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
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H Lab)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及东亚研究终身教职,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职。其科普著作《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等深受心理学从业者和大众读者的喜爱。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9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3%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本该是幸福的,物质充盈、信息发达……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时常感到焦虑、烦躁、沮丧、难以专注,也因此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结合20余年的心理学研究实践,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看待幸福的差异性,为当下的中国人重新解读幸福。幸福不是简单的生理满足,也不依附于攀比和财富。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而这种意义来自我们在工作、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亲子等人生课题中的创造与收获。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理性思辨的语言、丰富接地气的实验案例,揭开关于幸福的六大谜题、28条法则: 幸福的陷阱:驱除心灵雾霾 积极的力量:拯救“不开心” 职场幸福: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 人际心理: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寻找真爱:生活不是偶像剧 积极养育:为孩子注入王者基因 书中还提到了应对挫折的独门绝招“五施理论”。彭凯平教授认为,刻意练习这五个简单的行为,你就能从日常小事中持续获得幸福。 言施:积极地表达和交流 身施:用触摸和运动激活身体 眼施: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好 颜施:经常微笑 心施:培养内心的感受力 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会重新审视自我,过一个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
6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3%
本选题聚焦于情绪与幸福,采取短篇的形式,分三讲,共三十篇短文。包括三大话题:什么是情绪,如何管理负面情绪,以及如何畅享正面情绪。主要内容涵盖为什么要关注情绪,情绪的种类、好坏、价值,情绪与气味、触觉、 颜色、音乐、运动、智商的关联,负面情绪的管理——愤怒、嫉妒、报复与宽恕、焦虑与紧张、羞怯、恐惧、失望、抑郁、孤独、悲伤,正面情绪的激发与维持——让爱情保鲜、共情、勇敢、培养孩子的兴趣、真实的自豪感、希望、感恩、快乐和幸福。
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5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智商和情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格特质和积极天性的保护与培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引导孩子过上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是“品格优势”,而积极教育正是点亮孩子品格优势的一盏明灯。 彭凯平教授总结近30年的研究成果,提取了积极教育培养孩子品格优势的7个核心要素: ·情绪力:接纳、理解、管理自身情绪 ·抗逆力:坚韧,心怀目标不放弃 ·自我效能感: 激发自身潜力,勇于突破 ·自控力:自律、自洽,不惧诱惑 ·天赋优势:欣赏自己,不断发挥自身优势 ·专注力:全情投入,获得巅峰体验 ·善良:懂得感恩,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 最终,品格优势将成就“王者之力”——创造力、审美力、同理心,让孩子从容应对未来的竞争与机遇。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匠心质造)
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0.9%
在现代心理科学的助推下,西方心理学近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了起来。市面上太多优秀西方心理学著作和通俗读物,读者们阅读的时候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那些基于西方人群的令人震撼的心理学实验,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看似充满了逻辑和科学,可是真的适用于5000年来思维体系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吗? 根植于传统中国的阳明心学,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人人津津乐道。可是,斗转星移,世事变迁,那些经典阳谋真的可以穿越时空,永远奏效吗? 作为读者,我们多么渴望这两类让我们醍醐灌顶的真理,到了我们的手里,能真正从知道变为做到。 是否有这样一个对两类心理学都烂熟于心,东西真实融会贯通的学者?有没有对上述两方面比较全面了解之后,提出了国际领先的创造性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学者? 如果有这样的学者,他能否用中西无缝兼容的方式、读者可以接受、可以听懂的方式,把这两类知识中最能启发我们思考的内容,解读给我们,让我们的爱情、亲情、创新、开拓、跨界……能够呈现前无古人的美好状态? …… 本书作者彭凯平教授1994年发表的著名研究论文——《文化与归因研究》,在当年被全球引用量超过3千,获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他是世界文化心理学奠基团队成员之一,也是跨文化心理学领域最杰出的国际专家之一。他以亲历的研究、面对面与欧美众多著名心理学家同事的深度沟通,以及国内一线心理学授课与交流经验,对充满了争议和质疑的问题的思考与态度……这些他在幸福的臻致境界——澎湃的福流下的文字……希望能引导我们沉浸、直达“福流”状态。
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1.5%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从文化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分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观、跨文化沟通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跨文化沟通影响力与说服力以及跨文化沟通创新与实践四个部分进行详述,开篇导入跨文化沟通的界定、特点、应用场景、必要性、能力要求,继而阐释语言障碍、沟通风格障碍、认同感障碍和文化心理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解析跨文化过程中的影响、说服、对话、沟通、冲突等,最后延伸到如何推广中国文化。
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
2人今日阅读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从文化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分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观、跨文化沟通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跨文化沟通影响力与说服力以及跨文化沟通创与实践四个分进行详述,开篇导入跨文化沟通的界定、特点、应用场景、要性、能力要求,继而阐释语言障碍、沟通风格障碍、认同感障碍和文化心理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解析跨文化过程中的影响、说服、对话、沟通、冲突等,最后延伸到如何推广中国文化。
中国积极心理测评手册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所辖心理测量工具的入选标准是:1.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及其理论定义和操作性定义;2.测量工具已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刊物中,特别是核心期刊;3.中文版工具依据经典心理测量学的程序进行了表述;4.近三年已有同行引用;5.工具具有文化契合性,进而保障了工具不仅可以用于跨文化和跨国界的学术研究对话,而且可以用于中国人和中国问题的积极心理研究和实践。
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澎湃的福流(套装共2册)
1人今日阅读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习俗、文化心理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吾心可鉴:跨文化沟通》从文化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分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观、跨文化沟通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跨文化沟通影响力与说服力以及跨文化沟通创新与实践四个部分进行详述,开篇导入跨文化沟通的界定、特点、应用场景、必要性、能力要求,继而阐释语言障碍、沟通风格障碍、认同感障碍和文化心理障碍的突破与克服,解析跨文化过程中的影响、说服、对话、沟通、冲突等,最后延伸到如何推广中国文化。《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行文朴实真切却蕴藏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没有任何卖弄所谓智慧的文字。作者很巧妙地选择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时间作为论述的出发点,从爱情、亲情、友情、创新、跨界这些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和会关注的事物切入,将国际心理学界最前沿的众多心理科学实验,以中国读者喜爱的方式进行解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解决了我们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诸多烦扰,引导读者沉浸其中、直达“福流”状态。
开场白:让我们和更好的你聊聊(当当专享知识手册+金句贴纸)
曾经,我们为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衡量指标竭尽全力,以最多的付出换取应得的回报; 现在,我们被各种不确定性裹挟,在“卷也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四十五度人生里,一无所有。 人生开场,青年人应当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剖析自己的内心,如何确立与社会的关系,寻找自己的历史坐标…… 如果努力得不到兑现,我们又将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 ◎本书特邀白岩松、彭凯平、刘擎、梁晓声、罗振宇、李玫瑾、郝景芳等各领域的一线名家,与青年人展开一场直切当下的真诚对话。通过12位不同行业、不同代际、不同圈层的名家的诚意分享,聚焦青年人的梦想与现实、焦虑与困境、现在和未来等主题,帮助人生开场、处身迷茫的我们,在不确定中找到唯一的确定性∶与其向外迎合世界,不如向内安顿自己。 ◎这里不提供即刻可用的答案,只提供某种工具,某种角度,某种方法。让我们在这星光与瓦砾并存的世界,真实、自主、平衡地活。 ◎或许有一天,我们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成为更自己的自己。
幸福的种子
自我的终极目的是去靠近永恒的真、善、美,其唯一价值是实现生命最大的幸福。 心理学中的生命领域理论认为,自我是个体在生命领域中的展示与反思,是在生命场景中的认知与行动的同一性意识。第三代积极心理学家正在将目光从积极天性、真实的幸福向生命领域延伸,帮助人们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运用更积极的心态在不同的生命领域中创建成功与幸福。 彭凯平教授引领你在心理这一最主要的生命领域,探索更精彩的自我!本书帮助你全面了解心理学历史、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提升科学识见,探寻生命本质。更重要的是,让你绽放积极天性,塑造积极自我,惊喜地发现自我是如此充实而富足! 想象一下,当自我不仅存在于个体,拥有良好的人格、个性、思维、情绪、认知和意识,还会创造美好的生活、文化、关系与世界;不仅注重身体和物质,还有明确、正向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意义;不仅活好当下,还能拥有无限可能与未来,我们就找到幸福的源头。
心理学与中国发展
中国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今天作为一个正处在上升中的大国,公民的社会心态如何,决定着中国将以何种方式来影响世界,也决定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能否得到世界认同。面对新时代新机遇的挑战,中国的心理学应向何处去?2008年5月,“首届心理学与中国发展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心理学家们怀着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珞珈山下聚首,共议心理学与中国发展,号召国人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去关注国家发展与社会心态的建设。
心理测验
学位/职称: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博导现任职务: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文化与认知实验室主任联系方式:pengkp@tsinghua.edu.cn教育经历1997年 美国密歇根大学 社会心理学 博士学位1995年 美国密歇根大学 社会心理学 硕士学位1983年 中国北京大学 临床心理学 学士学位工作经历1983年-1987年 北京大学心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1989年 北京大学心理系讲师.1989年-1991年 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1991年-1997年 密西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学术研究经历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校任教,从事心理测评和人才选拔研究工作,承担中组部和北京市委组织部第三梯队建设选拔评估项目,专著《心理测验》曾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科研二等奖 (1988),为文革后国内首批有关心理测验的教科书。1989年1月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作访问学者,1991年改读博士学位,从事认知社会心理学研究。毕业论文《辩证思维的文化差异》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最佳论文奖 (1997)。1997年至今,任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2003年获终身教授职位。2008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为复系后首任系主任。曾承担了中国科技部,铁道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基金会, 美国国防部等多项研究课题。 曾任美国心理学会 (APA)科学领导委员会委员及第五届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共同主席 (2004). 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2009年入选中组部海外高级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专著《文化心理学》为美国多所大学指定参考书 (2000).论文《文化与归因》, 获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 (1994).论文《文化与种族认同》获美国中西部心理学会研究生论文一等奖 (1996).论文《文化, 辩证与矛盾思维》, 收入社会心理学经典论文 (1999).论文《文化与人类推理》, 收入《文化心理学手册》 (2001).论文《文化与思维系统》, 发表于《心理学评论》 (2001).论文《辩证思维与主观辛福感》获美国社会心理学会最佳论文奖 (2004).论文《文化适应的认知后果》获美国管理学院最佳论文奖 (2006).共编著6本著作, 100多篇论文. 根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 他曾是全世界副教授级论文被引用最多的社会心理学家(Nia Phillipas, “Citations Counts, Prestige measurement, and Graduate Training in Social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Kansas, 2007).研究兴趣社会和文化心理学 (价值观,社会认知,民族认同)文化和认知(包括归因、判断偏差、辩证思维,创造力等)行为经济学 (道德,幸福,理性)著作/论文代表作代表性著作彭凯平,钟年 (2009)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万千心理出版社彭凯平,王伊兰 (2009)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彭凯平 (1989).心理测验: 理论与实践. 华夏出版社彭凯平 等译 (1989). 中国人和美国人,华夏出版社Peng, K. (2004). New readings in cultural psychology. Wiley, NY.Peng, K. (2000). Readings in cultural psychology: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1989-1999).Wiley, NY.代表性论文2010年Ma-Kellams, C., Spence-Rodgers, J. & Peng, K. (2010). I am against us? Unpack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group favoritism via dialectic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Rodgers, J., Williams, M. & Peng, K. (2010).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xpectation of change and tolerance for contradiction: A decade of empirical researc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4, 296-312.Shiota, M., Campos, B. Gonzaga, G., Keltner, D., & Peng, K. (2010). I Love You Bu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plexit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during Interaction with a Romantic Partner. Cognition and emotion. 24(5),786-799Spencer-Rodgers, J., Peng, K., & Wang, L. (2010). Dialecticism and the co-occurr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1, 109-115衣新发,侯宁,刘钰,陈金华,彭凯平 (2010)铁路司乘人员心理资本特征研究,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37(2),76-79衣新发,刘钰, 廖江群, 窦东徽, 彭凯平 (2010)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88-2009,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9(3),47-532009年Spencer-Rodgers, J., Peng, K., & Wang, L. (2009).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elf-Verification: The Role of Nave Dialectic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2), 860-866.Boucher, H., Peng, K., Shi, J. & Wang, L. (2009). Culture and implicit self-esteem: Chinese are “good” and “bad” at the same tim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0, 24-45.Peng, W., Peng, X. & Peng, K. (2009). The Paradox of Education Fairness in China.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0 (1), 199-213Tadmor, C., Tetlock, P. & Peng, K. (2009).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and integrative complexity: The cognitive implications of biculturalism.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40,105-139Spencer-Rodgers, J., Boucher, H., Mori, S., Wang, L. & Peng, K. (2009).Naive Dialecticism and East Asian Conceptual Selves: Contradiction, Change, and Hol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29-44Paletz, S. B. F., & Peng, K. (2009). Problem finding and contradiction: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ve dialectical thinking, ethnicity, and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1(2), 1-13彭凯平,廖江群 (2009). 文化与归因的过程和概率模型探索,.中国社会科学, 180 (6), 79-88.彭凯平 (2009)经济人的心理博弈,人民大学学报,3, 61-69.2008年复系前发表的部分国际文章Paletz, S. & Peng, K. (2008).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across cultures: Novelty and appropriateness in two product domai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86-302Spencer-Rodgers, J., Williams, M., Hamilton, D. & Peng, K. (2007). Culture and group perception: Dispositional and stereotypic inferences about novel and national grou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 525-543Levinsion, J & Peng, K. (2007). Valu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ICFAI 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 1, 32-47Goetz, J., Spencer-Rodgers, J. & Peng, K. (2007). Dialectical Emotions: How cultural epistemologies influence the experience and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complexity. In R. Sorrentino & Yamguchi, S (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across cultures.Norenzanan, A, Choi, I. & Peng, K.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2007). In S. Kitayama, & D. Cohen (Eds.), Handbook of Cultural Psychology. Guilford Press.Chen, S., English, T. & Peng, K. (2006). Self-verification and contextualized self-view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 930-942Ferguson, E., Hagaman, J., Grice, J., & Peng, K. (2006). From leadership to parenthood: The applicability of leadership styles to parenting styles.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0, 43-56Knowles, E. & Peng, K. (2005). White selves: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a dominant-group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 223-241.Peng, K., Spencer-Rodgers, J. & Zhong, N. (2005). Nave dialecticism and the Tao of Chinese thought. In Kim, U., Yang, KS., Huang, G (Eds). The Handbook of indigenou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247- 262. Blackwell.Rodgers, J. & Peng, K. (2005). The dialectical self: Contradiction, change, and holism in the East Asian self concept. In RM Sorrentino, D. Cohen, JM. Olsn, &MP, Zanna. (eds.). Culture and social behavior: The Ontario Symposium, 10, 227-249. Mahwah, NJ, U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Rodgers, J., Peng, K., Wang, L. & Hou, Y. (2004). Dialectical self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 1416-1432.Paletz, S., Peng, K., Erez, M. & Maslach, C. (2004). Ethnic composition and its differential impact on group processes in diverse teams. Small Group Research, 35, 128-157.Levinsion, J & Peng, K. (2004). Different Torts for different cohorts: A cultural psychological critique of Tort Law’s actual cause and foreseeablity inquires, Southern California Interdisciplinary Law Journal, 13,195-226.Peng, K. & Knowles, E. (2003).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attribution of physical causal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 1272-1284.Heine, S., Lehman, D., Peng, K. & Greenholtz, J. (2002). Whats wrong with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subjective Likert scales?: The reference-group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2, 903-918Nisbett, R., Peng, K., Choi, I., & Norenzanan, A. (2001). Culture and system of thoughts: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291-310Wang, L., Luan, S., Zhang, H., McConnel, C., & Peng, K. (2001).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mplexity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 92-94.Peng, K., Ames, D., & Knowles, E. (2001). Culture and human inference: Perspectives from three traditions. In D. Masumoto (Ed).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43-263.(Reprinted in Pines, A & Masslach, C. 2001. Experiencing Social Psychology Readings and Projects. Knopf, New York)Peng, K. & Ames, D. (2001). Psychology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In N. Smelser & P. Baltes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s. Elsevier Science, Oxford, England, 6, 3634-7.Peng, K. & Nisbett, R. (2000). Dialectical responses to questions on dialectical think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067-1068.Ji, L., Peng, K. & Nisbett, R. (2000). Culture, control and perception of relations in environ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943-955.Peng, K. & Akutsu, S. (2000). Mentality theory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ransfer: Why some people resist new ideas. In I. Nonaka & D. Teece (Eds.) Managing Industrial Knowledge Creation, Transfer and Ultilization.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Pp 105-123.Peng, K. & Nisbett, R. (1999). 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741-754.(Reprinted in Pines, A & Masslach, C. 2001. Experiencing Social Psychology Readings and Projects. Knopf, New York)Su, S., Chiu, C., Hong, Y., Leung, K., Peng, K., & Morris, M. (1998). Self-organization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merican and Chinese constructions. In T. Tyler, Kramer, R., & John, O. (Eds.) The psychology of the social self. Laurence Erlbaum and Associates. Pp.193-222.Peng, K., Nisbett, R & Wong, N. (1997). Validity problems comparing value across cultur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2, 329-344Peng, K. & Nisbett, R. (1996). Cross-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causality. In G. Shield & M. Shale (Ed).Culture and Science. Frankfort: Kentucky State University Graphs. pp.10-21.Morris, M., Nisbett, R. & Peng, K. (1995). Causal understanding across domains and cultures. In D. Sperber, D. Premack & A. Premack (Eds.) Causal Cogni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debat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pp. 577 -614.Morris, M. & Peng, K. (1994). Culture and cause: American and Chinese attributions for social and physical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949-971.讲授课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开设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and Cognition, Freshman Seminar on American minds,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Resources,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Psychology, Causal Attribution, Group and Group Processes,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Social Psychology, Advanced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Testing, Statistics.在清华大学开设社会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心理学概论,文化心理学,心理学前沿问题等。
积极心理教育教材(学龄前版)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①基础理论介绍:主要依据积极心理学学术领域内的重要概念及框架进行该部分的体系搭建,运用贴合大众语言风格的文字,例举了诸多生活中的常见情境与事件,向读者科普积极心理学中的核心观点及重要理论,帮助读者快速入门。 ②实证研究:该部分综述了相关概念下近十年的实证研究,带领读者了解最前沿的学术热点,并且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给出了十分具体的、结合前沿研究的行为指导,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认知并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并融会贯通地运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③课程设计部分:课程设计部分结合大班、中班、小班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特定主题下的教案设计,运用项目式与主题式的教案设计方式将园所中许多碎片化的活动和课程设计整合进积极心理学的框架当中,并且加入了许多极具创新性的想法和切入点。教案的整体呈现不仅将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及理论知识融入到课程实践之中,并给予读者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供读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既不会过多地受到呈现教案的束缚,又能在更为科学、有趣、创新的教学框架中灵活应变,将教学变成游戏,感受幼儿旺盛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尼基丁区角游戏活动指导
《尼基丁区角游戏活动指导》: 本书主要介绍了尼基丁游戏的诞生与发展演变过程,并将尼基丁游戏进入中国后,在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积极天性研究中心、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指导下,结合全国各省、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的实验成果,对尼基丁游戏作为区角材料和活动进入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应用实践提供了指导依据,为幼儿园教师的区角活动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提供教学参考资料。
巴里坤:整态化县域治理实践
巴里坤县的主要致贫原因在于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高寒易灾的地区,也是由于身处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及观念相对落后。改变这一切“贫困态”问题的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县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需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发展全局,经济发展是带动贫困县脱贫摘帽奔小康的正确办法和有效出路,是解决贫困地区“贫困态”这个主要矛盾的关键措施。 在巴里坤县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巴里坤县委、县政府及当地干部群众在认真学习精准扶贫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县域特点鼓干劲,抓落实,保证思想“总动员”“扶真贫”“真扶贫”,成效“真脱贫”“稳脱贫”行动。通过脱贫攻坚统领经济发展全局,真抓实干解决“四个问题”,党建促脱贫,民族团结促脱贫等多种且系统的方法,构建了一个经纬纵横的“整态化”的贫困治理体系。 通过“整态化”的扶贫,巴里坤县打牢了现代化产业基础,并且通过特色旅游业大大增加了人民收入,通过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利益。在文化建设上,充分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特别是结合边疆特色,团结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构建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巴里坤县形成了一个微观层面各族群众团结互助,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中观层面现代化产业及益贫增收产业相互补充,宏观层面精准扶贫政策和民族发展政策,即微观、中观、宏观有机结合,“整态化”的既扶贫又治困的健康发展的扶贫格局。 精准扶贫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整态化”。“整态化”扶贫下的巴里坤,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呈现了一种社会经济发展带动的经济和精神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感提升,欣欣向荣的状态。巴里坤县脱贫攻坚的经验从实践上丰富了习近平精准扶贫的理论体系,也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对有效的社会治理,特别是边疆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