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钱钟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1943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2003年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2007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2013年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逝世,享年105岁。
我们仨
88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9%
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17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这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杨先生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
杨绛散文
8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4%
杨绛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杨绛散文》收入杨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和文艺性的随笔作品共18篇。杨绛的散文多采用白描手法,或追忆往事,或记述亲友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清新隽永,挥洒自如,意蕴深厚。读者可以通过杨绛散文的创作,进一步了解作家的内心世界以及她所历经的历史时代的特有面貌。此次出版的《杨绛散文》是杨绛生前确认并认可的一个版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是比较难得的杨绛散文选本。
洗澡
7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0%
《洗澡》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长篇小说,它借一个政治运动作背景,描写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确需要改造,然而,改造的效果又如何呢?小说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儒林外史》。
干校六记(轻经典)
37人今日阅读
本文选自杨绛著《杨绛散文》,是杨绛先生回忆特殊岁月的纪实佳作。文中以细腻笔触,讲述她与丈夫钱钟书等人在干校的下放生活,涵盖离别、劳动、日常等诸多片段。从下放的艰难,到劳作的艰辛,再到生活中的点滴温情,无不展现。在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对过去的深刻反思。
钱锺书选唐诗(上下)
3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3%
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一书是古代诗歌选本的经典之作,而他对于唐诗的研究兴趣其实更在宋诗之上。本书是钱锺书先生于1985年至1991年选录《全唐诗》中若干作品的唐诗作品集,体现了钱锺书先生对于唐诗的个人评价,到目前为止从未发表或出版。本书原稿由杨绛先生亲笔抄录,此次拟先出版排印本,以向大众介绍钱先生对于唐诗的独到心得,同时该书收录了作者305位,诗作1863首,也是一本比较全面的唐代诗歌读本。此次排印本除了校订原抄诗歌正文,还约请相关领域学者增补了诗人小传和注释,以方便大众读者更深入地阅读研习这部具有特色的唐诗选本。
斐多
2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2%
《斐多》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对照多种版本和注释,并一句句死盯着英译本,而力求通达流畅,名作由名家翻译,所以,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将饮茶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8%
杨绛先生的这本散文集,文字平滑、朴实、幽默风趣,看似生活的记录,却蕴含着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最早于198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出版后深受知识界和广大读者喜爱,成为散文经典之作。本次再版,增加了《收藏十五年的附识》一文,同时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后增加了一篇附录,即“申辩之中高检长惩戒案”。
干校六记
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7%
《干校六记》的书名和篇目,都源自清乾隆、嘉庆年间沈复的《浮生六记》。钱钟书在书前小引说:“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如何以小点缀反映大背景,以小穿插说出大故事,这也是阅读本书的趣味所在。文革期间,政治混乱,批斗无日无之。在政治的最上层,这本来就是一场夺权的运动,弥漫全国的,就是互相猜疑、互打报告,乃至于文攻武斗的一种局面。在这场运动中,人性的尊严不但尽失,也受到了极大的扭曲,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最惨痛的一页血泪史。
杂忆与杂写:1933—1991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6%
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最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补了一些文章,由三联书店再版。此次,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杨绛文集》中散文卷的《杂忆语杂写》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杨绛著译七种(套装)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9%
本书是杨绛先生的作品集,收录了作者的7本书,分别是《我们仨》《干校六记》《“隐身”的串门儿》《将饮茶》《斐多》《杂忆与杂写:一九三三-一九九一》《杂忆与杂写:一九九二-二〇一三》。
杨绛散文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5%
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翻译佳作代表作品。杨绛创作作品丰富,小说《洗澡》《 洗澡之后》,散文《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都是当代文学很重要的收获。 止庵,北京人,做过医生,当过出版社副总编辑,传记随笔作家,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自由撰稿人。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惜别》《周作人传》《神拳考》等。止庵行文清淡如茶,无喧哗矫饰,落实细节处见其幽微,情感留白处恰当自然,耐人寻味,却不故作高深。《受命》系其首部长篇小说。
洗澡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8%
《洗澡》是杨绛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思想改造运动为背景,讲述了北平解放初期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变化。这群知识分子有有解放后仍留在国内的,有从英美法俄归来投奔光明的,有作家,有解放区来的文艺干部,还有刚大学毕业的等等,不同目的,各怀心事。杨绛用她一贯冷静克制的笔致,描摹了他们的种种心态、情状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纷争,小说呈现出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也写出了世事的各种况味。
杂忆与杂写:1992-2013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6%
《杂忆与杂写》初版选收了杨绛怀人忆旧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所写的序文、前言,以及作者的讲演、发言和有感而发的小品文等共二十余篇,这些文章读来亲切感人而又发人深省。这本增订本比初版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多为作者九十高龄以后所写,长或方余,短则数百,无不体现了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的宽厚睿智,而情感的蕴藉有致,文笔的自然天成更是已臻化境。
隐身的串门儿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0%
本书收录了杨绛先生的论文七篇:《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论萨克雷〈名利场〉》《艺术与克服困难》《李渔论戏剧结构》《事实—故事—真实》《旧书新解》《有什么好》,另有两篇译者前言《〈吉尔·布拉斯〉译者前言》或序言《〈小癞子〉译本序》,还有一篇《堂吉诃德与〈堂吉诃德〉》比较全面地呈现了杨绛先生对她翻译的这部名著的理解,后来该文在一头一尾为别增加了对作者塞万提斯和翻译版本情况的简要介绍之后,作为《堂吉诃德》中译本的“译者序”刊行。
杨绛文集(套装共8卷)(内赠书签)
《杨绛文集》共约250万字。其中一至四卷为创作部分,第1卷小说卷选收长篇小说《洗澡》和7篇短篇小说;第二、三卷“散文卷”选收《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写与杂忆》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之初所创作的全部重要散文,其中《我们仨》堪称2003年的超级热销书,其他如《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系首次与读者见面;第四卷“戏剧文论卷”,收入尘封已久的两部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文论”部分汇编了作者评析外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以及她论述《红楼梦》和谈文学创作与谈翻译等论文14篇。第五至八卷译文部分则收入重要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杨绛女士为文集出版撰写了《作者自序》、《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卷首的《作者自序》,简略说明了自己的创作情况及《文集》的编选规则;卷尾的《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是杨绛先生根据回忆和记录亲自撰写和编订的,它相当于一部微型的《杨绛传记》。杨绛女士还亲自为文集选定了照片和插图80幅,其中大部分图片为首次发表。精装本形式出版非常适合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收藏和借阅以及杨绛作品爱好者研究和珍藏之用。
活出生命的本真
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人生真正的意义,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活出生命的本真。不管世界多么喧嚣,我们要应该:不被世俗遮住视野、不让世俗迷惑了自己的心灵、不让污浊的尘垢落在自己的心上,要用一颗纯洁的心灵审视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回归到生命的本真状态,这样从能真正成就自我人生。
我们的钱瑗
该书由杨绛以及钱瑗的继子、继女、师长学生、同事好友等合著。 在《我们仨》中,小名“圆圆”的钱瑗出场不多,但一个为人真诚、治学严谨、孝顺谦和、富有情趣的钱瑗已经浮现在众人眼前,但杨绛的落笔点更多在于一家三口的亲情。因为不断有读者来信要求了解钱瑗更多的事情,于是,有了现在这本书。据悉,书中收有大量的钱瑗照片,每幅照片都有杨绛先生亲笔写下的说明文字,杨绛先生甚至称钱瑗为她“平生惟一杰作”。 除了对钱瑗先生生平的补记外,这本书还对她的婚姻生活作了澄清。因为《我们仨》中没有提及钱瑗夫婿,引发读者诸多猜测,而网络报章也有一些文章谈及其婚姻,但因各种原因有诸多不尽不实之处。《我们的钱瑗》中杨绛先生和钱瑗前夫王德一生前同窗好友分别撰文讲述钱瑗这段婚姻始末,读者从中可以看到这个家庭一段温暖而又辛酸的经历。另外,钱瑗的继子继女也在书中撰写回忆钱瑗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的家庭生活。
倒影集
暂无简介
洗澡之后(汉英对照)
《洗澡》是一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长篇小说。作品人物众多,故事曲折,其中尤以姚宓和许彦成之间的纯洁感情为人所称道。但也有读者对这两人的关系妄加揣测,对他们之间的纯真情谊有所怀疑。作者为了防止“姚宓与许彦成之间那份纯洁的友情”被人误会,在已近百岁高龄的时候,开始动笔创作了这部续集。与《洗澡》相比,《洗澡之后》人物依旧,但故事有所不同,《洗澡》中有纯洁感情的男女主角,在《洗澡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许彦成的妻子杜丽琳因在鸣放中积极表态,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过程中与同为“右派”的叶丹产生了感情。回京后她主动提出与许彦成分手,使两个人的精神都得到了解脱,各自找到了称心的感情归宿。杨绛先生在前言中说,“假如我去世以后有人擅写续集,我就无法阻挡了。现在趁我还健在,把故事结束了吧。”这部续作,是她对自己喜爱的角色一个“敲钉转角”的命运交代和分配。
杨绛全集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坐在人生的边上
《我们仨》内容简介 1997年,杨绛的女儿钱瑗去世;1998年,钱锺书去世。两年之内,杨绛痛失两位至亲。为完成钱瑗不及完成的回忆三口之家的文章,也为给这个家庭走过的时光留下一些印痕,杨绛在九十岁的时候,拿起笔写就了这部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我们仨》 《我们仨》用梦境起笔,在亦真亦幻的“古驿道”上,杨绛用深沉内敛又饱含热爱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自己送别女儿与爱人的伤痛经历,并在文字中再一次与自己生命中最亲爱的人作别。杨绛的文字向来冷静、平淡,但在这作别的梦境中,她难得绽露深情,每一行文字都浸满了爱怜与哀愁,正如她自己所言,“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在叙别离情后,杨绛用至为疏淡的笔致,记录六十多年来,钱锺书、杨绛和钱媛这三个人的家庭所历经的生活。这里面有夫妇二人的异国求学,有初为父母的惊喜与成长,有归国的家国责任,也有沦陷区困顿艰难的辗转颠簸,更有始终不曾丢失的生活乐趣和人生坚持。杨绛把六十多年的风雨人生浓缩在十万字的《我们仨》中,把所有经历过、体验过、思考过、困惑过并最终跨越过的人生的道和路都分享在这部书中。时至今日,捧读《我们仨》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都依然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历程,因为这书里有太多的智慧和回答。
杨绛全集(全10卷)
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4年8月首次出版《杨绛全集》,共9卷,包含杨先生的创作和翻译作品,凡270万字。此次重新编辑出版《杨绛全集》,创作作品仍维持原先的小说卷(1卷)、散文卷(3卷)、戏剧文论卷(1卷)结构,每卷作品大致依据创作时间来排序。散文卷中增加了此前未被收录的散文篇目。翻译作品因增加约八万字的《董贝父子》译文,而从原来的4卷调整成5卷;而杨绛先生于《全集》(9卷本)出版后对其中的《吉尔·布拉斯》进行了修订,本次也以修订后的《吉尔·布拉斯》进行发稿。 《杨绛全集》收录了杨绛先生翻译和创作的几乎全部作品,是了解杨绛创作的*选资料读本,也是梳理当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重要参考资料。杨绛先生作为一代名家,她的文字和见识,都堪称经典,任何时候捧读她的作品,都是有益处和有收获的学习与享受。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名家楊絳繼《我們仨》之後,以九十六高齡再開筆寫作,震驚北京文化圈。這回不僅憶舊,更細心為其靈魂清點行囊,壯膽直視人生的盡頭,展現難能可貴的靈魂光輝、智慧風範。 《走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關注於神鬼,藉此探討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第二部分則由多篇散文構成,作者自稱是注釋自己的思索過程。
关于小说
暂无简介
记钱钟书与围城
暂无简介
春泥集
暂无简介
同题散文经典:喝茶 茶事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不胜枚举。阅读经典散文,亲近母语的魅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题散文经典”丛书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重新分类,按照不同的主题编选成册,比如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醉、生、梦、死、衣、食、住、行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将不同名家创作的相同主题的经典散文编选成书,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既方便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本。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以以“茶”为主题的经典散文,有王蒙的《茶魂和茶韵》、杨绛的《喝茶》、贾平凹的《茶事》、陆文夫的《茶缘》、袁鹰的《佳茗似佳人》等,共收编散文30篇。
隐身衣
散文集,包括《茶性》、《人之初》、《隐身衣》、《少女的沉思》等80篇作品。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是台湾知名学者散文家柯裕棻主编,五十四位两岸名家共同执笔的《九歌一〇二年散文选》。选篇既收录两岸名家杨绛、毕飞宇等人的篇章,亦有中生代骆以军、陈雪、朱天文等人的作品,同时辑录新锐青年作家言叔夏、陈栢青、房慧真等人的创作。
阅读的礼物
《我们仨》杨绛关于家庭、人生和工作的书写震撼了无数人的内心,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万历十五年》勾连平淡的一年中发生的细枝末节的小事,写出明代的症结和中国历史的大脉络。《围城》一书了解现代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群像,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人·兽·鬼》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部短篇小说,语言浑然天成,幽默自然。《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舒昌善翻译,12篇历史特写,道出伟大的人物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人类历史的决策。《文心》以富有戏剧张力的故事给中学生讲读与写的问题,囊括“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陈望道序语)。
杨绛文集·文论戏剧卷
《杨绛文集(文论戏剧卷):文论、喜剧二种》收入文论十一篇,有《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和《堂吉诃德与《堂吉诃德)》等外国文学研究专论,也有《李渔论戏剧结构》和《艺术与克服困难——读 偶记》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论,其中后者得到了当时文艺理沦界一位老前辈的高度赞扬,并将该标题演化为“艺术就是克服困难嘛”用作自己一篇重要讲话的结尾;喜剧《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此两剧创作和上演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曾引起热烈反响,卷末所附“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是研究作者文学创作与实践活动的最完整最翔实的材料。
杨绛全集(1-9 套装共9册)
杨绛先生的作品行文舒缓,笔触空灵,语言流利,构思精巧。9卷本的《杨绛全集》中除了收入4万余字的《洗澡之后》,还收录了杨绛10年来新创作的多部散文、小说等作品。尤为重要的是,为保证《杨绛全集》的丰富性,出版方还找到了杨绛于四十年代创作的剧本《风絮》和翻译的理论专著《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两个孤本。新收录的几首怀念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诗歌更是感人至深。 《杨绛全集》分为9卷,第1卷为小说卷,收短篇小说7篇,长篇小说《洗澡》及中篇小说《洗澡之后》;第2至4卷为散文,收作者的《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以及记述“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历的文章多篇,并有更多怀人忆旧和回顾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篇章。第五卷为《戏剧·文论》,收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文论部分则有作者评《李渔论戏剧结构》《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也有作者对菲尔丁、奥斯丁等外国著名作家的评论。第六至九卷为译文卷,收作者译作《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斐多》等六部。 《杨绛全集》共九卷,一至五卷为创作卷,分为“小说卷”“散文卷”(三卷)和“戏剧·文论卷”, 六至九卷为翻译卷,收入《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以及《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卷末附有《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 卷一、本卷收短篇小说七篇,中长篇小说各一部。短篇小说均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读来轻松自然,幽默风趣。长篇小说《洗澡》,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所经历的一次思想改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世情的了然,又处处是令人拍案的讽喻,在知识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新时代的“儒林外史”。中篇小说《洗澡之后》是作者九十八岁动笔的新作,人物依旧,故事情节却完全不同,小说中有着纯洁感情的主角得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卷二、本卷收散文《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将饮茶》和《杂论与序文》四辑。前两辑记述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亲历亲见,以及她在那场运动中充当“陪斗者”的种种感受。《将饮茶》包含了作者《回忆我的父亲》和《记钱锺书与﹤围城﹥》等重要作品;《杂论与序文》收入作者的讲演、发言和有感而发的小品文,以及为自己和他人作品所写的序和前言等。 卷三、本卷为“杂写与杂忆”,收入作者怀人忆旧作品三十余篇。其中如《林奶奶》和《顺姐的“自由恋爱”》等,既是散文,读来又如小说一般引人入胜;《怀念陈衡哲》和《我在启明上小学》是两篇重要的忆往文章;《锺书习字》和《忆孩时》,则为二〇一三年全新写作和发表的。 卷四、本卷收《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两个单行本。前者以细腻的笔触记述了作者一家三口数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后来的“失散”,抒发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哀痛;后者则是一个耄耋老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寻,探讨了“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让人从中深得感悟和启发。而发表于二〇一一年的《坐在人生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几可视为《走到人生边上》的姊妹篇。 卷五、本卷分戏剧与文论两部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上演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曾引起热烈反响;剧本《风絮》创作于一九四五年,讲的是一个有志青年带着叛逆的富家小姐妻子到农村去发展教育,惨遭失败的故事。该剧本为六十余年之后的首次重印。文论有《李渔论戏剧结构》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论,也有《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等外国文学研究专论。 卷六、《堂吉诃德》(上)描写一个穷乡绅因读骑士小说入迷,便扮作骑士出门游历冒险, 幻想建立丰功伟绩的故事。由于他头脑中充满奇思异想,竟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城堡,把羊群当敌人,一味乱砍乱杀,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归。 卷七、《堂吉诃德》(下)讲述堂吉诃德伤愈后的又一次出游。他的邻居参孙随后也扮作骑 士出门游历,设法找到他并将他打败押送回家。堂吉诃德回到家便病倒在床,临终时幻想消失,明白自己并不是什么游侠骑士,只不过是善人吉哈达而已。 卷八、《吉尔·布拉斯》以西班牙历史为背景,描写一个城市青年一生的冒险经历。其实,作品所反映的正是当时法国社会现实。小说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对世态人情刻画入木三分,着力塑造了吉尔·布拉斯这样一个跌不倒、打不垮的人物形象。(本卷收《吉尔·布拉斯》一至八卷) 卷九、本卷收《吉尔·布拉斯》九至十二卷及《小癞子》、《斐多》和《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后者为一部英国文学评论家的专著,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散文创作状况,报告战期出版的重要著作并详加评述。中译本出版于一九四八年,现为首次重印。卷末所附“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记述的日期直至全书发稿之际,是研究作者文学创作与实践活动的翔实完整的资料,也是弥足珍贵的史料。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
《一本书和一个世界》集中展现了文学翻译家结合自己翻译的一本外国文学名著,谈翻译过程中的感悟、出版过程中的坎坷,或再版后的补正以及独到见解。读者能够在翻译家睿智和深刻的思想背后,看到翻译家语言文字转换的才能和卓越的风格。虽然不同时期人们对文学名著有不同的阐释,但是任何时候读者都能在文学名著中感受到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在他们的笔下,每一本的诞生都令人亲近。
喜剧二种
暂无简介
简阅读·回忆藏在家乡的味道里
《回忆藏在家乡的味道里》精选16位大家的经典散文,向读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从容愉快的人生态度。这些名家执笔记录对故乡和往事的追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他们善于发现生活的爱与美,也给读者带来轻松豁达的处世态度,愿读者在读完一篇篇精美的小文后,得到温情的抚慰,继续在生活中坚定理想的信念。 短短几篇小文,寥寥数行文字,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读书体验,读书,本该就是这个样子。 用更少的时间读更经典的文字,用更少的时间读更优美的文字,用更少的时间过更从容的生活。
人生边上:钱锺书、杨绛档案
本书由香港《明报月刊》授权,集辑了《明报月刊》自创刊以来50年之所有与钱锺书、杨绛有关的文集、文本、印象、掌故等,上部取名为“文化昆仑——钱锺书”,约13万字,绝大部分内容从未发表见刊,只曾载于香港《明报月刊》某段时期。六万字分为七部分,分别为:1.印象 2.掌故 3.文化与访谈 4.小说选读 5.追念 6.评述 7.附录,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是近50年来尘封档案,隐约可见钱锺书的铮铮傲骨,文人中的真骨血。正所谓“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下部取名为“随遇而作——杨绛传”,约12万字,内容也是前所未见的居多。但与上部“钱锺书”相比,下部更偏重于情感经历。其中《充盈亲情和忧伤的“我们仨”》娓娓道出了杨绛与钱锺书六十多年间的生命痕迹和对爱女成长小事的深情记述,《“经受折磨,就叫锻炼”——怀念杨绛先生》则写出了杨绛常以温柔敦厚的态度,坚持刚正不阿的原则的人生信条。 读罢让人不禁掩卷长叹:不愧是大师,不愧是大先生,绝世才华绝世姿,一生身世一篇诗,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杨荫杭集·全2册
杨荫杭,字补塘。早年留学日本,受到孙中山、黄兴等人的革命影响,成立励志会从事反清活动并创办《译书汇编》月刊。 辛亥后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司法筹备处处长,后任京师高等检察长等职。在任期间秉公执法,后因许世英事件愤而离职,担任《申报》撰稿。其文出入古今,旁征博引,针砭时弊,文笔隽永,既是精彩文章,又是珍贵史料。其中对于民国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司法等多有涉及,着重政坛风云与军阀混战,特别是关于安福系盛衰、直奉交战、南军北伐等重要事件,为民国史研究特别是北洋时期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杨荫杭先生是民国时期司法界的楷模,其著述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政治、法律乃至社会文化生活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其单篇文章曾经杨绛先生整理为《老圃遗文辑》,于1993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已将近20年,该书已不易搜求。今拟再版该书,作为“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之一种,以满足学界需求,同时可借此机会对初版订其错讹、补其未备,以期为读者提供一部更为准确、完备的杨氏文集。
一代人的心事:名家文集(套装共9册)
做一个简单的人,活出生命的本真,把一颗心放在最温暖的地方。热爱生命,回归到真实的自我。数十位知名作家联袂巨献。本套装包括:《一代人的心事》、《活出生命的本真》、《成长是痛,也是幸福》、《桃花难画:张爱玲档案》、《台湾与我这些年:陈映真档案》、《自由与包容:西南联大人和事》、《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周作人译文精选集》、《惶惑的人,寻路的文:周作人杂文精选集》、《花前月下,青丝白发:周作人散文精选集》。
从丙午到流亡
楊絳作品不多,但從容沖淡、含蓄雋永的風格貫穿始終,學者的幽默、修養和風骨更是躍然紙上。 本書分三部分:(丙午丁未年記紀事)、(幹校六記)和(從“摻沙子”到“流亡”),所記的都是“文革”期間,她和錢鍾書二人所經歷的人和事。其中(從“摻沙子”到“流亡”)是對「錢鍾書打林非、楊降咬肖鳳」這件文壇公案作了完整的記?,讓讀者自行斷案。
杨绛作品精选
《杨绛作品精选:散文》(2)我们不必说《我们仨》的文学价值,也不必说这是名人写就,我们就用普通人的心态去阅读《我们仨》中的普通人,又该是怎样的震撼?他们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却又那么清纯脱俗,杨绛先生能为买到300 斤煤面掺土后打出500斤煤饼而高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这种生活离我们又是多么相近?钱锺书作为大学者,在与爱女的嬉戏中,像个顽童躲在书桌和钢琴之间发出“我不在这里!”的此地无银的喊声,还有比这父女俩亲情更浓厚的吗?钱锺书能在小小的女儿睡着时在她的脸上画胡子肚子上画鬼脸,从而可见父女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前我们只知道学者作家他们很理性的学习写作著述立说以及在某个领域的巨大贡献,却很少了解像钱锺书杨绛这样的大学者大作家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家庭生活,读了《我们仨》,使我们不但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生活,而且他们患难与共同心协力的精神感召力是那样巨大,他们之间既是亲人又是朋友,这种亲情、爱情、友情的张扬,使他们怎一个“情”字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