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18 条
历史的经验(增订本)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9%
谋略,中国古代文化又称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用现代话讲,就是领导的哲学与艺术。为总结关于谋略的历史经验,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就中国古代谋略做了一次系统讲析。本书撷取赵蕤《长短经》、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论》精华,参以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实例,论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将近一百五十则历史故事,铺注于原经文之后,供读者经史相参,从中悟得创业待人的道理。
四书精讲
6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3%
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怀瑾先生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传道授业精神,在台湾、香港等地开始讲述“四书”,其中他对《论语》的讲述整理成《论语别裁》,于1976年出版;对《孟子》七篇的讲解则经其弟子友人整理出版,陆续以《孟子旁通》(《梁惠王》篇的讲授)《孟子与公孙丑》《孟子与离娄》《孟子与万章》《孟子与尽心篇》《孟子与滕文公、告子》的名义出版,前后间隔达三十余年;1996年南先生用讲话的语气撰写《原本大学微言》,经周勋男整理后于1998年出版;1998年南先生寓居香港时又亲自撰成《话说中庸》,本拟继《原本大学微言》之后出版,因人事变迁和其他种种因素一拖再拖,直至2015年才由刘雨虹老师整理后正式出版。同时,刘雨虹老师等人还整理出南先生年谱,一并附于书后。
《金刚经》说什么
108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9%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课记录。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自己的心得。《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祥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篡要、注解、类颂、重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注释达一百多种。
论语别裁(全集)
30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0%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讲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相关章句注疏累代不绝。南怀瑾先生曾于1962年至1975年间三次讲述《论语》。第三次讲记结集出版时,南先生定名为“别裁”,意谓其讲述是个人所见,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南先生认为历来对《论语》的讲解,错误之处,屡见不鲜,主要问题在于所讲的义理不对,内容的讲法不合科学。他讲述《论语》,“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重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体验”。
楞严大义今释
11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5%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是一部佛学经典,历来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以至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说法。但由于其译文文词古奥,使佛法义理,愈形晦涩,学者往往望而止步。本书即为南怀瑾先生对《楞严经》全本的原文今译和串讲。其讲述依文讲义,深入浅出,是一部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楞严经》读本。
原本大学微言(全集)
1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3%
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
话说中庸
3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6.0%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因不满意宋儒对《中庸》的解释,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清了人们对“中庸”的误解,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子思旨在阐明孔子之所以为圣人的学养和造诣,既为传统的儒学辩护,又表达自己亲受孔子的教诲而别传圣学心印的精义;《中庸》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圆觉经略说
3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1%
《圆觉经略说》是南怀瑾于1983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述《圆觉经》的记录,首次出版前曾陆续在《十方》杂志连载,获得广大读者们的热烈回响。《圆觉经》是了义经,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经典,且经文文字优美。南怀瑾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初学者而言,可作为学佛入门读物;对有心习禅和参研佛法者而言,亦有助益。
药师经的济世观
5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3%
在本书中,南师用各种版本的《药师经》增加大家对这本经书的了解,继而讲药师佛如何发十二大愿、如何教人“消灾延寿”,并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情况,指导普通人怎么做才能正在利益自己及他人。这是南怀瑾讲述中比较浅显实用的一本书,易被读者接受。
如何修证佛法
5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4%
南怀瑾先生在台北时,曾以“如何修证佛法”为主题,对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前后凡二十八次。这些讲座的内容,经记录整理,便形成了本书(初名《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书中以“见”(见地)、“修”(修证)、“行”(行愿)为重点,以《得严经》、《法华经》、《增一阿含经》、《起世经》、《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现现在严论》、《宗镜录》、《指月录》、《密宗道决策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佛典为资料,对佛教的修持方法作了简洁明了的阐述。既有要点提示,又有例证说明。
禅海蠡测
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0%
本书先介绍了禅宗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的历朝演变,接着介绍了禅宗的宗旨,传授和修行的法门,如公案语录、机锋转语、宗师授受、参话头等,大概用了十节的内容;之后便展开禅宗与净土、与密宗在渊源、参修方面的异同。进而,将禅宗与中国本土的丹道、后起的理学,以及西方的哲学做了历史方面和思考内容的对比。
禅宗与道家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5%
《禅宗与道家》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惠能的事迹,禅宗的语录、公案、机锋和棒喝,参禅的方法,禅学与理学的关系,禅宗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以及闻名遐迩的丛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作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学习之道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本书为读者精心编辑了南怀瑾先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学习心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讯碎片化时代,似乎人人都知识越来越渊博,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实则学问越来越少,而被现代人所逐渐遗忘的中国古人独特的注重启发、注重悟性的学习方法和一以贯之、一通百通的智慧心法,其实正是应对现代人“知识焦虑症”的一剂应时良药。本书重新整理南怀瑾先生的讲述,分七个板块:无为、专精、次第、读诵、语言、融通、策略,篇幅精炼短小,却涵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的精髓,帮你快速走出学习的误区,找到更合适高效的学习方式。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0.2%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下卷中的最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译后不久,便函独成一经,广为流传。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普贤行愿品》的讲记。作者以通俗的口语,对该经的趣大意,特别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偈颂作了别开生面的讲解,并附列了有关行愿方面的各种资料。本书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的。
定慧初修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0%
本书收录了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的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所作),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规、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作的通俗的讲解。“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的;定,是用来息虑静缘的;慧,是用来断除烦恼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
易经与中医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8%
本书整理自南怀瑾先生多年前应邀与中医药方面人士所做的演讲,就中医药文化、道家、易文化的关系,探讨了诸多值得思考与发展的问题,亦有不少创见。本书共十四讲,除了学理探讨分析外,对于中医药的事迹应用,以及养生方面,亦多有发挥和实例解说,内容极为丰富。
论语别裁(下)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4%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讲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相关章句注疏累代不绝。南怀瑾先生曾于1962年至1975年间三次讲述《论语》。第三次讲记结集出版时,南先生定名为“别裁”,意谓其讲述是个人所见,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南先生认为历来对《论语》的讲解,错误之处,屡见不鲜,主要问题在于所讲的义理不对,内容的讲法不合科学。他讲述《论语》,“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重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体验”。
平安就是福:南怀瑾人生日课(全四册)
8人今日阅读
本套书为南怀瑾先生的语录辑录集,共有三百多则短章语录,分为四册:《平安就是福:安身立命的哲学》《上药有三品:长寿的生活方式》《无师也自通:学习有方法》《看得破,却忍不过:人生避坑指南》,从安身立命、健康养生、学习方法以及处世练心四个不同的角度,帮助现代人缓解压力与焦虑,维护身与心的健康平安,获得生命的安顿与自适。
原本大学微言(下)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2%
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大学》原文仅千余字,而此“微言”约有四十万字,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