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123 条
豫章叢书(集部七)
《豫章丛书:集部7(竖排版)》是豫章丛书之一。豫章丛书是江西地方文献资料中卷帙最多、内容最丰的大型丛书,共有两套。一套为陶福履编,收书二十六种,四十八卷;一套为胡思敬编,收书一百零三种,六百五十卷(原书统计如此,附书和校勘记等未计)。两套丛书虽然同名,收书却无一重复,共计收刊自唐迄晚清著述一百二十九种,六百九十八卷。除庐山纪事、皇明西江诗选属外省籍学人编撰外,其它都是江西先哲的著作。从其内容和价值考察,作者履历各异,志趣不同,著述涉及中华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明人小史八种纪录明代史实,理学类编反映宋明理学思潮等,这显然表明豫章丛书具有超越区域、涵盖深宏的重要意义。
中国文学大辞典
10人今日阅读
共收录中国文学学科词目一万八千余条。分作家、流派社团、作品、名词术语、研究著作、报纸、刊物、文学人物等大类。全书词目分十二个单元,按时代依次编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通论 总集及其他。每一单元内的词目以类相从。每类词目一般按时间先后编排,年代无从查考或界限不明的置同类之末,以见其文学发展脉络。书后附有“中国文学大事记”“本辞典主要征引参考书目”。自1997年出版以来,屡次修订,以符合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
中国文史哲大辞典
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0%
一、《中国文学大辞典》共收录中国文学学科词目一万八千余条。分作家、流派社团、作品、名词术语、研究著作、报纸、刊物、文学人物等大类。全书词目分十二个单元,按时代依次编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及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通论总集及其他。每类词目一般按时间先后编排,年代无从查考或界限不明的置同类之末,以见其文学发展脉络。 二、《中国历史大辞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中国历史学界众多名家参与,整个编纂出版过程历时近二十年。共收录词目六万七千余条,九百多万字,包含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历史的概貌。全书条目涵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法制史、科技史、民族史、风俗史、宗教史、外交史等各个领域。《中国历史大辞典》全面发掘和整理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反映和总结了以往中国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泱泱古国的历史文明,放眼世界,堪称一部全面、权威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三、《中国哲学大辞典》本辞典由张岱年先生任主编,全国数百位中国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撰稿,举凡这一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基本上都是本书的作者。全书共收词六千七百余条,二百三十万字,分类编排,收入中国哲学学科中的名词术语、学说范畴、学派组织、活动争论、人物、著作刊物等。其内容覆盖中国哲学各个阶段:从中国哲学的起源、萌芽一直到近现代及当代哲学;各个分支学科:从先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等一直到中国佛教哲学、道教哲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军事哲学、科学哲学;各个领域:从天道观、认识论、辩证法、人生观一直到近现代各种哲学思潮。
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2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0%
本书收录宋代二百五十余位诗人及无名诗人的诗作共1250余篇,延请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介绍各家之说。 此本新一版在旧版的基础上,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对内容进行了修订提升,并对全书的版式、字体、字号、封面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与内容相符的黑白字画若干幅插入正文,将原来正文的小五号字体放大为五号,使版面更加赏心悦目,以期达到更为舒适的阅读效果。
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唐诗学书系(全十七册)
3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7%
《唐诗学书系》包括《唐诗学引论(增订本)》、《唐诗书目总录(全二册)》、《唐诗总集纂要(全二册)》、《唐诗论评类编(全二册)》、《唐诗学文献集粹(全二册)》、《唐诗汇评(全六册)》、《意象艺术与唐诗》、《唐诗学史稿》8种共17册。
近代江西文存
本书按时代先后,精心搜集、整理,选取近代江西40位作家共369篇作品加以编集。书中注重近代江西文学作家群体、流派,突出重要作家,兼顾中小作家;注重散文、议论文、奏疏、书信、碑记、序跋、游记等不同体式与不同风格的作品;简介每位入选作家生平及主要成就,并对其作品加以点校及简注。
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赵园作品系列)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所写的确是一个发生于“危机时刻”,至少要部分理由“危机”来解释的故事,易堂故事最初吸引了我的确也在伦理方面朋友,兄弟,师弟,以至夫妻,尤其朋友。光明俊伟的人格,任何时候都会令人神旺的的吧,至于某个人物的魅力,自然会销蚀在时间中。但它们毕竟以其短暂的存在照亮过他人,即令细微如嚼火,也是美丽的,易堂诸子孜孜于“求友”,以他人丰富自己的人生,我则经由学术“读人”,也以关于人的了解丰富了我的生活,在写作了《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后,易堂诸子在我,已非漠不相关的异代人,他们由故纸中走出,径直走入了我的世界。
中国历史大辞典
4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7%
《中国历史大辞典》于197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中国历史学界众多名家参与,整个编纂出版过程历时近二十年。本典共收词目67154条,900多万字,包含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历史的概貌。全书条目涵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法制史、科技史、民族史、风俗史、宗教史、外交史等各个领域。原出的分卷本依据历史朝代和专门领域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上、下)和民族史、历史地理、思想史、史学史、科技史等十四卷。其后又出版有汇编本、音序本等不同版本。 《中国历史大辞典》全面发掘和整理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反映和总结了以往中国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泱泱古国的历史文明,放眼世界,堪称一部全面、权威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5.7%
本书为大学历史系史料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考研参考书,也可供史学爱好者阅读。内容上起有文字史料的商代,下迄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前期,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基本知识。第一版于1981年出版,为国内第一本史料学教材;第二版于2006年出版。是史学界影响很大的一部权威教材。
江西诗派研究
本江西诗派是宋代诗坛上重要的一个诗歌流派,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是莫砺锋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是早对江西诗派行研究的专著。作者从江西诗派的产生背景、成员构成、政治态度、诗作内容、诗歌艺术、诗歌理论、诗派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对江西诗派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考察,认为江西诗派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宋诗彻底地突破了唐诗的藩篱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貌。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1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6.3%
收录先秦诗作品370余篇,主要包括《诗经》《楚辞》和其他上古歌谣,编成《先秦诗鉴赏辞典》,延请60多位专家学者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介绍各家之说,对先秦诗歌的精粹进行了深入浅出、卓有成效的阐释和解读。 原书自1997年出版以后,已经长销十几年。随着学术研究的进步,对古今地名、文人生卒年考订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修订更新,依据新的研究资料修改注释,增补资料,增订研究书目等。同时,对全书的版式、字体、字号、封面进行重新设计。 本书原则上一首诗配一篇赏析文章,个别组诗配一篇赏析文章,还在每种歌谣类型前配有简介。考虑到现今读者对上古文本有一定阅读难度,我们在原诗正文右侧排有白话译文,并对原诗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翻译。书后还附有名词术语与要籍解题、诗经楚辞书目、名句索引等。
唐诗书目总录
目录学著作。收录现存历代有关唐诗的书目2740种,分总集、合集、别集、评论及资料四编。各编之内大致以出版年代先后为序,别集类则以人系书,而将有关注本、选本、续补本之类附列于本集之后。所收书目一一标明书名、卷数、朝代、编撰人与各种版本等信息。作为一部搜辑较为详备的专题性书目,为唐诗研究提供了方便。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女性系列(六卷本)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1%
为了把女性的历史经验带入历史舞台的中央,书写更全面的中国历史,一批海外汉学家作出了开创性研究。这个夏天,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女性系列”隆重登场,为大家精选了中国女性史的经典著作,让我们一起通过认识女性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来认识更多元、更丰富的中国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包括以下六本图书:《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缀珍录:18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唐诗求是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2%
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在重编全唐诗及其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创获。所收篇章涉及唐代诗歌总集、别集、选集,对唐代诗人生平及创作的探索无不论出有据,无论是对唐代诗歌的个案研究,还是对一代文学史的考察,都有发覆启蒙之意义。
文献学概要(修订本)
4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6.4%
本书是大学文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文献学课程教材。全书深入浅出地讲述文献学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整理方法等等,既可作教材,亦可作为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和工具书。
周易辞典(修订本)
5人今日阅读
《周易辞典》共收词目四千余条。包括易学常识、易派易例、经传要语、易辞衍用、治易名家、易学要籍、别类参列等七类。卷首刊有诸家重要易图、易表二十九幅,每幅图表后附简要说明,均正文条目所涉及者。正文则详列易学相关词条,并进行详细考索、解析。 卷末附《分类词目表》《词目汉语拼音索引》,以利读者寻检测考览。
蓬莱阁典藏书系(全32册)
1人今日阅读
《蓬莱阁典藏书系(全32册)》内容涵括文学、艺术学、史学、哲学和国学研究,且大都对这些文学的发展有筚路蓝缕之功。作者皆为学界、民间耳熟能详的“大师级”人物,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胡适、鲁迅、王国维、闻一多、傅斯年……并请当今多位权威专家为之导读,梳理学术脉络,剔抉要义精粹。不仅使读者准确理解每部书的学术背景、撰述主旨,更能切实领会“大师们”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
人间词话译注
2人今日阅读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摈弃西方理论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施议对曾先后师从夏承焘、吴世昌等词学大师专攻词学,具有较高的词学研究造诣。此次出版为《人间词话译注》的增订本,该书1990年在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后2008年在岳麓书社出了增订版。旨在为读者阅读《人间词话》作参考之用。每一则都有解题、译文、附注,非常有利于普通读者的阅读。
挥别:属于我的学术年代
《挥别——属于我的学术年代》由赵园先生亲自选辑,包含十四篇作品,每一篇都是赵园先生在不同细分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涵盖了其早年的文学研究部分,更多的则是细致而全面地阐述了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既从整体上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活的变迁,也是一部总览赵园先生学术生涯的总结性作品。
蓬莱阁国学典藏
1人今日阅读
在“整理国故”的号召下,清末民初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学著作,本丛书精选了其中八种近代国学研究的代表之作,一部分为传统学术思想史的系统研究著作,另一部分则为目录学的经典著述,读后能识传统文化典籍之大概,可知中国传统学术发展之脉络,诚为今人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必读书目。
宋代文学与文献考论(宋学研究丛书)
本书为“宋学研究丛书”之一种,是作者多年来研治宋代文学之述评文章的总结。全书以宋代文学为对象,以文献为基础,立足学术史,内容包含学术反思、文献考辨、知人论世、艺术分析和文化观照等。上编“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基于对学术史的全面了解,对文学研究中出现的许多根本性、全局性的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中编“作者版本与作家生平”,精心考证《清江三孔集》等版本源流,及孔平仲、李正民等家族事迹,厘清诸多学术谬误;下编“艺术分析与文化关照”,对范仲淹、陆游等诸多名家著作做出契合文本和历史情境的新阐释。本书集中展示了张剑教授对宋代文献、文人、文体及文化的新发现和新论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使
1人今日阅读
《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使》主要讨论14—19世纪的韩国(朝鲜)与中国、韩国(朝鲜)和日本的对外交流史。作者从浩如烟海的燕行录、通信使录中揭示东亚的册封-朝贡体系的实际状况,以及中日韩通过燕行使和通信使所进行的学术文化交流。本书视角独特、见微知著、勾稽隐秘史料、论说绵密细致,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还原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献语言学(第五辑)
《文献语言学》为学术集刊,每年两辑。主要栏目有:经典重刊、原创报道、学术综述、争鸣书评、青年论坛。本刊着重刊发原创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献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汉字与汉字史、训诂与词汇史、音韵与语音史、语法与语法史、方俗语与方言史、语文与语言学史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刊登学术热点与重点的研究综述、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书评、重要论题的纯学术争鸣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语言学研究数据。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三辑)
1人今日阅读
《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此为第十三辑,分为“辞赋研究”“古代诗歌文献与文本”“古代诗歌研究”“诗歌理论研究”“当代诗歌研究”“青年论坛”六个栏目,既关注了学术史和诗学文献的总结整理,包括极有价值但其它刊物很难包容的谱录类成果;又关注了年青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是文学研究者特别是中国诗歌研究者和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可选读物。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62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1.1%
《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之作。它首创的融文学赏析和工具书于一体的编写体例,已成为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的固有模式。 《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唐代190多位诗人诗作1100余篇,全书约230万字。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 另配有唐代诗人年表、唐诗书目、诗体诗律等多种附录。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2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是本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之一。 该书初版于2002年。在选目与赏文撰写方面,邀请了当时国内众多著名的词学专家共同参与,本着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宗旨遴选篇目,撰写赏文,编订附录,充分反映了当时元明清词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与高水平。全书共收录元、明、清三朝约400位词人的词作840余篇。 本书新一版拟以初版为基础,增删、改正若干舛讹,使本书质量更臻精审完善。并依照新一版版式对全书进行重新设计,使版面更加赏心悦目,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以满足不同文化消费层次的读者需要。
禅宗语言
5人今日阅读
禅宗语言研究属于汉语史研究的一个分支,但同时也可以说是佛教研究的一个分支。从时段上说,它大致处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过渡时期,具有俗语言的性质,但与一般俗语言相比,它又是一种独特的具有宗教性质的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禅宗语言与禅宗思想、禅宗史的研究有别;而作为一种宗教精神的载体,它又不同于敦煌俗语词、诗词曲俗语词。 本书从四个方面介绍禅宗语言研究的基本知识:一,关于本领域的历史和现状,其中包括古今中外的学术史以及20世纪以来的研究概况;二,反思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从事研究的必备知识和学术规范,并提出开拓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三,分析评点本领域中几种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介绍其采用的方法、思考和分析的模式;四,提供与本领域研究相关参考文献,包括禅籍原典、基本研究论著目录和有助于扩大视野的进阶书目。
明代文学史料要略
2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明代文学相关文献的总体性概述,涉及的文体包括诗文、小说、戏曲、词、散曲、辞赋、民歌、八股文等,同时对于各体文学相关的批评文献,以及与之相关的史籍、地理书、地方志、石刻史料、子部笔记、年谱与家谱、儒学文献、佛教文献、道教文献、艺术文献、民间文献、书目、索引、工具书以及数据库和在线资源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概说,以此为明代文学研究提供全面的文献支撑。一方面,在目前学界尚缺少对明代文学文献系统性和整体性梳理的前提下,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展现明代文学相关文献的总体面貌,另一方面,在当前明代文学尤其是诗文、辞赋、词等研究尚缺少各种评论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背景下,本课题成果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诸多研究资料搜集、整理的线索和路径,是开展明代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人间词话(插图珍藏本)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1%
《人间词话(插图珍藏本)》是王国维的代表词话著作,以“境界”说为中心,倡导“不隔”,表达真感情。该词话融入了西方美学思想,颇多创见,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书目答问补正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0%
《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另增“丛书目”,每一类都列出该类最重要的著作及较好的版式本,并作适当的比较和评论,颇便初学者,故而在当时流传极广。后因新书和善本不断问世,清末民初学者范希曾又对原书进行了补正,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也改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
2人今日阅读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著名学者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叙述明清以降中国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史三大板块。本书特色在于邀请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夏晓虹教授,根据诸多版本汇校、考订成一部精良版本,并为之撰写年表与评述文章,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庐山禅行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作者于庐山栖贤寺体味禅林、修心之旅的随笔集。庐山作为佛教名山历史悠久,栖贤寺位列庐山五大丛林,底蕴深厚。作者住寺日久,见往来僧众,闻晨钟暮鼓,心有所感,一一记录。
中国医籍补考
1人今日阅读
全书分为:医经、本草、食治、养生、藏象病机、诊法、明堂经脉、伤寒、金匮、温病、临床综合、方书、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儿科、喉科、眼科、法医附兽医、医案、医话医论、丛书类书、史传书目、运气、其他,共26门,搜集载录古医籍3374种,现存2937种,辑佚52种,残阙73种,未见312种,亡佚7种,较《中国医籍考》新增2260种,涉及撰作、编撰、校勘、出版者1263人。书籍名用通用名,并标明医籍卷数和作者对书籍的工作,内容精简扼要,多采取节录的方式,书后附书名索引和著者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为国家保存文化:郑振铎抢救珍稀文献书信日记辑录
抗战期间,日寇荼毒江南,有明以来四百年文教毁于一旦,历代公私典藏流离失所。一时之间,上海租界古书买卖大兴,劫火之余,国宝尽落异族之手。值此危难关头,郑振铎联络张咏霓等沪上学者,在陈立夫的支持下秘密组建“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珍贵古籍文献。为国家保存文化,如同在战场上作战,书生也是战士,只有前进,绝不退缩。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
本书主旨在重访影响东亚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过程。由于“良知说”形成于正德时期(1506-1521),故针对阳明在此期间种种作为进行考证,厘清其思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联,重建其提出此说的转折过程。“附录”所载,则是要提醒与说明,阳明的历史形象是经过其门人透过文献的增削与书写的策略所描绘出来的。
绝妙好词
1人今日阅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增订中国版刻综录
本书是在1987年版《中国版刻综录》基础上,充分吸收最新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完成的关于中国古代版刻的代表性著述,集研究性和资料性为一体。原书出版以来,受到学界高度重视,得到2002年全国高校古委会立项。本次增订工作是在结项成果基础上继续修改的结果,修改之处包括篇章结构、研究范围和专题条目等,字数增加近3倍,达到192万余字,条目从原来的12000条,扩充到28713条,成为研究和学习中国版刻学的一部必备著作。
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全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活动史料的文献辑录,借助编年史的体例,对民国时期的图书出版活动,依年代次序作历史的叙述,勾勒出民国图书出版的发展历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出版机构的创立,大型丛书、工具书、教科书、古籍图书的刊印,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书业章程业规的制定,各种版权上的争端,劳资双方权益的纠纷,查禁与反查禁的斗争,以及出版机构的有关经营活动等。
宋学研究(第四辑)
《宋学研究》,是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资助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期刊资助项目。宋学,既包含宋史研究之学,又下延至受宋代直接影响的元明清儒学、制度、文化之学的研究,学术视阈开阔。本刊于2017年创办和出版了第一辑,2020年出版了第二辑。在浙江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推动下,即将出版第三辑,旨在构建以宋史为核心,涵盖宋代文学、宋明儒学、宋明清科举文化、佛教与道教文献等领域的研究的综合学术平台。
剑桥中国史(全集)
31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7%
“剑桥中国史”丛书共16卷,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已出版11卷。包括:《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下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上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