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方向。他从2005年开始在《百家讲坛》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作品。
品三国
17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0%
《品三国》是易中天对三国风云变幻的局势和英雄人物的分析。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易中天先生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易中天带你读懂中国(套装共5册)
13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2.9%
《大话方言》是易中天的一部别具特色的文化著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南腔北调”“朝秦暮楚”“东拉西扯”“死去活来”“张冠李戴”“指桑骂槐”六个部分,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详细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内容穿古越今、走州过省,追溯方言起源,展现方言特色,充满了奇闻异趣,读时忍俊不禁欲罢不能,常有恍然大悟眼界大开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在《读城记》中,易中天记录了在不同城市的经历与所见所闻。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也阅读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豪爽硬朗”。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 城市文化往往被看成一个谁都可以插上一嘴的话题,就像看完一部电视连续剧后谁都可以发表一番议论一样。中国的城市非常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品人录》,项羽刘邦、曹操刘备诸葛亮、武则天长孙无忌、海瑞、康熙雍正年羹尧……以五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有据有料地告诉你,关于他们的英雄故事、政治角力、宫斗大戏。 作者对史实与考据信手拈来,用宏观的眼光看待个人与历史环境的相互作用。写作笔调轻松有趣,文本充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中国男女风貌。 本书从两个性别角色入手,先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再到两者现实的社会表现,进一步考察两者关系的社会历史演变。本着实证精神,这种考察并没有止步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道德边缘,而是呈现了两性关系的完整图景,其内容有助于人们寻求自身性别角色的历史渊源。 书中有述、有证、有观点、有故事,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 《中国人的智慧》以易懂的语言,阐释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基本包含中国原典精髓。看完本书,中国智慧的精华也便算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
易中天带你读懂中国系列:品人录
9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2%
本书讲述了项羽、刘邦、曹操、刘备、诸葛亮、武则天、长孙无忌、海瑞、康熙、雍正、年羹尧……以五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 有据有料地告诉你, 关于他们的英雄故事、政治角力、宫斗大戏。
帝国的终结
7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5%
“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就是他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中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读者诸君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他对于“封建”本意的理解,对于“天下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显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
易中天带你读懂中国系列:中国人的智慧
5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2%
《中国人的智慧》是一个大题目。它的内容,当然不限于本书所言。本书以易懂的语言,阐释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基本包含中国原典精髓。
曹操
4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9%
曹操原本没有这个义务,也没有这个能力。他又为什么要挺身而出,与提抜重用他的董卓彻底决裂,并不惜以卵击石,与之一战?战败后的曹操,又如何绝处逢生,在不断改正错误中发展壮大,据兖州,迎天子,伐袁术,擒吕布,降张绣,战袁绍,成为最大的胜利者?统一了中国北方的曹操,为什么会兵败赤壁,从此过不了长江?此后,步入晚年又壮心不已的曹操,该如何规划天下和人生? 一个个曾经的盟友,变成了曹操的对立面:另眼相看的董卓,共历艰难的吕布,情同手足的袁绍,暗通款曲的杨彪,惺惺相惜的刘备,互为依凭的献帝,以道辅之的荀彧,以身相许的无盐,就连将全身心都交出去的郗虑,最终都离他而去,这是谁之过?
先秦诸子(2024)
4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先秦诸子》,先秦时代的历史总结和思想浓缩。以儒墨道法为大主线,详尽阐释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跨越三百多年的大辩论。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或者说,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一场持续三百年的大辩论,没有答案,却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帝国的惆怅
4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6%
易中天对帝国制度的反思。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麻烦仅仅在于,人家比我们强,是在近现代。我们的风光靓丽,却已成明日黄花。这才让人惆怅。惆怅,就是失落、怅惘、迷茫,即”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原本不该这样。这就必须反思秦汉以后的帝国制度,甚至反思帝国之前的邦国制度。但顺藤摸瓜,由近及远,还得从帝国说起。
易中天带你读懂中国系列: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6%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从两个性别角色入手,先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再到两者现实的社会表现,进一步考察两者关系的社会历史演变。本着实证精神,这种考察并没有止步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道德边缘,而是呈现了两性关系的完整图景,其内容有助于人们寻求自身性别角色的历史渊源。 书中有述、有证、有观点、有故事,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套装共5册)
2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4%
2018全新修订版《易中天品读中国》套装共有易中天著作五种: 《品人录》《大话方言》《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国人的智慧》 《品人录》 项羽刘邦、曹操刘备诸葛亮、武则天长孙无忌、海瑞、康熙雍正年羹尧……以五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有据有料地告诉你,关于他们的英雄故事、政治角力、宫斗大戏。 《大话方言》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南腔北调”“朝秦暮楚”“东拉西扯”“死去活来”“张冠李戴”“指桑骂槐”六个部分,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内容穿古越今、走州过省,追溯方言起源,展现方言特色,充满了奇闻异趣,读时忍俊不禁欲罢不能,常有恍然大悟眼界大开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读城记》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好爽硬朗”。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从两个性别角色入手,先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再到两者现实的社会表现,进一步考察两者关系的社会历史演变。本着实证精神,这种考察并没有止步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道德边缘,而是呈现了两性关系的完整图景,其内容有助于人们寻求自身性别角色的历史渊源。 《中国人的智慧》 本书以易懂的语言,阐释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基本包含中国原典精髓。看完本书,中国智慧的精华也便算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
美学讲稿
1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20世纪80年代,易中天在武汉大学讲授美学。在以自由著称的武大,他的精彩课堂吸引了各个院系学生慕名来听,流连不去,终成一座难求的传说。《美学讲稿》便是这一传奇课程的讲稿集结,根据易中天多年教学经验以及课堂实况加工撰写,保留了风趣口语的同时,补充了大量页边注。体系井然清楚,观点自成一家,兼具专著、教材、演讲之特点,引人入胜,可供广大文学、艺术及美学爱好者阅读、赏析。书后附有《西方古典美学史纲》《中国古典美学史纲》和《西方现代美学史纲》,实际上是三部浓缩的美学史,三张脉络明晰的美学地图。相比其他大家如朱光潜、宗白华、叶朗等的美学作品,《美学讲稿》因成书较晚,故而更加全面;因面向大学生,故而更有条理;因是课堂实录,故而格外轻松易懂。
禅的故事
1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0%
本书从禅的起源开始,讲述了禅的发展与传承,描写了其从古流传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中的的衍变,穿插着有趣和耐心寻味的公案故事,充满哲思。易中天老师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配合国画大师黄永厚的精彩画作,引据神话传说与真实史料,灵活运用古代文豪与禅师的对话,解释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常识及俗语的出处,它们都与禅拥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了解禅是什么,理解禅文化和禅意,感悟禅的美妙。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3%
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克己复礼爱你有商量,国企改革爱你没商量,不折腾才有救,两面三刀横行霸道——这世界该交给谁?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危机变金,我们该如何自处?易中天答问先秦诸子,大道至简,轻轻松松,畅快淋漓。
易中天带你读懂中国系列:读城记
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7.7%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好爽硬朗"。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 城市文化往往被看成一个谁都可以插上一嘴的话题,就像看完一部电视连续剧后谁都可以发表一番议论一样。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如果你有条件,不防通读天下城市。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5%
编辑推荐:★ 哲学家邓晓芒、学者易中天唯—合著作品★ 中国人了解东西方美学史的入门书 ★ 追本溯源,展现东西方美学发展脉络;★ 美学即人学,解开美学的终极秘密。 如果西方人在对美的本质的探寻中已逐渐失去了耐心和兴趣,那么在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代中国人将越来越感到,美的本质问题乃是真正美学的基石,舍此则没有理论上的完整性,也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邓晓芒 与西方美学往往跳过感性的审美经验而直接上升到理性和哲学思辨不同,中国传统美学倒是更加重感受、重情感、重体验……中国美学的一切秘密,只有从人以及对人的理解入手,才有可能揭开。——易中天 ★ 有人说,邓晓芒是“中国的尼采”。易中天是“中国的希罗多德”。两人是大学同学,据说在念书的时候,邓晓芒写下一个美学提纲,当时所有人都不理解,只有易中天一个人懂得。过了很多年,这个提纲就变成了《黄与蓝的交响》,它也是邓、易两位当代大师开创《新实践美学》的大变革的里程碑。 ★ 邓晓芒、易中天,当代大众文化的风向标。自从易中天从《百家讲坛》走入大众视野,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力非常惊人,作品销售十年经久不衰。本书中第五章的地方,易中天研究“人的问题”,才有了后来风靡全国的“汉代风云人物”和“品三国”。 而邓晓芒作为哲学家、哲学教师在当代大学生中有很高的人气,讲座场场爆满,场场窗外都挤满了听众。而他的很多杰出作品未被大家所熟知。 ★ 优美的文字说美学。书中仅用短短几万字,呈现了中西美学2000年的全貌,理出两条越走越近的清晰道路,jue非各家观点的机械、晦涩罗列,新奇、易懂、充满美感。 ★ 可遍览美学经典。本书甚至有对马克思《巴黎手稿》zui深入的解读。作者介绍: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邓晓芒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di一位从德文原文翻译康德的学者,他的哲学著作及美学著作在当代学界和思想界有着特别广泛的影响力。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后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内容简介: 本书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对东西方文化中的美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勾勒出一条极为清晰的、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东西方美学发展脉络,显示出东西方美学不同的内在精神特质,并指出东西方美学思想在当代相互靠拢、融合的发展趋势。就此提出鲜明的美学观点:美学是人学,解开美学的终极秘密,归根结底是探索人的本质。
艺术人类学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3%
本书是易中天教授多年美学研究与写作的精彩总结。在这部著作中,易中天引用大量人类学材料,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艺术是人类专门为实现人的确证而被创造出来的。在艺术中,通过情感的体验和传达,实现了人的自我确证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确证,这就是“艺术本质确证说”。本书从人类走出自然界出发,考察了工艺、建筑、雕塑、人体装饰、舞蹈、戏剧、绘画、音乐、诗歌等大量原始艺术形态,不但是一本理解人类艺术起源和本质的重要之作,也是一部生动的原始艺术图鉴。
易中天带你读懂中国系列:大话方言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7.6%
《大话方言》是易中天的一部别具特色的文化著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南腔北调""朝秦暮楚""东拉西扯""死去活来""张冠李戴""指桑骂槐"六个部分,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内容穿古越今、走州过省,追溯方言起源,展现方言特色,充满了奇闻异趣,读时忍俊不禁欲罢不能,常有恍然大悟眼界大开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易中天谈美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9%
美学是易中天的来时路。《易中天谈美》,是易中天教授多年美学研究与写作的精彩总结。全书分三卷:美学随笔,以轻松笔触谈论美学感悟。话题涵盖建筑、绘画、雕塑、现当代艺术;短篇美学论文,深入探讨美学的核心概念与应用范畴,包括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艺术实践论、中国美学史的内在逻辑等十余个问题。第三卷系统探讨《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这三卷,形成了由浅入深的梯度,无论是对美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还是有意深入理解美学、走进美学的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迪,破门而入,一窥美学堂奥。
诗经绘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9%
《诗经》,中国诗歌的源头。2500年来,它在诉说些什么?“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女孩盼望情郎尽快迎娶之歌:熟了的梅子往下掉,枝头只剩六七成。熟了的梅子往下掉,枝头只剩二三成。熟了的梅子往下掉,枝头一个都不剩。你要求婚就快点来,磨磨蹭蹭急死个人……(易中天译)孔子说,诗经就是“思无邪”。诗经是民歌,是我们普通人的歌,是2500年前,我们心底曾经回荡的声音。《诗经绘》由画家胡永凯作画,易中天译诗。这一次,加起来150岁的两个老小孩,要用光影和文字,为我们重现2500年前中国人的无邪记忆。
读唐诗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7%
诗,不需要讲道理。能想象出那画面,就好。学者易中天,2019最新力作《读唐诗》,用现代化演绎方式,摄影家视角,风格浓郁的易氏文字,解读心目中56首极品唐诗里的诗情画意。全书共分为春晓、秋思、山梦、江野、边塞五辑,每一辑所选的唐诗,情绪愈渐浓厚。同样的,正文搭配的摄影作品,情绪也随之跌宕,由江南的娇俏、莺歌燕舞,到浓郁的秋思,到萧肃的茫茫大漠、塞外星光。书后附有详尽的唐诗基本知识:诗体、格律、绝句、律诗、五言、七言、平仄、平上去入、粘对、押韵、对仗,初学者所需的知识无所不包。摄影插图珍藏版,谈意境、讲故事、品格律,教会你赏析数万首唐诗的基本技法。任意徜徉于唐诗的绚丽世界,易中天《读唐诗》是一种捷径。
易中天中华史:全24卷
推荐值 82.4%
全球视野,现代阐释,侦探小说一样好看的中华历史。 学者易中天潜心撰写,历时九年,全部完成,共24卷。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远航,我们将开始寻根之旅,发现祖先的足迹,破译诸神的秘密,知道“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我们将体会夏的质朴、商的瑰丽和周的早熟,感受春秋战国的英雄气质,汲取先秦诸子的卓绝智慧;我们将惊叹两汉两罗马双峰并峙,领略魏晋风度和南北朝风采,看大唐四海一家八方来朝,见两宋超群绝伦一枝独秀,探索元明清何以制度定型又治乱循环。我们将边走边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读完这24卷,愿你若有所思。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推荐值 82.8%
《费城风云》再现了美国《联邦宪法》诞生的过程,在本书里可以看到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的惊心动魄,领略华盛顿、富兰克林、麦迪逊等风云人物的智慧与胸襟,以及各州代表在坚守共同底线的前提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辩论和最终伟大的妥协。第二部分《隔岸观火》收入易中天论美国政治的四篇文章。
闲话中国人
推荐值 76.7%
中国人如此重视年夜饭,它有什么特殊含义? 奇装异服究竟是展现个性,还是大逆不道? 都说死要面子活受罪,真的不要面子可以吗? 喜欢人情味,却讨厌人情交易,这是为什么? 怕死、讲吉利的中国人,为何偏偏对棺材“情有独钟”? 《闲话中国人》从饮食、穿衣、单位、人情等极其普遍的生活现象中,揭示中国文化的核心秘密,于无声处听惊雷。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套装共6册)
推荐值 82.4%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包含《论语·上》《论语·下》《庄子》《孟子》《禅宗》《周易》共6册,以幽默风趣的文字、古典潇洒的画面,重现圣贤大家的经典故事,为读者展现更真实、更接地气、更有萌点的孔子、孟子、庄子、惠能等,同时也借古人的故事传达给今人修心立身之道。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全6册)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推荐值 83.0%
人性是善还是恶?王要仁慈还是法治?社会公平能够实现吗?孔子说:这世界有救吗?最后根本没有人继承我的遗志!庄子说:天子剑还是庶人剑?世界有救吗?不救才有救!墨子说:正义和公平才是重要的,为行义,不管活见鬼。韩非说:人性本恶,不要指望道德教化,人是靠不住的。一场持续三百年的大论战,没有答案,却影响了这个民族两千年。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推荐值 70.9%
面对大宋王朝的重重危机,新即位的年轻皇帝宋神宗打算革除弊政,重振国威。他需要一场革新,更需要一个帮手。才华横溢的王安石登上了变法舞台,他网罗改革派人才,成立推动变法的相关机构,一系列新法迅速展开。不料改革愿望虽好,执行起来却弊端不断。反对派群起而攻,王安石两度罢相,坚决要求守护祖宗家法的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理智的苏东坡新旧两边都不讨好,几乎因“乌台诗案”而丧命。一群聪明正直的政治家,最终却让变法沦为一场拉锯混战,大宋王朝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变。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六部共三十二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八卷。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推荐值 74.7%
看清自己,必定先要追根寻源。神话和传说,都是民族的童年记忆,无不隐含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梦想。神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心灵史。只要抹去神秘的色彩,我们就能打开迷宫,依稀看见一些真实的东西。本书将和您一起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发现我们祖先——女娲、夏娃、伏羲、炎黄、尧舜的本来面目。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第二部《第一帝国》,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五卷。
易中天品三国(上、下)
暂无简介
易中天中华史:命运和选择
第24卷《命运和选择》是中华史系列的总结之卷,易中天带你快速闪回,从3700年以前洛阳盆地上“中国崛起”开始,鸟瞰西周如何以政治智慧构建起华夏文明圈,又怎么把“产权不清”的锅甩给了子孙,再经战国两百年试错、变法与争鸣,中华终于步入帝国时代。此后,中华帝国史鲜明地分作四段:秦汉至三国410年,创建期;三国魏晋南北朝400年,试错、探索、整合期;隋唐两宋683年,高峰期;一气呵成的元明清647年,定型期。 一路走来,我们选择了变邦国为帝国;选择了独尊儒术,融合佛道;选择了打通南北,融合胡汉;遗憾的是,也曾选择了闭关自守,并以幻想自欺。为什么是这些选择,而不是其他?请看《命运和选择》的回答。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
推荐值 75.2%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
推荐值 68.7%
朱元璋称帝没多久,就掀翻了传统政治的桌子,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重建了帝国的制度,改变了中华的航向。朱棣从侄子手中篡取皇位,并将国都迁往边地北京,他的制度设计,更是奠定了整个明朝的个性和特色。朱明王朝,是彻头彻尾的朱姓王朝:皇帝们恣意任性;大臣们沦为家奴;文字狱和太监擅权层出不穷;锦衣卫和东西厂无孔不入。而在皇权的边缘,江南富庶,人物风流。繁华的城镇里经济活跃,并催生了多样而新颖的市井文化。从庙堂到江湖,大明精彩。
艰难的一跃
法律人士或者关心中国法治进程的人,无不对美国宪法心怀敬意。美国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美国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但是无论我们———这些后来人怎样想象,想要了解美国宪法以及由宪法支撑的美国的制度伦理和价值体系,都必须从美国宪法诞生的时刻说起。必须追根溯源,才能稍微触摸到事情的本质。 《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参透美国宪法诞生过程的平台。这不仅是一部法律的书,也是一部历史的书,更是一部文化的书。书中精彩刺激的场景使我的想象游走到了那个充满期冀与困惑的时代,那个热情洋溢、奔放跳脱的时代。 美国宪法可以说产生于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利坚合众国”不过是一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地的松散联盟。1787年5月,为解决联盟面临的诸多问题,各邦决定召开临时会议,修改邦联条例。在各邦议会代表陆续到达之后,麦迪逊、华盛顿、汉密尔顿等制宪积极分子临时提出动议(其实早有预谋),提议制定联邦宪法。这使为修改邦联条例而来的各邦代表措手不及,也使他们大为恼火。但大多数代表“不愿一事无成”的想法和务实的态度帮助了制宪分子,也使代表们能够坐到谈判桌前,以政治家的姿态进行一场艰难的看起来前景渺茫的谈判。这是制宪分子的胜利,也是美国的胜利。谈判意味着平等,意味着言论自由,意味着各方利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制宪会议的整个过程洋溢着政治家谈判的精神,无论是制宪分子,还是反对派,以及旁观者,都可以自由辩论,充分表达他们的观点。 由于代表们成份复杂,观点分歧,利益不同,导致他们对任何一个议题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经常是一个代表提出方案,另一个代表就马上强烈反对,或者另起炉灶,提出新的方案,或者滔滔不绝,讨价还价。幸亏有德高望重而富有智慧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多次居中调停,也幸亏大多数代表不是那么“坚守理想”和政治主张,认识到“能做到最不坏,就是最好”。很多人包括积极制宪分子麦迪逊、威尔逊意识到必须从原来的阵地让步,才能产生看法较为一致的宪法,否则,只能是分裂或战争。但是让步又不能是无原则的让步,妥协是为了实现最高目的和坚持最高原则。只有这样,美国宪法才能在一次次讨论和修改中不断完善,不断接近“政治真理”。美国宪法经过了569次投票表决才最终制定出来,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可以说,民主决策机制是制宪会议能继续进行而没有中途夭折的基础,也是美国宪法得以永葆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正如丘吉尔所说,民主可能不是最优的制度,却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不坏的制度。 美国宪法自1787年制定,历二百多年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只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增加了27条宪法修正案,不能说这不是一个奇迹。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推荐值 80.5%
汉室倾颓,战乱连绵;群雄逐鹿,天下三分。这段由于《三国演义》的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的历史,本性究竟如何?它背后的深刻意义和支配力量是什么?为什么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史,会有三个汉民族政权的“第三者插足”?曹操、孙权、刘备和诸葛亮身上,分别体现出怎样的风采和精神?在本书中,并没有什么忠义与奸邪的斗争,只有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推荐值 74.8%
从木材商的女儿变成昭仪宫人,从寂寞深宫度日到感业寺伴青灯古佛,武媚娘的传奇却刚刚开始。宫斗、布局、上位,洛阳变成神都,大唐让位大周,一代女皇,从未有过,也不会再有。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推荐值 70.0%
从马其顿走出来的亚历山大带领罗马战波斯、征埃及、侵印度,可是升为帝国的马其顿却在亚历山大身后分崩离析。“王政时代”建立起人民大会和元老院制度,然而自由和法律最终取代了国王。共和制度持续了五百年,却在刺杀恺撒之后垮塌。继承恺撒意志的是出身寒门的屋大维,他终于实现了“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此后,罗马帝国动乱不止,五贤君也无法力挽狂澜。大汉同罗马一样,也是自生成长起来,也是没有信仰。在王莽的变法与改制之后,农商俱损,民怨沸腾。由此,西汉过渡到东汉。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
易中天中华史:严嵩与张居正
推荐值 65.5%
在明代皇帝中,嘉靖是最长袖善舞的。他既能够保证大权在握,又不像朱元璋和明成祖那样辛苦,倒霉的便只有他的臣僚和帝国。首辅走马灯般更替,直到严嵩上台。终其一生,严嵩都只是宠臣而非权臣。他虽然害人不浅,却终归被嘉靖皇帝坑了。几经沉浮的海瑞更反映出一个怪现象:谁都知道海瑞是清廉的,但几乎谁都要孤立他。孤独的海瑞甚至不能辞职,只能当作活化石供在南京,作为帝国推崇道德的招牌。张居正则更为复杂,他趁着皇帝年幼,抓紧推行改革,到头来却以差点被开棺戮尸收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教育者,他是失败的;作为改革者,也是失败的。万历帝三十三岁以后就不再视朝,躲在深宫悄无声息。阁臣爱见不见,奏章爱批不批,他到底干了什么呢?大明是否如后人所说,亡于万历而非崇祯?
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是易中天先生在六场演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一部新著。这六场演讲的题目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易中天先生以其特有的生动、幽默、睿智和博学,引领读者游弋恢宏的中国文化圣殿,领悟中国智慧的真谛和内涵,从古人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中获得启迪。本书是易中天继“百家讲坛”节目成书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后又一部力作,也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姐妹篇。
博文001
《博文:社会·人文001》以开放、自由、平等、谦卑的人文姿态,秉承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原则,通过对当下社会百态的深度关注,来寻思文化思想与制度的关联,见证当下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更加呼吁书桌前的独立思考,多种角度的审视,更呼唤对于社会的关心,一种富有生命实感与力度的人生意识。因此,摆在读者面前的一期博文,是由刘瑜、易中天、钱理群、甘阳、欧阳江河、刘再复、韩钢、张鸣、范曾、周云蓬、胡舒立、林贤治等风格迥异、不同声音结集而成的新力作,听听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新锐探测,和他们一起徜徉在史海钩沉,共同缅怀流金岁月。“博,大通也”,这不仅是我们创刊之际持有的心态,亦是对阅读《博文:社会·人文001》之后理应有的期待。
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
推荐值 71.3%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推荐值 71.4%
安史之乱为何爆发?女人、阉人、党人、胡人、武人、商人如何搞垮强盛的唐帝国? 解答这些疑问,体会那段历史,请阅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六卷:安史之乱》。结束了唐中宗、唐睿宗时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唐玄宗李隆基掌握了权力。年轻的皇帝励精图治,起用姚崇和宋璟为相、宇文融理财、张说辅政,大唐帝国在建国将近百年之后,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前有李林甫秉政,后又杨国忠擅权,而边地胡人出身的安禄山则一点点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朝臣内讧、藩镇割据、胡人添堵,大唐勉强支撑,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又踹了王朝一脚,公元907年,大唐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