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4 条
当代英美哲学概论(上、下册)
本书是一项中英两国学者合作的成果,对当代英美哲学的描述十分清晰,对西方哲学的横向延拓和纵向发展,都作了很细致的阐述,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是一本学习西方入门书。本书中附有大量的思考题和全面、丰富的参考书目,为有志进一步深入研究英美哲学者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8.9%
此书以丰富而详实的内容,巧妙地追溯了二十世纪艺术音乐的众多流派。作者的探讨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德彪西这类标志性的人物开始,接着涉及了查尔斯·艾夫斯和沃恩斯·威廉斯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运动,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和法国六人团所体现的哲性运动,以及自成一体的巨人如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此外,对于各类“主义”——序列主义、简约主义、偶然主义、新浪漫主义和多元主义,也都做了清晰地阐释。本卷分为三个部分——超越调性:从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重构与新体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创新与分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每一部分开头都单列一章介绍当时的社会与思想环境,这是理解那时音乐现象必不可少的背景。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5人今日阅读
本书从体例上突破一般小说史的框架,变按历史顺序分阶段评析为分类编写的方法,即以文言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历史演义等八类小说,按时间先后分章叙述。全书合则为完整的小说史,分则为各类小说的演变史。不但对名著作了深入的新论述,而且对一般小说史较少提及的小说,都给予适当评价,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面貌。
中国经济学源流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1人今日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向学校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的政治嘱托和明确要求。他同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大学全面实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十大工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理论重镇,组织编写了本书,以期引领建设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的中国经济学这一历史任务。 本书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联合国内理论经济学各研究重镇,以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国优秀传统经济思想和国外不同流派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为材料,深化现有中国问题研究,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特征”,引领国内理论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工作。全书汇集了十多位知名学者在中国经济学源流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面的观点和成果,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财经教育在新时期的新使命;中国经济学的本土话语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源流与发展;以教材体系为突破、以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关于经济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思考;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源流与发展;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中国经济史学的源流与发展;外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在中国的源流与发展等。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儒家思想题中应有之义,系统地梳理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思想核心和治学路径,可以挖掘其理论特色和优质思想要素,加深对儒家思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本书从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历史脉络、内蕴张力和思想局限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方略。通过对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作用的分析,考察了其当今的借鉴价值,并对如何完成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化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