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年3月28日生,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台湾多译为尤萨或罗萨。Mario是名字,Vargas(巴尔加斯)是父亲的姓,Llosa(略萨)是母亲的姓,分别代表Mario父亲和母亲的家族。2016年7月,略萨向65岁的西班牙社交名媛伊莎贝·普瑞斯勒求婚。
略萨作品:酒吧长谈(精装珍藏版)
20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7%
《酒吧长谈》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极富创作野心的作品之一,可能也是体现这位当代作家如何利用文学来进行政治思考的绝佳范例。小说的故事背景是奥德利亚将军独裁时期(1948—1956),讲述了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年轻人圣地亚哥·萨瓦拉的道德观的坍塌,以及在独裁政府腐化权力的掌控下,怀揣文学梦的知识分子如何逐渐放弃自己的理想。小说全方位描写了利马城当时的情况,展现了秘鲁社会的全貌。
略萨作品:公羊的节日
13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6%
为什么乌拉尼娅在阔别祖国三十五年后回到了这片她发誓永不再踏足的土地?为什么她从十四岁开始内心就一直充满恐惧?为什么她从不曾探望和问候自己的父亲?面对姑妈的质问,乌拉尼娅缓缓诉说起三十多年前的伤痛记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阴谋,还有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秘密……略萨用写实的笔法,三线并呈的叙述结构,描述了乌拉尼娅对往事的追忆、多米尼加共和国独裁者特鲁希略如何开始一天的生活以及一场令人屏息的暗杀行动,揭示了独裁、权势、腐败与性之间的神秘关系。在2007年评选的“1982—2007年百部最佳西班牙语小说”中,《公羊的节日》位列第二,仅次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略萨作品:城市与狗
2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9%
故事从几个军校学员策划偷窃化学考卷贩售试题开始,这一偷窃行为被学校当局发现,责令小偷自首,否则全班受罚。有人检举了小偷,盗窃团伙的“老大”发誓:一定要查出告密者。不久,在一次实弹演习中,一名绰号“奴隶”的学员被开枪打死……《城市与狗》是巴尔加斯·略萨根据自己少年时在军校学习的亲身经历写成,以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的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与扰攘的利马市为舞台,围绕着几个军校学员,描绘了学员们残酷的生活、他们与学校当局的种种矛盾。这是巴尔加斯·略萨27岁时发表的首部长篇小说,1962年小说尚未出版时即获得西班牙简明丛书奖,1963年出版后又获得西班牙评论家奖,使巴尔加斯·略萨一举成名。小说出版不久就在作者祖国秘鲁被禁。当时的军政府在作者母校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里烧掉1500册《城市与狗》秘鲁版。《城市与狗》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标志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另外三部是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2001年,该书入选西班牙《世界报》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西班牙语小说”。
略萨作品:绿房子
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9%
《绿房子》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长篇小说代表作,展示了作者独特的结构安排和写作技巧。小说围绕秘鲁皮乌拉城一所妓院的兴衰展开多重故事线,从政客到流氓,从修女到妓女,从孤儿到医生,从军官到士兵,从神父到妓院老板,从外国冒险家到忍无可忍起而反抗的印第安人……过去与现在、此地与彼地、对白与独白、幻想与现实混在一起。读者阅读时,可以同时感受到巨大的信息量与强烈的冲击力。小说初版于1966年,先后获西班牙文学批评奖与罗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后者堪称西班牙语小说奖的皇冠。
略萨作品: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1%
这是一部专门谈论小说创作才能和写作技巧的随笔集,由巴尔加斯·略萨写给一位对写作充满激情的青年小说家的十二封信组成。略萨在信中分享了自己一生的创作理念和阅读心得,广征博引八十多位作家近百部作品,包括塞万提斯、福楼拜、雨果、海明威、卡夫卡、福克纳、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罗伯-格里耶、弗吉尼亚·伍尔夫、胡安·鲁尔福……对小说创作中一系列关于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
略萨作品: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1%
本书是略萨于1973—1974年在巴塞罗那的萨利亚写完的,他同时完成了本书的电影脚本。故事基于一个真实事件:为了解决亚马孙地区驻军士兵的性饥渴问题,秘鲁陆军总部组织了一支由劳军女郎组成的服务队。这项服务被大大地夸张、歪曲,以致变成了一场骇人听闻的闹剧。作者通过一个不严肃的故事(满足军方的性需求)对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军事当局的腐败)进行了严肃批判,表面上一本正经地引用大量文献(包括请示报告、来往公文、通知、电台评论、新闻报道等)严肃地汇报工作,实际上不动声色地对不良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嘲讽。本书出版后,一度被秘鲁官方列为禁书,却在公众中获得了广泛关注。
两种孤独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9%
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唯一对谈。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被寻回的珍贵文字,重温“文学BOOM”最初的的盛况、最后的同框。人人都想见识的绝妙对谈,理性与幽默、小说与人生的震撼碰撞,启迪读者的文学锦囊。★知名译者、巴尔加斯·略萨的深度研究者侯健倾情献译!另收录两位作家专访、照片集等珍贵资料。这本书里关于小说的见解肯定要比在任何文学院系里能学到的多。这些文字看起来就像某场海难事故的幸存者,但我确信它们能启蒙、激励某位读者——也许还有某位未来的小说家。——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哥伦比亚当代作家)
略萨作品:五个街角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1%
在秘鲁利马,一次宵禁过后,阔太太玛丽萨与好友恰贝拉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第二天,玛丽萨的丈夫,富有的矿业大亨恩里克在办公室里接待了八卦周刊《大曝光》主编罗兰多·加洛,拿到了一摞令他心惊肉跳的艳照。不久,那位作风大胆、不择手段的周刊主编被发现死于城中肮脏混乱的街区——五个街角。随后,周刊旗下主笔、年轻的女记者胡丽叶塔被带到总统顾问办公室,被告知前主编已因涉嫌敲诈而被秘密处死,由她接任主编并领受秘密任务……本书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6年,以商业名流的一桩性爱丑闻切入秘鲁政治、经济、司法、文化等一系列隐藏问题,戏剧化地呈现了令人瞠目结舌、惊悚眩晕的“大曝光”。
略萨作品:水中鱼:略萨回忆录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2%
199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角逐秘鲁总统大选失利后,“自我放逐”到欧洲,在此期间撰写了一部“选战回忆录”,这就是《水中鱼》。 全书共二十章,单数各章回忆了作者是怎样踏上文学之路的,其中穿插了其童年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记者工作生涯、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与胡利娅姨妈的婚姻;双数各章描写了作者从1987年至1990年的政治历险:从反银行国有化开始,到组织民主阵线,到参加总统竞选,到失败的出走和回归文学之路。 这是一本独特的回忆录,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到略萨的生平和创作动力,同时也能窥探到秘鲁的历史与现实、党派斗争、竞选内幕等。
略萨作品:艰辛时刻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4%
1954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危地马拉发生军事政变,颠覆了正在推行土地改革、努力成为美国式民主国家的阿本斯政府。政变背后是一则引发政治危机的谎言,也是一则改变拉丁美洲未来的谎言:艾森豪威尔政府声称,阿本斯政府以推行改革为名,意图充当苏联共产主义渗透美洲大陆的桥头堡。 《艰辛时刻》描述了一起发生在冷战时期的政治阴谋及参与各方的利益纠葛,其影响延续至今,多个国家卷入其中。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这部长篇新作中阐释了重构现实的两种虚构方式:叙事者通过自由地重塑人物和事件来进行虚构;企图扼住这片大陆的政治与经济命脉的人则通过操控历史来进行虚构。
略萨作品:坏女孩的恶作剧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1%
秘鲁男孩里卡多对生活没有远大的抱负,他奉行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但在他单调的生活中也有奇遇,那就是他用整个一生去维系与坏女孩的爱情。因为这场爱情,他变成了一连串惊悚冒险和风流韵事的男主角。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漫长爱情故事里,略萨巧妙地呈现了1950年代的利马、1960年代的巴黎、1970年代的伦敦和1980年代的马德里,既讲述了坏女孩如何不停步地追逐财富和权力,也反映了在她从享乐到堕落的四十年岁月里,东西方世界的不同角落里正在发生的神奇、非凡的变化。
略萨作品:胡利娅姨妈和作家(精装珍藏版)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2%
在这部风格独树一帜、结构非同一般的当代长篇小说里有两位作家:一位是和姨妈谈恋爱的十八岁大学生,梦想去巴黎定居的未来作家小略萨;一位是讲故事的天才,绘制社会风俗画的艺术家,穷困潦倒的广播剧作家卡玛乔。未来作家小略萨取材家族八卦和坊间奇闻,努力写了一篇又一篇小说,却一次次失败,稿件或被扔进垃圾桶,或被搁置,或被嘲笑。与此同时,广播剧作家卡玛乔飞速创作、排练、制作了一部部荒诞离奇、脍炙人口、大获成功的传奇广播剧。九幕卑微而又悲凉的人间悲喜剧贯穿在胡利娅姨妈和未来作家的爱情故事主线中,映衬出那位天才作家华丽而又可笑的一生。正如冷酷无情的广播公司企业主所赞叹的那样:他把所有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或许也是所有人的故事。
略萨作品:凯尔特人之梦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0%
土著人被鞭打、肢解、强奸、杀害,一座座村庄消失……骇人听闻的残暴事件在殖民地层出不穷。耳闻目睹这一切的爱尔兰人罗杰·凯斯门特被人间地狱般的黑暗淹没,在某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祖国爱尔兰同样处于英国奴役之下,语言、文化、历史渐渐被遗忘。深深的憎恶感使他辞去外交官职务,投身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很快,他被英国政府以“叛国罪”逮捕,他曾经发表的两份著名报告被质疑调查动机,他的个人隐私被英国当局曝光后成为整个英国鄙视的丑闻…… 略萨取材罗杰·凯斯门特的真实人生,写出这部长篇传记小说。全书共15章:单数章叙述罗杰的狱中岁月,即他生命中的最后三个月;双数章讲述他一生的冒险传奇。
略萨作品:利图马在安第斯山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9%
安第斯山深处的小镇纳克斯连续发生三起人员失踪案,哨所班长利图马和助手托马斯·加列尼奥前去调查。他们四处奔走、打听,却在恐怖分子之外,探查到另一股力量的存在,这股力量似乎更恐怖、更令人讳莫如深,案件也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为了解闷,每天晚上,加列尼奥给利图马讲述他与一个妓女的爱情故事。他们遇到的人,讲述的事,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现实主义的秘鲁乡村全景图,展现了当今秘鲁的苦难。 这本结合了悬疑侦探、政治讽喻和爱情故事的小说,一出版即获得西班牙行星文学奖。2001年,《利图马在安第斯山》入选西班牙《世界报》评选的“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西班牙语小说”。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的名字叫红》作者奥尔罕·帕慕克推荐。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6%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的专题文学评论,系统收录了他在过去50年里针对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访谈与评论文章。略萨在1963年第一次采访博尔赫斯,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博尔赫斯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识乐趣”。在这本书中,略萨以举重若轻的姿态,既保持着对博尔赫斯的毕恭毕敬,又将博尔赫斯隐藏极深的瑕疵悄然揭露:“绝对的完美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甚至也不存在于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中,哪怕是博尔赫斯,这个已经接近完美的人。” 略萨对博尔赫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转变。青年略萨对萨特等介入式作家很感兴趣,排斥博尔赫斯这样的纯文学作家。但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想法逐渐产生变化,博尔赫斯和福克纳等一道成为了对略萨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这种转变和思考的过程是很迷人的。此后,略萨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授课多次以博尔赫斯作品为主题,内容涉及其作品的内容、技巧、哲思等,以作家的目光看待作家,更显独特。 本书同时收入略萨对博尔赫斯的采访、略萨为博尔赫斯写的诗歌等一系列从未发表过的内容,无论是对略萨爱好者还是对博尔赫斯的爱好者,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略萨作品:世界末日之战(精装珍藏版)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4%
十九世纪末期,巴西东北腹地,干旱和洪水将整座村庄摧毁。陷入极度贫困的村民为了活下去,追随一位被教会驱逐的神父“劝世者”,赶走了大贵族卡纳布拉沃男爵,在其庄园卡努杜斯建立了理想居所。巴西的统治者先后三次派遣政府军前去镇压,三次被村民击败。在此期间,各地的奴隶、饥民、逃犯、盗匪、铁匠、强盗、商贩等纷纷奔向卡努杜斯。与此同时,巴西的共和党人和封建贵族怀着各自的政治目的,趁机攫取利益。*终,巴西共和政府举全国之力,集结万人大军,派出远征军总司令,第四次前往卡努杜斯,去镇压这小小村庄里一群赤贫的农民……
略萨作品:首领们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诺贝文学奖得主略萨早期短篇小说集,每个故事自成一格:《挑战》获得《法兰西杂志》当年举办的秘鲁短篇故事竞赛奖,为略萨赢得免费去巴黎旅行十五天的奖励;《首领们》再现皮乌拉圣米格尔中学试图进行的一次罢课;《兄妹》富有土著文学色彩;《祖父》探讨邪恶的本质;《星期天》呈现对生活的极大宽容和浓浓的乡愁;《崽儿们》以真实的成年人故事讲述了一种离奇的伤痛……巧妙的结构、形象感、音乐性、散文诗般凝练朴素的对话以及个人的声音与集体的声音合奏的复调结构,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与早熟的文学野心。
略萨作品:卑微的英雄
皮乌拉的纳利瓦拉运输公司老板菲利西托白手起家,守法经营。某天,他突然收到一封不具名的勒索信,威胁他每个月缴纳五百美元的保护费。他果断报警,随后在当地报纸上登出声明,拒绝被勒索。这份声明使他一夜成名,人们在街上认出他,向他握手,视他为英雄,但他的同行和竞争对手提出了抱怨,因为城中几乎所有的商人都在缴纳保护费,只有他打破了这条默默服从的潜规则……与此同时,他妻子的妹妹在利马即将嫁给一位年过古稀的保险公司老板,这桩惊人的婚事在利马城成了热门话题,传闻这位老板是为了报复两个忘恩负义的不肖子,因而决定迎娶自己的女仆。 《卑微的英雄》是一部充满幽默感、带有情节剧元素的黑色世情小说。两个角色的故事平行展开,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成了卑微的反叛者,不妥协于所处的环境,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皮乌拉和利马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而是由巴尔加斯·略萨作品中的人物所组成的想象的世界。
略萨谈马尔克斯:弑神者的历史
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非常欣赏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这位秘鲁作家深入研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和创作,于是诞生了这本精深而厚重的博士论文。然而,两人在1976年突然决裂,本书随即遭到雪藏,直到近五十年后,《百年孤独》的作者已不在人世,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才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 在小说家之外,巴尔加斯·略萨也是一位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为加西亚·马尔克斯所作的详尽传记,更展现了他扎实非凡的精读功力,细致入微地拆解了哥伦比亚作家当时的每一部作品。他向世人雄辩地证明,即便在最专业、最挑剔的批评者眼中,从《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的每一个细节仍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经典写作课:普林斯顿文学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说大师略萨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八堂文学课)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大学时代就曾以助教身份开设文学课,教书这一爱好深刻地影响了他独特的读书方式和文学之路。本书记录略萨在普林斯顿开设一个学期的文学课,共八章,从小说理论开始,根据课程内容整理,以专题形式呈现,既有助于理解书中提及的小说及其历史背景,更揭示文学和历史之间的细微差别和复杂关系。 本书包含三重视角:略萨从作家的视角出发,揭示其本人的小说创作过程;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鲁文·加略对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做出了一系列文学批评式的解读;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则代表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读者,提出疑问和反思。
企鹅经典文学名著丛书精选三(套装共20册)
《磨坊文札》 都德满怀着亲切眷恋的柔情,用简约的笔触与清丽的色调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动人的普罗旺斯画面:南方烈日下幽静的山林、铺满了葡萄与橄榄的原野、吕贝龙山上迷人的星空、遍布小山冈的风磨、节日里麦场上的烟火、妇女身上的金十字架与花边衣裙、路上清脆的骡铃声,还有他自己那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小山上的磨坊……除了这些,还有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形形色色的人生憾事。 《人间天堂》 艾默里·布莱恩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外表俊美,家境富裕,充满幻想,想出人头地。他以贵族式的目空一切对现实不屑一顾,与社会格格不入。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期间,周围的环境更加剧了他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怀疑。正当他终日迷茫、踯躅在堕落的边缘之际,第yi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离开校园奔赴军营。战争期间,他母亲去世,同学惨死疆场。战后,他回到纽约做生意,但投资失败,zui后破产。此时,心爱的姑娘嫁人了,多年崇敬的精神导师达西神父也已病逝。一次次的打击使他对人生厌恶到了极点,终日借酒浇愁,以寻找内心的平静。 这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首部真正意义的大学小说,是一部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教育小说”,主人公布莱恩的身上几乎凝聚了战后美国年轻一代人的所有精神特质。 《大都会》 像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一样,德里罗的《大都会》也是描写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埃里克·帕克是一个二十八岁的亿万富翁,生活在纽约。他的天性就是要在世界上不断攫取新的东西。二○○○年四月的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路上,他不停和相关人员开会,商讨日币的涨跌情况;他遇到一场反对全球化的游行示威——后来这场示威变成了一场骚乱;他的车子穿过一支送葬的队伍;安全主管向他报告:有个精神错乱的前雇员正伺机杀他;他造访了一家电影院;他还设法发生了三次性行为…… 在这部小说中,情节并不是首位的东西。对德里罗来说,情节仅仅是他表达对当代美国社会所进行的尖刻而有趣的观察和思考的一个载体。小说展示了异化与妄想狂,艺术与商业,现实与想象,性与死亡,全球市场与恐怖主义,仿佛一个后现代话语的万花筒。 《苏菲的选择》 在纳粹集中营里,她选择让儿子活下来,而把女儿推向了焚尸炉;为了活命,她被迫为纳粹打印屠杀犹太人的报告;她忍受着德国医生、看守、甚至女管家的调戏、强暴、变态的凌辱…… 战争结束后,她来到美国,与犹太人内森相爱。怀着对犹太人负罪的心情,她默默地承受着多疑、狂躁的情人的暴虐,以解脱沉重的精神负担。每每如此,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痛苦和快感,才交织着达到高潮。 深爱她的作家丁哥带她离开了内森。但她却在一次狂热的做爱之后,选择了回到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的身边,重登那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眠床,走向死亡…… 《玻璃球游戏》 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成了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由于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内希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上升,直至团体的高层,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是不可能为民众做出贡献的。于是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他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的zui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却不是普通字面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用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一种哲学上的乌托邦设想,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一生中重要的作品,对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很大的作用。 《看不见的人》 拉尔夫·艾里森沸腾、浓烈的第yi部小说《看不见的人》,诞生于一九五二年,那是美国社会大变革的前夕。小说描写了一个黑人青年在充斥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社会里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他是看不见的人,因为“人们拒绝看见我”。从他在南方黑人大学的生活,到他在纽约自由油漆厂的遭遇和在哈莱姆区的经历,小说突破个人成长故事的窠臼,将视线投向沉重而复杂的美国社会现实。正如约翰·克拉汉姆所说,“在想象力极度发挥之际,他想到用一个词来统称境遇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的非裔美国人:美国人。就此而言,这个词可以用于二十世纪,甚至更为久远的个人。” 《看不见的人》是一部风格独特、充满激情和智慧的杰作,深受T.S.艾略特的《荒原》和詹姆斯·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影响。 《漂亮冤家》 《漂亮冤家》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色彩的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出身豪门、相貌英俊的青年的个人成长史和浪漫爱情史:新婚夫妇安东尼·帕奇和格洛莉亚追求华丽的上流生活,依凭上一辈的财富不事生产,终日纸醉金迷以致道德、经济、健康不断扭曲、沦落。小说对美国暴发户的贪婪及纽约夜生活的挥霍、蒙蔽天赋的虚掷浪费,极尽令人刺目之嘲讽,是一幅描述爵士乐时代东部精英们的浮世绘。 《流浪的星星》 一九四三年夏,法国尼斯后方的一个小村庄成了意大利人管辖下的犹太人聚居区,艾斯苔尔宁静的少年时代被打破了,接下来便是恐惧、耻辱、逃亡,还有父亲的离去。 战争结束后,艾斯苔尔和母亲一起出发去寻找传说中的家园:刚成立不久的以色列圣地。在风雨飘摇的旅途中,她发现了祈祷和宗教的力量,学会了等待。在到达那个梦想中到处是橄榄树、和平鸽、教堂和清真寺的尖顶在闪闪发光的圣地时,她遇到了前往难民营的萘玛。一个犹太女孩和一个阿拉伯女孩,交换的只是彼此的眼神和姓名,自此再未相遇…… 《流浪的星星》是勒克莱齐奥杰出的代表作,表现出一种笔酣墨饱的成熟,以美轮美奂的文字书写隐隐的忧患、伤痕、无奈和绝望,让人无从拒绝。 《绿房子》 《绿房子》的故事发生在相距很远的两处地方,即位于秘鲁海边沙漠地区的皮乌拉市和远在亚马孙流域心脏地带的能够经商和传教的圣玛丽亚德聂瓦镇。绿房子是故事的象征物,即妓院。 皮乌拉市由一个落后的小城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而森林地区仍处在原始状态中,仍然是国内外冒险家活动的舞台。他们勾结官府,占岛为王,杀人越货,对土著民族进行掠夺和剥削,这不禁使人想起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拉美土著主义作家们的作品,但《绿房子》的容量更大,所揭示的主题也更为深刻,它涉及整个秘鲁北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物。 《绿房子》出版于一九六五年,第二年获得西班牙文学批评奖,一九六七年又获得罗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这是西班牙语小说的至高奖项。 《微物之神》 《微物之神》透过女性敏锐的心灵和孩童清澈的眼光,观察南印度一个小村庄的宗教、社会和历史,处处流露着深沉、古老的悲伤,但悲中却不见一滴眼泪,因为喀拉拉的女人和孩子早已流干了眼泪。生命中只剩下些许的苍凉,无可奈何的嘲谑,她们嘲笑沉溺在种姓制度中妄自尊大的男人,但也嘲谑她们自己,因为除了自我嘲谑,她们实在不能做什么…… 《世界末日之战》 十九世纪末期,在巴西东北地区的腹地,贫困的农民大众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困,被封建的统治阶级剥削,只有宗教信仰是他们唯yi的精神寄托。在这样的背景下,神秘的传教士“劝世者”来到卡奴杜斯,宣扬末日的考验和天国的来临,很快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戴。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了“劝世者”的号召,纷纷投奔卡奴杜斯,建立理想中的乐园。农民起义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无情镇压,巴西政府派兵围剿卡奴杜斯,起义者誓死反抗,要进行一场世界末日之战。经过悲壮的四轮斗争,起义zui终被镇压,但这场起义已对巴西民族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末日之战》是根据十九世纪末巴西北部的腹地农村卡奴杜斯地区农民起义而写成的,是略萨第yi部写秘鲁之外国家的作品,是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进行的文学虚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热情激荡的一八九〇年的巴西形象——一个从君主制向共和制过渡的形象”。 《洪堡的礼物》 普利策奖得主、法国荣誉军团骑士、中年作家查里·西特林在走过了一段人生成败道路之后,才开始回忆起他的亡友洪堡·弗莱谢尔。他对潦倒而死的前辈诗人兼导师和挚友的洪堡一直心怀歉疚,洪堡曾教他认识艺术的力量,要他忠于自己的创造性精神。得到洪堡提携而功成名就的西特林在洪堡贫病交加时却并未伸出援手。zui终同样落得物质和精神双重破产的他,却借助洪堡留给他的剧本提纲摆脱了物质危机。这时,他忽然悟到人生的真谛。于是,他用一部分钱重新安葬了可怜的洪堡,其余的则希望能有助于自己“新的生活”。《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的第六部小说,出版于一九七五年,也是他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获得了一九七六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小说暴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摧残,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美国社会光怪陆离的生活画面。 《魔山》 大学生汉斯来到山庄肺病疗养院探望表兄约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疗。疗养院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汉斯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这些人交往后,思想变得混乱,精神变得消沉;俄国女子克拉芙迪娅更使他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事业和重任,山庄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转眼七年过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迪娅离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东西,生活把他的幻想逐个击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汉斯觉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途。《魔山》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生动地刻画出二十世纪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紧张对立状态 对日趋猖撅的法西斯主义作了公开揭露。 《暗店街》 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新的身份:居依·罗朗。罗朗为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在于特退休之际,决定揭开自己的经历与身世之谜。在采访各种人物、搜集线索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拥有多重身份。他真的是一张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被许多人指认的那个南美外交官?他的记忆也许是在逃离德占区时丧失的? 在这部独特、优雅的小说中,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塑造了一个寻找自己身份的男人。他神秘的过去被掩藏在德占时期的巴黎,那是法兰西记忆的黑洞…… 《奥吉·马奇历险记》 《奥吉·马奇历险记》是贝娄的成名作,也是他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马奇是来自贫民窟的犹太少年,自小起周围的各色人等都想支配他的命运。因为贫困,他从事过许多职业,但只要发现有被控制的危险,他便立即抽身走开。他虽然没有失去“自由”,但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他曾想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办一所孤儿院,把爱播向人间,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结束时,他成了倒卖战争剩余物资的掮客。 《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索尔·贝娄的创作道路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自此伊始,贝娄开创了描写自我意识和异化社会、反映自我和现实矛盾的主题,并在叙事艺术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贝娄风格”,即一种将戏剧性自嘲和严肃思考相结合的风格,为此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艺术基础。 《奥吉·马奇历险记》获得一九五四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进入兰登书屋“现代文库”和《时代》周刊各自评出的一百部zui佳英文小说名单。 《交际花盛衰记》 收录于“人间喜剧”,讲述了巴黎交际花艾丝苔简短、奇特,却注定悲剧的一生。她对诗人吕西安一往情深,渴望过幸福贞洁的生活。然而,交际花的身世和地位使她与沉浮在上流社会的吕西安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社会天堑。在一次假面舞会上,她被人认出,便想以自杀掩盖自己的身世。扮成西班牙教士的越狱苦役犯伏脱冷救了她,将她控制在自己手中。伏脱冷也因救过吕西安的命而成为吕西安的主宰,并企图通过他向统治者报仇。为了有足够的钱扶持吕西安进入统治阶层,他逼迫艾丝苔重操旧业,充当金融家纽沁根的情妇。艾丝苔含恨自杀。吕西安和伏脱冷受牵连而被捕入狱。不久,吕西安也在狱中自尽,伏脱冷在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他在狱中与当权人物作了一番激烈搏斗后,终于归顺官府,当了巴黎警察局保安队队长。 《英国病人》 《英国病人》是加拿大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代表作,一九九二年获得英国布克奖和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迈克尔·翁达杰用优美而抒情的笔触,描绘了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一栋废弃别墅里,四个伤心人的因缘际会。他们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的风景中,却无法享受战争结束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孩子,身心俱疲的汉娜,固执地照顾着自己zui后一个病人。卡拉瓦乔,因偷窃技能成为战争英雄,也因此失去了双手的拇指,他只能通过吗啡来重新想象自己是谁。印度士兵基普,聪明、机警,在这个除了他自己任何东西都不安全的地方拆除地雷和炸弹。全身被烧焦的英国病人,终日躺在病床上,陷于回忆和幻觉之中。为了拯救爱人,他担当卖国之名,深入大沙漠,但他整整迟到了三年…… 《飘》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斯佳丽,美貌而叛逆。她爱上了英俊的小伙子艾希礼,但艾希礼选择了善良的媚兰。妒火中烧的斯佳丽一气之下嫁给了媚兰的弟弟查尔斯。很快战争夺去了查尔斯的生命,斯佳丽成了寡妇。为了撑起家业,斯佳丽又结了两次婚,却没有一次出于真心。当她发现今生真正的至爱时,爱又离她而去……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并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而是以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生动再现了美国内战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献给南方的一曲挽歌”,也是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你好,忧愁》 小说的主人公——少女塞茜尔——生性浪漫不羁,跟同为浪荡子的父亲过着随心所欲的荒唐日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纳入到正规的轨道。为此,她竭力阻挠鳏居多年的父亲雷蒙和其女友安娜的婚事。因为,在塞茜尔的眼中,安娜是一个生活正派、循规蹈矩的温顺女性,一旦让她进入了家庭生活,不仅雷蒙老爸得受她的管制,而且塞茜尔的落拓不羁的生活方式也得改变,她得按照安娜的培养计划,去做一个乖乖女。于是,塞茜尔跟自己刚刚认识的男朋友,以及父亲早先认识的一个女人爱尔莎,共同精心设计了一个诡计。诡计居然还得逞了,生性浪荡的雷蒙一度又冷落了安娜,而与更为年轻、也更为放荡的爱尔莎重续旧情。不过,令塞茜尔料想不到的是,这一胡来zui后导致了安娜精神恍惚,出了车祸,命丧悬崖……少女主人公苦心经营的计谋,换来的却是她人生道路上初次品味到的忧愁中的迷惘。 《雨王亨德森》 出版于一九五九年,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据说是他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寻找精神家园的故事。百万富翁亨德森由于精神极度空虚,渴望找到人生的意义。他翻遍了家中的藏书,希望找到能启发他的格言,结果只找到父亲当年作书签用的一张张钞票。无聊之余,他甚至在豪宅里养了一群猪,弄得肮脏不堪,家人抱怨。于是,他离开了文明社会,深入非洲内陆的原始部落,开始了自我探索的心路历程。在历尽种种艰辛和危难之后,他仓惶逃回美国。 小说富于象征意义,充溢着现代喜剧的反讽意味,好心而常犯错的亨德森在作家的调侃之下也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堂吉诃德”。 在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评出的一百部zui佳英文小说名单中,《雨王亨德森》位列其中。
谁是杀人犯·叙事人
暂无简介
略萨全集
此套全集为第二版。包括《城市与狗》、《潘上尉与劳军女郎》、《酒吧长谈》、《胡莉娅姨妈与作家》、《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狂人玛塔伊》、《继母颂》、《情爱笔记》等17卷。译者均为国内西语界一流名家。
静思姑娘
暂无简介
诺奖得主略萨作品系列(套装共5册)
《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 潘达雷昂刚被擢升为陆军上尉,就被授予一项任务——为秘鲁军队提供性服务团队。为了严格执行任务,上尉将全家搬到了“前线”,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结果反而使得他全力以赴使其运转起来的机器失去了控制…… 《潘达雷昂上尉和劳军女郎》于1973年出版并拍成影片。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用这个故事可笑而又可怕的故事揭露了相对于世界上*古老的职业而言所谓典范制度的虚伪性。 《凯尔特人之梦》: 爱尔兰独立运动罗杰·凯斯门特,19岁去非洲探险,28岁被任命为英国政府驻当地领事。他在南美和非洲两大殖民地出色的调查工作使他被封爵授勋,但这些经历启发了他的爱国意识,使他辞去英政府的工作,专心从事爱尔兰独立运动事业。一九一六年起义失败,他被英政府以“叛国罪”拘捕,三个月后绞死在狱中,死后无名,无姓,无碑,无十字架。 略萨以这位绝世英雄三个月的监狱风云及其一生的追忆展开波澜壮阔的双线叙述,既是一部英雄传记,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他结合书信、日记、对白与独白,既有时空交错的故事线,又有深刻隐秘的内心戏,使本书呈现其特有的“对权力结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本书发表于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个月,出版后一个月内登上拉丁美洲各大主要国家图书销售榜靠前。 《坏女孩的恶作剧》: 他从少年时代就爱上她了,那时她还是一个小女孩,却已经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小骗子。多年以后再次相遇,落魄的她却更具吸引力,他陷入爱情无法自拔,也陷入了和她一起共谋的种种冒险之中…… 从秘鲁小城到法国巴黎,从英国伦敦到日本东京,坏女孩的不断攀附更有钱更有权势的男人,主人公也一再追随她,谈了一场又一场疯狂而又身心疲惫的恋爱…… 《胡利娅姨妈和作家》: 《胡利娅姨妈和作家》是略萨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二十章。以单数各章为主线讲述19岁的略萨与胡利娅姨妈恋爱的经过和结局,双数各章讲述广播剧传奇编剧卡马乔的职场悲剧。略萨在这部作品中以双重叙事把各种历险故事的价值叠加在了一起:既有莎士比亚火热的激情与情节剧相关成分精彩的巧合,也有高雅文学崇拜者与粗俗作家的不期而遇。 《卑微的英雄》: 纳利瓦拉运输公司老板菲利西托,收到一封勒索信,威胁他每个月缴纳五百美元的保护费,否则他的公司和家庭将遭遇不测;利马保险公司老板伊斯马埃尔先生,决定迎娶女仆,以防他的巨额财产落入两个不孝儿子的手中…… 皮乌拉和利马,小城与首都,相似的故事同时上演。这是儿子对父亲的复仇,也是父亲对儿子的复仇。无论是菲利西托还是伊斯马埃尔,他们都面临一个残酷而决绝的选择,那也是父辈的遗训:“永远别让任何人糟践你。”
套装 经典写作课(共8册)
套装 经典写作课(共8册)定价321元 包含: 穿睡衣的作家(经典写作课) 风格练习(经典写作课) 小说教室(经典写作课)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经典写作课)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经典写作课) 与达洛维夫人共舞(经典写作课) 普林斯顿文学课(经典写作课) 出走的人:作家与家人(经典写作课) ---------------------------- 小说教室 《小说教室》是日本编辑根本昌夫的写作主题散文集,首版于2013年,因作者指导学生获芥川文学奖而受到关注,于2018年再版。 在本书中,根本昌夫基于自己在知名文学杂志的从业经验,回顾日本文学名家写作之路,将他关于小说写作的心得娓娓道来。小说的本质是什么?小说写作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好小说是什么样的?人们为何而写小说?内容涵盖对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村上春树等作品的独到解析,以及与角田光代的写作对谈,是一本深入浅出、侧重实践性的小说写作入门书。 写作这回事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一部分是回忆录,一部分是斯蒂芬·金这位畅销作家的小说课。这本*佳的非虚构作品,完整体现了金的创作观点和方法。金的写作建议基于自己真实的写作和生活经历:跌宕的童年,初为作家的岁月,成名后与酒精的斗争,1999年险些命丧车祸——正是这次车祸让他发现了写作对他本人的意义:“写作之于我好像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本书行文生动、幽默,还带着点自嘲,献给粉丝、作家和热爱好故事的人,将给所有读过的人带来乐趣和力量。 与达洛维夫人共舞 几乎每一位作家都体验过等待灵感到来的痛苦,有时候,即便日夜在书桌前埋头苦等,也不见一丝灵光闪现。但有时候,在黑暗的尽头会迸发出巨大的闪光,那可能是一个想法、一段记忆、一幅影像、一行文字……无论灵感以何种形式闪现,都足以驱策作家提笔写作,而这灵感可能像电光火石,点燃出一本旷世巨著。 《与达洛维夫人共舞》讲述了五十部文学经典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灵感来源,包括《安娜?卡列尼娜》《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喧哗与骚动》《简爱》《魔戒》《夏洛的网》和《钟形罩》等。 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八十天环游地球》的灵感,竟然来自一则旅行社的广告;《绿野仙踪》的神秘国度叫奥兹(Oz),是因为作者看见抽屉上的字母分类O-Z;弗吉尼亚?伍尔芙笔下的“达洛维夫人”现实中确有其人……这些经过缜密调查的灵感故事,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伟大作家是如何发现和抓住灵感,也有助于我们在找寻灵感的路上觅得新的契机。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本书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主要的关注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他通过解读陀氏的书信和小说文本,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主要特点。 纪德视陀氏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大的一位”,他对陀氏的解读带有浓重的法国阅读经验,同时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这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珍贵文献。 穿睡衣的作家 《穿睡衣的作家》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加拿大移民作家达尼•拉费里埃的一部散文集。全书糅合了杂文式的思考与小说式的趣闻轶事,章节之间暗藏联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风趣幽默的无名作家肖像:“无名作家,正如人们说的‘无名战士’,穿着睡衣。”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引子,讲述了作者写作*一部小说时的经历。二部分是一份内涵丰富的新手写作指南,涉及故事开篇、观点表达、景物描写、自我批评、童年叙事等一百多个话题。通过这份指南,作者与读者分享了他私人的阅读体验和文学喜好,影响他写作生涯的不仅有荷马、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这类文学巨匠,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名字…… 出走的人 科尔姆托宾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家,更是细心的读者。本书收录的文章多刊登于《伦敦书评》和《纽约书评》,梳理了威廉巴特勒叶芝、托马斯?曼、萨缪尔?贝克特、博尔赫斯、哈特?克兰、田纳西?威廉斯、詹姆斯?鲍德温等作家与家人复杂而幽深的关系。 风格练习 《风格练习》是法国作家雷蒙 格诺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947年,1963年由伽利玛出版社再版时作了修改。这本书以九十九种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公共汽车上,有个年轻男子,衣着外貌有些乖张,与人发生争执,但很快就离开原地抢了个空座;之后不久,他又出现在圣拉萨尔火车站,与另一年轻人在一起,两人在讨论外套上衣扣的事情。 1949年,《风格练习》被改编成戏剧,在圣日耳曼德普雷的红玫瑰酒馆上演。1954年被改编成歌曲,在布鲁塞尔的口袋剧场演出。1980年再次被改编成戏剧,在蒙帕纳斯剧院演出,并在法国电视三台播放。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的改编剧目每年都上演,还产生了各种语言的变体和滑稽模仿,在文学杂志和互联网上流传。 这本书已出版三十五种语言版本;其中,意大利语译本由著名作家翁贝托 埃科翻译。 普林斯顿文学课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大学时代就曾以助教身份开设文学课,教书这一爱好深刻地影响了他独特的读书方式和文学之路。本书记录略萨在普林斯顿开设一个学期的文学课,共八章,从小说理论开始,根据课程内容整理,以专题形式呈现,既有助于理解书中提及的小说及其历史背景,更揭示文学和历史之间的细微差别和复杂关系。 本书包含三重视角:略萨从作家的视角出发,揭示其本人的小说创作过程;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鲁文•加略对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做出了一系列文学批评式的解读;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则代表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读者,提出疑问和反思。
谎言中的真实
巴尔加斯·略萨是秘鲁著名作家,其主要作品几乎都有中译本,对我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 《谎言中的真实》是略萨的一部创作谈。略萨在文中以朋友的身份对拉美一些著名作家的为人为文作了精辟中肯的评价,使读者了解到这些大家在平常生活中真实的一面。本书还选辑了略萨漫谈世界文学名著的八篇评论文章,从其中的真知灼见与独辟蹊径之处可看出他的文学倾向。“我的人生与文学道路”是篇自传性的随笔,作家在追忆青年时代以前的人生经历的同时,也在找寻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 该书内容丰富,笔调轻松,有较强的文学性、可读性。
青楼
暂无简介
情爱笔记
这是一部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拍案 叫绝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保险公司 经理利戈贝托由于不能容忍美貌绝伦的继 任妻子卢克菜西娅与其年幼的儿子阿尔丰 索的暧昧关系,盛怒之下将其赶出家门,然 而旋即而至的对于爱妻的朝思暮想则又使 他无时无刻不在进退维谷中忍受着痛苦的 煎熬;与此同时,悔不当初的卢克莱西娅也 希望能有机会来与受到伤害的丈夫破镜重 圆。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绝顶而又不失天 真情趣的始作俑者阿尔丰索不失时机地穿 针引线,经过一番天衣无缝的精心策划,终 于使情缘未了的父母捐弃前嫌,恩爱如初。 与以往此类作品不同的是,作者并不 是着力于对一桩家庭绯闻案的大肆渲染, 而是通过故事当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性爱 焦渴的微妙心理,纵横捭阖,匠心独运地采 用想象和虚幻的手法,从社会、家庭、宗教、 伦理以及文学艺术的角度,对情爱世界的 内涵和本质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正如 一位西班牙评论家所指出的,本书“是一部 关于想象性爱快感的不寻常作品,同时又 是关于性爱快感详尽而不可思议的记录。”
狂人玛伊塔
暂无简介
El Pez en el Agua = Fish in the Water
暂无简介
In Praise of Reading and Fiction
暂无简介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二十二章,单数各章讲述高更外祖母弗洛拉·特里斯坦的故事;双数各章讲述保罗·高更的故事。外祖母的事情发生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孙的经历发生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1903年。高更出生时(1848年),特里斯坦已经去世四年。外祖母是个社会活动家、工人运动的组织人和女权主义的推动者;外孙是个艺术家,不过问政治,追求异国情调和世外桃源的生活,向往原始人的风俗习惯、神话与传说。从表面上看,祖孙二人生活的时代和活动的范围是不同的,但是综观全书,读者可以发现这二人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建造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