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
温铁军(1951年5月-),祖籍河北昌黎,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 他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曾获得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和谐中国年度人物奖”等。
告别百年激进
5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1%
所谓成功的先发国家或地区,只不过是在占有现代化收益的同时把他们的成本转嫁到了后发国家或地区;所谓失败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只不过是把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的时候,被动、甚至积极地承载了先发国家的巨大成本。通过对 “成本转嫁理论”的理解,就会对先发国家或地区为什么会成功,后发国家或地区为什么会失败有清晰地认识,就会明白如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解构现代化:温铁军演讲录
1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6%
温铁军认现代化困境的破解之道在于“去现代化”,关键的要求:一,在国际上“去依附”,主要是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去依附”,由此阻止住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现代化成本继续转嫁给中国,为此要慎重地对待全球化,保持独立自主,不能迷信全球化乃至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同时重视中国特色的问题与经验。二,在国内“去城市化”,要推进乡村建设,重视乡土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意义,不再迷信城市化与“唯城市化”,包括保护好小农经济,促进农民的组织化建设,保证乡村社会承受现代化危机的能力还还在,进而降低城市经济波动的代价或影响。三,在发展上要超越“工业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此也就降低了工业化中资本及其造成的危机所带来的“成本转嫁”。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
5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1%
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竞争的参与者不是个体,而是国家。不同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客观地分处三类地位,从而形成了“核心—半边缘—边缘”的依附结构,通过不平等交换和制度剥削,半边缘和边缘区域的利益不均等地向核心国家输送,这一过程中核心国家地位不断强化,边缘国家地位不断弱化 。 本书深入探讨了新兴七国的经验教训,将既往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归纳,表述为从核心向边缘的“双重成本转嫁”过程。最后作者提出,任何发展中国家要挣脱对核心国的依附性、走出被动接受成本转嫁的发展陷阱,都必须加强多边关系及区域合作的共生协调;与此同时,力争形成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构建权与维护自身利益的话语权,共同努力建设有利发展中国家的包容、平等、互利发展的国际制度。
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4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6%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温铁军教授团队最新力作,把“三农”问题纳入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大框架,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一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的通俗理论读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历史上来看,乡村是危机软着陆的基础,重视“三农”,振兴乡村,是中国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所在。 本书收录了温铁军在各地的各类演讲,并辅以各乡建团队组织的调研报告、撰写的文章和未发文稿,系统整理、汇编了温铁军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关于乡村振兴问题的重要思考。全书通过11个“思考”,把“三农”问题纳入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大框架,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乡村振兴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案例参考。是一部面向党政干部、高等院校师生、一般大众读者的具有创新性和权威性特点的通俗理论读物。
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
2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8%
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和农业困局,农业困境和人类文明的出路在哪里呢?答案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产业化农业向农业可持续回归。本书第一章以人类文明发展受气候变迁巨大影响之竺可桢假说为楔子,论述人类农业文明受地理气候自然等约束而具有先天的差异性及其演化,阐述了农业的本质以及农业与生态的密切关系。第二章论述主客二分是全球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归纳了有别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东方“天人合一”的农业可持续的理论资源。第三章论述了殖民地国家大农场农业的“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模式”,欧洲宗主国中小农场农业的“莱茵(Rhein)模式”,以及未被西方彻底殖民化的原住民农业的“东亚模式”的世界农业“三分天下”的格局。第四章梳理了中国延续千年的可持续农业,因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工业化以及全球化的制度性改造,以及生物化、化学化和机械化的技术性改造,面临危机;提出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回归。第五章归纳了浙江丽水、宁夏隆德、重庆城口以及贵州罗甸等地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第六章简介了农业可持续的国内外经验,通过国际比较视野研究,指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
信睿周报·第4辑(第19-24期)
本套装包含了第4辑(第19-24期)。
温铁军8册 八次危机 百年激进 去依附 乡建笔记 解构现代化 居危思危 我们的生态化
温铁军8册 八次危机 百年激进 去依附 乡建笔记 解构现代化 居危思危 我们的生态化
解构现代化+去依附+八次危机+百年激进+居危思危+新兴七国比较研究温铁军作品全9册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的主要观点是:“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危机,不仅是“金融化泡沫经济”所引起的,也是由“内含高成本上推”机制的西方现代政体在累积了大量的国家负债后产生的,因此中国人应引以为戒,加深对资本主义危机规律及其引发的内部乱像和外部地缘政治法西斯化倾向的认识。只有复兴生态文明,维持乡土社会内部化来应对外部性风险的综合性合作与自治,才是中国免于重蹈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的合理选择。
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温铁军2019年度力作)
本书为温铁军团队继《八次危机》后推出的Z新研究成果,详细记录了我国应对第1次通胀危机的真实经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既要应对民国延续下来的长期高通胀,又要处置经济发展所内生的新矛盾,正如作者所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中国共产党靠土改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靠增量农产品稳定供给压低城市物价,成功吸纳了过量增发的货币,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中国靠乡村土改缓解了通胀危机,而大多数没有开展土地革命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难以从“发展陷阱” 中自拔。这些国家虽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在经济上却又陷入了困境。对比中国经验,探寻如何应对此前半殖民地经济遗留下来的高通胀,归纳其经验和机制,对深化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甚至指导世界各国应对通胀危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书10册 八次危机 百年激进 去依附 乡建笔记 国富论 格局 图解经济学 哈佛经济课
中国经济书10册 八次危机 百年激进 去依附 乡建笔记 国富论 格局 图解经济学 哈佛经济课
我们到底要什么
尽管中国多次承诺要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直到进入21世纪,各地政府官员们认同的目标仍然是“世界工厂”,尤其是不计代价地跑步加入全球化以后,发展的思路更加集中在如何跨越式高增长和创造GDP高速度上;这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将继续着殃及子孙的“饮鸩止渴”,当然 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更大程度的被国际金融资本剥夺。 也许,这一切都只是迫不得已,难道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当大多数人热衷按照西方勾勒的现代化模式亦步亦趋的时候,作者却在扪心自问:作为跨世纪的中国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到底要什么……
变量4:大国的腾挪+八次危机+置身事内
【共三册】变量 八次危机 置身事内
全球化与软实力竞争
21世纪以来,美国在金融资本的裹挟下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导致美国出现实体产业外流、失业率高企的结构性经济问题,美国也因此陷入了贫富两极分化和债务危机社会化的困境当中。与此同时,由于坚持自主发展,经济得以稳定增长的中国成为美国金融资本新的“猎物”,在收割不成之后,美国的金融资本开始推动经济、军事和外交领域全面遏制中国的战略。为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中国提出“练好内功,夯实基础”,确立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提出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的新思路。 在这样的经济变局之下,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政客试图通过以意识形态为主的“软实力进攻”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面对他们的惯用伎俩——利用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和话语权优势,构建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正确,占据某些道德制高点,通过操控媒体,批评、挑唆、唱衰、抹黑甚至妖魔化与之竞争的国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
《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出第一版时,他刚因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与被农村基层的草根试验所证伪的那些主张不同的观点而遭到体制内“拆庙赶和尚”的尴尬境遇于是他说:写此书乃“立此存照”,读此书需“细看注脚”。《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出第二版时,虽然他从本土实践中提出的“二农问题”已经被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发起并推动的当代“新乡村建设”也已经家喻户晓;但他却再次遭遇尴尬于是他说:改此书乃“以正视听”,读此书则“斑全豹”。
解读苏南
拨去流光溢彩的浮幻,苏南经验被我们“去意识形态化”地解读出的核心结论是:追求产业资本发展的地方政府内生性地发生公司化演变,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Local State Corporatism)”得以结合村社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问题的理性机制低成本地完成了地方工业化原始积累,并在随后顺势发生的适应产业资本结构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和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制度变迁……
乡村振兴十人谈: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解读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话题,邀请长期在第一线关注、研究、践行乡村建设的十位专家学者开讲乡村振兴战略十堂课。从全球危机到中国战略转型中的乡村建设,从乡村遇工业文明衰到逢生态文明兴,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到建设什么样的农村,从文化建设是重点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道,从双层经营+三位一体的体制框架到综合性农协的构建是重建乡村社会基础,等等观点进行了一次汇聚,为乡村振兴建设基层领导干部提供了启发和帮助。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第一部分 导论:“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 一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分析 二 农村制度变迁的外部制度环境问题 三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试验研究 第二部分 旧中国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问题 四 内生性的制度安排:“两田制”和“两权分离” 五 旧中国农业的商品化与相关制度问题 第三部分 从合作社、集体化到村社集体经济 六 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形成的原因 七 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 八 对农村集体化成败得失问题的研究 第四部分 “大包干”以来的制度创新 九 以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农村财产制度 十 农村基层经济主体及相关制度建设 十一 农村基层的税费分配制度
新农村建设实践展示
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反思(代序)、新农村建设试验点案例、大学生支农调研报告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展示》是《新农村建设研究书系》中的一册,主要从新农村建设试验点案例和大学生支农调研报告两个部分来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展示。
解读珠三角
《解读珠三角:广东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主要内容简介:不论人们主观上如何评价中国变化中的意识形态,也不论客观上中国的制度供给者如何借鉴了互相对立的发达国家的体制,历史进程展示给人们的只不过是:中国政府在完成了内向型的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之后,符合产业资本扩张规律地推行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后任政府继承的仍然是直接获取农村剩余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就必然在20世纪90年代推进的激进改革之中遵循内涵于1950~1970年的工业化原始积累形成产业资本的制度之中隐含的“路径依赖”约束,于是派生出以政府公司化为本质的政府直接扮演双重角色的中国特色的政府市场经济。
我们的生态化:二十年转型辑录
本书收录的这些案例,主要由作者带领的乡建团队和科研团队,在亲自参与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建设实践和调研中整理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中国朝向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转型就体现在基层农村的干部群众和下乡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之中,与之有关的宏观政策演变前后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从1999年中国主要决策者提出以人为本,到2005年新农村建设,2007年提出生态文明,再到2013年确立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强调乡村振兴,都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传承复兴的整体努力。
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
《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内容简介:中国当代领导人在提出新农村建设为国战略的同时,明确作出“两个阶段和两个反哺”的论断。所谓“三农”问题,主要是国家工业化必需的资本原始积累进程中从农业提取剩余和向农村转嫁危机,并“锁定”为国内基本经济制度变迁路径所导致的一系列结果。
温铁军作品9册 八次危机 去依附 解构现代化 告别百年激进 我们的生态化 居危思危 乡建笔记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的主要观点是:“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危机,不仅是“金融化泡沫经济”所引起的,也是由“内含高成本上推”机制的西方现代政体在累积了大量的国家负债后产生的,因此中国人应引以为戒,加深对资本主义危机规律及其引发的内部乱像和外部地缘政治法西斯化倾向的认识。只有复兴生态文明,维持乡土社会内部化来应对外部性风险的综合性合作与自治,才是中国免于重蹈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的合理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每一个国家都是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强者恒强,而欠发达国家却往往多灾多难?世界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是依据什么样的逻辑在运转着? 经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即新兴七国)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温铁军团队再次执笔,将这些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七个国家包括:越发走向金融全球化的中国和土耳其;农村分布广泛,组织化程度低,产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竞争力的印度及印度尼西亚;以及始终受制于“单一化”经济,未能完成工业化,并过分依赖原材料输出而遭受国际经济下行周期严重冲击的巴西、委内瑞拉和南非。 七个国家七个故事,虽然他们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及当前的处境各不相同,但将他们放在一起观察,却还原了世界格局的本来面目,对于理解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以及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都具有深刻的参考意义。 本书为温铁军团队继《八次危机》后推出的Z新研究成果,详细记录了我国应对第1次通胀危机的真实经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既要应对民国延续下来的长期高通胀,又要处置经济发展所内生的新矛盾,正如作者所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中国共产党靠土改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靠增量农产品稳定供给压低城市物价,成功吸纳了过量增发的货币,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中国靠乡村土改缓解了通胀危机,而大多数没有开展土地革命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难以从“发展陷阱” 中自拔。这些国家虽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在经济上却又陷入了困境。对比中国经验,探寻如何应对此前半殖民地经济遗留下来的高通胀,归纳其经验和机制,对深化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甚至指导世界各国应对通胀危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告别百年激进》的姊妹篇,温铁军向我们剖析了“现代化”的问题乃至造成的现实危害,将国内外的很多问题,比如国际上的南北差距、国内的城乡差距、贫困问题等都“归结”为是“成本转嫁”导致的。总之,“成本转嫁”在国内外是普遍广泛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作者认为:是“现代化”造成了“成本转嫁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要在推进现代化,“成本转嫁”就是客观普遍存在着的,跟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乃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差异没有关系。 温铁军认现代化困境的破解之道在于“去现代化”,关键的要求在于:一,在国际上“去依附”,主要是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去依附”,由此阻止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现代化成本继续转嫁给中国,为此要慎重地对待全球化,保持独立自主,不能迷信全球化乃至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同时重视中国特色的问题与经验;二,在国内“去城市化”,要推进乡村建设,重视乡土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意义,不再迷信城市化与“唯城市化”,包括保护好小农经济,促进农民的组织化建设,保证乡村社会承受现代化危机的能力还还在,进而降低城市经济波动的代价或影响;三,在发展上要超越“工业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此也就降低了工业化中资本及其造成的危机所带来的“成本转嫁”。 所谓成功的先发国家或地区,只不过是在占有现代化收益的同时把他们的成本转嫁到了后发国家或地区;所谓失败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只不过是把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的时候,被动、甚至积极地承载了先发国家的巨大成本。 通过对 “成本转嫁理论”的理解,就会对先发国家或地区为什么会成功,后发国家或地区为什么会失败有清晰地认识,就会明白如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尝试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国家总体安全与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服务于国家总体安全的乡村治理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内容涉及:国内外宏观形势分析、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的历史比较、乡村文明复兴与乡村治理模式探讨、社会化农业、粮食金融化与粮食安全、中国百年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当前农业农村政策、农民合作组织、东亚小农结构、农民工等。 当返乡已成为知识分子春节期间书写或臆想的题材时, 当农村已被网络新世代用“风口”和“互联网+”包装起来后, 当北上广已被都市白领们纠结于逃离还是回归的选择时……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从十二年前,就开始选择回到乡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坚持至今,甚至将此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在这不算太短的十二年中,又是怎样的情怀激荡,让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在资本与发展的洪流中,逆流而上,回到那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之中。本书选择了2005-2015十年间,在温铁军领导下,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人才计划”学员从事乡村建设的故事,回顾个人在时代背景下、在乡土社会中,青年人的成长经历,并在与土地、与乡村、与农民的互动中,反思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甚至社会变迁的关系。 本书收录的这些案例,主要由作者带领的乡建团队和科研团队,在亲自参与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建设实践和调研中整理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中国朝向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转型就体现在基层农村的干部群众和下乡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之中,与之有关的宏观政策演变前后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从1999年中国主要决策者提出以人为本,到2005年新农村建设,2007年提出生态文明,再到2013年确立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强调乡村振兴,都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传承复兴的整体努力。 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和农业困局,农业困境和人类文明的出路在哪里呢?答案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产业化农业向农业可持续回归。本书第一章以人类文明发展受气候变迁巨大影响之竺可桢假说为楔子,论述人类农业文明受地理气候自然等约束而具有先天的差异性及其演化,阐述了农业的本质以及农业与生态的密切关系。第二章论述主客二分是全球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归纳了有别于“西方中心主义”的、东方“天人合一”的农业可持续的理论资源。第三章论述了殖民地国家大农场农业的“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模式”,欧洲宗主国中小农场农业的“莱茵(Rhein)模式”,以及未被西方彻底殖民化的原住民农业的“东亚模式”的世界农业“三分天下”的格局。第四章梳理了中国延续千年的可持续农业,因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工业化以及全球化的制度性改造,以及生物化、化学化和机械化的技术性改造,面临危机;提出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回归。第五章归纳了浙江丽水、宁夏隆德、重庆城口以及贵州罗甸等地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第六章简介了农业可持续的国内外经验,通过国际比较视野研究,指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
中国林权制度改革
《中国林权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从制度变迁视角出发,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政策演变;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回顾与评价,分析国有林区”三危”局面的演变过程,解析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宏观经济波动与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以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从林产品生产绩效和林地分配平等性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对平原林的发展及其负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实证分析林业经济发展路径及其制度变迁问题。
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
如果我们把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微观研究,置于国家制度变迁和资源环境制约的前提之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高度看中国的问题,就可以形成一个研究农村制度问题的前提性的假设:中国的问题是“一个资源禀赋较差的发展中的农民国家,通过内向型自我积累追求被西方主导的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在这个前提下讨论中国的“三农”问题,除了按照宪法原则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需要借鉴和扬弃的理论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三农”与“三治”/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本书通过对“中国经验”中被不断强调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的“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和已经足够严重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三治”(村治、乡治、县治)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区别于主流话语的、对发展理论有重构意义的挑战。 本书力图摆脱那种偏向于微观的学科化研究对学术思考的桎梏,主要表现为在借鉴主流理论时打破单一学科的羁绊,以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框架,以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的批判性解构为工具;注重把政府为应对周期性危机而推进的财税金融等核心制度变迁作为背景,认为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及随之而来的产业资本扩张是城乡二元体制矛盾的成因,也是“三农”和“三治”问题的本源。据此,在微观分析与个案研究中,本书化解了传统农业经经济领域的两大理论派别——“理性小农”和“生存小农”——对中国当代实践的解释困境,从而在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户理性”和“村社理性”发生作用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收录了相关调查案例和专题报告,包括国外的实地调查报告。希望这些鲜活的材料能够使有理论偏好的读者得到学科化研究之外的补益。
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
图册以“百年”为视野与分析单位,从纷繁多样的“乡建”历史中精选代表性珍贵图片近千张,配以专题论述及详细注释,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从清末张謇、定县翟城米氏父子,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定县实验、邹平实验、三峡乡村建设实验等,再到抗战大后方的乡村建设、延安的乡村建设,一直到新世纪的乡村建设实践情况,将清末、民国、新中国建立以来不同阶段的乡村建设实践与国家现代化、全球资本化等宏观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建立起内在的逻辑关系。图册通过连续历史的挖掘呈现,结合宏观、微观的百年历史及相关理论思考,呈现出中国百年乡村建设的全貌。
温铁军教授团队全新重磅作品:长读苏南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苏南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上演着“低成本”和“高速度”的神话
董筱丹,1978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区域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等。主要著作有《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再读苏南——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述要》《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暨南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民政部、国家林业草原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重庆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
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改革探索:大宁实践
大宁县位于临汾市西北部、黄河东岸,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02户9292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为限制开发的国家生态建设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山西省林业功能分区中属于晋西黄土高原防护经济林区,是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的关键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和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示范区.从区域发展规划上同时承担着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脱困、偏远地区乡村振兴与环境敏感区生态涵养保护三重使命。近年来,在山西省大宁县开展的各项“物归原主、还权于民”的改革举措,尝试就“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的系统开发与集体经济建设、普惠式发展等相结合,趟出了生态文明时代欠发达地区综合发展的新路,其中蕴含的实践智慧与深刻关怀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及政策参考意义。
进城务工百事通
《进城务工百事通》为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的引导性教材,共分“外出准备”、“城市生活”、“务工赚钱”、“个人修养”五个部分,采用问答形式详细说明了进城务工人员经常遇到的生活和维权问题,并在附录中提供了国家的相关政策摘要、职业病种类、我国主要城市的邮政编码和长途电话区号,以及部分求职、求助电话等,希望能帮助进城务工者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过好城市生活的每一天。
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指南
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指南,ISBN:9787535750037,作者:温铁军、周谊、卢祥之
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及时的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程才能保证沿着中央确立的正确方向不断取得进展,并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中不断丰富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增强我们领导和从事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全书力图汇集截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研究成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本书是《新农村建设研究书系》中的一册,主要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历史启示和国外借鉴五个部分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是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学部应急项目研究成果。主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主任基金应急项目是根据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及社会需求。从中选择重大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快速反应,进行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是在应急项目7位子课题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而成,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项目管理等多角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对如何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如农村/农民合作组织)来管理政府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如何通过政府资金有效地调动/引导社会资源(包括资金和非资金的形式)的投入、如何协调不同来源的资金以保证其使用效率和长效投资机制的形成、如何建立有效的项目选择决策机制、如何创造新的基础设施使用/维护/经营模式、如何评价基础设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实际作用等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在与实践界充分合作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重要问题给出了论证详实、科学合理、创新突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可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农业经济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农村基层干部科技知识读本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本套丛书通过提供大量真实、翔实,有数据、有说服力的案例,指导基层干部,强化科技意识,开阔视野,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和地方各自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基层干部丛书·农村基层干部科技知识读本》的编写以现代科技一般知识为主线,其内容基本涵盖了科技的各个方面,通过通俗易懂的诠释,旨在丰富基层干部的科技知识,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