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
林白(1958年-),广西北流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当代作家。 她被认为是“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万物花开》等,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中国女性文学奖创作奖。
北去来辞
10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8%
小说围绕知识分子海红展开,她出生于特殊年代,有着缺乏关爱且不安定的童年和解压后亢奋的青春,因此她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而与现实强烈对峙。热爱诗歌,向往浪漫的爱情,她焦躁、挣扎、不甘,寻求突围又无力改变。她从婚姻中出走,心理上又离不开日渐衰朽的丈夫。时代大潮滚滚而来,海红的生活摇摇欲坠。与之相对照的则是生机勃勃的民间世界,以保姆银禾和她的女儿雨喜为代表,她们用自己的逻辑理解世界,精神旺健有力,生活丰富多彩。重游乡土使海红聆听到了大地蓬勃的声音,她将继续构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寻找如何在这个世界中安放自己。
一个人的战争
9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3%
林白长篇成名作《一个人的战争》具有相当的自传色彩,始自五六岁初识自己的身体欲望,一路描写她的少年学习经历,初燃的创作野心,流浪四方的奇遇,一再挫折的恋爱,被迫堕胎的悲伤等情节。小说中不时加入第三人称叙述,讲述多米的遭遇,多米和“我”互为分身,几次地出走,总是不愿安固于狭小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小说结束时多米三十岁,“十九岁时因为剽窃,三十岁时因为嫁人,曾两次遭到社会的拒绝”,她辗转由家乡来到北京,像重新复活过来。至于之后生活如何,作者没有继续写完,但是三十年的生命经验里,在粗粝的生活面前一直保持着本能的细腻敏锐,虽然这带给她痛苦,可是也令她更加完整。
妇女闲聊录
4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1%
这是一部关注中国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生活的长篇力作。 全书以221个口述片断,讲述了中国农村妇女迷离隐秘的私人生活、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快乐悲伤的底层故事。通过小人物的回述和闲聊,把面对辽阔大地上的种种生命情状作为新的叙事伦理,从而使中国*为普通的乡村生活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写作姿态,使得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就引起广泛关注。这既是一部让文坛和学界感到新奇、震动的书,同时也是一部让人倍感亲切和感动的书。
北流
2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一首《植物志》,打通人与自然的阻隔,照出李跃豆记忆深处的世界。从此,她在二十一世纪的南粤地区穿梭,却又如遁形般游走于不同时代坐标中。移步换景下,她不断变化,亦不断生长。似已隐匿又在时间的流动中循环讲话的亲友,带出一个斗转星移的二十世纪下半叶。浮动的农场闪烁着独特光芒,嬗变的词语照耀着寻回的故土。当时空与变化中的面庞紧密相依,情感的源头与归处竟意外地合二为一。所有的信息汹涌而至,岁月的缺口成为包罗万象的南国之诗。
说吧,房间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3%
《说吧,房间》是一部描述当代职业女性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表现了社会转型期职业女性所承受的压力与隐痛、焦虑与呼喊。女记者多米被报社解聘后,离开北京去外地找工作,与女友南红住在一起。南红不停地向多米叙说她闯荡深圳的曲折经历,而多米则在倾听中不断地回忆自己支离破碎的生活、事业。多米在深圳找工作未果,又重返京城。整部小说从极其精细的身体感受的叙述出发,直达当代女性心灵深处。
回廊之椅
4人今日阅读
《回廊之椅(精)/百年中篇典藏》用迷宫式结构和唯美的语言,书写一个古老宅园中的故事。小说对历史的过程叙述具有颠覆性。
万物花开
男孩大头脑子里长了五颗瘤子,这让他看待周围一切事物的角度,都与其他人不同。在他口中,自己曾被当成女孩小梅,是备受全村男孩注意的对象。奶奶认为大头活不了多久,让他随便去玩,大头也在全村开始了游历。在他眼中,他的亲人和邻居们,都以反常的方式热情又激烈地活着。同时,被医生认为只能活一年的他,却居然越活越久,而那个名叫小梅的女孩,其实早已死去……
名家之间: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图文结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了,尽管如此,《名家之间》依然称得上与众不同,值得一看。这首先在于它所选取的“对话”的视角,使得文与图真正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丛书中的每一本都有200幅左右的画作,这几乎可以说已经非常全面地收入了画家们多年来包括旧作新作在内的所有作品。而作家们所选的则都是最能体现自己风格与精神追求的作品,有些是成名作,有些是新作品,有些是公认的代表作,有些则是作者本人最偏爱的作品。在这样的对比下,文学与绘画在书中的力度是完全均衡的,每一个都是主角,没有谁要去将就谁,谁该去配合谁。它们各自尽情地舒展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将最完整和最美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名家名作·小说家的散文:第一辑(套装全10册)(精装)
“小说家的散文”*一辑,包括:铁凝著《我画苹果树》、何士光著《雨霖霖》、阎连科著《高寿的乡村》、周大新著《看遍人生风景》、刘庆邦著《大姐的婚事》、鲁敏著《我以虚妄为业》、史铁生著《在家者说》、林白著《枕黄记》、乔叶著《走神》、徐则臣著《别用假嗓子说话》。共10册。
子弹穿过苹果
本书收录了作者1990年到1994年发表的二十六篇小说中的十二篇,它们是:回廊之椅;瓶中之水;飘散;长久以来记忆中的一个人;晚安,舅舅;亚热带公园;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往事隐现;随风闪烁;玫瑰过道;安魂沙街;子弹穿过苹果。
过程/小说家的诗
诗集以时间为顺序编排,根据写作地点划分为四辑,分别是第一辑北京(2014—2016),第二辑武汉(2004—2014),第三辑北京(1993—2003),第四辑南宁(1983—1987),共收入60余首诗歌。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诗意,充分反映出作者的敏感、善思。其中《过程/小说家的诗》等作品脍炙人口,影响广泛。
日午
本书是中国小说50强(1978年——2000年)系列中的《日午》分册。书中收录了小说家林白所著的短篇数十部。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精彩,文笔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性,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独具风格的创作手法。书前还附有作者小传。 本书所收作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及可读性,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对作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瓶中之水
在我眼中,中篇小说是一种十分模糊的文体,没有人告诉过我,中篇小说到底是怎样的。它应该在胸前戴上一朵大红花吗,还是不戴?它应该是长发,还是短发?它应该穿运动衫或是中式旗袍?如果它得了小儿麻痹症,那又该如何是好,万一它长了六根手指头呢?这麻烦就大了。 它暖昧,面止不清。从来就有短篇和长篇,中篇却是从地里冒出来的,时间不长,身上的泥还没有抖干净。 相比短篇,我更喜欢中篇。 短篇小说据说特别讲究技巧,而我对技巧有多不适,我宁可喜欢这种面目不清的东西。唯其面目不清,我才方便浑人措鱼。有泥土多好啊,有地气。听说外国是没有中篇小说的,中篇是我国的特色,这就让我更高兴了。
致一九七五
《致一九七五》有关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和一个人的内心狂想。分为上部《时光》和下部《在六感那边》。 上部《时光》是叙述者李飘扬对往昔光阳的追忆与重构,如同屏风或流水,是众多人和事在时间中漂浮的身影,细密真切同时缓慢地流动,是由情绪和细节带动的散文化叙述,情感饱满真挚。下部《在六感那边》则是知青生活的个人化叙述,是一个人的内心狂想与日常生活互相渗透,懵懂、天真、荒唐,有一种年少无知的生机勃勃的力量。上下卷之间插有“别章:农事与时事”,与正文形成反差与对比。 《致一九七五》的写作时间跨度为十年,是林白继《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和《万物花开》之后的重要作品,同时也是当代华语文学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
我愿意这样生活
本书跟踪的就是这一特殊的女作家群,通过她们的这些带有感情倾诉色彩的亲历性文字,你将会感受到她们在创作和生活中的别样风采。
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典藏:年轻的骨头(精装版)
林白是当代中国女性经验最重要的书写者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诗歌创作步入文坛。在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之路上,林白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由最初对女性自我生命的审视,进而转向对万物生命力的体察。她的小说独异而热情,她的语言自由而妖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她以丰富的作品数量和很高的作品质量,在中国文坛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 《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典藏:年轻的骨头(精装版)》为林白的最新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收录了她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包括《年轻的骨头》《长江为何如此远》《北流往事》《回廊之椅》《红艳见闻录》《豆瓣,你好》《某年的枪声》等14篇。
长江为何如此远
“长江”对于林白来说,意味深长。 《长江为何如此远》是女性主义作家林白的中篇新作!小说《长江为何如此远》表达了一种个人意识结构的转折。这部小说不只是在岁月回望时表达了“如此远”的感喟,更是抚今追昔时表达了“为什么”的自我究诘。这样的自问,发生在今红大学毕业三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发生在聚会时得到林南去世消息的刹那间。林南,比今红年长十岁的大学同班同学,曾经的上海知青,上大学时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有着比今红更为丰富的生活阅历,同时也有着比今红更多的磨难与创伤。 但她乐观,热情,博爱,勤奋,胸怀宽广,大学毕业后坚持给今红写信、寄物,并在人到中年后远渡重洋试图积极开辟新的人生疆域。但今红却在个人并不起眼的生活挫伤中远离了人群,向世界彻底关上了心扉,以至于林南去世的消息她也是在最后的时间里知道。刹那间的顿悟与忏悔,让今红心灵的厚茧被瞬时软化,她狭隘的“个人记忆”也瞬时露出了自私、冷漠和无情的底色。她在自责中不禁要问:为什么,长江(世界)会变得如此远?
母熊
《母熊》是作家林白的新诗集,收录其2018年以来创作的诗歌约120首。部分诗歌已在《作家》《花城》等国内著名刊物发表。诗集中随处可见作者的哲思与探寻,不论是由日常事物引发的思考,还是对其他作家的致敬,一种洋溢着的激情从始至终,保留了诗歌令人心潮澎湃的节奏与韵律,也保留了诗人的诗心。诗歌情感或激越、或温暖、或平静、或深湛、或清澈,慢慢都落实于笔下,成为与作者此前小说写作非常不同的诗歌文本。
实用EDA技术与VHDL教程
《实用EDA技术与VHDL教程》系统地介绍EDA应用技术。全书共6章,第1章介绍了EDA技术及CPLD/FPGA器件原理、结构和特点;第2章介绍了EDA常用设计软件的设计开发流程;第3章和第4章对VHDL设计FPGA功能模块进行了讲解;第5章系统地讲解了VHDL规范化方法以及常见的编程的Warning分析,有效地提高了EDA技术设计水平;第6章为教学实验指导,并使读者对一种开源的SOPC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进一步深入学习EDA技术构筑良好基础。《实用EDA技术与VHDL教程》取材广泛、全面系统、内容新颖,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为主线,重视普及与提高,实用性强,可供高等院校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等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EDA设计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青苔
写作是一种飞翔,做梦是一种飞翔,看电影(或戏剧)是一种飞翔,吸大麻是一种飞翔,做爱是一种飞翔,不守纪律是一种飞翔,超越道德是一种飞翔,死亡是一种飞翔。它们全都是一些黑暗的通道,黑而幽深,我们侧身进入其中,把世界留在另一边。
葡萄成熟的时候
暂无简介
大声哭泣
大声哭泣-目录 1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2 大声哭泣 3 随风闪烁 4 安魂沙街 5 回廊之椅 6 瓶中之水 7 飘散 8 飞翔与下坠 9 致命的飞翔 10 房间(片断) 11 林蛛蛛与程 N_12 二皮杀猪 13 春天,妖精林白论 陈思和作者主要著作目录
中国科举史话
遥远的科举,古老的中国考试制度,它的兴衰举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变迁的缩影,因此,这部中国科举史话足以让我们透过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加之,《中国科举史话》精彩的文字,丰富的史料和作者扎实的学问基础,无愧为一部佳作,不容错过。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文化有其独具特色的传承和演进方式,科举制度是这一历史长河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文化制度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以及清末被废的过程均对中国历史乃至今天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科举史话》以十章内容,对这一制度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书中依次介绍了隋朝的科举制度的兴起,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两宋科举制度的完善,辽金元科举跌入低谷,明清科举进入鼎盛时期,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等科举制度的兴衰历史,以及历代武举,科举万花筒,科举明星状元郎,对科举制度的历史认识等等一系列内容。全书结构完整,考据翔实,是一部经典与创新之作,值得历史专业的学生及研究者,以及其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收藏。
致命的飞翔
跨世纪文丛》缘起 总序:跨世纪的机缘 墙上的眼睛 随风闪烁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日午 致命的飞翔 晚安,舅舅 假曾相识的爱情 安魂沙街 回廊之椅 瓶中之水 飘散 大声哭泣 子弹穿过苹果 猫的激情时代 青苔与火车的叙事 代跋:选择的过程与追忆 跋:记忆与幻想的极限
德尔沃的月光
暂无简介
枕黄记
枕黄记,ISBN:9787500641513,作者:林白著
林白散文
本书为散文集,包括:时装一闪而过
猫的激情时代
暂无简介
守望空心岁月
红色的蛙类消失在我对子速的观望中,红色的蛙类总像一种恒定不变的背景或空间笼罩着他,它们有时像岩画中的红色蛙形,凝固不动,线条稚拙、简单,身穿红色T恤肤色黧黑的子速在它们中间目光忧郁,神情严肃。而在另一些时候,这种奇怪的蛙类开始在他的身后飞来飞去,直到布满了我头顶的天空,它们像一些红色的乌鸦那样发出“哇哇”的叫声,它们的无翅飞翔使天空变得陌生。
短篇经典文库:林白六短篇
《林白六短篇》是当代著名小说家林白的短篇小说集。本书精选林白的六篇短篇小说,包括《二皮杀猪》、《狐狸十三段》、《去往银角》、《红艳见闻录》、《豆瓣,你好》和《大声哭泣》。林白的作品常用"回忆"的方式叙述,女性意识强烈,对女性个人体验进行极端化的描述,讲述绝对自我的故事,善于捕捉女性内心的复杂微妙的涌动。
我的人生笔记:前世的黄金
它已经看见了你,它的光芒已变得锐利,它的速度正在加快,快得就像子弹一样。 前世的黄金即将降临,它的光芒隐隐约约,已在空气中发出亲切的鸣叫。 心如死灰的人已经复活,自暴自弃的人已振作精神,整装待发。
秘密之花
诗化的语言,女性纤美的感知,现代的意识,构成当代著称女作家林白的散文世界,不论是展示当代人都市人的情怀,还是回望童年与少女时代,林白的散文有从人生的黑色感受与少女时代,花审美转化,有对生命的深刻体验,进而与当今世界的文化命题相沟通。 作家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白是中国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化写作的第一人,是真正走出国门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极具个人风格,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她的位置。
在幻想中爆破
林白和她的《在幻想中爆破》 林白就是这样饱受生活的磨练,不仅如此,她的家庭对于她也是有着刻骨的记忆:幼小被送到乡下,有失学的铭心,对父亲只有极其模糊的印象,对于母亲似乎很艰涩,我没有找到更多的文字记述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是一个医生,仅此而已。正是这些苦难的生活磨练了她作家的品质,造就了今天文坛上比较著名的女作家。 林白这么坚强,难道就没有一点悲伤吗?她只是把悲伤给压抑了,不想告诉别人而已。我很艰难的找到了一行文字,“这本书有效的改变了我的心情。”(女作家麦珂尔的《漂泊手记》,描述二战带给犹太人的灾难,同时小说也充满对爱和生活的探索,这是一部遍布光和温度的书。)林白作为一个人尤其作为一个女人她是有痛苦和悲伤的。她是在书中找到了坚强的力量。 读她的作品,越来越觉得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棱角分明的作家,感动着我。 《 在幻想中爆破》,这是这本散文随笔集子的标题,看这题目觉得怪怪的。原以为是一篇心路历程的文章,读后才发现自己理解错误。 这篇文章是林白看法国电影“罗丹的情人”后的幻想。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他的“思想者”影响了多少代画家不得而知。他的情人“卡米尔.克洛岱尔”是一位天才雕塑家,“她常常在夜晚出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揪心的疼痛。”貌美的卡米尔在年青时是罗丹的学生、情妇和灵感的启示者,中年后的她穿着粗布衣裳手握石头向家庭幸福的窗口砸去,她被官方人士认为是疯子而被关在精神病院里,最后惨死,她什么都没有留下。就是这个卡米尔,作者幻想自己化着妆,用现代高科技炸药去炸掉中国美术馆里的罗丹的展品,并炸得“稀巴烂”。她甚至幻想,如果罗丹还在世的话,她要学那名印度女人去刺杀印度总理拉.甘地一样,和罗丹同归于尽。她就是这样义愤填膺,充满者侠者的豪气。林白在文章中幻想道“整整半个世纪后,一个中国的女子捍卫了她的尊严,报了深仇大恨,这几乎成为该年度最轰动的新闻之一。” 这就是林白,善良的林白,勇敢的林白,充满侠气的林白,更是一位多才多艺自由坚强而细致的林白。 纵观林白的《在幻想中爆破》》一书,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探索,对创作的理解,对亲情的歌颂,对老师的感恩,对音乐美术的欣赏等,不一而足。作者信手拈来,不刻意引经据典,结构和语言收放自如,有长洋洋洒洒的长篇,也有寥寥数语的袖珍文字。读她的作品引人深思,令人向上。 唯有一点遗憾,我没有读到中国文学对她的影响,难道祖国文化是如此不值得一提吗?
枪,或以梦为马
暂无简介
大国盾牌――与2049年的中国对话
暂无简介
林白作品精选
对于批评界把我归入女性主义文学,我非但不介意,反倒窃喜。归入什么主义我或者都会窃喜的吧。学术界会有自己的道理的,如果我的作品通过各种主义得以传播,我觉得是好的。 女性文学是有的。女性对世界的把握跟男性有所不同,女性的优秀跟男性的优秀也不太一样,女性的美跟男性的美更有本质的区别。当然这种种不同有可能都是男权文化给我们每个人的暗示。而个体差异比性别差异更大,更值得变成文学。 对我而言,生命热情是一种无尽的渴望,它潜伏在黑暗中。很多时候,我写作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文学。写作给我内心带来光明,也带来食品、书籍、衣服和朋友。我还希望,通过写作,我能找到我前世的朋友和爱人,那些当我还是一棵草的时候,给我浇过水的人。我的作品将散发出特有的气息,前世的爱人会认出我,悲喜交加。这是可能的,我相信。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白的作品精选,全书分小说和散文两部分。收录的小说包括《同心爱者不能分手》、《狐狸十三段》、《红艳见闻录》、《成为鼠类》等17篇精选作品;散文有《生命热情何在》、《与精致艺术相去甚远》、《记忆与个人化写作》、《在黑暗中走进戏剧》等16篇作品。
象鬼一样迷人
心箭丛书-女作家私语七人
谁与争锋.中篇卷
《世纪之交的经典读本:谁与争锋(中篇卷)》并非一部全面衡量当代小说价值的选本。但从某种“标准”而言,我认为它们是有价值的。凡入选的作品,时间范围大致在近十年间,(1994、1995年迄今),文体则属中篇小说。我看重这些作品的基本理由是:一、它们都具备高度成熟的语言品质。我始终认为,小说的低要求和高境界,都应当首先体现为它的语言品质。小说的基础在叙事。二,它们都具备突出的个体经验性和想像性。这里的经验和想象,超过了作家个体的实际亲历范畴;或者说,“个体”并不局限于作家个人的范畴,文学意义上的个体,强调的是“惟一”所包含的丰富性。对个体性的强调,旨在反拨文学评价中的抽象性和普遍性。三、它们都具备某种角度看来的尖锐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以具体的方式而深抵人性的隐幽之处的。深刻既由我们的震憾之感,也由我们的刺痛之感。它们不是对我们的温情抚摸,而是“撕裂”,但你看见的并不一定全都是毫无遮蔽的鲜血。对人性无限完美的企求和人性表达的尖锐与深刻,其间并不应该有必然的矛盾,但确定存在着极度的困难,我们已经太习惯于从“反面”见出人性的深刻了。四,它们都具备现实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关怀。
纸上的蚂蚁(上、下)
一本秘密流传在同学间的“蚂蚁日记”将小学生精灵般的成长世界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日记里真诚的语言,善意的玩笑,青春的热情,少年的幻想,将我们带入了少年的成长世界。我们从这本日记簿里学会了宽容、理解和爱。
从北京到东营-中国作家档案书系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手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和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