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
周作人(櫆寿、奎绶,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等职务,并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供稿《新青年》;任职“新潮社”主任编辑;与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与鲁迅、林语堂等创办《语丝》周刊),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皮一下很开心:大师式幽默
5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8%
本书主要收录老舍、胡适、闻一多、傅斯年等民国大师的幽默作品及有趣日常,包含散文、诗歌、民间小故事等等。提起文学大师,大家常常会有权威性、高天赋造诣、勤奋等刻板印象,但其实大师也会有忙里偷闲,风趣恒生的时候……一起走进大师笔下,看老舍如何调侃人生日常;看胡适如何嬉戏成文;看傅斯年如何利抨时政……
故乡的野菜(轻经典)
4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7%
本文选自《周作人散文》,收录《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三篇散文。周作人笔下,生活是诗,万物含情。在《故乡的野菜》里,借野菜回溯儿时时光,品味乡间质朴;《乌篷船》中,乘舟而行,穿梭在水乡的诗意风光间,领略独特风土;《喝茶》一文中,于茶香氤氲里,体悟忙里偷闲的惬意。这些散文以平淡之笔,写尽生活万象,蕴藏着人生智慧与文人雅趣。
周作人经典作品合集(全集)
3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1%
本套书包括《秉烛后谈》、《秉烛谈》、《儿童文学小论》、《风雨谈》、《瓜豆集》、《过去的工作》、《近代欧洲文学史》、《看云集》、《苦茶随笔》……等共36册。《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七年四月至十月的作品。内容分为两类,一表意趣,可谓真闲适,如《谈劝酒》;一疾虚妄,如《谈过癞》。在文章中,周作人批判中西文化中最黑暗的现象,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即“以思想杀人”。“若以思想杀人的文字狱刚罪在离经叛道,非圣无法,一般人觉得仿佛都被反对在内,皆欲得而甘心,是不但暴君欲杀,暴民亦附议者也。”而“一般读书人对于此事的感想”又与“暴民”无异,形成一个上下一致的专制局面,作为思想者的个人只有被杀的份儿了。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一面,此前所作《夜读抄·太监》《看云集·论八股文》等皆为力作,而又尤其注意对于思想专制的批判,盖此为要害所在也。
周作人散文
2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4%
本书系中华散文珍藏版丛书之一,辑入了周作人散文名篇《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等90篇,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和平冲淡”的艺术风格。
有意思的生活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1%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要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本书精选76篇收录于《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看云集》、《谈龙集》、《瓜豆集》、《木片集》等周作人知名文集内的散文、随笔,均是周作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喜怒哀乐。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且有意思的。苦茶苦竹、谈龙谈虎、看云看雨三辑内容看下来,让人更了解周作人生平的那些有趣的时光。
雨天的书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2%
本书从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周作人散文精选集。书中既有晶莹剔透的闲适小品,也有在思想和散文美学上取得新开拓的悼亡怀人之作、“草木虫鱼”系列等,表现了周氏艺术风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全新整理的篇目,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周作人看似有闲而心无暇,闲适蕴含深远的人生。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6%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3册)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0%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知堂回想录(上)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8%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毕生篇幅较大的作品,全书共分四卷,以时间为线,讲述了周作人一生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文笔平和冲淡,亲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闲情乐事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1%
本书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读书读书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5%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买书”“藏书”这一读书人雅事的集子,由陈平原编写,共收入了林语堂、老舍、周作人、王力、叶灵凤等24位知名学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带你分享他们的读书智慧和心得。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随便翻翻,也许在书中,你也能发现自己的影子。
孤独是人生的礼物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5%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对生活本身趣味的捕捉与凝视,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独一无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文章属于非常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本书收入周作人《娱园》《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美。他写初恋、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凡是需要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来,平和,淡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苦茶随笔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6%
《苦茶随笔》共收录五十一篇文章,大多为杂文,以苦茶为名,正见周作人心中之苦,笔下之苦。苦而觉爽快,却是大人的可怜处。个中滋味,诸君自知。《苦茶随笔》收录的文章,内容强调思想的自由性与独立性,颇有些针对他人批评的反批评,为前此所不多见。《苦茶随笔》是周作人散文的代表作,自此,周氏散文创作进入高潮。
自己的园地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1%
《自己的园地》是周作人学术性散文集,主要阐述周作人自己是对文艺的解读和态度,可以看成是一部文学批评文集,也是周作人极少展现的犀利尖锐的一面。《自己的园地》中收录的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有些散文对艺术的见解也十分独到,不仅讨论了国外优秀文学的创作理念,还对比研究了国内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态度鲜明,言辞恳切,而在表达形式上则延续了他一贯散淡平和的文风。
民国大师周作人作品大全集(套装七十八册)
3人今日阅读
本套丛书按照创作作品、翻译作品分类编排,前三十八册为周作人自编作品,包括周作人生前亲自编订的《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三十七册作品,以及编者编订的《周作人书信集》。后四十册为周作人翻译作品,按照译文内容分类重新编排,分为四部分,依次为希腊古典文学、日本古典文学、东欧文学和其他外国文学,包括《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共计七十八册。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套装共9册)
3人今日阅读
雨天的书 泽泻集 本书是周作人自选集《雨天的书》《泽泻集》的散文合集。收入其早期杂文、随笔70余篇。其中《雨天的书》56篇,大多以谈茶、养鸟、赏花为题材,表现作者对闲适生活的情趣。《泽泻集》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本书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的风格特色,影响深远。 秉烛后谈 《秉烛后谈》初版于1944年1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近二十篇,是一九三七年四月至十月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仍有诸多“闲情”篇目,但内容却可分为两类,“表意趣”与“疾虚妄”。归根结底,作者看重的仍是理性反思。 秉烛谈 《秉烛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篇,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的作品。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集中《赋得猫》一类文化批判之作。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可以说因知识而有发现,因发现而有趣味。 风雨谈 《风雨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七篇,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多是周作人细读自己所藏的明清笔记后写下的文章,如《钝吟杂录》《燕京岁时记》,以“重情理”的原则“披沙拣金”,重新发掘这些明清笔记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 瓜豆集 《瓜豆集》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三篇,是一九三六年五月至十二月的作品。除了《结缘豆》《谈养鸟》这样的散文外,还有数篇回忆人物之作。而且,关于家庭和妇女问题,周作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同情态度。 苦茶随笔 本书收录周作人散文随笔《关于苦茶》《骨董小记》《论语小记》《厂甸之二》《科学小品》《现代散文小序》等约50篇,包含了作者对于茶、对于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思考。全书给人以一种艺术的清新感,品《苦茶随笔》,犹如真的在品一杯真正的苦茶。 苦竹杂记 《苦竹杂记》初版于1935年10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五十一篇,既有《冬天的蝇》《柿子的种子》《儿时的回忆》一类闲适散文,也有《畏天悯人》《情理》《常识》这样的杂文,寓悲悯于简练淡远之中,是具情感深度的性情之作。 夜读抄 本书收入周作人散文47篇,可看作其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扩张至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就方法而言,即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因此,周作人也自称“文抄公”。本书集中体现了周作人的这一特色。 自己的园地 本书是周作人早期自选散文集,分三辑,共56篇散文。所收文章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恬淡。其中“自己的园地”“绿洲”接近文艺批评,“茶话”则属于杂感随笔。“绿洲”意趣盎然,其手法为作者此后随笔创作多所沿袭;“自己的园地”则是作者此阶段文艺思想的一面镜子,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
泽泻集
3人今日阅读
《泽泻集》是周作人出版的散文自选集,为“苦雨斋小书”之三.书中既有《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等描写故乡风物、闲适生活的雅趣小品,笔调冲淡自然;亦有《死之默想》《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等针砭时弊的“时文”,暗藏机锋。周作人以“叛徒与隐士”自况,以“泽泻”为名,寄寓对平淡趣味与思想锋芒的追求,是研究其前期创作的重要文本。
世故人情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5%
这是一本由钱理群选编的文集,所谓“世故人情”主要是一种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全书节选了22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家如鲁迅、老舍、聂绀弩、郁达夫、叶圣陶等人的散文和小品文,通过选入的这46篇文章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而又充满情趣的精神世界。选文短小精炼,意旨深远,语言幽默,是诸多大家人生经验的凝练总结,是他们长时期的思考琢磨融铸成的智慧隽语,给人启发。真诚,不做作。
今昔物语(浮世绘插图珍藏版)
2人今日阅读
《今昔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旧称《宇治大纳言物语》,相传编者为宇治大纳言源隆国,共三十一卷,故事千余则。一至五卷为天竺(印度)部分,六至十卷为震旦(中国)部分,十一至三十一卷为本朝(日本)部分。内容包括佛教故事与世俗故事,前者系说明佛教信仰之功德,后者则叙述历史人物之逸事与孝子、烈妇等道德故事。此外,尚有文艺、爱情、生灵、怪物、狐狸、仙人、盗贼等各种传奇故事。每一则故事皆含有通俗处世教训之寓言。因每卷开头皆有“今昔”二字,故名《今昔物语》。本书所译为本朝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北京编译社翻译,并经周作人花了两年时间校订。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3%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细述亲历之近现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五卅、三一八、北伐、清党等,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必读之作,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〇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雨天的书:周作人作品精选集(果麦经典)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6%
《雨天的书》精选周作人作品80余篇。包括《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喝茶》等名作。多为谈论饮酒喝茶,点心,各类小玩物的篇目。也有一些他与人之间的羁绊,他作为旁观者所受到的影响。写他的初恋,他生病继而死去的小女儿,或一两个普通乡民的命运。文章“意境冲淡而念意深远”,如同他说他的理想,只是那么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凡是热狂的与虚华的,无论善或是恶,皆不喜。
知堂回想录
2人今日阅读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中国新文学源流》是根据周作人的讲演记录稿编成。1932年2至4月,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在辅仁大学讲了八次学,后经整理,交北平人文书店于1932年9月出版。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
无惧风雨,悦享生活系列(套装2册)
2人今日阅读
本套装包括两册书,《有意思的生活》《谁的爱情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周作人谈美食
2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谈美食》精选周作人关于美食的散文百余篇,展现饮食文化中的意趣与乡情。这些文章“谈美食”往往只是一个“由头”,文章的侧重点更在于以之“观世俗,察民情”,表达一种文化态度,或者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某种感受、感悟。
知堂回想录(下)
1人今日阅读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毕生篇幅较大的作品,全书共分四卷,以时间为线,讲述了周作人一生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文笔平和冲淡,亲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
1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是20世纪两位文化大家交往的精彩实录。全书收入书信391封,其中周作人致俞平伯的书信210封,时间由1922年3月27日至1933年3月18日;俞平伯致周作人的书信181封,时间由1921年3月1日至1964年8月16日。两位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创作群内的文化大家,往来书信谈论创作、学问之处颇多,蔡元培、钱玄同、胡适、叶圣陶等教育界、学术界、文坛重要人物及相关事件也时有出现,足以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教育状况、学者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文化追求,展现了他们及其周围人们的生活图景。
知堂文集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8%
《知堂文集》是周作人本人都满意的文集,收录了《知堂说》《过去的生命》《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展现了周作人前期创作生涯的成就。
秉烛谈(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
1人今日阅读
《秉烛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篇,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的作品。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集中《赋得猫》一类文化批判之作。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可以说因知识而有发现,因发现而有趣味。
北京城
1人今日阅读
北京城_周作人、老舍、郁达夫等散文大家关于北京城的散文小品的合集,由开明图书公司1942年出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们以北京为背景,体验构筑了集社会、文化、教育、民俗等方面广阔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生活场景,和这一场景中包含着他们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综观这些散文创作,都与北京城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北京城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文化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和政治视野与语境,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读者会加深对当时北京城的生活认知,从他们对二十世纪初期式微的北京文化的焦虑和对北京时政、市民生活状态及精神面貌、教育现状以及家庭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批判中,我们看到了这些文学大师的眼中的北京城及其文化的具体面貌。
知堂谈吃·人生一饱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以“谈吃”为主题,精选了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关于美食的文章。周作人的散文温和冲淡,意蕴悠长,故而受到民国以来多位文学名家的推崇,钱理群称其散文有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本书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南北的点心》《天下第一的豆腐》等代表文章。
民国大师周作人自编全集(套装三十八册)
1人今日阅读
周作一生著作颇丰,他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以温和、冲淡之笔书写个人的闲适、寂寞与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著有《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三十余种。周作人在译作方面也有卓越贡献,他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世界语,翻译包括古希腊喜剧《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日本现存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滑稽短剧《狂言选》、平安时代随笔代表作《枕草子》、滑稽本《浮世澡堂》等。 本套丛书辑录周作人自编作品,包括《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共计三十八册。
欧洲文学史
1人今日阅读
《欧洲文学史》一九一八年十月列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三”,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一七年九月周作人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欧洲文学史》即为当时授课讲义。一九一七年九月周作人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欧洲文学史》即为当时授课讲义。作者在《知堂回想录·五四之前》中说:“课程上规定,我所担任的欧洲文学史是三单位,希腊罗马文学史三单位,计一星期只要上六小时的课,可是事先却须得预备六小时用的讲义,这大约需要写稿纸至少二十张,再加上看参考书的时间,实在是够忙的了。于是在白天里把草稿起好,到晚上等鲁迅修正字句之后,第二天再来誉正并起草,如是继续下去,在六天里总可以完成所需要的稿件,交到学校里油印备用。”查周氏日记,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云:“上午草讲义。”是为第一卷写作开始。九月二十四日云:“下午草讲义。”是为第三卷写作开始。第二卷则起手于一九一八年一月七日:“晚起草罗马文学史。”全书完成于该年六月七日:“晚编理讲义了,凡希腊罗马中古至十八世纪三卷,合作《欧洲文学史》。”这是周作人来到北京后出版的第一种著作。
儿童文学小论
1人今日阅读
《儿童文学小论》主要收录周作人有关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品。周作人是一位儿童文学理论大师,也是现代儿童文学奠基人。他的儿童文学理论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是“一种特别的文学活动”,他的作品内容主要涉及童话和儿歌,兼具童趣和研究价值为一体。本书亦是研究周作人为儿童文学作品不可不读之作。
春水煎茶,听雨看花:周作人散文精选集
1人今日阅读
写字,搜书,说梦,喝酒,赏月,看花…… 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悦乐与纠纷。用平静的心,感受一切大千世界的动静,从为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出动静的美,用略见矜持的情感去接近这一切。 精选《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北平的春天》等60余篇周作人经典散文名篇,一本书阅尽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在周作人的笔下领会世情的人格。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欧洲文学史
1人今日阅读
为“我国第一部欧洲文学史讲义”,被视为“代表着当时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是过去十年间阅读欧洲文学及文学史著作的一个总结。具体论述或许不够深入,颇有将前人成果‘拿来作底子’的,但毕竟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欧洲文学史。……这一借‘调和古今’而寻求新生命的文学理念,在其日后的社会及文学实践中,得到自觉地凸现。”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人今日阅读
为市场上最全面最权威的周氏文集,也是理解鲁迅小说必读之作,最有分量的鲁迅研究资料,真实还原了有血有肉的“人”之鲁迅。
不要怕,一切都来得及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本回望人生的散文集,收录了朱自清、郁达夫、鲁迅、老舍、萧红、戴望舒等十四位知名作家的散文作品。其中涵盖了作家们对故乡的回忆与眷恋、关于美食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生活与人生的观察和体悟。 纷歧人生路,何处是归程?作家们以或隽永或幽默的方式回答了这一问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风物、对岁月流逝的感悟与眷恋,真实地展现了自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风雨谈
1人今日阅读
《风雨谈》是周作人所著的散文集。书中收录散文 30 篇,题材广泛,涉及文化、历史、民俗等多个领域。周作人以其惯有的平和笔触,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营造出一片宁静的文字天地。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平凡中发掘诗意。纵使时代风云变幻,书中流淌着的文化韵味与生活情趣,依然能让读者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宁静,在风雨中感受到别样的温暖与力量,领略到一种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
鲁迅往事1881-1936
1人今日阅读
鲁迅的传记多为后人据历史资料编写而成。本书则广搜鲁迅先生身边亲友关于他的回忆性文字,从中精选了11位作者总共115篇详实可信、文采亦佳的文章,整理编辑而成。从鲁迅的故家百草园开始,一直讲到鲁迅最后的一天,涵盖了鲁迅的家世和一生的经历。所有作者均为各个时期和鲁迅交往紧密的亲人、友人或学生,所忆所写均为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