建立在正确的方向与道路上。
唯识、心性与如来藏
中国乃至整个东业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心性如来藏思想。心性如来藏思想的印度形态是以佛性如来藏说为荩本因素,而与唯识思想、心性思想相融合的结果。心性思想在其中所起的币要作用已有定论,但唯识学的铸造性作用则罕有所识。唯识学的无为依唯识思想结合唯心意义上之心性说,将法性如来藏说改造为心性如来藏说,构建了印度晚期如来藏思想的基本思想模式。再经过《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以及真如缘起一说的发挥,形成中国化佛教的核心思想形态。心性如来藏思想存形式上具有明显的梵化色彩,在印度、中国,甚至在日本,都屡遭诟病。现代中国的欧阳竞无、吕激、印顺等,以及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松本史郎、侉谷宪昭等对之的批削。即足其近期的表现。但他们的批判都失之偏颇。 本书的主题为如来藏思想,是围绕唯识、心性、如来藏思想三者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的。是笔者近三四年围绕如来藏问题的思考。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三,一是对中印的唯识思想、心性思想、如来藏思想的辨析、梳理,二是对三者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三是考察中国、日本对如来藏思想甚至唯识思想的一些批判,并以中国支那内学院与日本“批判佛教”为例。 目录 序论 第一章 印度佛教唯识学及其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 第一节 印度佛教唯识学的分型及其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 一、引言 二、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二分: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1、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的区分 2、“有为依”与“无为依”的建立 三、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的传承与发展 四、瑜伽行派唯识学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 1、关于二者关系的两类代表性观点 2、对二者关系的说明 第二节 印度佛教无为依唯识学的基本思想特征——印度佛教唯识学与佛性如来藏思想的合流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 1、无为依唯识学的“杂糅”性质 2、无为依唯识学作为心性如来藏学 二、无为依唯识学的本体论思想 1、心性真如与虚妄分别之主、客关系 2、心性真如为染净转依之所依体 3、心性真如作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 三、无为依唯识学的识境论思想 四、无为依唯识学的缘起论思想 五、无为依唯识学的“梵化”色彩 第三节 印度佛教唯识学缘起思想之特质 一、印度佛教缘起思想发展略述 二、印度唯识学缘起思想之四特质 1、缘起的因果平等性 2、缘起的唯心性 3、缘起的俱时性 4、缘起的整体性 三、四特质与无为依唯识思想、心性如来藏思想 第二章 印度佛教的心性与佛性如来藏思想 第一节 印度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心性思想 一、原始佛教心性思想的萌芽 1、原始佛教对心的偏重 2、心性问题的揭橥 二、部派佛教的心性思想 1、大众系及分别说论者的“心性本净”说 2、有部系的“心性非本净”说 3、小结 第二节 印度大乘佛教的心性思想 一、初、中期大乘经与大乘中观行派的心性思想 1、初期大乘经的心性说 2、中观行派的“心性本净”说 3、早、中期大乘经的“心性本净”说与空、佛性、如来藏思想 二、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心性思想 1、瑜伽行派的“心性本净”说 2、瑜伽行派的“心性非本净(心性本染)”说 三、印度晚期如来藏学的心性思想 四、小结 第三节 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的基本思想特征 一、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的形成 二、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的基本结构特征 1、如来藏说: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相 2、缠解说:如来藏的“在缠”与“出缠” 3、本体说:如来藏作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 4、识境说:一切法为心识所显现 5、缘起说:如来藏作为一切法缘起的根本因但非直接因 三、如来藏思想与“梵我论” 第三章 中国佛教心性、佛性与如来藏思想 第一节 中国佛教佛性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佛性的界定 二、因佛性 三、中国佛教正因佛性:十种、四类 1、十种正因佛性 2、四类正因佛性 四、正因佛性十一观 五、因佛性的基本结构模式:正因、行因、缘因佛性 六、因佛性的发生论结构模式:生因、了因、缘因佛性 七、结语 第二节 《大乘起信论》的心性如来藏思想特征 一、总体思想特征 1、一心 2、一心二门 二、别门思想特征 1、真心与如来藏 2、缘起 3、熏习 三、小评 第三节 《楞伽经》对《大乘起信论》的心性如来藏思想的影响 一、对魏译《楞伽经》的影响的错解 1、魏译《楞伽经》的“一心”与《起信论》的“一心” 2、魏译《楞伽经》与《起信论》的基本思想结构特征 二、宋译《楞伽经》对《起信论》的影响 1、如来藏、阿梨耶识与生灭法三者间的关系 2、本觉问题 三、小结 第四节 《宗镜录》的心性如来藏思想——以“一心说”的圆融观为中心 一、“一心说”之三观:一种新圆融观 1、“一心说”之三观 2、三观与起信、华严学 二、“一心说”之三重唯心观 1、妄心之唯心观(唯识观) 2、真心之唯心观 3、圆明心之唯心观 三、结论 第四章 支那内学院对中印佛教心性如来藏思想的反省、批判与发展——以欧阳竟无、吕潋、王恩洋三大师的思想为中心 第一节 吕潋的“性寂说”与“性觉说” 一、“性寂说”与“性觉说”之区分:对“心性本净说”的不同诠释: 二、印度佛教的心性说并非“性寂说” 1、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心性本净说”:作为通义之“本离”义 2、中观行派的“心性本净”说之特义:“本寂(本空)”义 3、瑜伽行派的“心性本净”说之特义:“本有”义与“本具”义 4、小结 三、“性觉说”是印度佛教心性说的合理发展 1、中国佛教的“心性本净”说之特义:“本觉”义 2、“本觉”义是印度佛教心性说的合理发展 四、结语一 第二节 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教心性论的批判 一、心性本寂与本觉之界分 1、性寂与性觉 2、对“性觉说”的批评 二、真如能否缘起之辨 1、别细方面 2、总略方面 三、对支那内学院的批判的评论 1、“性觉说”与唯识学的心性论相不相违的问题 2、真如缘起说与唯识学的缘起说相不相违的问题 四、结语 第三节 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教心性如来藏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一、对心性、真如、如来藏为一的思想的批判 1、如来藏非已然地具足一切佛法 2、真如非实体法一 3、心性“本寂”非“本觉” 4、如来藏与心性真如并非是 二、对体用论与缘起论合一的批判 1、对非生灭法与生灭法间的体用关系与因果关系的简别 2、对体用观与缘起观的批判 3、对真如无明互熏思想的批判 4、对真如缘起思想的批判 三、简评 第四节 支那内学院对心性如来藏思想的抉择与创释 一、无为如来藏思想 1、法界真如作为如来藏 2、无为如来藏观念向涅檠观念的转换 3、体用关系中的无为如来藏 二、有为如来藏思想 1、吕潋的有为如来藏概念:阿赖耶识为如来藏 2、欧阳竟无的有为如来藏:第八识摄净种为如来藏 3、如来藏作为在缠法身:出缠的渐次性 4、因果关系中的有为如来藏 三、简评 第五章 日本“批判佛教”对唯识与如来藏思想的批判——以松本史郎的“基体说”为中心 第一节 “基体说”与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 一、“基体说”的基本结构特征 1、“基体说”的基本结构特征 2、“基体说”是“梵我论”类型 二、“基体说”与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 三、松本根据“基体说”对佛教思想的判摄 四、如来藏与唯识思想并非“基体说” 1、“基体说”与“梵我论”、如来藏及唯识学关系图示 2、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并非“基体说” 第二节 从本体论与发生论的关系看“基体说”对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的批判 一、“基体说”的根本思想特征:在“基体”概念上本体论与发生论之合 二、“基体说”与如来藏思想 三、“基体说”与唯识思想 四、与支那内学院观点之比较 五、小结 第三节 如来藏与唯识思想中之dhatu类概念——与“基体说”之“基体”概念的一个比较 一、“基体说”的“基体”概念与如来藏及唯识思想的dhotu类概念 1、“基体说”的“基体”概念 2、如来藏及唯识思想的dhetu类概念 二、dhatu类存在非一切现象法所依存之一元性本体 1、界(dhatu)在佛教文献中的基本用法:非一元性基体 2、界(dhotu)的特义:作为“大通性”之法界 三、dhatu类存在不是“我(atman)” 四、dhatu类存在不是一元发生因 1、“界(dhcatu)”作为发生因:是多元、有为性而非一元、无为性 2、法界等作为“所依”与“所缘”:绝非发生因 五、结语 附:对周贵华先生的论文的评语 参考文献
“批判佛教”与佛教批判
本书探讨现代对佛教的反思,包括有中国支那内学院、汉藏教理院以及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相关思想共三编。20世纪中国佛教的复兴与开展是以佛教的反思为前锋的。其中以杨仁山的思考为肇始。而后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及其弟子吕澂、王恩洋对中国化佛教传统予以了系统反思与猛烈批判,要求其对近世中国佛教正法的没落负责。汉藏教理院的释太虚也对近代佛教的弊端有尖锐的批评,但主张中国佛教传统与印度佛教传统一以贯之,提倡依于传统、面向现时代而“契理契机”开展新时代佛教,即“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与此二者在佛教反思方面相似的是日本“批判佛教“思潮,他们从对日本社会与文化的反思,溯源到中国乃至印度的大乘佛教,发起对如来藏思想和唯识思想的批判。本书针对上述内容的梳理与分析,以期深入与系统反映这些相关的佛教反思思想。
唯识明论
《唯识明论》之“明”表三义,即明意、明义与明理,即以明意开示唯识学之意,以明义阐显唯识学之义,以明理说明唯识学之理。具体是从以唯识观为核心的识境论、以本体观为核心的本体论与以因果观为核心的缘起论角度展开,形成了一部简明的唯识学概论。
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
《言诠与意趣:佛教义学研究》是农将佛教研究区分为学术研究与义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印度佛教义学研究的一个探索。具体是对印度佛教的义理的一些重要方面。予以了深度研究,主缀进衍了义理的结构、概念与思想脉络的梳理、分析与建立,试图提供……种佛教义学研究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