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书名中的结果
共 1358 条
法律篇
本书是作者最晚出版的一本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法律产生的条件、必要性、怎样制定法律和如何执行法规等。内容还涉及城邦的建立、阶层的划分、制度的设立、罪犯的惩罚以及婚姻、继承、道德、教育、文艺、宗教、地位等各种问题,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政治、法律、哲学等早期的发展与形成。
国家篇 法律篇(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及他《国家篇》和《法律篇》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上的价值可以说就是上述命题的另一个证据。今天,几乎所有的政治法律学说史家都不认为这位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对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传统有什么独到的重大贡献,但是又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政治法律思想史的著作都不能不提到西塞罗。他在西方思想史中占据了一个他人无法替代的地位。这就是因为,他几乎是从古希腊时期到欧洲进入中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
5分钟法律故事·青少年维权篇
《5分钟法律故事》是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法律故事知识读本,收录了作者75篇法律知识小短篇故事,按内容分为维权篇、警示篇、自护篇共3册。根据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取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案例,用严谨的法律依据剖析案例,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力图让青少年在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5分钟法律故事·青少年自护篇
《5分钟法律故事》是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法律故事知识读本,收录了作者75篇法律知识小短篇故事,按内容分为维权篇、警示篇、自护篇共3册。根据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取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案例,用严谨的法律依据剖析案例,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力图让青少年在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中国人的法律课堂:婚姻家庭篇
“中国人的法律课堂”系列丛书是一套以案例解析为主要方式,引导大家去学习、领悟、使用法律的丛书。丛书案例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动鲜活又接地气,涉及我们日常最关心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纠纷等诸多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让大家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懂得如何用法律来分析问题、维护权利、解决纠纷。法治关乎每个中国人的福祉。只要你留意,法治就在你身边;只要你学习,法律就在你手边。翻开丛书,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课堂”,你会发现这里总有一些是你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到的。
电力法律体系适用与实务研究·供电篇
电力法律体系,以“电”作为调整对象。电的生产、运送、使用,过程繁复、主体众多,本书以与供电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研究要素,进行电力体系研究。
法律语言研究:语篇语义视角
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前沿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以法律语境下使用的“法律语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词汇和语法构成的分析探究法律的内涵。本书的内容主要涉及庭审语篇、调解语篇和立法语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充分运用语篇语义的观点分析和解释法律语篇中语言传递的意义,如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本书适用于语言学界对法律语言感兴趣的师生和学者阅读,同时适用于法律界对语言学感兴趣的师生、学者和司法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5分钟法律故事·青少年警示篇
《5分钟法律故事》是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法律故事知识读本,收录了作者75篇法律知识小短篇故事,按内容分为维权篇、警示篇、自护篇共3册。根据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取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案例,用严谨的法律依据剖析案例,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力图让青少年在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中亚、中东欧、中东篇
本书全面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中东欧、中东地区主要国家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法规及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司法保护状况,系统分析了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运行环境,为已经或计划在这些地区和国家开展经济活动的我国企业提供了当地的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是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开展商务活动时规避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和应对相关纠纷的有益参考。
5分钟法律故事·青少年维权篇(第二版)
本套丛书分为《警示篇》、《维权篇》和《自护篇》三篇,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编写的法律故事书。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套丛书悉心选取青少年实际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用严谨的法律依据进行剖析,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力图让青少年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5分钟法律故事·青少年警示篇(第二版)
本套丛书分为《警示篇》、《维权篇》和《自护篇》三篇,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编写的法律故事书。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套丛书悉心选取青少年实际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用严谨的法律依据进行剖析,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力图让青少年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5分钟法律故事·青少年自护篇(第二版)
本套丛书分为《警示篇》、《维权篇》和《自护篇》三篇,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编写的法律故事书。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套丛书悉心选取青少年实际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案例,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展开,用严谨的法律依据进行剖析,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力图让青少年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政治学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8%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性经验史(3卷本)
3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9.4%
《性经验史》三册分别为《认知的意识》《快感的享用》和关注自我。《性经验史》是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在本书中,福柯试图勾勒出自16世纪末以来在用科学方法研究性的话语中规训身体的权力机制的历史知识、权力、意志,走出现代的获救的希望是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在这里,欲望和快乐不是被压抑和克制,而是被加以适度的控制和恰当的运用。在《性经验史》中,福柯所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
西方政治哲学史(三卷本)(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2人今日阅读
本书分为从古希腊到宗教改革、从霍布斯到黑格尔、20世纪的政治哲学三卷,第一卷论述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城邦、正义、优良秩序与平等的观念,经由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以及早期教父哲学以及经院哲学时期的“神学-政治”,重点论述了柏拉图的统一共同体:《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西塞罗的法权国家,以及奥古斯丁的政治哲学、宗教改革时代的路德与加尔文的政治哲学思想。第二卷意图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轮廓,凸显这一时期核心的政治哲学论题,并且阐释了在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卢梭、托克维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政治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历史流变。第三卷关注20世纪背景下各种政治哲学思潮的义理、观念与特点。总体而言,本书是对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历史和重要思想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由八位杰出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从古希腊到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第一章提供了西方政治思想开端处的宏大背景,讨论了希腊城邦与民主思想,以及诗人、剧作家、智者和史学家的政治洞见;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聚焦于柏拉图的统一城邦、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西塞罗的法权国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阿奎那的自然法与政体理论;第七章既从宏观上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的巨大变革,又特别讨论了马基雅维利在其中的突出地位;第八章以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为主体,同时考察了宗教改革时代的神学—政治问题。全书既关注政治思想的历史语境,又凸显重要思想家的特殊贡献,体现了汉语学界在西方政治哲学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全二卷)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9%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全二卷)》作者卡尔·波普尔作为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科学哲学,另方面就是他的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并集中体现在他的这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全二卷)》之中。他通过对柏拉图、黑格尔及马克思的理论所进行的批判性研究,指出“整体论”和“决定论”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谴责黑格尔是位不屑一顾的空谈家时,却认为马克思是位严肃的社会理论家。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7.2%
《西方现代思想丛书: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是一部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批判性导言,也是对某些社会重建原则的审查。其目的和研究方法在《引言》中得到陈述。即使是回溯既往之处,书中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时代的问题;而我也竭尽所能简单地说明这些问题,希望能澄清我们全都关注的这些争议。
西方大观念
5人今日阅读
《西方大观念》是《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的前两卷的中文版。《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是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的一套丛书,60卷,选取了西方哲学、文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一些自然科学的煌煌巨著,涵盖的时代自荷马起至萨缪尔•贝克特止。这套丛书的前两卷,Syntopicon,我们称之为“西方大观念”。它包括了代表西方文化最主要特征的102个观念,如存在、民主、艺术等等,其意在为后面各卷的伟大著作提供一个总论性的概述和主题索引。每一章对应一个大观念。其文字并不是对该的详尽分析,而是勾勒出该观念的基本轮廓,引导读者去阅读支撑着该观念的一批西方伟大著作。《西方大观念》也可以看作一部问题集,我们所关心的“哲学问题”,差不多都包括在这里了。在本书的总论后面,都隐藏着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而本书恰可以供我们作为探讨的起点,因为本书对这些基本观念的基本阐论执中稳靠。爱好思索的朋友,在深入思考之前和之际,了解前人的基本思想,助莫大焉。任何人的思想都是在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今天,我们的论理词汇多数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不深入西方的思想传统,我们就无法认真论理。《西方大观念》中文版全书分两卷,中文大约150多万字,连上英文附录,共1900多页。此书的译者颇多著名的翻译家,如邓正来、孙周兴、倪梁康、童世骏等。
柏拉图的神学
普洛克罗时期,新柏拉图主义内部已经出现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把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哲学系统化;二是把柏拉图主义与其他哲学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结合,形成亚里士多德主义化了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克罗是前者的代表,试图建立纯粹的柏拉图神学。 即使如此,普洛克罗仍然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挑战,后者借柏拉图反而质问希腊哲学:希腊罗马思想真的理解“存有”?它真的明白了“谁”的问题?这就是古代晚期思想的“希腊之思”与“非希腊之思”的冲突,即雅典和耶路撒冷的冲突。它使得“希腊之思”不断呈现其思辨的界限。这大概是今天阅读普洛克罗这部著作的现代性意义所在。由此当我们进入古典传统时,可以有所窥见那种被现代性反诘其实却是反诘现代性的古典思想的坚硬维度。
古希腊和罗马城邦经济社会史文献选辑
本文献选辑主要辑录西方古典作家所记述的、反映古希腊和罗马城邦时期经济社会史的文献资料。所辑录文献的内容主要按照动产与不动产、地理区域与社会阶层、借贷与债务、行业与劳动力、交换与市场、性别、婚姻与家庭、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经济、宗教与经济、战争与经济、财富与德性等进行分类。所辑录文献以通行的英文文献为底本,汉译时参考或选录已经出版的汉译名著。选辑的文献资料,对古希腊罗马城邦经济社会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法治与和谐的域外路径研究
《法治与和谐的域外路径研究》就是笔者肖德芳从法治文明的视角,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看待、分析西方法治的,以期对中国当代的特色法治文明建设有所裨益。因此,所讲的法治文明包括三层含义:一层是由于原始社会不属于文明社会,故原始社会制度无所谓法治文明。因为文明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二层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法治文明是静态的、不含价值判断的文明。作为人类实践的总体成果,法治文明是一定民族、一定社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制度现状而取得的结果,是他们在应付其环境时在制度方面的发展进程或取得的成绩。它是对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社会制度的总体描述,既包括一些进步的、文明的制度,也包括落后的、野蛮的制度。三层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法治文明是一个逐渐动态化的有价值判断的文明。这时的法治文明可以称为“文明的制度”,指一种合理的、进步的、科学的、合乎人民利益需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生命力的,为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制度。它排斥那些落后、野蛮和不文明的法律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而接受那些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确认的先进、合理、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制度。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
1人今日阅读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本书第一卷自约西元前600年至约西元1350年,主要讲述希腊拉丁学术的发生、演变以及希腊、拉丁学术在拜占庭时期和西方中古时期的流布与嬗变。全书首先涉及荷马的史诗研究、戏剧及其他诗歌作品的研究、演说术与修辞学、语法学与词源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斯多葛学派、帕伽摩学派、帝国初世纪的文学批评以及古典晚期的希腊、拉丁学术等诸多方面,视野宏远,涵括诸端。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把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对于古代到中世纪之间文献的传承、抄录和校勘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度阐述,对拜占庭学术、9世纪的经典著作、早期经院学者及其经典著作、中古时期的文献考据等情况细细爬梳,使得枝蔓繁多的中古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共和主义与德性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描述,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古典时期(古希腊、古罗马和意大利城市共和国时期)重要思想家的政治德性论;第二部分是理论梳理,阐释了自由与帝国、友爱与秩序、德性与教育这三个重要的共和主义政治德性议题;第三部分是比较视域,通过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比较中,来阐述共和主义公民身份、至善论等议题,并在现代框架下分析共和主义德性政治的困境与出路。
希腊民主的问题(人文与社会译丛)
民主发轫于古希腊,并在雅典人中引发了旷日持久的论战。本书结合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古典世界作家的作品,追溯了古希腊人对民主之得失的探索历程:涉及的问题有:民众的盲目、民主的无政府状态,以及雅典城的实例等。尽管古希腊的民主形式与现代社会的相去甚远,但古希腊人的思考却直指民主的本质,对现代民主的发展不无启发与参照作用。
西方乌托邦文学研究
本书精心选择了构成近三千年西方乌托邦文学史的重要作品,在历史的、全景式的视野中加以解读。本书指出了西方乌托邦文学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剖析了西方乌托邦文学叙事的根本特征,即自我解构性。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之间相反相成。它们之间的张力赋予西方乌托邦文学作品以丰富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空间。此外,本书也探讨了古今乌托邦文学作品之间的种种继承、演变、互文关系,从一个庞大的侧面透视了西方文学和西方思想。
美德即知识:西方思想史引论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是中国哲学的“天道”“心性”“自性”和“仁义”,她是本体,能生万物。“美德即知识”开出了希腊罗马文明的“内圣”和“外王”,孕育了基督教文明的“内核”与“灵魂”,她是西方文明皇冠上的“明珠”,是西方哲学大厦中的“道统”。无此一“道统”,则不可能开出日后西方近现代“自由思考”之“学统”与“民主法治”之“政统”。苏氏一生孜孜以求“以道殉身”,天道不得行,则宁愿为此“以身殉道”而不肯“以道殉人”,此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所谓“天不生苏氏,万古如长夜”。
解读柏拉图
1人今日阅读
《解读柏拉图》没有一位哲人像柏拉图那样关注严格的哲学思考,也没有一位哲人能以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吸引读者加入哲学对话。柏拉图其人其书两千多年来被人们不断解读,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以广博的视 野、权威的眼光、平时的语言介绍了柏拉图的复杂思想和多方面的天才创见,展示了柏拉图研究的最新成果。
法学经典漫笔:46个法学名著精要
本书讲述了46个法学经典名著的源起、发展及核心思想和代表人物,包括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法社会学派、利益法学派等。书中穿插对流派代表人物的介绍,着重介绍了经典法学流派的代表观点,为本国法律工作者开拓视野,提供一个了解国外法学流派各自观点、主张的载体。
细读《政治学》
本书是针对亚里斯多德《政治学》一书的深入解读。书中有导言两篇,分别对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学》所存在的版本问题进行了论述。之后,作者根据自己的划分理解,将《政治学》划分为八卷,每卷为一章进行细致解读。全书共40万字。本书作者曾在我店出版过《细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与《政治学》是亚里斯多德的两种重要著作,堪称姊妹篇。本书的出版,丰富了当代学者对亚里士多德学术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西方思想史论
作者在研究中倾向于将抽象的哲学放在西方特定的社会历史中,以寻求新的解释。一些论文如《哲学的用处》等从宏观上对西方思想的周期、演化和趋向,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浪漫派、神秘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19世纪后的历史主义潮流与后现代思潮、德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特征、道德和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另一些论文则分别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维柯、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的相关思想进行了独到的阐述,对于理解西方哲学的许多问题具有较多的参考意义。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1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9.3%
从西方哲学的发源地美丽的小亚细亚海岸,一直到中世纪后期的修道院和书斋、教堂和大学,一代代著名哲学家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对世界、对自我、对生活进行着探寻与思考。本书德国当红哲学家普莱希特,专门为大众读者所写的哲学史第一卷,如连载小说一般,将一位位哲学家带到我们眼前,将他们的哲学思考融入故事之中,在轻松的阅读中,帮助我们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真理?是否有正义?如果有,它如何可能?生命是否有意义?人在自然和宇宙中居于何种地位?”
法律的精神:法律格言智慧警句精选
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8%
法律名言,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仅是前辈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外古今法律发展史的有效见证。了解一个时期的法律文明,完全可以从该时期的法律名言中找到缩影。法律名言,不仅总结出法律文明的真谛,更抽象出人们心中对法的渴望和见解。博览古今中外,法律名言如星斗一般,数目甚多,所跨领域也甚为宽广。在此,我们汇编整理了一些中外古今的法律名言,与志同道合的您一起分享。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在汇编时进行了十七个分类,分别为:宪政与法治的力量;法律的本质;法律的运行;暴力与权利;平等、民主与自由;公平正义;道德、习惯与宗教;刑罚的正义;私法的规则;行政权力的制约;经济利益的掌控;程序公正的价值;法律与社会……
简明世界史(全8册)
1人今日阅读
套装共8册,分别为《罗马史纲》《海洋与权力:一部新文明史》《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日本论》《以色列的诞生》系列。介绍了罗马、德国、日本、以色列及海洋国家的文明史。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93.6%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吴式颖所著的《外国教育史教程》的考生。
罗马史纲
3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5%
本书以“史纲”的写作方式,围绕“超大规模共同体”这个核心概念勾勒罗马历史的发展进程,并由此模型透视西方历史和文明的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全书包括一条主线、三个主题单元,以时间为序深入分析罗马的王制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破解罗马这一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底层逻辑。在剖析罗马历史的同时,本书也对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同为“大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得到”精英日课:做高段位的学习者(全6册)
1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9%
得到系老师作品集,套装共6册,分别刘擎《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施展《破茧》、李筠《罗马史纲》、熊逸《正义从哪里来》《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邹小强《只管去做》。
秩序与历史·套装5卷(埃里克·沃格林作品)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4%
本套装包含:卷一《以色列与启示》、卷二《城邦的世界》、卷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卷四《天下时代》、卷五《求索秩序》。沃格林从他关于符号形式的哲学理论出发,回溯了以色列王国、古希腊城邦、近东诸帝国、中华文明等不同社会的秩序体系,力图从中洞见历史与人类生存的真相,并阐明这些建构秩序的尝试,给当今时代投下了怎样的阴影,又保留了怎样的希望。
从灵魂到城邦的正义之旅——《理想国》名家二十讲
《精读<理想国>》,作者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尤以在京从市教学科研活动的学者为主,堪称当今国内柏拉图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精读<理想国>》总计20篇演讲稿,共分6编,分别为:“文本与进路”;“灵魂与城邦”;“哲人王与政治治理”;“自然、存在与理念”;“柏拉图论艺术与诗歌”;“经典与诠释”,将全部20讲按相关主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划分,从而有助于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和知识背景进行专题式或全览式阅读。 其中作者既有全国闻名的学界前辈,如洪汉鼎、张祥龙、王晓朝等,也有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领军人物,如聂敏里、吴增定、詹文杰、吴天岳,更有才思敏捷的新秀英杰,如:刘玮、田书峰、陈斯一、张新刚等。 可以说,本书称得上是国内学术界多视角、多层次解读《理想国》这一西方第一部政治哲学经典的学术水准的集中展示,是一本既严谨前沿,又通俗平易的指导性读物。
法的历史实践:从康熙到路易十四
本书探讨了近代初期中西法律概念的变迁,以及这一变迁和个人经历、政治斗争、法律职业、话语背景的联系,并研究“中国因素”和“西方因素”在近现代是如何对撞的,对比中西法概念的语境和自身的内在逻辑,将理论与实践、人物与背景等具体关联的细节机制揭示出来。内容涉及“法律”是怎样实践的,“法律”一词的使用、翻译,法律概念的语境、社会政治背景,法学理论与个人实践、法学权威,对法律实证主义的反叛等。
上海译文大学译丛精选集(套装共26本)
学术才不该是冷门书,经典也可以不难读,涵盖8大学科,内容丰富翔实,兼备学术性与可读性,是广大学子的不可多得的宝藏书,聚焦时代经典问题,领略各个学科顶尖理论家的高屋建瓴。给理科生读点文科读物,给文科生读点理科读物,刘擎、张爱玲、菲尔德·卡斯特罗、玛格丽特·米德鼎力推荐,斯坦福大学、锡拉丘兹大学高度肯定。《上海译文大学译丛精选集(套装共26册)》主要收入了《希望的理由》《桑切斯的孩子们》《社会学与人类学》《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文明的进程》《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社会学》《社会学主要思潮》《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新城市社会学》《世界经济简史》《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一卷)》《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二卷)》《西方哲学史》《当代政治哲学》《希望的原理》《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人文科学的逻辑》《大自然的常数》《科学人对抗权力政治》《观念的历险》《对空言说》《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学史》共26本。
古代斯巴达经济社会史研究
本书立足古典文献,主要从社会史的视角,对斯巴达的经济、社会史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全书共分十四个专题,侧重对斯巴达基本的经济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进行研究。涉及三大社会阶层的形成、社会状况和阶层流动,土地占有、税收制度、生活水平、婚姻、文化教育、宗教、军队制度等问题。全书认为,学术界关于斯巴达社会基本特征,即斯巴达社会是整体主义、极权主义社会的传统观点是不正确的,古代斯巴达既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在本质上与其他希腊城并没有区别。本书试图通过多维度的研究呈现更为真实的古代斯巴达,体现目前国内学界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水平。
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马啸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政治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政治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详解典型习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了大量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典型题,通过这些试题及其详解,学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判断和把握相关院校考研的出题特点和解题要求等,反复练习还可以培养敏锐的解题思路,巩固重点难点知识。
现代政治的批判与阐释:论列奥·施特劳斯与自由主义之争中的核心问题
自由主义为西方构建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现代国家提供了一种政治哲学,但在当代也面临严峻挑战。列奥·施特劳斯认为,自由主义逻辑展开的最终结果是虚无主义,从而导致自由民主制度有自我毁灭的危险,这是西方文明在当代面临的最根本的危机。施特劳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如果视为对自由民主制社会的批判是较为合适的,但视为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则基本是难以成立的。以施特劳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为线索的思考,有助于在“古今之争”的张力中更好地理解现代政治的核心特质和诉求。
亚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2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9%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第一部西方古典哲学家的全集,在国际上也是德、英、法、日等文以外的少数《亚里士多德全集》现代语译本的一种。它以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标准本为依据,直接由希腊文翻译为中文,并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页码编排。全集前面有一个总序,全面地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精神,以及译文依据的版本,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传播及现存状况,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全集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现代政治思想奠基中的《新大西岛》(经典与解释)
本书对《新大西岛》展开了详尽分析,考查了培根在现代政治哲学形成中的地位与其同柏拉图、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内在关联。本书作者认为培根在《新大西岛》中科学规则的示范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的蓝图,而是向人类昭示科学社会因缺乏自由而存在的危险。通过审视困扰《新大西岛》的问题,这部书阐明了何种问题导致亚特兰蒂斯社会的出现,也即那种繁荣的、野心勃勃和注定失败的社会的出现。
新民说·法学实践(增订版)
法学到底如何实践?本书即讨论这个问题,且更多地侧重于中国的背景,同时,还包含了更广阔的理论期待,即怎样看待广义的法学职业者的学术努力、怎样认识他们的职业产出,以及他们的知识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于社会。对法学而言,随着全球化尤其是语言交流的便捷,中国背景和世界背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不清晰,故而更广阔的理论期待也更具有合法性。
与神作战:古代世界的无神论
作者蒂姆·惠特马什在这部《与神作战》中,把笔触深入古代地中海世界,勾勒出历经千年历史巨变的希腊无神论,再现众多哲人的思想风采。他们中既有或许是第一位坦承自己无神论立场的迪亚格拉斯,以及第一位唯物论者德谟克利特,又有伊壁鸠鲁及其追随者。在书中还可以看到早期基督徒如何撇清自己同无神论的关系,进而压制怀疑上帝的思想。
西方法学史纲(第三版)
1人今日阅读
中国近现代法学,是一个舶来品,它源自西方。那么,西方法学是何时产生?产生后又是如何发展,其学术风貌又是如何?本书依次对古代希腊的法学思想、罗马法学的形成与发展、中世纪欧洲法学的风貌,以及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等主要西方国家法学的形成与发展做了详实的介绍和评述。最后,本书以基础法学如法理学、法史学、法社会学和比较法学为线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法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高校法治教育教程
本书针对高校法律专业学生精心编纂而成,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结合法治思维的培养,对我国法律体系常识和我国依法治国理念作了生动解读,便于学校进行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