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
周作人(櫆寿、奎绶,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等职务,并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供稿《新青年》;任职“新潮社”主任编辑;与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与鲁迅、林语堂等创办《语丝》周刊),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故乡的野菜(轻经典)
17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5%
本文选自《周作人散文》,收录《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三篇散文。周作人笔下,生活是诗,万物含情。在《故乡的野菜》里,借野菜回溯儿时时光,品味乡间质朴;《乌篷船》中,乘舟而行,穿梭在水乡的诗意风光间,领略独特风土;《喝茶》一文中,于茶香氤氲里,体悟忙里偷闲的惬意。这些散文以平淡之笔,写尽生活万象,蕴藏着人生智慧与文人雅趣。
皮一下很开心:大师式幽默
59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7%
本书主要收录老舍、胡适、闻一多、傅斯年等民国大师的幽默作品及有趣日常,包含散文、诗歌、民间小故事等等。提起文学大师,大家常常会有权威性、高天赋造诣、勤奋等刻板印象,但其实大师也会有忙里偷闲,风趣恒生的时候……一起走进大师笔下,看老舍如何调侃人生日常;看胡适如何嬉戏成文;看傅斯年如何利抨时政……
周作人经典作品合集(全集)
30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1%
本套书包括《秉烛后谈》、《秉烛谈》、《儿童文学小论》、《风雨谈》、《瓜豆集》、《过去的工作》、《近代欧洲文学史》、《看云集》、《苦茶随笔》……等共36册。《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七年四月至十月的作品。内容分为两类,一表意趣,可谓真闲适,如《谈劝酒》;一疾虚妄,如《谈过癞》。在文章中,周作人批判中西文化中最黑暗的现象,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即“以思想杀人”。“若以思想杀人的文字狱刚罪在离经叛道,非圣无法,一般人觉得仿佛都被反对在内,皆欲得而甘心,是不但暴君欲杀,暴民亦附议者也。”而“一般读书人对于此事的感想”又与“暴民”无异,形成一个上下一致的专制局面,作为思想者的个人只有被杀的份儿了。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一面,此前所作《夜读抄·太监》《看云集·论八股文》等皆为力作,而又尤其注意对于思想专制的批判,盖此为要害所在也。
雨天的书
2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1.6%
本书从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周作人散文精选集。书中既有晶莹剔透的闲适小品,也有在思想和散文美学上取得新开拓的悼亡怀人之作、“草木虫鱼”系列等,表现了周氏艺术风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全新整理的篇目,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周作人看似有闲而心无暇,闲适蕴含深远的人生。
有意思的生活
1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0%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要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本书精选76篇收录于《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看云集》、《谈龙集》、《瓜豆集》、《木片集》等周作人知名文集内的散文、随笔,均是周作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喜怒哀乐。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且有意思的。苦茶苦竹、谈龙谈虎、看云看雨三辑内容看下来,让人更了解周作人生平的那些有趣的时光。
周作人散文
16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4%
本书系中华散文珍藏版丛书之一,辑入了周作人散文名篇《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等90篇,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和平冲淡”的艺术风格。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1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6%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知堂回想录(上)
8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8%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毕生篇幅较大的作品,全书共分四卷,以时间为线,讲述了周作人一生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文笔平和冲淡,亲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父父子子
5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8.6%
本书由钱理群选编,收录了朱自清、丰子恺、周作人、鲁迅、傅雷等23位大家描写的“人生里基本的事实,单纯的,普遍的,平庸的,近人情的经验”,39篇关于亲子之情、母爱天性、师长观念和“爱”的哲学“的“人伦”题材作品,既“真”且“纯”,不仅表现了真挚的亲子之爱,尊父之情,而且有着相当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对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读书读书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5%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买书”“藏书”这一读书人雅事的集子,由陈平原编写,共收入了林语堂、老舍、周作人、王力、叶灵凤等24位知名学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带你分享他们的读书智慧和心得。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随便翻翻,也许在书中,你也能发现自己的影子。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3册)
4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0%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民国大师周作人作品大全集(套装七十八册)
4人今日阅读
本套丛书按照创作作品、翻译作品分类编排,前三十八册为周作人自编作品,包括周作人生前亲自编订的《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秉烛谈》等三十七册作品,以及编者编订的《周作人书信集》。后四十册为周作人翻译作品,按照译文内容分类重新编排,分为四部分,依次为希腊古典文学、日本古典文学、东欧文学和其他外国文学,包括《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共计七十八册。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8.3%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细述亲历之近现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五卅、三一八、北伐、清党等,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必读之作,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〇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孤独是人生的礼物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5%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对生活本身趣味的捕捉与凝视,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独一无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文章属于非常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本书收入周作人《娱园》《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美。他写初恋、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凡是需要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来,平和,淡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苦茶随笔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3.6%
《苦茶随笔》共收录五十一篇文章,大多为杂文,以苦茶为名,正见周作人心中之苦,笔下之苦。苦而觉爽快,却是大人的可怜处。个中滋味,诸君自知。《苦茶随笔》收录的文章,内容强调思想的自由性与独立性,颇有些针对他人批评的反批评,为前此所不多见。《苦茶随笔》是周作人散文的代表作,自此,周氏散文创作进入高潮。
谈虎集
3人今日阅读
《谈虎集》收录了周作人大量的散文作品,是他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作品内容丰富,立场鲜明,言语激烈,充分展现了一位社会批评家的面貌。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
雨天的书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2%
《雨天的书》是周作人散文集中极著名、极具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书中文字平淡自然,闲适冲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
知堂文集
3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7.8%
《知堂文集》是周作人本人都满意的文集,收录了《知堂说》《过去的生命》《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展现了周作人前期创作生涯的成就。
不要怕,一切都来得及
3人今日阅读
本书是一本回望人生的散文集,收录了朱自清、郁达夫、鲁迅、老舍、萧红、戴望舒等十四位知名作家的散文作品。其中涵盖了作家们对故乡的回忆与眷恋、关于美食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生活与人生的观察和体悟。 纷歧人生路,何处是归程?作家们以或隽永或幽默的方式回答了这一问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风物、对岁月流逝的感悟与眷恋,真实地展现了自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书房一角
3人今日阅读
《书房一角》是周作人创作的散文集,文风质朴自然,充满闲适韵味。书中以书房为引,记录了作者在书斋中的所读、所思、所感,从古籍笺注到域外小品,从文人掌故到生活琐事,无不信手拈来。周作人以其特有的恬淡笔触,将读书的趣味、对生活的哲思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文化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一方小小的书房天地中,读者既能领略到文字之美、知识之趣,也能透过他的视角,感悟平淡生活里的独特诗意,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滋养。
鲁迅的故家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4%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其兄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有关鲁迅全面、立体的回忆录之一。在《鲁迅的故家》中,周作人以一个摄像机式的“旁观者”角度,再现了鲁迅丰富多彩的童年、庞大的家族、往来的好友、及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其中不乏读者耳熟能详的百草园、三味书屋、《荡寇志》的绣像,同时《鲁迅的故家》也还原了民国时期江浙水乡的民俗图景。
雨天的书:周作人作品精选集(果麦经典)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4.6%
《雨天的书》精选周作人作品80余篇。包括《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喝茶》等名作。多为谈论饮酒喝茶,点心,各类小玩物的篇目。也有一些他与人之间的羁绊,他作为旁观者所受到的影响。写他的初恋,他生病继而死去的小女儿,或一两个普通乡民的命运。文章“意境冲淡而念意深远”,如同他说他的理想,只是那么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凡是热狂的与虚华的,无论善或是恶,皆不喜。
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1%
新版《周作人集外文》共两卷,本书为上卷,收入1904年至1945年的集外文,包括散文、旧诗、新诗,以及为自己或他人的文章、译文所写的题记、附记、按语等未曾收入自编文集的作品。相较于之前版本,新版《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历经六年搜集、整理与考订,收入近年来新发现的周作人佚文,增补170余篇(则),十万余字。就内容而言,早年的《小说丛话》系列、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的《新文学的意义》和讨论“恋爱难题”的几通公开信等文,都值得格外留意。尤其应该提到的是,抗战全面爆发后胡适与周作人有名的唱和诗,最初出处一直未明,成了周作人研究上的一个悬案。而今新收入的一篇《方外唱和诗钞》,对此做出了新的解答。新版《周作人集外文》的出版对周作人研究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2人今日阅读
表面上是索引考证,实则着意点染风俗,介绍有趣的土物方言,又围绕诗与真实的关系等小说艺术问题,偶于一二处略作点评,见解精辟,常能一语道出别人未见之鲁迅小说的佳妙处。
周作人散文自选系列(套装共9册)
2人今日阅读
雨天的书 泽泻集 本书是周作人自选集《雨天的书》《泽泻集》的散文合集。收入其早期杂文、随笔70余篇。其中《雨天的书》56篇,大多以谈茶、养鸟、赏花为题材,表现作者对闲适生活的情趣。《泽泻集》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本书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的风格特色,影响深远。 秉烛后谈 《秉烛后谈》初版于1944年1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近二十篇,是一九三七年四月至十月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仍有诸多“闲情”篇目,但内容却可分为两类,“表意趣”与“疾虚妄”。归根结底,作者看重的仍是理性反思。 秉烛谈 《秉烛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篇,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的作品。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集中《赋得猫》一类文化批判之作。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可以说因知识而有发现,因发现而有趣味。 风雨谈 《风雨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七篇,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多是周作人细读自己所藏的明清笔记后写下的文章,如《钝吟杂录》《燕京岁时记》,以“重情理”的原则“披沙拣金”,重新发掘这些明清笔记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 瓜豆集 《瓜豆集》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三十三篇,是一九三六年五月至十二月的作品。除了《结缘豆》《谈养鸟》这样的散文外,还有数篇回忆人物之作。而且,关于家庭和妇女问题,周作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同情态度。 苦茶随笔 本书收录周作人散文随笔《关于苦茶》《骨董小记》《论语小记》《厂甸之二》《科学小品》《现代散文小序》等约50篇,包含了作者对于茶、对于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思考。全书给人以一种艺术的清新感,品《苦茶随笔》,犹如真的在品一杯真正的苦茶。 苦竹杂记 《苦竹杂记》初版于1935年10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五十一篇,既有《冬天的蝇》《柿子的种子》《儿时的回忆》一类闲适散文,也有《畏天悯人》《情理》《常识》这样的杂文,寓悲悯于简练淡远之中,是具情感深度的性情之作。 夜读抄 本书收入周作人散文47篇,可看作其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扩张至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就方法而言,即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因此,周作人也自称“文抄公”。本书集中体现了周作人的这一特色。 自己的园地 本书是周作人早期自选散文集,分三辑,共56篇散文。所收文章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恬淡。其中“自己的园地”“绿洲”接近文艺批评,“茶话”则属于杂感随笔。“绿洲”意趣盎然,其手法为作者此后随笔创作多所沿袭;“自己的园地”则是作者此阶段文艺思想的一面镜子,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2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5.8%
《中国新文学源流》是根据周作人的讲演记录稿编成。1932年2至4月,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在辅仁大学讲了八次学,后经整理,交北平人文书店于1932年9月出版。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
故乡的野菜
2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说“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因此本书选取了他描写绍兴和北京两地的20余篇散文。书中,周作人细数野菜的滋味、乡间趣事和时令习俗,比如绍兴的荠菜、乌篷船和石板路,北京冬天的麻雀和夏季的大雨。作者冲淡平和的文字,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重新发现生活的诗意。
世故人情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4.1%
这是一本由钱理群选编的文集,所谓“世故人情”主要是一种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全书节选了22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家如鲁迅、老舍、聂绀弩、郁达夫、叶圣陶等人的散文和小品文,通过选入的这46篇文章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而又充满情趣的精神世界。选文短小精炼,意旨深远,语言幽默,是诸多大家人生经验的凝练总结,是他们长时期的思考琢磨融铸成的智慧隽语,给人启发。真诚,不做作。
闲情乐事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0.1%
本书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鲁迅的青年时代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2.7%
《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尤其是其青年时期的学习情况,这些被周作人统称为:文学创作的“始基”。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自己的园地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79.1%
《自己的园地》是周作人学术性散文集,主要阐述周作人自己是对文艺的解读和态度,可以看成是一部文学批评文集,也是周作人极少展现的犀利尖锐的一面。《自己的园地》中收录的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有些散文对艺术的见解也十分独到,不仅讨论了国外优秀文学的创作理念,还对比研究了国内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态度鲜明,言辞恳切,而在表达形式上则延续了他一贯散淡平和的文风。
知堂回想录(下)
1人今日阅读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毕生篇幅较大的作品,全书共分四卷,以时间为线,讲述了周作人一生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文笔平和冲淡,亲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周作人经典作品:儿童文学小论
1人今日阅读
儿童学以及儿童文学素为周作人所关注,被周作人称为“一种特别的文学活动”。这里边所收的共计十一篇。前四篇都是民国二三年所作,是用文言写的。民国九年北京孔德学校找周作人讲演,就是这第五篇《儿童的文学》。剩下六篇都是十一二三年中所写,从这时候起注意儿童文学的人多起来了,专门研究的人也渐出现。要研究讨论儿童文学的问题,必须关于人类学民俗学儿童学等有相当的修养,周作人说:“这几篇文章虽然浅薄,但是根据人类学派的学说来看神话的意义,根据儿童心理学来讲童话的应用,这个方向总是不错的,在现今的儿童文学界还不无用处。”
周作人经典作品: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人今日阅读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与《鲁迅的故家》一样,着重点在于对鲁迅小说中各出场人物进行探讨,如人物原型、背景事迹等。表面上是在做索引考证,实际上点染风俗,介绍有趣的土物方言,并且点评了诗与真实的关系,见解非常精辟,常能对鲁迅小说道出别人见解不到的妙处。
今昔物语(浮世绘插图珍藏版)
1人今日阅读
《今昔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旧称《宇治大纳言物语》,相传编者为宇治大纳言源隆国,共三十一卷,故事千余则。一至五卷为天竺(印度)部分,六至十卷为震旦(中国)部分,十一至三十一卷为本朝(日本)部分。内容包括佛教故事与世俗故事,前者系说明佛教信仰之功德,后者则叙述历史人物之逸事与孝子、烈妇等道德故事。此外,尚有文艺、爱情、生灵、怪物、狐狸、仙人、盗贼等各种传奇故事。每一则故事皆含有通俗处世教训之寓言。因每卷开头皆有“今昔”二字,故名《今昔物语》。本书所译为本朝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北京编译社翻译,并经周作人花了两年时间校订。
日常生活颂歌
1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6.0%
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周作人说应该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日常生活颂歌》是周作人闲适文风小品文的精粹,喝茶饮酒、赏雨谈天、故乡美食、各地风物,以及世上无一不可言的草木虫鱼在他笔下尽是情意绵长,隽永淡远。周作人谈吃也好,言物也罢,重要并不在于所说之事物本身,而在于谈及此时对待生活的那种长闲逸豫的况味和风度。生活的美是一种近似无用的闲情。愿你也能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周作人经典散文集(套装共7册)
1人今日阅读
本套书包括《谈龙集》、《谈虎集》、《瓜豆集》、《苦竹杂记》、《永日集》、《泽泻集》和《药味集》共七册。周作人先生大量的散文作品,“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其中文章立场鲜明,言语激烈,充分展现了一位社会批评家的面貌。
周作人论鲁迅(套装共三册)
1人今日阅读
《鲁迅的青年时代》为鲁迅去世二十周年时,周作人应报刊之邀所写纪念文字的结集,除了他写过的《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还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了解鲁迅的人之一,因此,本书有别于其他关于鲁迅之作,更为系统地介绍了鲁迅早年生活情状、学问兴趣所在、思想形成根基等,让读者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
1人今日阅读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是20世纪两位文化大家交往的精彩实录。全书收入书信391封,其中周作人致俞平伯的书信210封,时间由1922年3月27日至1933年3月18日;俞平伯致周作人的书信181封,时间由1921年3月1日至1964年8月16日。两位处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创作群内的文化大家,往来书信谈论创作、学问之处颇多,蔡元培、钱玄同、胡适、叶圣陶等教育界、学术界、文坛重要人物及相关事件也时有出现,足以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教育状况、学者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文化追求,展现了他们及其周围人们的生活图景。
毕竟是兄弟:周作人记忆中的鲁迅(套装共3册)
1人今日阅读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其兄鲁迅的重要着作之一,也是有关鲁迅全面、立体的回忆录之一。《鲁迅的青年时代》是一本关于鲁迅文学修养的回顾和总结,它集中描述了鲁迅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思考,在这一阶段中,鲁迅求学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其文学创作从稚嫩渐趋于成熟的过程。《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系统地剖析了鲁迅小说主角们的现实指向与文学隐喻,从创作源头、表达手法、背景联系等多方面入手,将“祥林嫂”“阿长”“闰土”等一众小说角色们逐一还原,穿插着精准独到的文学评价,试图带领广大读者,从鲁迅的朋友圈和时代背景,去触碰鲁迅的思想温度。