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英
微信读书签约作者。女,水瓶座。年少时浪迹天涯,四十岁时辞去公职,隐入乡间。粗茶淡饭,迎来送往;鸿儒白丁,推杯换盏;筷箸头当做钢笔头,酸甜苦辣也罢,嬉笑怒骂也罢,搛来入碗,自娱亦娱人。
眼睛吃吃冰激凌
3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4%
从南买到北,全世界淘宝贝;从白吃到黑,全世界尝美味;从往事到萝卜,平凡生活最可贵。 她从南买到北,从贵阳到克罗地亚,逛遍全球,全世界淘宝贝。凝固了4000多万年前时光的琥珀原石,只需要2元。从贵州乡村偶然路过的板车上买到的树雕,让女儿骄傲了一整天。在瑞典的慈善商店里买下一对古朴厚重的红釉水杯中的一只,期待着与另外一只杯子不期而遇。 她从白吃到黑,从苏州的阳春面到那不勒斯的玛格丽特披萨,全世界吃美味。虽然英文不灵光,她毫不在意,她带着厨具,开着车满世界溜达,张北草原吃过最新鲜的全羊,也逛欧洲的菜场,精心规划一切,也随遇而安。 历尽千帆,见过最美的风景,品过最美的食物,她最终发现,平凡也是美好的答案。盐罐子、酱菜、老裁缝、改棉被、种菜、拜菩萨、咸肉和杨花萝卜,在柴米油盐中,在琐碎往事中,也有着无穷的情致和韵味。
太阳岛上借间屋(微信读书出品)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1%
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当拥挤、麻木、疲惫成为城市生活的群体面貌,好好生活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城市幻想”,让我们和逃离城市、乡居八年的琉璃,一起走进“苏州桃花源”太阳岛的一年四季。住在钢铁森林围绕的一方净土中,她与万物生灵共享自然,种菜、植树、养花、做美食、跑步、遛狗、读书、思考……一个人,一条狗,一座院子,一日三餐,四季轮回,自耕自食,把平凡琐碎的生活过得温暖而丰盈。 在太阳岛闪闪发光的小宇宙里,生活、阅读、美食,一切重要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与自然独处就是最大的富有。在这本图文并茂的乡居笔记中,琉璃以诗意的语言捕捉日常生活的闪光时刻,且听她娓娓道来蔬果花草、虫鱼鸟兽的自然秘语,慢慢品尝这从自然到自我、从泥土到灵魂的升腾,以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自由地追寻自我,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故乡,死亡,蒋家塘(微信读书出品)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6%
死亡和遗忘,是我们与生命最深刻痛苦的联结方式,但也正是死亡,让我们以珍惜的目光凝望生命。 乡村与故乡,是我们与世界最初也是最后的归处。然而远离和陌生,将我们与乡村生活逐渐隔离开来。每回一次蒋家塘,我就会发现蒋家塘的人又少了一个。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死法,一百人就有一百种死亡。我这一辈人和我的下一辈人,纷纷离开了蒋家塘;蒋家塘的人口从来没有过百,如果蒋家塘有第一百种死亡,那么没有新生,就是最后的死亡。 这种生死相依的寻常日子,蒋家塘的男女老少已经过了不知多少年。儿时,死亡是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哭哭笑笑,是歪喇叭军乐队大声轰鸣,是花圈彩色纸箱花枝招展,是白衣衫、牛皮纸、高帽子的滑稽,是和尚道士煞有介事地跳舞,是香烛纸钱的烟火气,是蒋家塘村头或村尾又多出一座土馒头。年岁渐长,死亡贴地而来,我开始恐惧,开始珍惜,走路,吃饭,死亡用现身说法的意义一次次亲近我,想借此免除我的恐惧。然而那一堵堵山墙依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压过来,最终我们谁也无法幸免。
母爱,就是辜负:00后女儿和70后妈妈的欧洲行记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1%
爱让我愿意理解女儿,沟通让我真正理解她。 生活在岛上久不出门的作家妈妈,远赴法国读书的女儿,一场母女二人的奇妙旅程。因为有女儿操持行程,妈妈得以第一次边走边记。 在典型的东亚家庭关系里,很多男孩把父亲视为英雄,父亲的角色将成为其前半生所追求的目标,而女孩——却往往不愿成为母亲的模样。母亲辛苦劳累、顾全家庭,现在的女孩更想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不用为任何人负责,拒绝无谓的付出。 当我踏上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前往欧洲去见我日思夜想的女儿之时,当然预想过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儿独立的生活和对于未来与我截然不同的奇思妙想。可直至二十余日的旅途结束,我才算一点一点更接近女儿的生活,一点一点贴近女儿的内心想法。 在圣·埃蒂安,我与女儿体验法国“村里”的生活,去超市里扫荡打折商品,将红酒瓶打破来取酒,也因为诸如羽绒服和噪音之类的小事出现过不那么愉快的瞬间;在巴黎看“橱窗秀”,抑制着恐惧陪女儿看卢浮宫的木乃伊;在锡拉库萨寻找不咸的自来水,去蓝洞的悬崖边为女儿拍出满意的照片;在陶尔米纳因停车罚单不悦,深入西西里腹地,我学着女儿的样子逐渐放松;在帕勒莫,女儿为我买下心仪的戒指,我们一起经历德铁罢工,同女儿聊起关于婚姻、关于孩子的看法……我逐渐深入女儿的内心世界,真正看见历经成长更为通透的她。
我的九三年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5%
1993年,乡镇企业方兴未艾,“县中模式”崭露头角,少年的我夹裹在校内外的这两股潮流中跌跌撞撞地前进。 学校里,同一角度摆放的牙刷、每天清晨同一时间响起的起床铃声、室友对于装病的自己无动于衷……把叛逆的我规训为驯服的“小镇做题家”;学校外,我那些没有上高中的同学各寻出路,或淹没于尘埃,或消失在人群,令人唏嘘。 那一年,我爬上这座水塔,又从水塔上下来,也是这样一转身,倏忽地就长大了。 迷惘的青春年代,日复一日的早操从不会觉得枯燥,为何美术老师洒满阳光的画室那样迷人,我又为何未曾握住“雨”伸出的那只手? 我那时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而我又能走多远。后来我才明白,从水塔上爬下来后,我们的过往成为回忆,此生再也不会去爬另一座水塔。 那年,偷偷塞给我微雕珍珠的霞后来怎么样了,考上南大又从新百楼顶跳下的男生经历了什么?这一切,当时的我们毫不察觉,但均有迹可循。 一晃就是三十年。透过三十年的重重帘幕,我终于看清了那个站在原点的自己,渺小、孤独,自卑且又自尊,满眼的惊慌,却又满眼的渴望。当过去变得越来越和现在不一样,我们就更需要了解过去,这样我们才能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