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
周作人(櫆寿、奎绶,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等职务,并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供稿《新青年》;任职“新潮社”主任编辑;与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与鲁迅、林语堂等创办《语丝》周刊),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周作人经典作品合集(全集)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8%
本套书包括《秉烛后谈》、《秉烛谈》、《儿童文学小论》、《风雨谈》、《瓜豆集》、《过去的工作》、《近代欧洲文学史》、《看云集》、《苦茶随笔》……等共36册。《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七年四月至十月的作品。内容分为两类,一表意趣,可谓真闲适,如《谈劝酒》;一疾虚妄,如《谈过癞》。在文章中,周作人批判中西文化中最黑暗的现象,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即“以思想杀人”。“若以思想杀人的文字狱刚罪在离经叛道,非圣无法,一般人觉得仿佛都被反对在内,皆欲得而甘心,是不但暴君欲杀,暴民亦附议者也。”而“一般读书人对于此事的感想”又与“暴民”无异,形成一个上下一致的专制局面,作为思想者的个人只有被杀的份儿了。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一面,此前所作《夜读抄·太监》《看云集·论八股文》等皆为力作,而又尤其注意对于思想专制的批判,盖此为要害所在也。
有意思的生活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7%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要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本书精选76篇收录于《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看云集》、《谈龙集》、《瓜豆集》、《木片集》等周作人知名文集内的散文、随笔,均是周作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喜怒哀乐。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且有意思的。苦茶苦竹、谈龙谈虎、看云看雨三辑内容看下来,让人更了解周作人生平的那些有趣的时光。
雨天的书
2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8%
本书从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周作人散文精选集。书中既有晶莹剔透的闲适小品,也有在思想和散文美学上取得新开拓的悼亡怀人之作、“草木虫鱼”系列等,表现了周氏艺术风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全新整理的篇目,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周作人看似有闲而心无暇,闲适蕴含深远的人生。
周作人散文
1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7%
本书系中华散文珍藏版丛书之一,辑入了周作人散文名篇《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等90篇,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和平冲淡”的艺术风格。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3%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孤独是人生的礼物
1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1%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对生活本身趣味的捕捉与凝视,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独一无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文章属于非常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本书收入周作人《娱园》《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美。他写初恋、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凡是需要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来,平和,淡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7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0%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细述亲历之近现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五卅、三一八、北伐、清党等,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必读之作,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〇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知堂文集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2%
《知堂文集》是周作人本人都满意的文集,收录了《知堂说》《过去的生命》《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展现了周作人前期创作生涯的成就。
民国大师周作人自编全集(套装三十八册)
5人今日阅读
周作一生著作颇丰,他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以温和、冲淡之笔书写个人的闲适、寂寞与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著有《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三十余种。周作人在译作方面也有卓越贡献,他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世界语,翻译包括古希腊喜剧《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日本现存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滑稽短剧《狂言选》、平安时代随笔代表作《枕草子》、滑稽本《浮世澡堂》等。 本套丛书辑录周作人自编作品,包括《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共计三十八册。
闲情乐事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1%
本书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鲁迅的青年时代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5.1%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尤其是其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这些被周作人统称为:文学创作的“始基”。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自己的园地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5%
《自己的园地》是周作人学术性散文集,主要阐述周作人自己是对文艺的解读和态度,可以看成是一部文学批评文集,也是周作人极少展现的犀利尖锐的一面。《自己的园地》中收录的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有些散文对艺术的见解也十分独到,不仅讨论了国外优秀文学的创作理念,还对比研究了国内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态度鲜明,言辞恳切,而在表达形式上则延续了他一贯散淡平和的文风。
民国大师周作人作品大全集(套装七十八册)
3人今日阅读
本套丛书按照创作作品、翻译作品分类编排,前三十八册为周作人自编作品,包括周作人生前亲自编订的《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三十七册作品,以及编者编订的《周作人书信集》。后四十册为周作人翻译作品,按照译文内容分类重新编排,分为四部分,依次为希腊古典文学、日本古典文学、东欧文学和其他外国文学,包括《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共计七十八册。
不要怕,一切都来得及
3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本回望人生的散文集,收录了朱自清、郁达夫、鲁迅、老舍、萧红、戴望舒等十四位知名作家的散文作品。其中涵盖了作家们对故乡的回忆与眷恋、关于美食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生活与人生的观察和体悟。 纷歧人生路,何处是归程?作家们以或隽永或幽默的方式回答了这一问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风物、对岁月流逝的感悟与眷恋,真实地展现了自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无惧风雨,悦享生活系列(套装2册)
3人今日阅读
本套装包括两册书,《有意思的生活》《谁的爱情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读书读书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4%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买书”“藏书”这一读书人雅事的集子,由陈平原编写,共收入了林语堂、老舍、周作人、王力、叶灵凤等24位知名学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带你分享他们的读书智慧和心得。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随便翻翻,也许在书中,你也能发现自己的影子。
苦茶随笔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2%
《苦茶随笔》共收录五十一篇文章,大多为杂文,以苦茶为名,正见周作人心中之苦,笔下之苦。苦而觉爽快,却是大人的可怜处。个中滋味,诸君自知。《苦茶随笔》收录的文章,内容强调思想的自由性与独立性,颇有些针对他人批评的反批评,为前此所不多见。《苦茶随笔》是周作人散文的代表作,自此,周氏散文创作进入高潮。
雨天的书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1%
《雨天的书》是周作人散文集中极著名、极具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书中文字平淡自然,闲适冲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
雨天的书:周作人作品精选集(果麦经典)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3%
《雨天的书》精选周作人作品80余篇。包括《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喝茶》等名作。多为谈论饮酒喝茶,点心,各类小玩物的篇目。也有一些他与人之间的羁绊,他作为旁观者所受到的影响。写他的初恋,他生病继而死去的小女儿,或一两个普通乡民的命运。文章“意境冲淡而念意深远”,如同他说他的理想,只是那么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凡是热狂的与虚华的,无论善或是恶,皆不喜。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2人今日阅读
《中国新文学源流》是根据周作人的讲演记录稿编成。1932年2至4月,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在辅仁大学讲了八次学,后经整理,交北平人文书店于1932年9月出版。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
儿童文学小论
2人今日阅读
本书收入了周作人1912年至1924年间所写的儿童文学理论文章,都是“五四”前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鲁迅的故家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4%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其兄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有关鲁迅全面、立体的回忆录之一。在《鲁迅的故家》中,周作人以一个摄像机式的“旁观者”角度,再现了鲁迅丰富多彩的童年、庞大的家族、往来的好友、及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其中不乏读者耳熟能详的百草园、三味书屋、《荡寇志》的绣像,同时《鲁迅的故家》也还原了民国时期江浙水乡的民俗图景。
周作人经典作品:雨天的书
1人今日阅读
《雨天的书》收《苦雨》《鸟声》《唁辞》《北京的茶食》《生活之艺术》《无谓的感慨》《神话的典故》《读欲海回狂》《若子的病》《怀旧》《我们的敌人》等50篇散文。1925年7月5日周作人日记有云:“编理旧稿51篇,为《雨天的书》一卷,拟出板,今日完了,唯序文未写。”同年12月,《雨天的书》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印行。这题目原是1923年11月起在《晨报副镌》上所开专栏名字,“在半年里只写了六篇,随即中止了。”
我这有限的一生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3.4%
周作人说他的理想只是那么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凡是热狂的与虚华的,无论善或是恶,皆不喜。周作人心里期冀闲适——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然而这些终究只是空想,他自言: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周作人自诩为“苦茶庵”主人苦茶翁,便是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彷徨与无奈的苦涩观,他把一切看作浮云似的,自得其乐的活着,只求心境不要再粗糙荒芜下去。《我这有限的一生》精选周作人数十篇文章,有对自由宽懈日子的回忆,有对人生之苦的体察,有对自我思想命运的剖析。周作人披中庸之衣,着平淡之裳,于苦味人生中自有一套人生消遣法。
活着这回事本来是如此单纯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8.7%
单纯,不是天真,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明白了世故,懂得了得失后的一种自在与达观。《活着这回事本来是如此单纯》收录了周作人《苦雨》《乌篷船》《喝茶》《山中杂信》等六十多篇经典佳作,一本书阅尽周作人散文精华。他写喝茶、谈酒,写鸟声、中秋的月亮,这些都是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平和、淡泊、宁静读来令人心生闲适。回味无穷。
周作人作品精选合集(套装共9册)
1人今日阅读
本套装收录了周作人的经典作品,包括《知堂回想录》、《鲁迅的故家》、《鲁迅的青年时代》等。
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1%
新版《周作人集外文》共两卷,本书为上卷,收入1904年至1945年的集外文,包括散文、旧诗、新诗,以及为自己或他人的文章、译文所写的题记、附记、按语等未曾收入自编文集的作品。相较于之前版本,新版《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历经六年搜集、整理与考订,收入近年来新发现的周作人佚文,增补170余篇(则),十万余字。就内容而言,早年的《小说丛话》系列、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的《新文学的意义》和讨论“恋爱难题”的几通公开信等文,都值得格外留意。尤其应该提到的是,抗战全面爆发后胡适与周作人有名的唱和诗,最初出处一直未明,成了周作人研究上的一个悬案。而今新收入的一篇《方外唱和诗钞》,对此做出了新的解答。新版《周作人集外文》的出版对周作人研究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经典永流传:时光中闪耀的文字(套装共8册)
1人今日阅读
《经典永流传:时光中闪耀的文字》(套装共8册)包括《宽容》、《中国人民的心》、《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经典常谈》、《民国散文》、《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辜鸿铭讲论语》、《哈佛经典讲座》。《经典永流传:时光中闪耀的文字》(套装共8册)集合了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有宗教历史,有散文随笔,也有经典著作,这些文字流传多年仍然在文学长河里熠熠生辉。这些经典文字,历经诸多读者的拜读与赏析,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从文字中感悟人生,从文字中触摸大师的思想温度。
艺术与生活
1人今日阅读
《艺术与生活》收录二十一篇,是作者唯一的长篇论集,“文章比较地长,态度比较地正经”,可以说是作者日后思想的奠基之作。 这本书的很多观点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都极具建设性,其中最要紧的一篇便是《人的文学》,胡适说:“这是当时关于革命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周先生把我们那个时代所要提倡的种种文学内容,都包括在一个中心观念里,这个观念他叫做‘人的文学’。” 文中,作者劈头说道:“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末后说道:“我们偶有创作,自然偏于见闻较确的中国一方面,其余大多数都还需绍介译述外国的著作,扩大读者的精神,眼里看见了世界的人类,养成人的道德,实现人的生活。”可以说周作人用自己一生践行了上述精神。
民国大师周作人译文全集(套装四十册)
1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一生著作颇丰,他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以温和、冲淡之笔书写个人的闲适、寂寞与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著有《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三十余种。周作人在译作方面也有卓越贡献,他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世界语,翻译包括古希腊喜剧《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日本现存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滑稽短剧《狂言选》、平安时代随笔代表作《枕草子》、滑稽本《浮世澡堂》等。 本套丛书辑录周作人翻译作品,包括《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共计四十册。
过去的生命
1人今日阅读
《过去的生命》为诗集,收录二十九篇,为“苦雨斋小书之五”,语言纯真清澈、平和蔼然,具有强烈的审美意味。“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我称他为诗,因为觉得这些的写法与我的普通的散文有点不同。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应该怎么样才是,我却知道我无论如何总不是个诗人,现在“诗”这个字不过是假借了来,当作我自己的一种市语罢了。其中二十六篇,曾收在《雪朝》第二集中,末尾七篇是新加入的,就用了第十二篇《过去的生命》做了全书的名字。这些“诗”的文句都是散文的,内中的意思也很平凡,所以拿去当真正的诗看当然要很失望,但如算他是别种的散文小品,我相信能够表现出当时的情意,亦即是过去的生命,与我所写的普通散文没有什么不同。因为这样缘故,我觉得还可以把他收入《苦雨斋小书》的里边,未必是什么敝帚自珍的意思,若是献丑狂(exhibitionism)呢,那与天下滔滔的文士一样,多少怕有一点儿罢?“——周作人
本色(民国美文典藏文库)
1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周作人的散文合集。将这些作品纳入典藏文库,是对这些作家及其创作的再次致敬,非常具有出版意义。
欧洲文学史
1人今日阅读
为“我国第一部欧洲文学史讲义”,被视为“代表着当时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是过去十年间阅读欧洲文学及文学史著作的一个总结。具体论述或许不够深入,颇有将前人成果‘拿来作底子’的,但毕竟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欧洲文学史。……这一借‘调和古今’而寻求新生命的文学理念,在其日后的社会及文学实践中,得到自觉地凸现。”
鲁迅的青年时代
1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乃是鲁迅的二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宛如一部百科全书,也是极为了解鲁迅的少数人之一。在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之际,周作人应报刊邀约撰写纪念文字,这些文字集结成册,便有了《鲁迅的青年时代》。此前他还著有《鲁迅的故家》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而《鲁迅的青年时代》则是又一部有关鲁迅的著作。它在之前作品的根基上,增添了全新的事实内容,以更为系统的方式阐述了鲁迅早年的生活状况、学问喜好的方向以及思想形成的根源等。当时存在诸多对鲁迅片面化、概念化且神化的作品,与之不同的是,周作人着重强调鲁迅作为 “普通人” 的一面,像《鲁迅的笑》《鲁迅与弟兄》等篇章,使我们得以认识到除了 “横眉怒目” 之外,还有 “和蔼可亲” 形象的鲁迅。
周作人谈美食
1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谈美食》精选周作人关于美食的散文百余篇,展现饮食文化中的意趣与乡情。这些文章“谈美食”往往只是一个“由头”,文章的侧重点更在于以之“观世俗,察民情”,表达一种文化态度,或者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某种感受、感悟。
不忘此生优雅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4.7%
周作人闲适唯美小品集,独辟蹊径的周作人自传性文选,篇篇经典,字字温暖。老树画画倾情绘图,水墨再现民国先生情致。随书附赠珍藏版老树印信明信片,一页唯美,满纸深情。周作人先生亲属授权出版,读一篇而知一人心境,读一书而得一生优雅。周作人先生为人崇尚自然宽和,文风自然闲适清静。《不忘此生优雅》细致萃取了先生全集七百万字之精华,以茶话、格物、聊生、记人、忆昔、论世等六辑为目,独辟蹊径地打造了一部带有周作人先生自传味道的小品集。全书收录周作人代表性的经典篇目如《故乡的野菜》《十字街头的塔》,更收录了较少面世的感情浓厚的小品文如《初恋》《若子的死》等等。
周作人自编集:夜读抄
1人今日阅读
《夜读抄》收了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可看作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 “瓦屋纸窗,灯檠茗碗,窗外有竹有棕榈”,擎着一册爱读的书,消磨半夜,多么惬意。但是里面文章虽然大多关于一种书,却是以自具的法眼观之,说的终究是文化,社会,人生,并非满足于自我的逍遥。
周作人自编集:看云集
1人今日阅读
《看云集》共收周作人散文四十一篇,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和广博知识。无论意趣盎然的闲适小品,还是金刚怒目的时事评论,都是“赏鉴里混有批判”的求真较真的作品,忧愤抑郁沉痛的话,随处可见。
周作人自编集:立春以前
1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自编集:立春以前》收入周作人文章三十三篇,多作于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谈文学的正经文章钩沉史籍、追根溯源,怀故人的感性之文淡然生死、真诚感人,而谈雨、谈送灶、谈和纸之美又归于闲适。正如校订者止庵先生所说,“此前各期散文的面貌在《立春以前》里几乎都有所展现,而又赋予新的也是时代的色彩,因而在周氏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周作人自编集:鲁迅的故家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3%
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了解鲁迅的人之一。《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从“百草园”、“园的内外”、“鲁迅在东京”、“补树书屋旧事”四部分,记述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交游情状。不仅重笔勾勒活动于园内外的鲁迅,而且兼及背景中隐现的人事物,在其“生活着的空气”中,徐徐延展出一卷卷清末民初风俗画。文章沿承知堂怀人忆往之作平白真切、不落空言的风格,文字简洁朴讷,寥寥数笔,便曲尽人事物景情,为旁人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