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榆生
龙榆生(1902-1966),江西万载人。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在家族中行七,故又自称龙七。别号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荒鸡警梦室主等。40岁后又自署箨公。1948年后又名元亮。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早年师从黄侃、陈衍和朱祖谋等名师习诗词及文字音韵学,后遂终身致力于词学研究。曾先后创办《词学季刊》、《同声月刊》等词学期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曲概论》、《唐宋词格律》、《词学十讲》、《忍寒诗词歌词集》等书,并有《东坡乐府笺》、《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整理、编选作品。
东坡乐府笺(简体版)
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2%
本书由清代著名学者朱孝臧编年,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笺释,是当今研读苏词不可或缺的文本。书首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考证翔实,注解精到。此书据商务印书馆1958年线装排印本标点整理,书末附篇名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唐宋词格律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4.5%
词兴起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极盛于宋代,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词主要来源于乐府和民间文学,但和唐代的音乐繁荣是分不开的。在唐代,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西域音乐已经大量传入,民间歌曲也很发达,故《旧唐书·音乐志》说:“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这种西域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后,创制出无数动听的新乐曲,从宫廷延到民间都很流行。词的产生和创作,主要就是配合这种新兴的乐曲,因而当时把词叫做“曲子”或“曲子词”。由于词和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严格的声律和种种形式上的特点。每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旬,旬有定字,字有定声”,有它的固定形式。为了适应乐曲的节拍,词的句子多数是长短不齐的,韵位也是参差不同的。为了配合乐曲的音调。加强乐曲的音乐性,词中所用的字除分平仄外,有些还要分四声。由于词必须受声律的约束,所以前人把作词称为“倚声填词”或“按谱填词”。
唐宋名家词选(全本)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本书收录唐宋两代名家94人、词作867首。每一家均附作者小传,词作后选录历代点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每一首词均标明平仄韵位,起到部分词谱的作用,极便欣赏与学习。此书初版问世于1934年,一时洛阳纸贵;1955年修订,传统上视为“正宗”的婉约派作品比重被削弱,如吴文英词由原先最多的38首骤减至10首,豪放派作品则大幅增加。这固然与龙氏词学思想发展、可用资料更丰富有关,但也有学术以外的因素,故亦有专家对此本表示不满。现以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修订本为底本,校以1934年开明书局初印本,恢复被删除的158首词和自序等,以成“全本”,全面而真实地反映龙氏选目意图和词学观点,亦可见其前后思想之变化。书后增加篇名索引,以便读者。
词学十讲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5%
《词学十讲》,又名《倚声学》,是龙榆生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戏剧学院为戏曲创作研究班上课的讲义。全书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作者数十年研究心得与填词经验。词是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从词的音乐性讲解词的情味和意境,是本书特色。全书既讲述词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又解剖词的内部结构,以历代名家代表作为例,对选调选韵、句度长短、韵位安排、对偶、结构、四声阴阳、比兴都有所介绍,为词学爱好者打开了欣赏和创作词这种艺术形式的一扇大门。
古今名人书牍选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6%
这三种原为商务印书馆三四十年代所出普及读本,今稀见。原本打算收入《龙榆生全集》,今抽出作小丛书。拟繁体竖排改简体横排。
龙榆生学术论文集
2人今日阅读
收龙榆生学术论文44篇,其中词学论文31篇,前以编成《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今据各类期刊及手稿增补论文13篇,两者裒为一集,以论文发表时间为序(讲义以刊印时间、未刊稿以写作时间),以观龙先生治学全貌。
苏黄尺牍选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3%
这三种原为商务印书馆三四十年代所出普及读本,今稀见。原本打算收入《龙榆生全集》,今抽出作小丛书。拟繁体竖排改简体横排。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唐宋词格律
《唐宋词格律》是一本专讲唐宋词体制格律的书。本书共收词牌一百五十余调,首先以韵脚分为五大类,兼顾各调体式演变。每一词牌都说明它的来历和演变情况。每一词牌标有“定格”“变格”等词格,并标明句读、平仄和韵位。每一词牌附有一首或数首历来传诵的唐宋词人的作品作为例证。
词曲概论
本书为《词学十讲》姐妹篇,亦为龙先生在大学授课时所撰教材,是一部少见的贯通词曲,由韵文本质出发探讨其发展规律,指示创作、欣赏方法的经典著作。此书上编论源流,首先概述词、曲特性及二者异同,随后依次介绍自唐至明清各时期的代表韵文体裁,从小令到慢曲,从诸宫调到散曲、杂剧、传奇,结合名家名作,使读者对词曲之关系和各种不同面目获得通盘的理解。下编论法式,分析平仄四声、韵位疏密等在词曲创作中的运用,是极细致而切实的教学。作者以自身深厚的学识功底为基础,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词学十讲
本书是龙榆生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时所撰的教材。全书循序渐进,由宏观的词史、词学规律,述及具体作法、欣赏鉴别等各方面,以至于哪些词牌适宜抒写苍凉激越之情、哪些适宜儿女柔情,平仄韵各自的作用、如何用适当的转换达成情感效果,长短结构安排的作用等等;若非龙榆生这样兼擅理论与创作的大家,是不容易写得如此深入浅出、具体可学的。本次出版新增附录三篇:首先根据正文所涉及词牌、人物,从龙榆生本人词作中挑选出十首,或和古人韵,或体现作者对前人词学评价;每首词后加编者按,注明正文中论及该词牌之页码,以便读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照阅读,加深理解。附录二、三分别选择《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和《论平仄四声》两篇,与正文部分既不重复,又有所关联。且正文为白话写成,这两篇为浅近文言,俾全书较富变化层次,亦可使读者更全面地感受龙榆生论学的各种路径。
谈词论曲
本书作者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龙榆生。本书分为上下篇,从词曲的发展到词曲的安排用法,思想感情表达均有论述。本书对研究词曲史、声律学以及词曲写作,都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书中所引例子,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通过介绍和评析,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鉴赏力。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十堂唐宋词鉴赏课
本书作者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龙榆生。本书是根据龙榆生先生词学学习创作课上讲义编辑而成的著作,将数十年的研究心得和填词经验,融汇贯通,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词学渊源、选调、作法等内容,同时也是讲解宋词欣赏的优秀读物。其实很多人是喜欢读诗、作词、作曲的,但是苦于市场上同类型版本过多,良莠不齐,倒不如阅读词学大师的作品来的权威,吸收大师们日积月累的文化精华。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
怎样学习格律
本书作者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龙榆生。本书是一本专讲唐宋词体制格律的书,本书共收词牌百余调,其中大多数是唐宋词中常见的。每一词牌都说明它的产生来历和演变情况,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及其中某些特定的句法和字声。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曾国藩家书选
这三种原为商务印书馆三四十年代所出普及读本,今稀见。原本打算收入《龙榆生全集》,今抽出作小丛书。拟繁体竖排改简体横排。
词学十讲
本书是龙榆生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创作研究班上课时所用的讲义。共有十讲,前两讲主要讲词的起源和特征,第三讲至第八讲是关于此的音乐性论述,最后两讲则主要讲词的艺术手法和欣赏创作。正文之后,本书收录了四篇龙榆生先生关于词学的经典篇章,旨在使读者在了解词的基础之上,了解到更丰富更深刻的知识。
苏门四学士词(外三种)
本册为龙榆生笺注古诗词四种,为《苏门四学士词》、《樵歌》、《云起轩词》、《梦窗词选笺》等。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四种。四种之中,《梦窗词选笺》为前所未见,首次出版。
中国韵文史
收龙榆生专著(或讲义)三种。《中国韵文史》,是韵文专史,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丛书"之一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8月出版。《宋词讲义》,应是龙氏执教中央大学时的讲义。《词曲概论》为龙榆生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所撰讲义。
龙榆生杂著
龙榆生杂著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词集题跋为主,包括历年所撰序跋、附记、题识等文字;第二部分为散见于杂志报纸上的各类文章,即散文与杂文。此部分文章,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序,大致可分为四类:一自述,二怀人,三时论,四游记及其它。第三部分为科普读物,如《蚕宝宝的故事》等。
词学十讲
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主要体裁之一,他兴起与唐五代,至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词具有独特的体制特征。《词学十讲》是当代著名词学研究专家龙榆生先生讲解词的知识的入门读物,该书是在给上海戏剧学院学生授课的讲稿基础修订而成。该书内容主要包括词在唐宋时期的发展历史,词调与词韵的关系,词句长短、选韵,以及对偶、比兴、代字等文学手法对情感表达的影响。作者将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心得与填词经验,融会贯通,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深入浅出,对读者鉴赏词极有帮助。该书自面世以来,深受普通读者的欢迎,同时也深受专业人士的肯定,是一部经典的诗词知识入门之作。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有极精辟论述:“近三百年来,屡经剧变,文坛豪杰之士,所有幽忧愤悱缠绵芳洁之情,不能无所倚托,乃复取沈晦已久之词体,而相习用之,风气既开,兹学遂呈中兴之象。
东坡乐府笺
苏东坡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词人,历来深受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关注。《东坡乐府笺》由清代著名学者朱孝臧编年校注,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作笺,是当今研读苏词不可或缺的文本。本书书首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本文、校记、朱孝臧注、龙榆生笺等内容。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大家的笺注考证详实、注解精到。
龙榆生讲词学
民国词学大师龙榆生授课所撰教材,宏观词史,词学规律,欣赏鉴别等。
龙榆生讲词曲概论
本书分上下两编,不仅论述了词曲的特性及起源、发展、流变,还着重探讨了声韵对词曲的重要作用,这对研究词曲史、声律学以及词曲写作皆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经典唐诗经典唐宋词(套装共2册)
本套书精选了传世唐诗和唐宋词各120首,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本书根据每首诗词的诗意精心配有中国古典绘画。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璧,相得益彰,唐诗和唐宋词的诗情画意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 此外,每首诗词还配有专业播音人员的诵读,其中有夏青、方明、林如、雅坤等朗诵艺术家精彩的咏读。读者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可以聆听。 经典的诗词,传世的名画,感人的诵读,将这些内容组合在一本唐诗和唐宋词选本中,在这之前是没有过的。希望这样一本具有全新阅读体验、唯美古典韵味的唐诗和唐宋词选本,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大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龙榆生全集(1箱全9册)
《龙榆生全集(套装1-9卷)》包含了词学方面的前辈学者龙榆生先生的现在能搜集到的所有著述,其中以词学为主,还包括选本、笺注、诗词创作和其他著述。共分十卷,附张晖《龙榆生年谱》,作为第十一卷。附有大量照片和手稿。署张晖主编,由张晖生前师友组成八人编委会负责编纂。
填词与选调
暂无简介
中国诗词通识
何谓“通识”? 迄今为止,中国诗词史已有很多版本,亦有不同写法。 本书的目标是追求通俗性与知识性共存,这正是书名中“通识”二字的由来。 本书集结了4位大师的通识性经典著作,旨在以有限的篇幅,让大众读者能够直观、便利地吸收到诸位名家的治学思想,并能清晰、完整地了解中国诗词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 本书是大众读者的上佳之选,相信每位读者都定能从中有所收获。
豫章黄先生词
暂无简介
诗书传家书系 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套装共10册)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春节zui为广泛书写的对联之一。“诗书传家”取其意思,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那些经典小书加以精挑细选,选出那些今天读者依然开卷有益的亲切好读的作品。这些书不仅适合我们自己修身养性,尤其适合家庭共读、亲子共读,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具有鲜明昂扬的“中国精神”,是应该不断传世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留给孩子这样一套书,就是留给孩子作为中国人的一份自信。 这套书包括《唐诗宋词私学课堂》(5种)、《唐诗宋词细品慢讲》(10种)、《跟大家读中国史》(10种)、《国学必读经典》(12种),共计四套37册。适合做枕边书,也适合客厅、咖啡厅阅读,方便轻巧也适合带一本去旅行。 《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包含以下10种图书,分别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吴梅《词学通论曲学通论》,顾随《苏辛词说》,闻一多《闻一多说唐诗》,龙榆生《词学十讲》《词曲概论》,浦江清《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胡云翼《唐诗研究》,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补注),上彊村民《宋词三百首》。本丛书可谓zui适合家庭亲子阅读的诗词启蒙书,跟随文化名家想象力飞扬的诗歌解读,走进唐诗宋词的美丽世界。
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唐五代词选注
《唐五代词选注》是词学大师龙榆生的词学研究代表作之一。本书选录自唐迄五代37位作者,收词237首,大体上囊括了这一历史时期重要词人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帮助一般的读者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与《唐宋名家词选》不同的是,选注者在本书中增加了对每首词的通俗易懂的注释,点明题旨,间或加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内容分析,同时还保留了《唐宋名家词选》对每首词的韵位一一标注的特点,既可供读者初步了解词的格律,也可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不失为一部很有特色的唐五代词选读本。
《龙榆生著作精选集》(全9册)
这套《龙榆生著作精选集》我们精选了其经典著作九种。在概论中,我们选择了他晚年有代表性的《唐宋词格律》《词曲概论》《词学十讲》三种;选本则选择《东坡乐府笺》《唐宋名家词选》《唐五代词选注》《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四种;考虑到目前雅言弱化、语言表现力不足的现状,还特意选择了《古今名人书牍选》《苏黄尺牍选》二种,作为学习文言文的补充读本。读者也可以藉此九种窥见龙先生一生治学的全豹。
龙榆生未刊诗学稿
龙榆生先生是20世纪三大词学家之一,他的词学论著和词学成就已经为学界所广泛认同。但是,他早年拜陈石遗等诗坛耆宿学诗,后来又在高校讲授诗学和韵文学,并发表过《诗教复兴论》《如何建立中国诗歌之新体系》等诗学论文,他的诗学研究也是词学之外一块广阔的学术天地。本书收录了龙榆生先生未曾刊行的诗学稿五种,并附录《清真先生年谱》,皆为之前学界所未见,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编校者对此五种未刊稿进行了精当的整理校刊,纠正了一些文字讹误,为读者阅读和利用提供了便利。
唐宋词格律
本书是词学大家龙榆生撰写的一部兼具普及性和工具性的词学著作,全书分为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五部分,共收录153个词牌,在每一个词牌之下皆标明平仄、句读和韵位,定格之外兼顾变格,并附以唐宋词人的经典词作为参考;除此之外,还在每一词牌之下说明词牌来历及演变过程,对某些必要说明者,指出其所适宜表达的感情,以便读者准确把握词的艺术特征,从而远离词作赏析和创作方面的误区。
词学启蒙
本书包含《词学十讲》与《词学通论》两部词学入门读物。其中,《词学十讲》讲解了词的选调、选韵、四声、句读、炼字、章法等问题;《词学通论》主要讲述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古代有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韵文史
本书于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印制发行。是迄今为止最早而仅有的关于中国韵文史著作。因其简明扼要,又富史识,被视为研究韵文的权威著作。该书精要地勾勒出中国古典诗、词、曲发展流变的轮廓。全书分诗歌、词曲上下两篇。上篇以《诗三百篇》《楚辞》、乐府诗、五七言古近体诗、唐宋元明清诗等为一系,下篇始于词曲兴起,止于清词之衰敝。
中国韵文史
本书分诗歌、词曲上下两篇。上篇以诗经、楚辞、乐府诗、五七言古近体诗、唐宋元明清诗等为一系;下篇以词曲因音乐而兴起、令词慢词之发展、正宗词派之建立、豪放词派在金朝之发展、南北小令套曲之兴起、元代散曲作家之盛、元明词之就衰、清词之复盛、散曲之衰敝、清词之结局等为一系。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