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武
孙昌武,男,1937年9月2日生。辽宁营口人。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
禅宗十五讲
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7%
本书以通俗讲解的形式和语言,在中国古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对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清晰生动又富于新意的“描述”;着重揭示禅宗作为中国古代一次宗教革新运动的“革命”性质及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成就、贡献与影响;并透过历史叙述,启发对禅宗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思考。本书汲取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要言不烦,新见迭出,雅俗共赏,发人深思,可看作是一部简明扼要、形态新颖的禅宗发展史和禅宗思想史,也是一部内容丰厚、表述生动的历史文化读物。
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精装):孙昌武文集
3人今日阅读
“古文”是唐代散文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书内容展现了唐代散文史的一个方面。在书中,孙昌武先生介绍了“古文”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成就,以唐代“古文”反映整个“古文”发展的主要成就。通过对“古文”发展的探讨,使读者对“古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古文运动”的规律有个基本的、大致的认识。
柳宗元传论:孙昌武文集
2人今日阅读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代表有唐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之一。本书在简单介绍柳宗元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以年代为序,详细论述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游历轨迹、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在文学上的创作和贡献。
解说观音(精)--孙昌武文集
2人今日阅读
中国佛教里的观音和观音信仰是中国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影响和意义的现象,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可视作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个案。要了解中国宗教,了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必须了解观音。本书根据佛教相关典籍与历史文献,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梳理了佛教的观音和观音信仰输入中国及其被积极受容并逐步“民族化”“民俗化”的历史脉络与进程,细致“解说”了观音和观音信仰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作用与影响。作者秉持一贯遵循的注重史实“描述”原则,全书资料丰富翔实,行文清晰畅达,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是中国佛教史研究的一份重要内容,也为读者认识观音和观音信仰提供了一本简明可靠又有一定趣味的读物。
柳宗元评传:孙昌武文集
2人今日阅读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代表有唐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之一。本书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及其思想文化背景下,细致地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的政绩、文才;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他在哲学思想、历史观念、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以及宗教观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和贡献。全书资料丰富,考证严谨,论说详明,可读性强,反映了当时学界柳宗元研究的新水平。
韩愈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2人今日阅读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钱钟书先生《谈艺录》)。
道教文学十讲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依据孙昌武先生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开设《道教文学》课时所用的讲义修订而成,是中华书局2014年2月版《佛教文学十讲》的姊妹篇。全书共分十讲,分别为:第一讲“道教文学的源头”,第二讲“仙传——传记文学的瑰宝”,第三讲“仙道类志怪与传奇”,第四讲“女仙与谪仙传说”,第五讲“仙歌”,第六讲“游仙诗”,第七讲“”道士诗文创作,第八讲“文人的仙歌”,第九讲“宋金新道教诗词”,第十讲“神仙道话剧”。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文集
1人今日阅读
本书初版为“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出版于1988年,后于2007年经作者修订再版,此次则为作者的第二次修订,收入《孙昌武文集》。全书共分四章:“汉译佛典及其文学价值”、“佛教与中国文人”、“佛教与中国文学创作”、“佛教与中国文学思想”。
僧诗与诗僧
1人今日阅读
《僧诗与诗僧》是“孙昌武文集”之一种(编号15),为孙昌武教授未曾出版的专著,共收录了《支遁——袈裟下的名士》《皎然诗及其诗论》《“奇思奇句”数贯休》《齐己——“不染尘氛唯〈白莲〉”》《隐逸诗僧——智圆》等十二篇文章,考证了从东晋到清末十位著名诗僧的生平行事与创作情况,评析了他们的艺术思维、生活方式、作品风格和文学追求,在宏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以点带面地勾勒出“诗僧”这一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历史影响的群体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思想贡献。本书的研究,打通了中国古典文学和宗教文化两个领域,丰富、完整了孙昌武先生的研究体系,体现了其治学特色。
佛教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55.2%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文苑杂谈(精装):孙昌武文集
《文苑杂谈》集十五篇讨论古典诗文艺术内容的札记,原发表在《古典文学知识》杂志上,连载三年,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每篇确立古典诗文写作中有关文体、文风、语言运用、艺术技巧等内容的一个题目,明晰概念,举出例证,考订辨析,加以论说,提出具有规律性的见解。采取读书札记形式,文字独立成篇,而纵观全书,所述以小见大,内容充实,分析详密,理论有相当深度,提出许多对于文史研究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并发表有启示、有价值的意见,是雅俗共赏的、具有丰厚学术内容的著作。本书行文活泼,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论说间往往妙趣横生,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都会从中获益。
中国佛教文化:孙昌武文集
本书原为作者为南开大学中文系开设《佛学概论》课的授课提纲,后加以修订,于1990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中国佛教文化序说》,2000年,再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再版。今作者重新修订,收入《孙昌武文集》。全书共分三个章节:“佛陀与佛教”、“中国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从三大方面数十个小点叙述了佛教的基本要义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精装):孙昌武文集
本书1996年出版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再版,今经作者校订,收入《孙昌武文集》。本书共分十二章,较详细地描述了观世音与维摩诘在中国文学中的种种表现,并对这些表现的意义加以初步探讨。范围主要是宋代以前。
诗歌与神仙信仰:孙昌武文集
本书系孙昌武先生研究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关系问题的专著,2005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初版。在中国古代,道教与佛教、儒家思想的并存与统合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作者以此认识为基础,对中国古代诗歌中与道教相关的现象、作品等进行研究,说明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文坛佛影:孙昌武文集
这本书辑录了十篇关于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的文章,内容各自成篇,涉及文人的思想、僧俗创作、文学理论、文学表现技巧等。各篇的写法,略似读书笔记,重在对史实的描述,也做一些必要的考辨和分析。通观本书,则东晋到两宋之际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大影响,可窥知其大体脉络。
道教与唐代文学:孙昌武文集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它对文学造成了极大影响。本书在大量的诗文和史实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道教对唐代文人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影响。该书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唐代特别流行的炼丹术、神仙思想、神仙追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第三章以长安道观为中心,探讨当时道观的发展形态及其在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后一章以论述唐代“三教调和”思潮作为全书的总结。
隋唐五代文化史:孙昌武文集
自隋建立经唐代到“五代十国”分立这近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辉煌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本书全面论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特质及其发展规律,包括隋唐五代文化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思想环境、隋唐五代文化的主要特征、教育与科举、学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边疆诸族文化发展及其与内地的文化交流、隋唐五代文化的国际影响等。研究详实深入,值得广大历史研究者参考阅读。
韩愈诗文选评
本书依据韩愈生平创作历程,选择代表性的诗文,加以注释、评析。诗歌依据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为底本,文依据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为底本,文献翔实可靠,而注释精辟简要,评析反俗为雅,适应读者欣赏习惯。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佛教:孙昌武文集(精装)
孙昌武先生《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佛教》一书,集中探讨我国历史上的十六国、北魏、西夏、辽、金、元、清这些北方部族建立的政权的佛教政策、佛教发展状况,以及佛教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方面所起的作用,凸显了佛教从理论、实践诸多层面为民族平等、民族交流、民族融合所提供的依据和动力。
佛教论集:孙昌武文集
本书为南开大学教授孙昌武先生有关佛教研究的论文结集,共收入1996-2018年十三年来发表于各类刊物上的文章共计十八篇,按发表时间排序,集中体现了作者多年以来在佛教文化、艺术、思想及宗教观上的研究成果。孙先生的文章,理论上深入浅出,文字上流畅易懂,虽然有的文章已是多年前的作品,但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文化爱好者,仍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韩愈散文艺术论
《孙昌武文集》之一种。书稿共八章,约190千字,主要对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散文创作进行探讨和评介。全书从“文以明道卫道重”文、传道明理兴功用世、革新文体、改革文风、写作技巧、文学语言、影响与功过七个方面,对韩愈散文展开探讨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
佛道文学论集(孙昌武文集)
本书为《孙昌武文集》之一种,为作者多年来撰写关于佛、道与文学研究文章的合集,其中既有研究论文,也包括佛学文献的点校说明等,内容则涵括佛教、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各自成篇,涉及文人的思想、佛道创作、文学理论、文献整理等。通观本书,则可窥知佛、道对中国古代文学巨大影响的大致脉络。
禅宗十五讲(精)--孙昌武文集
本书以通俗讲解的形式和语言,在中国古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对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清晰生动又富于新意的“描述”;着重揭示禅宗作为中国古代一次宗教革新运动的“革命”性质及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成就、贡献与影响;并透过历史叙述,启发对禅宗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思考。本书汲取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要言不烦,新见迭出,雅俗共赏,发人深思,可看作是一部简明扼要、形态新颖的禅宗发展史和禅宗思想史,也是一部内容丰厚、表述生动的历史文化读物。
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文集 (精)
《唐代文学与佛教》为“孙昌武文集”之一种,是孙昌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5年,收录《唐代“古文运动”与佛教》《韩愈与佛教》《王维的佛教信仰与诗歌创作》《白居易的佛教信仰与生活态度》等文章多篇,推动了唐代文学与佛教关系的研究。本次出版除对原书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校订,还收录了作者1985年后发表的关于唐代文学与佛教关系的文章多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孙昌武先生对该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道教文学十讲(精)--孙昌武文集
本书内容依据孙昌武先生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开设“道教文学课”时所用的讲义修订而成。全书共分十讲,分别为:第一讲“道教文学的源头”,第二讲“仙传——传记文学的瑰宝”,第三讲“仙道类志怪与传奇”,第四讲“女仙与下凡传说”,第五讲“仙歌”,第六讲“游仙诗”,第七讲“道士诗文创作”,第八讲“文人的仙歌”,第九讲“宋金新道教诗词”,第十讲“神仙道化剧”。 此书,2014年曾和孙昌武先生《佛教文学十讲》联袂于中华书局出过,此次收入《孙昌武文集》修订再版。
禅思与诗情(增订本)
第一、二章分别介绍达摩禅法和东山法门以及南宗禅后,第三章选取王维、杜甫两个重点人物进行分析;第四、五章在介绍了洪州禅和当时文人的好禅和习禅风气后,第六章选取白居易作出重点分析;接下来五章,分别从喻禅与喻诗、默契与言句、玄思与乐道以及王梵志、寒山和中晚唐诗僧创作等几个方面展开,皆属于对洪州禅一章的具体推进。第十二章介绍了宋代分灯禅, 接下来的三章分别通过“以禅说诗”以及苏轼和江西诗派几个方面,对宋代诗风的形成与禅宗的关系作出分析。全书既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点、面结合,既严格按照历史顺序,又注意对不同历史侧面作出细致的描述,真正做到了体大思深。 全书紧紧围绕禅、诗各自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寻绎其内在的深层联系和历史规律。禅宗史上的东山法门、南宗禅、洪州禅、分灯禅,与诗歌史上的盛唐诗、中唐诗、晚唐五代诗和北宋诗, 各自形成两条明晰的发展线索, 两条线索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彼此映照, 交互影响。
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书是孙昌武先生一部关于佛学研究的演讲稿和发言稿精选集,反映了2005年到2013年期间孙先生的游学踪迹和思考所得,内容范围广博,涉及佛教的翻译文学、作为传记文学的僧传、观音信仰、中国文学里的地狱巡游、禅宗与诗的关系、王梵志诗和寒山诗等,观点新颖,可读性强。
佛教文学十讲
《佛教文学十讲》一书依据孙昌武先生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佛教文学》课时所用的讲义修订而成。全书分为十讲,从佛传、本生经、譬喻经、大乘经、僧诗创作、禅宗文献、俗曲辞与通俗诗、变文、古代诗人创作、古典小说和戏曲十个角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佛教文学的发展历程、不同类型佛教经典的文学艺术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进而揭示出宗教与文化领域特别是文学的密切关联与相互影响。全书表述生动、释例丰富,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中国佛教文学读物。
中国佛教文化史(套装全5册)
本书是一部全面、细致地描述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历史、阐发中国佛教文化伟大成就、总结中国佛教文化发展规律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有关这一题目论述为全面、说明为翔实、资料为丰富的著作。 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史被划分为四个时期: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至东晋后期道安、慧远奠定了中国佛教与佛教文化的基本规模,算作是中国佛教的草创阶段,为一期,列为一编。此后南北分立,政治纷乱,佛教得到更大的发展机缘,并广泛地影响到诸多文化领域,取得多方面成就。这是佛教在中国大发展、逐步实现“中国化”的时期,可算作第二期,为第二编。隋初天台宗形成,接着唐初出现一系列佛教宗派,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中国佛教从此到两宋之际进入了自主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为第三期。后来理学兴起,佛教走向衰微,在思想理论方面已少有建树,但是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仍继续发挥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信仰上则走上与儒、道和民间宗教相融合的潮流,并延续至今,此为第四期。第三、四期合为第三编。此外,本书还有导论、主要参考书目、书名索引、人名索引等,方便大家参考使用。
诗苑仙踪
作为人类精神遗产的宝贵的宗教精神,在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文学艺术创作得以体现、发挥和延续的。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宗教现象本是历史的构成部分,研究宗教与文学关系诸课题,有助于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规律,特别是涉及宗教和意识形态诸领域发展的规律。本书作者就佛、道二教影响于文人及其创作这一个侧面进行了论述。
佛教文学十讲(精)--孙昌武文集
本书依据著者二〇〇九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佛教文学课程所用讲义修订而成。全书共十讲,分别介绍汉译佛传、本生经、譬喻经、大乘经、中国僧诗创作、禅文学、佛教俗曲辞与通俗诗、变文的文学成就,探讨佛教对古代诗歌、小说和戏曲创作的影响,系统而深入地阐明了中国佛教文学的成就与贡献,揭示出中国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联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教材与读物,亦可供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参考。
游学集录:孙昌武文集
《游学集录》为2004年版《游学集录》的修订本,收为“孙昌武文集”的一种。书中所收录的36篇文章,除含孙昌武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在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讲演稿及所发表作品外,又增加了13篇文章,内容更加丰富,集中展现了孙昌武在禅文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宗教与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诗人与作品研究、日本汉学家作品研究、回忆海内个师友等方面。
中华佛教文学史(精):孙昌武文集
佛教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发展中,在文学领域发挥了重大影响;而中国文学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推动对于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学史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本书即专门探讨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学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本书原为季羡林、汤一介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华佛教史》之《佛教文学卷》,今加以修订出版,全书分十三个章节,自佛教初传中土时的佛典翻译直至近代文人与佛教,基本按照历史顺序,分门别类地对佛教影响于中国文学的现象加以讨论。对佛教信仰、佛教思想如何作用于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历史的、概括的描述,堪称作者关于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杂譬喻经译注
现存汉译佛典中直接以“譬喻”命名的经典有五部:三部名《杂譬喻经》,实为同名异本;另外两部是《旧杂譬喻经》和《百喻经》(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其中《百喻经》曾为鲁迅先生所赞赏并施资刻印,早年已有冯雪峰先生的现代语译本,近年又有周绍良先生的《百喻经今译》出版。本书是另外四部《譬喻经》的现代语译本。佛典义理艰深,名相繁复,加之我们水平有限。深知现代语译工作之艰难。谨以诚慌诚恐的心情,聊步先达后尘,勉力而为之。
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上下)
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上下),ISBN:9787310021017,作者:孙昌武编注
文坛佛影(续集)/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宝庆讲寺丛书
目录 总序 唐代文学与佛教、道教 “东山法门”与唐初文人佛教 杜甫与佛教 作为古典散文的禅宗语录 “诗从肺腑出”——禅宗心性说影响诗歌的一个方面 敦煌写卷《维摩诘讲经文》的文学意义 慧能禅法的伦理意义与价值 唐代慧能“三碑”对其禅法的理解 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并序》笺释 智圆与契嵩:推动佛教“援儒人释”潮流 唐长安佛寺考 唐代的宦官与佛教 附录 中华书局《禅的智慧》丛书总序 禅是智慧 佛教学研究的新收获——评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 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序言 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序言 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序言 后记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柳宗元评传
柳宗元是唐代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代表一代思想学术成就的杰出人物。《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柳宗元评传》在广阔的社会历史及其思想文化背景下,细致地介绍了柳宗元的一生经历,他的政能、文才;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他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历史观、文学思想以及宗教观等方面的理论成就和贡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柳宗元评传》资料丰富,考证详明,论说透辟,可读性强,反映了当代柳宗元研究的新水平。
北方民族与佛教
孙昌武编著的这本《北方民族与佛教--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精)》将集中讨论那些曾南下汉地并创建起政权的民族的活动。共九个章节,论述了十六国时期、北魏、西夏、金、元、清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领导下的佛教政策、佛教发展状况,以及佛教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方面所起的作用。
道教与唐代文学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它对文学造成了极大影响。本书主要论述了道教对唐代文人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其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唐代特别流行的炼丹术、神仙思想和神仙追求与唐代文学的关系;第三章以长安道观为典型,探讨当时道观的发展形态及其在文化、文学活动中的作用;本书最后一章讨论唐代“三教调和”思潮,也是对上述三章内容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