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
葛兆光,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1986)、《道教与中国文化》(1987)、《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1995,2006)、《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2014)等。曾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 Book Award(韩国,2014)、第26届“亚洲·太平洋”大奖(日本,2014)等。 2017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葛兆光任国家教材委员会的专家委员。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56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6%
本书由“看理想”深受关注和有影响力的节目“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转化而来,历经主编葛兆光教授和各位作者多次用心打磨而成。本书讲述的是一种超越国家的,笼括全球的,联系的、互动的、交往的历史,采用了国际化的视野,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历史观念,以及好听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本书讲述的也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历史,它与来自西方的各种全球史都不同,摒弃了历史学的任何中心主义,真正呈现了中国历史学者眼中的全球史观。 近些年来,关于全球史的著作陆续出版了不少,但是没有一部是属于我们中国学者自己所叙述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而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遗憾和缺陷,在全球史的学术领域,显现了中国学者的抱负和水准。
唐诗选注
3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3%
葛兆光先生以自己对于诗史的深刻洞察及对于唐诗的细致体验,从浩瀚的唐诗中精选78位诗人的282首诗。其中既有好诗名篇,也有在诗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作品。小传中关于诗人风格的描述,前人品评之汇总与作者的的创见有机融合;注释广征博引,具体而微,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诗意和技巧的理解与感受。作者善用比喻,语言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读者作为诗词入门读物。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34人今日阅读
有些政治文化的传统,表面上未必会在当时直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它就像基因一样,终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之中。本书从三个角度讨论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上篇《皇权与革命》从历史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与日本所谓“万世一系”,来分析传统中日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与政治权力结构上的差异;中篇《郡县与封建》指出传统中国与日本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差异;下篇《王权与神佛》讨论了中日两国在政教关系上的不同。
中国思想小史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1%
作者对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有自己的思考。他区分“思想史”与“学术史”,认为前者侧重的是一时代思想变化的源流大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本书的论述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围绕思潮和问题展开,且在解释传统思想时,引入西方思想作为参照。许多具体的论断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也能启发读者的思考。
且借纸遁:读书日记选(1994-2011)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7.0%
一百五十余种“闲书”,折射出思想史家的视野和境界。作者在读书时一直注重用纸笔做文摘、札记和提要,并记录心得。本书是他在1994年到2011年间泛览“杂书”所作的笔记和摘钞,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思想史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敏锐地从其他学术领域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作者自谦要借此到专业之外透一口气,实际上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扇窗,让读者得以窥见他的读书生活。
侧看成峰:葛兆光海外学术论著评论集
2人今日阅读
葛兆光先生是一位具有宏阔学术视野和透辟学术眼光的通人。在孜孜不倦地进行本土学术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他将视野时时投向海外,通过广泛的跨域对话,深度参与最前沿的学术争鸣,别求新声,绍介新知,从而丰富观察中国问题的视角。《侧看成峰:葛兆光海外学术论著评论集》就是他这一长期努力和成果的体现。在本书中,葛兆光先生秉承其一贯坚持的“站在近代中国问题研究延长线上”的四个研究角度,即“时间缩短、空间扩大、史料增多、问题复杂”,尤其是统摄全局的“问题复杂”的视角出发,对从卜正民等帝制中国史的编写,到余英时宋代思想史的新的解释框架,从近代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周边的考察,到生物学家洛克深入西南边陲考察纳西族文化的意义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评论和对话,显示了强烈的预流意识、清晰的求真意识和自觉的通人意识。本书较全面地展现了葛兆光先生对海外学术论著的观察和思考。
护生画集(青少年版)
2人今日阅读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50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这部画集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46年。画集由丰子恺先生绘画,画集中的文字内容除了采用古文、古诗词中句子、弘一大师所撰的诗文之外,其余均为子恺先生所作。书写者为弘一法师、叶恭绰、朱幼兰、虞愚等名家。《护生画集》(青少年版)在原汁原味保留画、书法、释文的基础上,撷取其中的84幅作品,或表现天真烂漫的儿童生活;或以动物为主角,表现动物的可爱、忠诚与机警;或展现人与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相处的场景,以儿童篇、动物篇、生活篇的形式集中呈现,每一幅图都配以葛兆光先生的深入浅出、亦庄亦谐的评点文字,综合体现了“护生,即护心也”的主题,书中讲爱护生灵与心灵,不止是保留物种与人共生,更是培养一种怜惜所有生命的心灵。
余音:学术史随笔选(1992—2015)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3%
百年知识人的身影录,在“余音”袅袅远去前,记录一个时代的学风与人格。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不安,把所有学者抛进巨浪颠簸之中,把那个时代知识人的心灵撕得四分五裂。在这些学者身上,可以看到时代的吊诡、潮流的变迁和思想的动荡,一个时代的学风与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雾中渐渐消失,学术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识与政治在彼此纠缠,理智与情感在相对角力。尽管说余音绕梁也可以“三日不绝”,但是“三日”之后呢?余音或成绝响,总会袅袅远去。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纪念晚清民国以来16位已故学人的随笔。这些人中,有的融入历史的大动脉中,有的成了被遗忘的暗流。作者回顾他们的经历,探寻他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变”与“不变”,捕捉思想史与学术史、时代与个人间那微妙的角力与交融。
中国思想史(全3册)
《中国思想史(套装全三册)》共分三册,即《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和《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其中,导论部分着重阐述了作者的研究视角、资料取舍和写作思路,在全书中完整而独立。主干内容则以独特的观察与理解,对上古至七世纪以前、七世纪以及十九世纪的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作了历史性的描述与阐述。《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不仅关注中国古代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知识来源和依据,同时也注重从古代星占历算、祭祀仪式、出土文物、医学著作、地图、绘画、墓室壁画等文献中挖掘蕴含的思想价值。《中国思想史(全三册)》改变了传统思想史教科书中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并参考中外最新研究成果,在方法论上亦有重要创新。《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使用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中国”这个名词,是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习用的,但是真正问起这个名词的含义,相信很多人都不容易表述清楚。而随着对“中国”这个名词的思考,便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谁是东方?何谓“中华”?“中国”意识从什么时候凸显? “汉族”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如何从历史与现实中界定“中国”?中国会否在亚洲中“消融”……著名学者葛兆光以一个身在“中国”的学人,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寻求如何既恪守中国立场,又打破了中国局限,在世界或亚洲的背景中重建有关“中国”的答案。 本书讨论的是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现实。从有关“中国”、“亚洲”或者“世界”的认识的历史资料,包括中国和朝鲜、日本的历史资料中出发,把问题放在思想史脉络或学术史语境中去讨论,而不是从来自西方的“理论预设”下去倒着看历史,或者从现实利害的角度做“提供证据”似的历史论证;是从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历史渊源去追溯“中国”,而不是从“政治”和“策略”是探究根源。 “宅兹中国”,语出《何尊铭》。“中国”一词首先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这一国宝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刻有长达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王城的重要历史事件。全文如下:“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达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牧民。”宅,居住的意思。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5%
这是《汉字的魔方》第四版了。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孙晶女士认为,这本四分之一世纪以前出版的小书,还有再版的价值。在她的鼓动下,我重新看了一遍此书,根据读者的反应和意见做了一点儿修订,更正了少许错字,补充了若干注释,增加了一篇书评《语言学批评的前景与困境》作为“附录”,但没有作大的改动。之所以不作大的改动,一方面是年岁渐老,早就没有了旧时的才情和勇气,一方面也是为了留存一些往事的记忆。尽管岁月荏苒,它仍能让我想起1989年“烽火连三月”的情景。
东京札记
本书是葛兆光先生在日本访学时的读书随笔和日常生活中行旅、访友间的记录。不仅有对自己专业领域的反思,对历史研究方面的新感悟,也思考了全球史视角对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影响,等等。此外,书中也有葛兆光先生读史时产生的对历史与现实之间比较的思考,以及对若干重要学术问题的新见解和新启发。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是一本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 首先要讨论古代中国的天下观,看看中国是如何理解自身在世界的位置。 接着来认识古代的婚礼和丧礼。要通过它看看古代中国的家族生活与伦理,孔子和儒家又是怎样从这种伦理基础上,拓展并形成政治学说。 还要介绍佛教的传入,以及它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并从观音信仰和禅宗学说,看到佛教如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当然还要认识一下道家与本土的道教,在讨论道家的人生态度与生命观念之外,也介绍道教追求永生和幸福的知识。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也关注古代中国民众的知识、行为和信仰。并讨论深刻反映古代中国思维的风水知识。由于古代中国的历史与传统延续性相当强,因此,我们也希望读者通过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在现代中国的延续,理解当下中国的文化世界。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1%
朝朝鲜的燕行文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轶闻和失落的历史,其中不少是在中国史料中难得看到的。作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震撼,因为在燕行文献中,“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曾经是文明来源的天朝上国,又已经“华夷变态”,是充满“膻腥胡臭”的地方。他们在复杂心态下,近距离观看中国,记录下他们感到不寻常的种种现象,又在想象异域悲情的情感驱使下,李代桃僵地为大明王朝招魂,处处搜寻大清帝国的种种怪现状。这似乎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世东亚以及中国,重看东亚与中国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族群与疆域等等问题。
道教与中国文化
《道教与中国文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这份课堂讲录大致可以按内容分为四类:一类是讨论现代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如何能够运用到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这里包括年鉴学派、福柯和后现代历史学;一类是讨论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包括考古发现、文物、图像、甚至地图,主要是想改变过去思想史研究资料狭窄其实是视野狭窄的缺陷;一类是尝试使思想史与其他历史研究领域——比如文明史、知识史、观念史、法律史以及社会史——之间有沟通和互动;一类是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不同的一些想法,比如作者首倡的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和“减法”。此外,在一头一尾,还讨论了近来中国文史学界的一些新变化和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力图在更大的背景上考量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境遇、问题与方法。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 葛兆光著中国禅史、中国思想史的经典著作
本书以历史学与文献学的方法,叙述6—10世纪中国禅思想史的脉络与演变。作者综合禅门史料、石刻文献、传世文集和敦煌文书,从历史、思想、文化意义及影响三个维度,考证、叙述禅史最关键的四个世纪中,禅宗及其思想的历史变化过程。在20世纪以来禅宗史研究的基础上,不仅修正了此前禅史研究的若干结论,而且对禅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若干与前人不同的新看法。
学术史讲义——给硕士生的七堂课(葛兆光讲义系列)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凡八讲,是作者十年间给硕士生讲授“古代中国学术史研究”课程的讲义结集,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应当掌握的学术方法,以及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历程。本书重点讲述思想史若干大关节上的研究史,以此呈现学术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以及应读的基本文献。 本书经作者十余年反复修订,内中含有作者希望改变文史类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思考,值得反复研读。
历史中国的内与外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研究計劃,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保存的有關中國史資料作為「新材料」,試圖提供重新認識東亞和中國的多重視角與立場。為此,葛教授陸續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著作,在國際學界受到廣泛關注。本書是葛兆光教授有關東亞與中國研究系列論著之一。為了對「周邊」及其相對應的「中國」概念做一個清晰的界定,作者在這本書中梳理歷史上中國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動與交錯,說明「內」與「外」之變化,並嘗試溝通原本分屬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史(包括「邊疆民族」)、歷史地理學(包括「邊疆史地」)、全球史(和區域史)等各學術領域的資料和方法。
古诗文要籍叙录
《大学用书:古诗文要籍叙录》主要内容包括楚辞、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古诗源、古谣谚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唐诗三百首、宋诗钞、中州集、元诗选、明诗综、晚晴簃诗汇、五朝诗别裁集、敦煌曲子词集、花间集、尊前集、花庵词选等。
祖堂集
《祖堂集》记载了唐、五代南宗禅的历史,也自然记载了南宗禅的这一理路及其延伸。在《祖堂集》所记载的二百余位禅师,甚至仅从我们在本书中所选的二十九位禅师的言论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看到唐代禅宗史上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在当时,便如水中涟漪一样四处漫延,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理、思维与行动,使"禅"之一字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因子。
想象力的世界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唐代尤其兴盛,而唐代又恰巧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那么,在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本书便从楚文化精神与道教的关系说起,一方面描述了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一方面从诗、小说、词三个角度论述了道教对唐代文学的渗透,指出正是由于道教的影响,使唐代文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显示了人追求自由的情欲,也极大地刺激了文学家的想象力。
何为「中国」
本書中討論的是什麼是「中國」,現代中國是怎樣從古代中國逐漸形成的,這個包含了眾多民族、複雜文化和龐大疆域的「中國」,在當下面臨著什麼樣的問題?研究中國歷史繞不開這些大問題,觀察現實中國也不能迴避這些大問題。最近,迅速膨脹的中國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就是中國與亞洲和世界,究竟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如何相處?我們要承認,現代中國已經遇到很多麻煩,比如高句麗問題、東海與釣魚島問題、南海與西沙、南沙問題、外蒙古與內蒙古問題、新疆的東突厥運動以及伊斯蘭教問題、西藏及藏傳佛教問題、中印邊界問題、台灣問題,甚至還有可能死灰復燃的琉球問題等等。 當我們討論「中國」時,也不可避免會涉及「亞洲」的鄰居,比如日本和韓國,甚至涉及到西方世界。生活在這樣一個互相聯繫又互相依賴的世界裡,我們希望反思歷史所帶來的理性,可以讓我們抑制情感驅動的民族主義立場,在同一個世界中彼此尊重。 這本小書中討論這些關係到你、我、他的大問題。本書從「歷史」出發,不僅通過歷史知識認識自我,而且通過歷史知識與周邊鄰居形成一些共識。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中国经典十种
《中国经典10种》由葛兆光编写。
无风周行
本书是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在学术研究和严肃的论著之外,随着遐想和感悟所写下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五大辑。“着眼成翳”为作者对当今时代种种社会现象的思索,从潘金莲一绺头发所包含的生命信息揭示克隆技术背后隐含的哲理,从人类基因图谱猜想它对人类未来历史的影响。“览史稗谭”是作者在文献史料中披沙拣金的搜索之余的随笔与杂感,从“垂衣而治”谈到衣服与文明的关系,进而得出“一套有效的规矩比高尚的理想更重要,文明的常识比文化的想像更有效”;在一个小小的螺壳化石中看到它“压缩了漫长的历史时间和丰富的历史故事”,而考古就是要从文字中透视出历史;对周边国家和民族称呼上从“夷”到“洋”的变化,则折射出了强弱的逆转和历史的变迁。“书林穿行” 是作者的书边杂谈,从鉏麑触树而死引发对文学的想象与历史的真实的思考,从王士祯《池北偶谈》中记录与外国使节交邦之语气,谈到清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极端盲目自大,比较了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观和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藤下漫谈” 写的是眼见耳闻的琐事,诸如“新风气与旧文谈”、“清代官方文书中的白话”,还有画符、念咒、用印中的语言暴力等等。“随风周行”选摘了作者的部分日记,记录的是他在中国台湾、西安,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地行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每篇约千字左右,短小精悍,在感性的文字中透出理性的思考。捧读本书就仿佛在作者带领下,穿透历史的帷幕,重新让遗迹和文物复活,重新想像和经历过去。
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
何为“中国”?元朝、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清帝国通过怎样的统治政策获得了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疆域?“新清史”、内亚史研究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这么火?…… 近年来,在新的理论视角与新的理论框架的冲击下,中国史研究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张帆、罗新、沈卫荣、钟焓、狄宇宙、欧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学者,在本书中展开了精彩的论述与对话,对上述种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也具有鲜明的学术史意义。 本书可以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史研究的前沿论题,启发我们对传统的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范式进行检讨与反思,进而丰富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思考。 封面图片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清人明福绘《西域图册》。
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本书是葛兆光学术随笔,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旨在为传统祛魅,对新世纪以来,国人趋之若鹜的国学热做历史角度的分析。语言轻松幽默,言说的背后又带有对当代文化的关切。是可读性与内容扎实兼备的六篇历史小品文。第二和三部分,是葛兆光多年来,治学研究的当行本色。从周边看中国,何以中国,这些当下读书界耳熟能详的命题,正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如何与世界相处的一种自我定位。这里面的八篇文章,正是在这个支点上展开,有对中国典籍,特别是地图的新认识,也有多包括朝鲜、泰国(暹罗)、缅甸的新知。读来引人入胜。第四部分,名之曰游学,是作者连续三年在美国普林斯顿交流的侧写,它展现的是历史学人更为感性的一面,历史学家看历史学家,是抛去故纸堆后的英雄相见欢。第五部分,可谓之曰治学,与第一部分也有一定的呼应。在多年的教学中,葛兆光对人文学科、学术史、思想史都有自己的新的体验,这些体验大都是创建,也是痛定思动的反思,对后来人是一种启迪。最后,一部分写作附录,其实也可叫前史,从葛兆光的来路身世,谈到他的求学,以及研究。像是他个人的一个自画像和小传。
与天下共醒:当代中国二十位知识人谈话录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3.8%
作为“文革”后发挥了重要影响的一批知识分子的代表,葛兆光、钟叔河、周振鹤、吴思、邓晓芒、许纪霖、李辉、陈来等当代著名学人,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观照历史与未来,思考个体与家国,瞻望世界与中国,对当代中国之由来与走向提供了各自的解答,赤诚之心见于言表。在这样多元的答卷中或可发现无限可能,在思想的碰撞与激荡中或能寻得醒世良方。他们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历史脉络。
屈服史及其他
暂无简介
门外谈禅
这本谈禅的小书,收了长短不一的若干篇随笔,是从三部十几年前的旧作中抽取拼合而成的。这本小册子中所收入的十来篇文章,是作者平时读禅宗典籍时的“随笔”与“杂感”,禅宗的思想本来无法用“理性”去规范,它很活泼,也很奇诡,缺乏一种明确的“可理解性”,却充满了含蓄朦胧、匪夷所思的“模糊性”与“歧义性”,因此读它的时候,只能透过语言表层,在心灵中得到一种豁然透脱的感受,却很难把这种感受按某种条条款款清晰地表述出来,所以,作者在这里随手写下的,往往是零乱的感受,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想法。 禅宗是我二十年前特别有兴趣的课题,它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却关系个人兴趣,于是在写严肃的论著之外,也随着遐想和感悟,写了一些随笔,这些随笔大多收在了这本《门外谈禅》里面,虽然多是感生的文字,却有当年理性的经历。——葛兆光
声回响转
历史学家有责任告诉大家的事。 葛兆光教授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习以为常的历史概念背后有哪些偏见和臆想?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八篇完整清晰的历史学讲稿。全书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和客观态度,具体可划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设想;第二部分是三篇,谈关于中国、文化与学术的一些宏观看法;第三部分的两篇,是对于儒家学说和禅宗历史的具体介绍;最后第四部分的两篇,则是借用图像来观察历史的试验。 葛兆光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学界,四十多年里以授课和讲座为日常事业。每次演讲都全力以赴,用所谓“狮子搏兔”的方式撰写大纲、提示要点,甚至加上花絮。当演讲声音传出,希望能略有回响,使读者察觉一些可资参考的问题意识和思考方向。 这些讲稿提纲挈领,洞见丰富,又保留了平实晓畅的口语色彩,让思想的传递更加顺达自如。 【编辑推荐】 ◎葛兆光教授是当今中国一流的文史学者,严谨、正派,不媚不俗,充满现实关怀。本书的八篇讲稿表露出一位历史学家对现实困境的焦虑与诊断病源的责任意识。 ◎葛兆光教授有着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以冷静审慎的客观立场,力图破除简单化的历史叙述,纠正历史“常识”背后的偏见与臆想。 ◎这部演讲集提纲挈领,洞见丰富,又保留了平实晓畅的口语色彩,让思想的传递更加顺达自如。 ◎精装彩色印刷,插图丰富美观。 “我们毕竟是历史研究者,我们有焦虑,也试图给这个国家或者历史的问题去寻找病源,但是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是诊断病源的医生,而不是开处方、动手术的医生。开处方、动手术是政治家的事情。但是,我们有没有责任告诉大家,我们从历史上是怎么过来的?” “中国不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共同体,要在历史中理解中国。” “历史学也有另外一个理想,就是告诉你,人类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共享一个地球,你应该有世界公民的意识。”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治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古诗文初阶
这是一本很小很小的小书,是写给高中生或大学生看的,目的无非是让年轻的学生对古代中国的好诗歌、好散文有一些了解,如果读者还有余暇,不妨揣摩甚至模仿一下古人写诗的手段、作文的窍门,使自己笔下的文字,多少有些古雅和风致。
交错的东亚宗教
第一讲《应对西潮——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前后的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提要】 18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是一个重要的现代性事件,它冲击着世界各种传统宗教。日本佛教徒对于这一现代潮流早有准备,在会议上应对自如,说明日本佛教已经走出明治初年“祭政一致”和“神佛分离”造成的困境。但是,与日本不同,代表中国出席大会的主要是西洋各国在中国的传教士,与会的唯一一个中国人彭光誉,则以帝国官员与儒家学者身份,傲慢地坚持儒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宗教”与“现代”都表现出相当不屑。中国佛教不仅缺席大会,并且在那个时期,对现代潮流也缺乏回应,虽然1895年之后的中国士大夫转手从日本学到佛教在现代的种种意义,因而刺激了晚清佛学复兴,但中国寺院佛教对西潮的反应,仍然慢半拍甚至一拍,直到“庙产兴学”直接威胁到佛教的生存,才开始了佛教振兴与佛教改革运动。然而,正是由于中国佛教的反应迟缓,使后起的中国佛教不得不面对居士佛学的挑战、现代政治和思潮的压力和日本佛教争夺空间的三重压力,使得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佛教举步维艰。对比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的这一现代历史过程,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有关东亚、宗教与历史的问题,检讨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讲:《橘枳之异——东亚道教交流史之概念、方法与立场的再思考》【提要】 这一讲的问题意识,来自近年来学界对中国道教在东亚流传与影响的研究现状。如何评价中国道教在东亚的影响与传播,日本、中国与韩国学界曾有激烈争论。本文以通常被认为是“(中国)道教遗迹”的若干现象为例,指出古代的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自从古代巫觋、秦汉方士、中古道教以来,曾有着一波又一波的交流并留下文化遗迹,对这些文化遗迹,笼统而简单地说它“是”或“不是”中国道教的影响,其实不仅受国家立场和民族情感的影响,也往往忽略历史上这些文化遗迹的叠加过程。特别是,如果我们仔细清理中国道教在日本与韩国的流传,特别是十一世纪之后的流传,就能知道道教在东亚的流传与影响,在不同国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形塑下,不仅在各个时代不同,在各个国家也不同。本文意在说明,超越国家/王朝的宗教史研究,不仅要说明文化之间的“交错”和“叠加”可能塑造了一个彼此相近的“东亚”信仰世界,更要说明的是,道教的流传与影响,在中国、日本与韩国不同背景中,曾经发生移形换位的变异。 【座谈会·附录】《纳“四裔”入“中华”?——1920-1930年代中国学界有关“中国”与“中华民族”的论述》【提要】 这是一篇历史学论文。之所以要特意强调这是“历史学”的论文,是因为本文对现代中国的国家,特别是它的疆域和族群,只是试图客观地描述一个历史过程,即描述现代中国及其疆域、民族形成的历史背景如何,甚至只是在描述这一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侧面,即1920-1930年代中国学术界(主要涉及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和人类学)如何参与重建有关“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叙述,而不是在对这种国家形态的形成过程作任何价值判断,我既不是在为现代中国国家形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也不是在为现代中国面临的“内”与“外”的多重困境开药方。因此,这篇论文叙述的只是一个历史过程,也就是从晚清以来,特别是1920年代到1930年代这二十来年中,中国主流学界是如何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刺激下,参与到重建“中国”和“中华民族”论述的大潮中,在学术上努力纳“四裔”入“中华”,也许,这一努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现代“中国”这个在疆域与民族上都颇为特别的国家。
学人文存:葛兆光自选集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渐”的。基于这个“渐”的规律,出版人 便有义务在当代学术的积累与整理上做一份工作,以助成学术之进步。这是我们出版此丛书的初衷。 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批新学人。他们大多有过对社会动乱与变革的体察,受过“西风”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思潮的冲激,有过放眼望洋的蹈厉,亦有过躲进小楼的沉潜。他们在80年代初崭露头角,继而渐趋成熟。90年代以来,这批学人更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对新世纪的学术前景作了从容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就有理由期望他们在步入下一个世纪的时候,成为新世纪通博的学术大家。这样的大家是现代化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因为一个民族,在其步入现代化的时候,倘不能对自身的存在作出健全、合理的解释与肯定,那便是崩溃的开始。学人的使命,究其根本正在于作出这样的解释与肯定。我们不能在拥有了技术之后却失去了精神。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可堪忧心的问题。
并不遥远的历史
暂无简介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本书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上古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本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不仅描述古代中国在七世纪以前的最深刻的思想,而且也描述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本书改变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阐述研讨了历史学四题,严昏晓之节,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以宋代两个关键词为例谈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分野,以唐代为例讨论禅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攀龙附凤的追认等内容。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
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专家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治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包括:《中国思想史(上册)》、《中国思想史(中册)》和《中国思想史(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